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6-2010年华西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陈川;范红;罗岚;郭靓;舒玲;谢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出的6719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出的161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6 -2010年呈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非ICU科室分离出的5108株对10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P <0.05),ICU和非ICU分离株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5年总体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是控制耐药率不断升高的有效手段.

  • 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李双;张广庆;刘玉才

    目的 对不同替加环素治疗方案对重症监护室(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为替加环素的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 2014年1月-2017年6月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62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患者单独使用替加环素治疗,33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疗程均超过7d,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炎症指标、临床疗效、微生物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替加环素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加倍剂量应用替加环素病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的临床有效率(21/33,63.6%)高于单独用药组(11/29,37.9%)(x2=4.084,P<0.05).其中,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的临床有效率70%(14/20)高于APACHEⅡ评分>15分的42.9%(18/42)(x2=3.997,P<0.05);接受替加环素加倍剂量的临床有效率69.6%(16/23)高于常规剂量的41.0%(16/39)(x2=4.719,P<0.05).替加环素单独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和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PCT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微生物学清除率(31.0% vs38.7%)、不良反应发生率(13.8% vs 15.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也表明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用药前患者APACHE评分,CRP值,剂量加倍对临床疗效均存在影响.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替加环素是否加倍剂量以及患者APACHE Ⅱ评分的高低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四药联合治疗1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性重症肺炎

    作者:何烨颖;李福祥

    病例男,80岁,因"乙状结肠腺癌术后8 d,发热伴气促、意识淡漠5 d"入科.患者既往有明确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1 ℃,呼吸30次/min,脉搏120次/min,血压80/50 mmHg,血氧饱和度88%.慢性病容,嗜睡,对答基本切题.全身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肺闻及呼气相高调哮鸣音,双下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克隆相关性及耐药表型分析研究

    作者:周玉;曲芬;龚美亮;徐雅萍;陈素明;丛玉隆;邓新立

    目的 对分离自老年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和基因型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以获得其耐药表型及克隆相关性.方法 横向分析对象是2013~2014年间分离自17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170株鲍曼不动杆菌,纵向分析对象是随机选择8例长期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共收集77株反复分离出的菌株.结果 170株非重复菌株中75.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表现为泛耐药或多重耐药,分布在老年病房的各个科室;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把170株菌分为36个型,其中Ⅰ型(共119株菌)为主要流行株,表现为泛耐药.纵向研究中,77株菌都为泛耐药表型,PFGE分型显示其中76株菌都属于Ⅰ型.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老年病房肆虐流行,克隆播散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相关人员需要加强管控措施阻断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阻止泛耐药菌的继续播散.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同源性分析

    作者:赵苏瑛;张轶恺;吴倩;李岷

    目的 对院内感染所分离出来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同源性.方法 采用MIC法对2013年1月~8月分离自住院病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筛选,取其中的34株采用PCR技术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TEM,SHV与GES基因,苯唑西林水解酶(OXA) OXA-51,OXA-23,OXA-24与OXA58基因在实验菌株中的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电泳(PFGE)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该院上半年临床所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ICU、急诊病房、呼吸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总分离率的29.40%,17.64%,14.70%与11.76%;所有耐药菌株均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VIM及TEM基因在菌株中的携带率均为100%,部分携带GES基因,携带率为29.4%,少量携带OXA 58和SHV基因,未检出OXA-24和IMP基因.PFGE结果显示院内共有4个不同类型的克隆株流行,其中A类为多见且各科室间存在交叉感染.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院内主要以克隆形式播散传播,局部流行呈现出型别特异性,除规范临床抗生素使用以减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外,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是非常必要的.

  • 831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世云;戴薇;刘聪;张丽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用GN卡鉴定,GN13药敏卡检测药物 MIC。结果831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检出率高71.7%,其次分泌物19.6%,科室分布主要为 NICU、ICU、骨科、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头孢曲松(98.5%)头孢噻肟(97.9%)、氨曲南(96.3%)、头孢他啶(68%)、头孢吡肟(63.4%)、环丙沙星(62.2%)、庆大霉素(62.1%)、氨苄西林/舒巴坦(61.7)阿米卡星(57.6%)、妥布霉素(56%)、SMZ(55.6%)、亚胺培南(5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9%)、左氧氟沙星(48.3%)。83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泛耐药菌262株(31.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 NICU和ICU为严重,且对常用药物普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鲍群丽;柯俊;胡芳;张利红;黄艳;程攀;彭紫檀;汪宏良

    目的 探讨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用mdfA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1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阳性率15.00%;ant(3")-Ⅰ阳性率20.00%;aph3'-Ⅰ阳性率100.00%;16SrRNA甲基化酶未检出;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95.00%.结论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相对应,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产aac(3)-Ⅰ、ant(3")-Ⅰ、aph3'-Ⅰ修饰酶基因和获得外排泵adeB 2种耐药机制有关.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鲍群丽;汪宏良;柯俊;黄艳;程攀;张利红;周朕

    目的 探讨一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1月~6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A)住院患者中分离的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用mdfA测序确认菌种,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2种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膜孔蛋白carO基因、1种获得性外排泵adeB泵蛋白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4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A类β-内酰胺酶基因TEM、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OXA-51,四者阳性率均为100.00%;B类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膜孔蛋白carO基因缺失率为100.00%,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为95.00%.结论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相对应,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OXA-23、OXA-51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carO基因缺失和获得外排泵adeB3种耐药机制有关.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新疆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作者:刘正祥;鲁洪男;李晓玲;葛迪;史清海;伏建峰;冉继华;许海蓉;王霞

    目的:探讨一组分离自新疆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患者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蛋白AdeB编码基因adeB.结果:本组2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armA 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及adeB外排泵基因,阳性基因共分为6种阳性模式.主要的阳性模式为(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armA+adeB)六种基因阳性11株,占55%;(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adeB)五种基因阳性4株,占20%;未检出ant(2")-Ⅰ及rmtB基因.结论:产修饰酶和产靶位甲基化酶以及AdeABC外排泵系统是导致本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 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的建库及相关特征分析

    作者:杨子晨;邓柳洋;龚雅利;殷素鹏;姜北;黄广涛;彭毅志;胡福泉

    目的 建立烧伤ICU住院患者创面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库并分析相关特征. 方法 2014、2015年,重庆市1家医院烧伤ICU住院患者创面分离出131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015年,广东省6家医院烧伤ICU住院患者创面分离出98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收集前述229株菌进行如下实验.(1)分析重庆市、广东省来源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2)采用污水共培养法选用上述菌株及两地来源污水分离噬菌体,记录分离噬菌体的数量及成功次数、失败次数.(3)根据2015年重庆市和广东省分型比例大的菌株,选用其对应噬菌体与来源地所有菌株进行交叉感染,观察噬菌体与同型或不同型菌株交叉感染时的裂解情况并计算裂解比.(4)任取一型别噬菌体液等分为3份,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噬菌体的滴度.将每份噬菌体液再分为3小份,分别于-20℃、4℃、室温条件下采用LB液体培养基保存,保存1、2个月时检测噬菌体滴度,评价噬菌体的稳定性.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2014年重庆市来源的菌株以序列型368(45%,31/69)为主,2015年重庆市来源的菌株以序列型75(26%,16/62)、序列型195(24%,15/62)为主.2015年广东省来源的菌株以序列型977(46%,45/98)为主.(2)以重庆市来源的菌株为基础使用当地来源的污水分离噬菌体的效果(成功分离8次、分离失败1次、分离9株噬菌体)明显优于使用广东省来源的污水(成功分离1次、分离失败7次、分离1株噬菌体),以广东省来源的菌株为基础使用当地来源的污水分离噬菌体的效果(分离8次均成功,分离6株噬菌体)明显优于使用重庆市来源的污水(分离7次均失败,分离0株噬菌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两地来源菌株为基础使用各自来源地的污水分离噬菌体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序列型75、序列型977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对同型菌株的裂解比分别为13/16、8/9,均明显高于它们对不同型菌株的裂解比(分别为11/115、3/53,x2值分别为48.23、68.46,P值均小于0.001).(4)与保存前比较,-20 ℃、4℃和室温条件保存1个月噬菌体滴度降低约1个数量级,保存2个月噬菌体滴度降低约2个数量级.保存1、2个月,3种储存条件噬菌体的滴度相近(F值分别为1.29、1.07,P值均大于0.05).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229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噬菌体库.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MLST各异,使用与菌株同一地区来源的污水分离噬菌体的效果好,噬菌体的裂解能力与菌株MLST关系密切,可按照地域划分建立噬菌体库.此外,噬菌体在LB液体培养基中稳定性良好且对储存条件无特殊要求.

  • 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所致脓毒症小鼠的效果

    作者:邓柳洋;杨子晨;龚雅利;黄广涛;殷素鹏;姜北;彭毅志

    目的 研究噬菌体对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所致脓毒症小鼠的治疗效果. 方法 (1)将6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脓毒症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部位下同)注射生理盐水1 mL;脓毒症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小鼠注射5×107 CFU/mL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分离自笔者单位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血液)1 mL建立脓毒症模型,2h后,脓毒症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分别注射1 mL生理盐水、1 mg/mL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108噬斑形成单位(PFU)/mL根据前述鲍氏不动杆菌筛选的噬菌体(下同);噬菌体对照组小鼠注射1×108 PFU/mL噬菌体1 mL.各组存活小鼠连续注射7d,每天观察存活情况并统计1周存活比.(2)另取60只BALB/c小鼠,同实验(1)分组处理,各组存活小鼠连续注射5d.实验第2、4、6天,每组选3只小鼠(取材时存活小鼠不足3只组,取所有存活小鼠),每只鼠取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各组各时相点样本数为3.实验第2天取血小鼠,另取血行细菌培养;另取小鼠肺、肝、肾、脾组织,匀浆、稀释后加入LB固体培养基中行细菌培养,行菌落计数后计算细菌含量.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及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结果 (1)实验第7天,空白对照组、脓毒症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存活数分别为12、0、8、10、12只.与脓毒症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小鼠存活比明显升高(Z值为55.635 ~106.593,P值均小于0.05);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存活比稍高于抗生素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2.797,P>0.05).(2)实验第2天,空白对照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白细胞计数相近,分别为(5.60±0.94)×109/L、(5.16±0.36)×109/L、(5.26±1.89)×109/L,3组均明显低于脓毒症对照组的(8.64±0.64)×109/L(P<0.05或P<0.01),且后2组明显低于抗生素治疗组的(7.80±1.76)× 109/L(P值均小于0.05).实验第4天,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白细胞计数相近,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 <0.05或P<0.01),前述4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脓毒症对照组(P值均小于0.01).实验第6天,空白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白细胞计数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4.128,P>0.05).实验第2天,空白对照组、脓毒症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分别有0、12、7、2、0只小鼠血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空白对照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血细菌培养阳性比显著低于脓毒症对照组(x2值为-30.000 ~30.000,P值均小于0.01).抗生素治疗组小鼠血细菌培养阳性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噬菌体对照组(x 2值分别为17.500、-17.500,P值均小于0.05).实验第2天,除噬菌体治疗组小鼠肾组织外,空白对照组、噬菌体治疗组、噬菌体对照组小鼠各脏器组织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脓毒症对照组(x2值为-9.000~9.000,P值均小于0.01);抗生素治疗组小鼠肾组织细菌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噬菌体对照组(x 2值分别为-7.500、7.500,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噬菌体治疗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所致脓毒症小鼠,能明显提高其存活比,控制其炎症反应,有效清除肺、肝、脾、肾中细菌.

  • 外科手术后病人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海茂;江秀爱;陈耀坤

    目的:研究分析本院外科手术后病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本院外科手术后病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利用WalkAw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和NC50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外科手术后病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中,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5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或等于5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普深耐药率均低于20%。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株、泛耐药株,在本研究中各占41.3%和1.7%。结论外科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出现多重耐药株或泛耐药株,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徐丹

    目的 探讨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因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炎能够会的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作者:邱祖龙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 ,PDR -Ab)引起的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 PDR -Ab 的临床肺炎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分离获取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 PDR -Ab,并对其药物敏感性以及以此为基础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共10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0.0%,细菌清除率为60.0%。对照组共12例,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25.0%,细菌清除率为25.0%。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具有一定疗效,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抗菌方案。

  • 多重耐药菌株临床鉴测与分析

    作者:凌春飞;陈志军;张学根;谢玲春

    目的:对多重耐药菌株临床鉴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临床住院患者1028例,对其临床标本展开细菌分离和鉴定,统计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并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出情况.结果:2010年、2011年、2012年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难度得以增加,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及耐药基因分析

    作者:韩丽明

    目的:为了了解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趋势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菌群分布情况,能够为实验室的检测提供可靠依据,对临床抗感染的治疗和诊断进行合理应用分析,预防临床的感染病情恶化.方法:将我院近四年内接受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分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检查送检标本的耐药状况,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使用药敏试验和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菌株.结果:分离出的病原菌有七千多株都是近四年的各类标本当中的,有300株ABA,分离率的整体趋势在上升趋势,ICU中在ABA临床分布中占据主要地位,占了31.7%,呼吸科中的ABA占据了29.3%,感染分布除了分泌物之外就是呼吸道标本.表现为较高耐药性的药物主要有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耐药率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体现为完全的是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替坦.结论:ABA的泛药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很多抗药菌株和鲍曼不动杆菌反应都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动态变化进行严格检测,好能够延缓耐药菌的变迁,预防爆发感染.

  • 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暴发

    作者:黄支密;糜家睿;盛以泉;储秋菊;葛丽卫;邹玉秀;杨海燕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存在状况.方法 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间,从住院病人中分离出19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KPC基因.结果 19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结果均阳性,blaKPC基因阳性率为100.0%,序列分析确认均为blaKPC-2亚型,其中HZ001号菌株(原始编号HZ9871)blaKPC-2基因序列已登录GenBank,注册号为GU086225.结论 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blaKPC-2基因,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应该是本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主要原因.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作者:明德松;苏智军;张志珊;谢尊金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痰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种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鉴定条/PSE5.0药敏条和美国BD公司的Phoenix NMIC/ID-109鉴定/药敏板鉴定和细菌药敏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格痰标本1株泛耐Ab临床分离株29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bla)、6种氨基糖甙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1)、3种整合子基因(intI1、2、3)等39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本株菌7种耐药相关基因阳性(二种bla基因(blaTEM、blaADC)、三种AMEs基因(aac(6')-Ⅰ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1));其它27种bla基因、3种AMEs基因(aac(6')-Ⅱ、aac(3)-Ⅱ)、ant(2")-Ⅰ)和2种整合子基因(intI2、 intI3)均为阴性.结论 本株泛耐菌耐药机制为多重机制,主要与7种耐药相关基因(blaTEM、blaADC、aac(6')-Ⅰb、aac(3)-Ⅰ,ant(3")-Ⅰ、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有关.经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medline数据库,本研究是泛耐Ab检测耐药相关基因多的报道.

198 条记录 10/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