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SRS数据的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信号预警分析

    作者:姜俊杰;向永洋;谢雁鸣;申浩

    该研究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疏血通的SRS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报告率比例法与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预警疏血通ADR信号,并利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平衡混杂因素.结果表明寒战为可能的预警信号.提示临床上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时,对于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低下患者等较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特别是预防寒战的发生.

  •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丹参多酚酸盐安全信号预警分析

    作者:卢鹏飞;向永洋;谢雁鸣;常艳鹏;王志国

    自发呈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进行ADR监测、发现ADR信号基本的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对有效预防和避免药害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随着该药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及ADR的及时上报,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该药不良反应报告信息逐渐增多,及时有效地发现可疑ADR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该文采用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与报告率比例法(PRR)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药物警戒数据挖掘分析及采用倾向评分法分析预警信号.结果显示SRS数据库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全部739份ADR病例报告涉及不良反应106种共1 310次,涉及全身22个系统和器官,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4例,占全部报告的3.25%,无死亡病例.报告频数排在前10位的不良反应分别为“皮疹”、“头晕”、“瘙痒”、“头痛”、“寒战”、“憋气”、“恶心”、“心悸”、“过敏样反应”、“发热”.药物警戒PRR法提示“头晕”、“头痛”、“恶心”、“瘙痒”和“皮疹”出现预警信号,BCPNN法提示“头晕”和“头痛”出现预警信号.倾向性评分结果显示PRR方法和BCPNN方法完全一致,“头痛”和“头晕”于匹配前和匹配后都预警.SRS数据库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信号“头晕”和“头痛”反应强烈,主要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

  • 参麦注射液自发呈报系统的药物警戒研究

    作者:王连心;向永洋;谢雁鸣;申浩;艾青华

    自发呈报系统是药品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及发现ADR信号的重要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不良反应信号,进而有效预防和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肿瘤等多种疾病.随着参麦注射液ADR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病例数逐年增多,所形成的海量数据对评价方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文采用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CPNN)与报告率比例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2种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药物警戒研究,并采用倾向性评分法(propensity score,PS)控制SRS数据分析时产生的混杂偏倚,结果表明基于BCPNN法和PRR法分析得到的ADR预警结果一致,并且“憋气”、“过敏样反应”和“潮红”倾向性评分计算显示匹配前和匹配后都有预警.同时,基于关联规则方法(association rules,AR)挖掘不同因素之前的关联关系,发现ADR既往史、ADR家族史与瘙痒之间的关系为密切.

  •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的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风险预警研究

    作者:王志飞;向永洋;谢雁鸣

    该研究基于自发呈报系统喜炎平注射液2005-2012年的数据(共9 633例),针对报告次数500以上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皮疹”、“瘙痒”、“过敏样反应”、“寒战”)应用报告比例比算法和贝叶斯置信度增殖神经网络算法开展预警研究.研究发现“皮疹”在每年度和季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背景药物的平均水平;“瘙痒”在2009年第二季度发生预警;“过敏样反应”在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二季度发生预警;“寒战”则没有出现预警信号.结果提示“皮疹”可能为喜炎平注射液常发的不良反应,“寒战”可能不是其常见不良反应,而“瘙痒”和“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背景药物时须关注其安全性.

  •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特征及预警信号探测研究

    作者:杨薇;向永洋;谢雁鸣;申浩

    舒血宁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为了解使用该药品后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特征,该研究对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后发生ADR的9601例报告进行分析,其中严重ADR病例326例,占3.40%,从2005年起ADR报告数量逐年上升,至2009年第3季度达高峰,且ADR病例报告以每年第3季度数量为多,发生ADR的患者年龄60~74岁为多,共3 348例,占34.87%,静脉滴注者共9 391例,占97.81%,8 431例患者单次用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61.61%的患者ADR发生于用药当天.ADR表现前10位者分别为皮疹、瘙痒、头晕、心悸、寒战、过敏样反应、憋气、恶心、静脉炎和呕吐,损害涉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等,采用报告率比例法(PRR)及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以上10种ADR信号进行分析,并应用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 (GBM)倾向评分加权法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PRR探测到的ADR信号为头晕、心悸、静脉炎和呕吐,BCPNN方法探测到的信号为头晕和静脉炎,同时发现患者在60~ 89岁时,使用舒血宁注射液剂量越大越易发生静脉炎.该研究为舒血宁注射液ADR研究提供依据,为做好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1390例灯盏细辛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预警分析

    作者:黎元元;向永洋;谢雁鸣;申浩

    通过自发呈报系统(SRS)进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并发现信号,是我国药监部门主要采取的药物警戒方法之一.该文采用比例报告比法(PRR)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对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SRS数据库中灯盏细辛注射液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及信号预警.结果发现1 390例ADR报告中,严重ADR报告71例占5.11%;男性多于女性(613/593);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64.03%);ADR排在前10位的症状:瘙痒、皮疹、头晕、寒战、心悸、头痛、发热、憋气、恶心、潮红;ADR累及系统与器官多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1次);经倾向评分法控制混杂因素后,PRR法和BCPNN法均显示,头痛、头晕、心悸、寒战是ADR预警信号.由于SRS数据的局限性,该结果还需结合多方面研究以形成安全性综合证据体,为临床合理使用及降低风险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不同信号检测方法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江静;侯永芳;刘秀娟;任经天;金少鸿

    目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自发呈报系统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量已经具备筛选信号的规模.通过对广东、上海、江苏3个省级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采用的不同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及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王超;吴骋;许金芳;钱维;叶小飞;杜文民;贺佳

    目的 介绍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在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模拟自发呈报数据评价倾向性评分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运用在上海市的自发呈报数据中,分析比较矫正混杂因素前后影响药品与不良反应关联的变化.结果 在模拟试验中,预设的两个真阳性组合和两个假阳性组合均被挖掘算法提示为可疑信号,倾向性评分均衡后,假阳性组合的信号消失;真阳性组合均衡前后差别不大,仍提示为可疑信号.类似的,在实际应用中“喹硫平-闭经”组合均衡前为可疑信号,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性别年龄等协变量后无可疑信号产生.结论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能有效利用自发呈报系统的信息,减少混杂因素导致的偏倚,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可疑信号的假阳性率.

  • 基于模拟数据库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比较

    作者:李婵娟;王素珍;王陵;许金芳;夏结来

    目的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评价各种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方法 参考国内外自发呈报系统相关资料,建立自发呈报系统模型,模型中考虑影响上报报告数的几个因素如药物上市时间、药物暴露人群大小(用药人数)、不良事件的背景发生率、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以及报告概率(或漏报系数).在模拟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各方法的比较.结果 SPRT和MHRA法灵敏度低,RR和Chi-square法特异度低,其他方法具有可比性.结论 通过建立模拟数据库的方式对信号检测方法的比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运用随机森林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钱维;王超;吴骋;许金芳;叶小飞;杜文民;贺佳

    目的 拟采用随机森林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7年上海等地发生的阿糖胞苷引发肌无力及截瘫的不良反应为例,运用随机森林分析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用于验证随机森林在不良反应数据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通过随机森林综合评价得出的四个重要影响因素:触发时间、用药途径、季节和生产厂家,其均为阿糖胞苷事件的重要特征.且通过随机森林的计算,相比较于其他不良反应,肌无力和截瘫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关联可能性更大,提示肌无力和截瘫需重点关注,这也与阿糖胞苷事件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结论 随机森林的综合评价机制能够从复杂数据中识别出真正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定量估计它们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有助于及时判别药品不良反应的特征、发生机制、危险人群和可能的引发途径,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发现、因果关联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的两种基线模型及应用

    作者:罗宝章;钱轶峰;叶小飞;王海南;杜文民;贺佳

    目的 构建两种基线模型--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结合药物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实际数据,快速有效地检测联合用药交互作用信号.方法 利用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发呈报的2007~2008年数据,分别采用两种基线模型进行药物交互作用的信号筛选,并经过统计学检验,确定有统计学关联的信号.结果 加法模型初步筛选出可疑交互作用信号210例,经过统计学检验,产生统计学关联信号30例;乘法模型初步筛选信号151例,有统计学关联的信号81例.结论 自发呈报系统是监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极其重要的数据来源.加法模型初步筛选交互作用信号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有统计学关联的可疑信号相对较少;乘法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加法模型检测信号的强度.

  •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177例脑脊液分流管不良事件预警分析

    作者:赵瑛;史琛;黄晖;赵丽;郑思维;黄璞

    目的 通过自发呈报系统(SRS)进行脑脊液分流管不良事件监测并分析,为安全用械、合理用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77份脑脊液分流器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和预警.结果 177例中170例不良事件明确或可能与脑脊液分流管的使用有关;脑室扩大和感染是为常见的不良事件表现,分别占21.2%和19.4%;不良事件的发生与产品质量、手术操作、患者病理状态和使用情况等风险因素有关.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脑脊液分流管不良事件监测,加强风险控制,降低脑脊液分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维护公众用械安全.

  •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信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柯俊;汤文璐;薛浩;庞露微

    目的 研究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特征,并提供相应临床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 通过上海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2006至2010年有关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logistic回归模型及不相称性,对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风险因子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812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结果显示老年人和女性占不良反应发生的多数;不良反应级别以一般为主;2009至2010年间作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新的不良反应有上升的趋势;双胍类及磺酰脲类(SU)不良反应为突出;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女性、日服用药频次多、单一用药是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是皮肤损害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患者年龄大是SU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不相称性研究同时也得到一些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信号.结论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广泛,像性别、年龄、体质量、用药频次、是否联合用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和控制其风险因子,以期更合理安全地用药.

  •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中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信号检测

    作者:刘媛;程能能;杜文民;王永铭

    目的 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进行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ADR)信号检测,并研究已知ADR报告对ADR信号检测效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ADR信息库以自动判别ADR数据库中已知ADR报告,采用PRR信号检测算法对上海市2004-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进行信号检测,并计算可解释度以评价检出的信号.结果 建立了包含1 261种药物,4 238种药物-事件组合的神经系统ADR信息库;筛除已知ADR报告后神经系统ADR信号检出率提高了24.64%;经信号检测获得神经系统ADR信号98条,包括卡培他滨-咽下困难、吗替麦考酚酯-视觉异常、头孢他啶-精神病等值得关注的信号.结论 筛除已知报告能显著提高神经系统ADR信号的检测效率.

  • 一种ADR信号检测的改进算法及其在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上的应用

    作者:何乐;刘媛;程能能;杜文民;魏志军;陈斌艳;王永铭

    目的 建立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并评估其实际检测效果.方法 建立基于新ADR报告(NAR)的信号检测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演算比较基于报告数(REP)和基于药物-不良事件组合(DEC)两种算法的ADR检测效果,评估数据库中已知ADR报告对信号检测的影响;并将NAR算法应用于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结果 ①对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部分数据(2006~2007年)进行了信号检测计算,结果发现基于DEC的算法会产生不合逻辑的虚假信号,而基于REP的算法能避免产生这类信号并能发现被DEC算法忽略的有价值信号;筛除已知ADR报告能提高信号检出率57%.②建立了包含2 650种药物,27 230种DEC的已知ADR数据库,可自动筛选NAR.③采用基于NAR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上海市2004~2007年ADR自发呈报数据库进行检测,产生信号380条,包括加替沙星-低血糖反应、头孢他啶-过敏性休克,菌栀黄-荨麻疹等值得关注的信号.结论 基于NAR的算法能显著提高ADR信号的检测效率.

  • 2006-2010年上海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柯俊;汤文璐

    目的 探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0年上海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采用描述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全面分析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深入分析其风险因子,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ADR的影响.结果 5a间共纳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812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报告逐年攀升,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ADR级别以一般为主,但2009 - 2010年新的(药品说明书或相关文献未记载的)ADR(一般及严重)报告数明显增多;ADR累及系统以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代谢与营养障碍为多见,且ADR发生频率较高的药物品种为双胍类和磺酰脲类(SU);口服抗糖尿病药物ADR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日服药次数多、单一用药是胃肠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危险因素,联合用药、患者年龄是SU产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ADR影响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用易发生低血糖,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用易产生皮疹.结论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ADR涉及系统广泛,且近年新的不良反应呈增多趋势,而性别、年龄、体质量、用药频次及联合用药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ADR发生的风险,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ADR监测,重视和控制其风险因子,更安全、合理地用药.

  • 2004-2008年上海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姜慧芳;程能能;杜文民;陈斌艳;王永铭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2004-2008年上海市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共纳入5660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占同期报告总数的7.1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以老年、女性群体多见.严重程度以一般为主,但2006至2008年出现新的一般、新的严重报告数明显增多.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品种有鱼腥草素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呈多发性,累及多系统-器官,近年来发现的新的不良反应(包括新的一般和新的严重)有增多趋向,故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定量信号检测系统的建立

    作者:魏志军;程能能;何乐;杜文民;徐建龙;陈斌艳;王永铭

    目的建立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库定量信号检测系统.方法借鉴目前国际上五种针对自发呈报数据库的定量信号检测方法,采用PowerBuilder与SQL2000编程,建立了信息编码、信号检测和报表生成三个模块,并应用于上海市2003-2004年自发呈报数据库,验证其检测效果.结果1.该系统能准确检出已知信号;2.不同定量信号检测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信号检测的准确性;3.本系统可以早期检出两种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莲必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头孢拉定致血尿).结论不良反应定量信号检测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效率.

  •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苑雅;张艳;沈爱宗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外很早就开始了研究基于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的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方法,但具体采用的检测方法各有不同,目前尚无信号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该文阐述了国内外经典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信号检测方法和联合用药 ADR 信号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情况,比较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探讨适合我国 ADR 监测体系的信号检测方法,以期为我国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 基于SRS的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ADR信号分析-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阎博华;彭成;谢雁鸣;王巧灵

    目的 比较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模型在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自发呈报系统(SRS)数据库信号预警分析中的应用准确性和价值,明确碟脉灵ADR信号的发生特征.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SRS数据库中的碟脉灵ADR信息,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碟脉灵不良反应数据库,分别采用决策树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碟脉灵ADR信号进行预测模型建构和提升度检验.结果 (1)碟脉灵ADR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决策树模型显示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年度、剂量、原发疾病影响、触发时间和年龄,神经网络模型显示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发生季节、发生年度、年龄、用药次数和触发时间;(2)预测准确度方面,决策树模型为53.93%,神经网络模型50.4%;(3)模型提升度方面,以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为例进行检测,决策树模型比神经网络模型提升度阈值下降更平缓且表现相对稳定.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苦碟子注射液ADR的发生很可能与年龄和触发时间相关;在预测准确度和提升度方面,决策树模型均优于神经网络模型;两者比较决策树可能更适合用于对于碟脉灵现有SRS系统数据的分析.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