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6—2016年飞行人员恶性肿瘤谱分析

    作者:毛志远;樊再雯;朱广卿;夏秀玲;张淼;常公民;王丽虹;刘亚妮;晋颖;李仙晓;元霄梅

    目的 通过分析2006—2016年空军总医院住院飞行人员恶性肿瘤的资料,为飞行人员的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2006—2016年到我院住院治疗出院的飞行人员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我院飞行人员恶性肿瘤48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22~52岁,中位年龄42岁,恶性肿瘤的构成顺位是:甲状腺癌、直肠癌、肾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等,占总恶性肿瘤病例78.8%.结论 我院飞行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恶性肿瘤谱存在性别、年龄差异,了解恶性肿瘤谱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提高飞行人员恶性肿瘤的防治水平.

  • 改装体检飞行人员生命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作者:张青;张月平;傅卫红;冯青;陈卢斌;赵文斌

    目的 探讨改装体检飞行人员生命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451医院空勤科住院改装体检的384名军事飞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①改装体检飞行人员SF-36量表各项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改装体检飞行人员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疼痛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t=-2.74,P<0.01).②改装体检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阳性率为9.4%;与成人常模进行比较,SCL-90各因子得分除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都显著低于成人常模(P<0.01);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改装体检飞行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改装体检人员SF-36量表总分及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值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改装体检军事飞行人员整体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 骨科住院飞行人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对策

    作者:徐学军;侯世蕊;苏俐;王瀚;于国政

    目的 通过调查骨科住院飞行人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其原因,为开展针对性的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2007年7月—2017年7月骨科住院的107例飞行人员运动损伤患者情况.分析运动损伤构成的差异.结果 107例骨科住院飞行人员的运动损伤92.5%发生在非体能训练中,按构成比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膝关节损伤(28.1%)、脊柱损伤(17.8%)、掌骨骨折(14.0%)、尺骨骨折(9.3%)、踝关节扭伤(8.4%)、胫腓骨骨折(8.4%)、跟腱断裂(7.5%)、肩关节炎(3.7%)、髌骨骨折(2.8%).在各组运动损伤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行部队卫生工作对飞行人员非体能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应引起重视,应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飞行人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 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的随访研究

    作者:陈英;范勤;杜斌;于妍;杨春敏;王建昌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特点,为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6例消化性溃疡飞行人员进行随访观察,分别在年龄、飞行时间、溃疡部位、飞行机种、飞行职务、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这6个方面各分为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溃疡的复发率。结果26例随访观察(26±3.5)个月,高质量愈合4例(15.4%),中质量愈合19例(73.1%),低质量愈合3例(11.5%)。26例中复发6例(23.1%),其中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壶腹溃疡3例,复合溃疡2例。≤30岁与>30岁溃疡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时间飞行相比较,长时间飞行溃疡病的复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机型比较,战斗机飞行员溃疡复发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员与其他人员比较,溃疡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的溃疡组与以胃溃疡为主的溃疡组比较,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阳性者溃疡病的复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长时间飞行、战斗机飞行员、溃疡主要在十二指肠壶腹部、H p阳性等。重视飞行人员心理保健和根除H p,是防治飞行人员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举措。

  • 外军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矫治的文献荟萃分析

    作者:张凌;邹志康;赵蓉;郑军;刘庆元;王恩普;田青;王建昌

    目的:通过外军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矫治技术与方法的文献荟萃分析,为我军飞行人员选拔与鉴定提供文献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与引用国内外相关期刊、科技报告文献及外军招飞官方网站信息55篇(条),采用综合性队列荟萃分析方法,对原始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外军视力标准逐步放宽,如美国空军矫正视力为20/20(小数视力1.0),裸眼视力要求已放宽至20/70,戴镜飞行比率逐渐上升,飞行驾驶员已从17%升至41%;2000年以来,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等角膜屈光手术(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CRS)已成为外军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矫治的主要技术手段,术后+9 Gz和35000 ft航空作业环境评估,对视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CRS是安全有效的,改善了外军飞行人员屈光不正状况,术后满意率高,并能使飞行人员快速恢复作战能力。

  • 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晶;李海立;彭文华;白博;田迎军;徐先荣;郑军

    目的:调查我军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军飞行人员年度体检资料,分析比较各血压分组的血压、血脂、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病率等指标。结果①1171名中资料完整有效者1135名。分为正常血压组386名,年龄(33.4±7.6)岁;正常高值血压组704名,年龄(35.0±8.3)岁;高血压组45名,年龄(44.6±7.3)岁;②飞行人员吸烟率为45.9%,超重肥胖率为58.5%,腹型肥胖率为25.9%,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2.38%、25.99%、1.23%和17.71%;③各组间年龄、腰围和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组腹型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P<0.01,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组的BMI水平、超重肥胖率和吸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④具有1个或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占80.65%,各血压分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焦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我军飞行人员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率高,应加强对可控危险因素的干预。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军事飞行人员中的应用及医学鉴定

    作者:田建伟;刘燕;黄丛春;朴龙松;王俊华;罗惠兰;王建昌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军事飞行人员支架术后医学鉴定的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低性能飞机军事飞行人员患CHD经支架术治疗后医学鉴定情况,随访观察恢复飞行情况,探讨其医学鉴定原则。结果7例飞行人员冠心病患者41~55岁,诊断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冠脉造影证实冠脉1支病变4例(其中1例分叉病变),2支病变1例,3支病变2例。均分别行介入治疗,植入支架1~5枚,术后规律经他汀类药物降血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经1个月康复疗养及6个月地面观察,返院化验血脂、血糖、肝肾功、血尿酸,复查心电图、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ECT负荷心肌扫描、Holter、冠脉造影等检查,对其中4例无明显冠脉狭窄、病情平稳无临床症状、无心肌缺血客观表现、心血管系统功能正常,且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良好者予以有条件恢复飞行,随访22~48个月,平均年飞行120~400 h,飞行耐力良好。结论低性能飞机军事飞行人员CHD患者经冠脉支架术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恢复良好,心血管功能正常,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减低,可在严格医学监督下恢复飞行。

  • 空军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

    作者:付兆君;徐先荣;刘红巾;熊巍;倪春慧;崔丽;刘晶;程军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及医学鉴定经验。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例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医学鉴定结论。结果8例HLA-B27检验全部阳性,RF均阴性。7例采用经典的柳氮磺胺吡啶+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时间3~6个月。治疗后1个月疼痛基本缓解。1例因合并髋关节积液,使用了抗-TNF-α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目前3例仍在地面观察,5例已经恢复飞行。结论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多因腰背痛被检查发现,治疗及时且效果好者可以特许飞行合格。

  • 飞行人员大脑胶质瘤病1例及文献分析

    作者:王高卿;刘红巾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患罕见病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分析恶性肿瘤与飞行的关系及健康鉴定。方法分析1例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亚急性起病,特征性不强,起始症状、体征不明显,缓慢进行性加重。入院前1个月内4次跌倒有可能是失张力性癫痫发作,入院1周后1 d内出现4次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为该患者主要特点。头颅磁共振成像病变范围广,脑室周较对称,白质为主,灰质亦受累,增强无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排除了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等其他疾病。脑活检(取颞叶)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免疫组化:GFAP(+++),Olig-2(+++),S-100(+),MGMT(++)。综合多种因素,确诊为脑胶质瘤病,替莫唑胺及贝伐单抗治疗6个月,缓慢进行性加重,肿瘤压迫致左侧侧脑室消失,已行手术减压,预后差。结论脑胶质瘤病起始表现隐袭,飞行人员体质强,发病后临床表现不易察觉。这就对临床航空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临床表现及检查、检验结果认真观察分析,尽早做出诊断,避免误诊。对飞行人员恶性肿瘤的飞行结论要根据病情轻重、飞行机种及飞行任务综合评定。

  • 血管内超声及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对军事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作者:张海涛;孙津津;黄丛春;王俊华;于心亚;田建伟;罗惠兰;刘朝中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对军事飞行人员冠心病医学鉴定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在11例临床诊断军事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应用及其相关医学鉴定情况,评价以上3种检测手段对军事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结果11例军事飞行人员,年龄29~52岁,诊断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例,心绞痛4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11例均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压力导丝测定,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测,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压力导丝测定;其中3例为支架术后复查,有3例经测定后同时行支架植入术,6例为临界病变。飞行结论3例飞行合格,给予放飞,8例飞行暂不合格,地面观察。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血管内超声及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可以从解剖学及功能学上清晰、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从而为军事飞行人员冠心病的医学鉴定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依据。

  • 飞行人员贫血的临床诊治及医学鉴定

    作者:刘静;薛梅;王志东;闫侠芳;朱玲;董磊;闫洪敏;郑晓丽;韩冬梅;丁丽;王恒湘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3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17例飞行人员贫血的病史、诊断分类、治疗经过、疾病转归及医学鉴定。结果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6例,失血性贫血2例,IDA合并失血性贫血1例,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β-地中海贫血(轻型)、肺癌合并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胸腺瘤合并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原因未明贫血各1例。IDA、MA、失血性贫血患者经病因治疗贫血均治愈,除1例IDA因地面晕厥飞行不合格、1例MA合并垂体瘤、1例MA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飞行暂不合格以外,余均飞行合格;β-地中海贫血(轻型)、原因未明贫血(轻度)各1例未给予治疗,飞行合格;1例AA患者、2例肿瘤合并贫血患者经治疗好转,但飞行不合格。结论飞行人员贫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IDA占大多数,且女性多见,其次为MA、失血性贫血。常见原因有偏食、素食、女性月经过多、痔疮及消化道溃疡出血。多数经治疗痊愈,飞行合格。AA及继发于恶性肿瘤的贫血患者,原则上,一经确诊飞行不合格,治愈者可个别评定。继发于其他良性疾病者,贫血治愈后医学鉴定依原发病治疗结果而定。

  • 住院飞行人员疾病谱分析

    作者:林磊明;周明慧

    目的:总结我院空勤科住院飞行人员疾病谱的特点,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飞行人员的病历资料,对其疾病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6例住院飞行人员疾病谱分布较广,排在前5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年龄分布在前3位的是25~29岁,30~34岁,35~39岁。医学鉴定结论为飞行合格250例,暂时不合格76例。结论住院飞行人员疾病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飞行人员从疾病、年龄到医学鉴定结论的分布特点,这对指导飞行部队航医有针对性地加强疾病的防范有重要意义。

  • 现役抗荷服人机工效问题调查分析

    作者:张立辉;薛利豪

    目的:调查分析我军现役三种抗荷服的人机工效问题及其严重程度,为装备改进及新型装备研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观调查问卷,由105名歼击机飞行员对抗荷服使用中的七类共32项人机工效问题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三种抗荷服均存在穿脱与调节不便、下体活动受限、美观性差、热负荷大、舒适性欠佳等问题,尤以侧管式抗荷服为突出。结论应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系统解决抗荷服人机工效问题。

  • 飞行人员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治及医学鉴定

    作者:刘静;薛梅;韩冬梅;丁丽;郑晓丽;闫洪敏;王志东;朱玲;董磊;王永奇;王恒湘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例飞行人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病史、诊断分类及治疗经过,疾病转归及医学鉴定。结果14例中9例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获得性低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各1例。9例ITP经治疗7例治愈,2例好转,仅1例暂时飞行不合格,其余8例均飞行合格;1例AATP患者好转,飞行合格;1例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血小板减少症及1例EDTA-PTCP患者飞行合格。1例治愈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因其他疾病飞行不合格;1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飞行不合格。结论飞行人员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ITP占大多数,多数经治疗痊愈,飞行合格。少数是血小板生成不良、继发因素及假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继发因素所致血小板减少医学鉴定依原发病治疗结果而定。

  • 飞行人员躯体疼痛与相关病症的情况调查

    作者:李晅;郭华;詹皓;丁立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躯体疼痛与相关病症的情况。方法通过对空军飞行人员问卷调查,了解军事飞行人员颈、肩、腰、背、腿痛与新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情况,以及有关缓解措施。结果腰痛患病率高(38.7%),腿痛患病率低(15.6%);1年内新发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高(28.7%),背肌劳损的发病率低(8.1%),且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机种特点。引发躯体不同部位疼痛的主要因素为飞行加速度(G)值、头盔重量、飞行日留空时间、座舱座椅舒适度及体育锻炼损伤等;改进人机工效设计、加强肌肉锻炼,以及理疗、按摩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缓解疼痛不适。结论军事飞行人员躯体疼痛的患病率因部位不同而异,且呈明显机种特点,应采取综合保障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关键词: 飞行人员 疼痛
  • 沈阳军区飞行人员鼻部宝石CT资料分析

    作者:邰旭辉;康万军;杨昕;桑月红;王秀明;邸洪强;朱宝玉;刘智明;戴嵩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鼻部解剖变异及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病情况,为鼻科招飞、疾病诊治和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研究82例飞行人员的鼻部宝石CT扫描资料,对解剖变异和CRS情况进行评估。结果82例飞行人员鼻部变异总出现率达100%,常见变异类型包括鼻中隔偏曲(70.7%)、钩突变异(偏曲、缺如或肥大)(67.1%)、额气房(63.4%)、中鼻甲变异(肥大、气化或反常曲线)(54.9%)和下鼻甲变异(肥大或骨质增生)(42.7%)等。CRS的检出率为42.7%。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的解剖变异的CRS发病率比无变异组高(P<0.05)。结论飞行人员中鼻部解剖变异常见,尤以OMC处为重要,与CRS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鼻部CT检查有助于更及时准确地发现解剖变异和诊断鼻窦炎,应重视其在招飞、诊治和医学鉴定中的作用。

  • 心理干预在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纯巍;孙梅;宋华淼;王建昌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的焦虑状态,观察将心理干预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实用价值。方法将接受冯氏手法复位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法治疗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无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飞行人员进行评定。结果2组飞行人员入院后SAS评分、血压和心率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的飞行人员SAS评分(27.9±5.3)分和住院天数(17.1±4.1)d均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38.0±5.0)分,(23.9±6.2)d](P<0.01);干预组飞行人员收缩压(116.1±5.7)mmHg和心率(82.8±7.6)次/min亦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120.6±5.1)mmHg、(98.3±6.7)次/min](P<0.01),2组飞行人员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手法治疗前的焦虑情绪。

  • 应用运动处方指导住院飞行人员体能训练的效果

    作者:王学娟;李宏奇;郑军

    目的:探讨住院飞行人员应用运动处方,在医学监督下进行体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医生根据住院飞行人员的健康水平、功能状况、平时锻炼情况及年龄开具运动处方,确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训练中心医务人员依据运动处方要求,结合飞行人员个体兴趣爱好安排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结果52例住院飞行人员,训练效果显著27例(51.92%),较好10例(19.23%),一般15例(28.85%),有效率为71.15%。经χ2检验,运动次数和运动强度对运动效果有显著意义(P<0.05);运动项目对运动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住院期间体能训练使飞行人员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有效减轻体重,有效提高整体机能,有利于住院飞行人员保持和提高体能,出院后尽快适应飞行训练和作战任务,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 飞行人员智能飞行体检仪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付波;林向阳;郭云;龚育文;王晓卿;张向阳

    飞行人员智能飞行体检仪(以下简称:体检仪),主要用于飞行前体检和飞行人员健康信息管理。该仪器将现代生物医学监测、智能嵌入式系统和网络应用等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将飞行前飞行人员身体放飞把关体检工作由以往的航医室集中进行前移到飞行人员宿舍。飞行人员在飞行日起床后即可进行飞行体检测量工作,测量数据通过内部局域网络传递到航医室系统中,节约了飞行体检时间,提高了飞行体检效率,缩短了飞行准备时间,解决了飞行体检放飞把关和日常训练监测缺乏系统性、客观性的难题。

  • 飞行教员青光眼误诊为头痛1例

    作者:付兆君;陈威;刘红巾

    1 病例资料飞行教员,男,32岁,总飞行时间2300 h.6个月前因工作紧张出现头痛,主要为额部胀痛,每周疼痛4~5 d,每次持续数小时,飞行噪声可导致头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头痛时伴大汗.同时因头痛导致睡眠差,入睡困难,每天睡眠6 h左右.2014年9月入体系医院,查头颅CT等未见异常.该院诊断为"头痛",给予双氯酚酸钠、中药辅助治疗,头痛有所缓解,飞行暂不合格出院.2014年10月底返体系医院复查,仍诊断为"头痛".为进一步诊治转送我院.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头痛的同时双眼胀痛,且球结膜充血,急请眼科会诊.双眼视力正常,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39.5 mmHg;左眼结膜轻充血,左眼前房深,可见1~3枚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较小,房闪偶见,C/D:右眼0.4,左眼0.4+.视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左眼颞上视神经纤维层变薄,颞下可疑变薄.视野:右眼颞下暗点,左眼颞上颞下中心暗点.诊断为:左眼青光眼.视觉诱发电位提示左侧P100潜伏期正常高限值,波幅明显减低,波形分化不良.给予口服药物降低眼压治疗.3 d后复查眼压正常,头痛基本消失,考虑头痛系高眼压引起.继续行卡替洛尔滴眼液点左眼1次/晚控制眼压,稳定后出院.

888 条记录 5/45 页 « 12345678...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