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外rhG-CSF刺激对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黏附和极化的影响

    作者:赵莎莎;谷振阳;李猛;赵小利;罗澜;管立勋;王莉莉;高春记

    T淋巴细胞黏附和极化过程的完成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与其配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健康人外周血CD4+T细胞的黏附和极化的影响.采集12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CD4+T细胞,加入rhG-CSF体外培养24 h,检测CD4+T细胞接受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和ICAM-1信号刺激后细胞的黏附和极化的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体外rhG-CSF作用后的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黏附比例为(61.9±5.9)%,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68.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体外rhG-CSF作用后的健康志愿者)CD4+T细胞的极化比例为(24.3±4.3)%,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为(47.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rhG-CSF能抑制健康者外周血CD4+T细胞黏附和极化的能力.

  •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与稳态骨髓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较

    作者:霍明瑞;赵翔宇;常英军;罗小华;黄晓军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 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 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TTD,CD4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I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 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 CD62L+ 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 阻断CD4+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可预防小鼠慢性GVHD

    作者:吴远彬;郭坤元;王国征;代喜平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TJU103和CTLA4-Ig阻断T细胞活化的TCR-CD3及B7-CD28通路对小鼠慢性GVHD的影响.方法:参照前期构建的慢性GVHD动物模型,受鼠经输注6×107个供鼠脾细胞后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分5组:空白对照、cGVHD、TJU103干预、CTLA4-Ig干预和TJU103+ CTLA4-Ig干预组.观察各干预因素对嵌合体形成及慢性GVHD大体表现评分和病理评分的影响.结果:TJU103和CTLA4-Ig不影响小鼠嵌合体的形成,分析慢性GVHD小鼠的Kaplan生存曲线显示,CTLA4-Ig和TJU103+ CTLA4-Ig干预降低了慢性GVHD的发病率,TJU103可推迟慢性GVHD的发生时间,但均不能改变慢性GVHD的严重程度.结论:TJU103可推迟小鼠慢性GVHD的发病时间,CTLA4-Ig可减少小鼠慢性GVHD的发生率;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小鼠慢性GVHD的发病率,但不能改变慢性GVHD的严重程度.

  • 血浆HMGB1、IFN-γ、 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戴昕;李文倩;李建平;冯建明

    目的:探讨血浆HMGB1、IFN-γ、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ITP的患者25例,同时选取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HMGB1、IFN-γ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TP组治疗前血浆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4.259,P<0.01),治疗后降低至接近对照组(t=1.267,P>0.05);ITP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检测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0.05);ITP组治疗前血浆IL-4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t=5.708,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2.107,P=0.01);ITP组治疗前血浆IFN-γ/IL-4比值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t=5.436,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且略低于对照组;ITP组治疗前后TLR4表达均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者HMGB1水平与CD3+的含量呈正比(r=0.824,P<0.01),与CD4+的含量无明显关系(r=0.074,P>0.05),与CD8+的含量呈正比(r =0.844,P<0.01),与IL-4的含量呈正比(r =0.784,P<0.01),与IFN-γ的含量呈反比(r=-0.814,JP<0.01),与IFN-γ/IL-4比值呈反比(r=-0.887,P<0.01),与TLR4表达水平呈正比(r =0.772,P<0.01).结论:ITP患者HMGB1和TLR4的表达水平较高,临床治疗可以通过靶向控制其表达,以缓解病情并达到治疗目的.

  • HIV感染无症状者外周血中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亚群表达CD160情况的研究

    作者:黄磊;涂波;金磊;李丰衣;张昕;王淑青;张政;聂为民

    目的 探讨HIV感染无症状者外周血中CD160在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各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于解放军第302医院就诊的4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无症状者和18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CD160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各亚群(Tn、Tcm、Tem和Teff)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HIV感染无症状者外周血中,CD160在总体HIV特异性CD4 +T细胞和CD8+T细胞中表达的频数和MFI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HIV特异性CD4+T细胞的各亚群中,CD160在CD4+ Tn细胞中MFI,CD4+ Teff细胞中频数和MFI显著升高(P<0.01);HIV特异性CD8+T细胞的各亚群中,CD8+ Tn细胞、CD8 +Tcm细胞及CD8+ Tem细胞表达CD160的频数和MFI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慢性HIV感染可导致HIV特异性T细胞及其不同亚群中CD160高表达,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进而损伤了对HIV病毒的控制能力.

  • 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IL-21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梅;潘修成;陈明;傅涓涓;李丽

    在慢性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小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病毒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功能的发挥需要特异性CD4 +T细胞的辅助.IL-21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分泌,对维持病毒特异性的CTL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体外观察不同乙肝病毒( HBV)感染状态下,血浆中IL-21的表达及产生IL-21的HBV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频数,探讨IL-21在HBV感染中的意义.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TIGIT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黄自坤;李雪;邓桢;罗忠勤;鞠北华;罗清

    目的 探讨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g and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domains, TIGIT)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R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1例RA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各白细胞表面TIGIT表达水平,比较R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各白细胞表面TIGIT表达水平,并分析CD4+T、CD8+T细胞TIGIT表达与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两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 RA组CD3+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1),RA组CD3+T细胞TIGIT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FI)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B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表达的TIGIT无差异.(2)RA组CD4+T和CD8+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组CD4+T和CD8+T细胞TIGIT表达MF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 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rs=0.355, P<0.01);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ESR呈正相关(rs=0.277, P=0.013).(4)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rs=0.265, P=0.017);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MFI与RF呈正相关(rs=0.226, P=0.043);RA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RF呈正相关(rs=0.366, P<0.01);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呈正相关(rs=0.324, P=0.012).(5) 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百分率与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正相关(r=0.232, P=0.038);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IGIT表达MFI与DAS28呈正相关(r=0.343, P<0.01).结论 RA患者外周血T细胞TIGIT表达异常,与炎症水平、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性有明确的相关性.

  • TGF-β刺激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菲;薛婷;陈松;刘静茹;黄慧芳;罗悦晨;廖芳;冯晓明

    目的 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功能从而抑制CD4+ T细胞增殖活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CD11c+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脏DCs,并检测其纯度.TGF-β处理DCs后,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实时定量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DCs经TGF-β处理后和CD4+ 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结果 CD11c磁珠分选DCs纯度可以达到95%.TGF-β处理DCs后,抑制DCs表面CD53、CD69、CD33、CD74、CD93分子的表达;抑制趋化因子Ccl3、Ccl5、Ccl9、Ccl6、Ccl17、Cxcl10、Ccl22、Ccl4、Ccr7、Ccl2、Cxcl9、Ccl7的表达;抑制IL-2ra、IL-12rb2、IL-15ra、IL-1b、IL-15炎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抑制CD4+ 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结论 TGF-β可以抑制DCs部分重要的表面CD分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终抑制CD4+T细胞的促活化和增殖.

  • 不同等位基因E7/HLA-DR四聚体结合的结核患者CD4+T细胞CDR3区序列分析

    作者:甘一川;王聪;方毅敏;姚亚男;涂晓欣;申雁鸣;赖小敏

    目的 探讨机体抗结核免疫过程中CD4+T细胞TCR与多肽/MHC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规律.方法 从9例结核患者胸水中用等位基因不同的结核多肽E7/HLA-DR四聚体磁珠分选出E7结合阳性CD4+T细胞,提取其RNA逆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扩增TCRα链和β链CDR3区核酸片段,并比较其长度和序列特征.结果 等位基因不同的E7/HLA-DR四聚体能够识别同一患者CDR3区序列相同或结构功能相似的CD4+T细胞克隆.结论 结核患者体内CD4+T细胞识别和结合抗原多肽时有一定的HLA-DR限制性,但是主要以多肽特异性为主,这为进一步探讨机体抗结核免疫中CD4+T细胞和MHC之间的抗原提呈机制提供了数据.

  • 转录因子T-bet/GATA-3在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失衡表达和调节的研究

    作者:卞涛;陆国础;陆明华;吴波;殷凯生;金淑贤;周锦勇;德伟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失衡表达,及地塞米松和咪喹莫特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SD大鼠脾脏中分离获得CD4+T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D4+T细胞中T-bet和GATA-3表达.结果 在4个时间点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空白对照组检测到低水平IFN-γ;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IL-4和IL-5持续增加,IFN-γ保持在低水平.地塞米松干预组IL-4、IL-5和IFN-γ低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咪喹莫特干预组IL-4和IL-5表达降低,IFN-γ表达增强.此作用从培养6 h开始,12 h达高峰,持续至24 h.在4个时间点培养细胞中,空白对照组检测到转录因子T-bet和GATA-3蛋白表达;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T-bet表达降低,GATA-3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干预组T-bet低表达,GATA-3在24 h内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咪喹莫特干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此作用从细胞培养6 h开始,12 h达高峰,持续至24 h.结论 OVA致敏大鼠脾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失衡表达,即T-bet低表达,GATA-3异常高表达;地塞米松抑制CD4+T细胞中T-bet表达,对GATA-3表达无明显作用;咪喹莫特通过调节CD4+T细胞中T-bet和GATA-3平衡表达,纠正TH1和TH2细胞的失衡,提示咪喹莫特可能在由TH2细胞介导免疫异常的哮喘中发挥作用.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Th17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作者:陈晨;张卫斌;王艳;杨琳;马俊维;王帅;王凡平;王明永

    目的 研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MACS分选器从人新鲜脐带血液中分选获得CD4+T细胞,对照组用anti-CD3 McAb和anti-CD28 McAb活化CD4+T细胞并加入适当浓度的IL-6和TGF-β1作为诱导剂,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不同浓度的MBL作为实验组,细胞培养72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各组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情况;Q-PCR分别检测未加MBL对照组和不同浓度MBL实验组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孤儿受体-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7A的含量;FACS检测Th17细胞在MBL-/-小鼠和WT小鼠中的变化.结果 FACS分析表明,经体外72 h培养,与对照组相比,MBL能够显著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Q-PCR结果显示,MBL能够显著降低RORγt mRNA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MBL能够显著降低IL-17A的表达水平;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WT小鼠相比,MBL-/-小鼠CD4+RORγt+Th17细胞比例显著上升.结论 MBL能够抑制CD4+T细胞向Th17细胞诱导分化.

  • 脱氢表雄酮对鼠成骨细胞及CD4+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凌;王玉东;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及CD4+T细胞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颅骨酶解法培养鼠OB,体外模拟雌激素撤退;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法分离CD4+T细胞;将OB或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E2及DHEA处理组,并以LPS刺激;以流式细胞术分析OB表面CD80、CD86以及CD4+T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结果经E2及DHEA处理后,OB表达CD80、CD86显著增加(P<0.05,P<0.01);CsA可降低对照组及DHEA处理组OB CD80、CD86的表达(P<0.01).除DHEA组CD28+T细胞百分比增加外(P<0.05),其余各组CD4+T细胞CD28和CTLA-4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DHEA可上调鼠OB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该作用可被CsA阻滞;DHEA还上调CD4+T细胞CD28的表达,提示可改善骨-免疫调节网络.

  • CD4+T细胞通过分泌Th2型细胞因子介导RSV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

    作者:白松;崔玉琳;柴若楠;范越;刘北星

    目的 证实CD4+T细胞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RSV急性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肺病理炎症反应;流式细胞术分析脾组织中CD4+T细胞及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IL-5、IL-13的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过继回输进一步证明其功能.结果 RSV感染后脾组织内CD4+T细胞总数,特别是分泌Th2型细胞因子的CD4+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D4+T细胞回输组较未回输组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脾组织IL-4、IL-5、IL-1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多.结论 证实CD4+T细胞通过分泌Th2型细胞因子介导RSV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

  • miR-155缺陷抑制小鼠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功能减轻皮肤炎症反应

    作者:张妍;宋翔;时立新

    目的 探讨小分子miR-155在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耳朵炎性变化并测量小鼠耳朵肿胀程度;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野生型(WT)和miR-155缺陷鼠(miR-155KO)表皮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和γδT数量的变化;通过FCM分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以评价miR-155对LC成熟的影响;通过FCM检测吞噬Dextran-FITC的阳性细胞比例以评价miR-155对LC吞噬能力的影响;将LC和OTⅡ小鼠CD4+T共培养,并采用佛波酯(PMA)和ionomycine刺激及Golgi stop阻断,通过FCM检测CFSE分裂峰及IFN-γ和IL-17水平以分析LC刺激CD4+T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结果 与WT小鼠相比,miR-155KO小鼠耳朵炎性程度和肿胀程度明显减轻;miR-155缺失不影响表皮LC和γδT细胞数量,但下调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miR-155缺失不影响表皮LC的吞噬功能,但下调LC刺激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论 在小鼠接触性皮炎发生过程中,miR-155缺陷能够下调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提示miR-155可能参与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宋翔;刘兴德;张莉;何艳

    目的 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为了解DC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技术,分选小鼠脾脏DC、动脉壁DC和初始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C Chop、Caspase-3、HMOX-1、TLR、CD36和CD86基因的表达.采用DC与T细胞共培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DC对T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结果 OxLDL促进小鼠脾脏和动脉壁DC Chop、Caspase-3和HMOX-1基因的表达且能被活性氧(ROS)的抑制剂NAC所抑制.OxLDL能够诱导小鼠脾脏和动脉壁DC高表达CD36、TLR4和CD86.OxLDL能够促进小鼠脾脏DC诱导初始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结论 OxLDL通过ROS依赖的途径促进DC Chop、Caspase-3和 HMOX-1基因的表达.OxLDL能够诱导DC高表达CD36、TLR4和CD86.OxLDL作用于DC能够诱导初始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

  • 登革病毒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CD4+ T细胞相互作用对黏附分子和抑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克;左丽;张妮;袁静;孔维莹;毛佳旋;陈俊豪

    目的 探讨Ⅱ型登革病毒(DENV-2)感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与CD4+T细胞的共培养对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mRNA和 CD4+T细胞表达IL-10、TGF-β1 mRNA产生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DEN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S1P1选择性激动剂CYM-5442处理HUVECs 24 h,用103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的DENV-2感染HUVECs后与人CD4+T细胞共培养.于4、8、12、24、48及72 h,分别收集细胞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DENV-2非结构蛋白1(NS1)、鞘氨醇激酶1(SPHK1)、ICAM-1、VCAM-1、IL-10、TGF-β1 mRNA表达变化.结果 HUVECs被DENV-2感染后,病毒NS1 mRNA的表达呈一定时效性,在24 h达到高峰.在DENV-2感染的不同实验组中,CYM-5442处理和未处理组,DENV-2 NS1 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HUVECs被CYM-5442处理和DENV-2感染后,SPHK1 mRNA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ENV-2感染的HUVECs与CD4+T细胞共培养的情况下,HUVECs ICAM-1和VCAM-1 mRNA高表达,相对HUVECs仅被DENV-2感染组和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细胞TGF-β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IL-10 mRNA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证明DENV-2能在HUVECs内复制增殖,CD4+T细胞可抑制DENV-2增殖;CD4+T细胞对DENV-2感染的HUVECs产生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D4+T细胞可促使HUVECs活化,增强炎症反应,这可能与DENV-2感染诱发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DENV-2感染的HUVECs对CD4+T细胞IL-10 mRNA表达有一定上调作用,对TGF-β1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

  • C D4+T 细胞剔除对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原性及毒力的影响

    作者:刘颖;王书晖;刘莹;彭虹;刘畅;邵一鸣

    目的:探讨CD4+T细胞剔除对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免疫原性及毒力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CD4单克隆抗体剔除CD4+T细胞后,尾部划痕接种重组痘苗病毒rTV或天坛株VTT,同时设正常小鼠对照。免疫后定期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和接种部位痘斑变化,并检测病毒排出量和CD4+T细胞比例。免疫后第28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取卵巢组织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CD4+T细胞剔除小鼠和正常小鼠在接种rTV或VTT后均出现典型的种痘后局部反应,但均未出现次级或卫星病损。 CD4+T细胞剔除小鼠的痘斑愈合时间、病毒排出时间及体重恢复时间均长于正常小鼠。 CD4+T细胞剔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卵巢中均未检测出痘苗病毒。 CD4+T细胞剔除小鼠的HIV抗体和痘苗病毒抗体平均A值分别为0.119和0.168,显著低于正常小鼠的平均A值(P<0.05,P<0.01)。 McAb/rTV组的痘苗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几何均值为1∶321,显著低于rTV组1∶1286(P<0.05)。 McAb/rTV组诱导的痘苗病毒特异性IFN-γ+/CD4+T效应细胞百分比均值为0.654%,显著低于rTV组(P=0.0004),但IFN-γ+/CD8+T效应细胞百分比与rTV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剔除CD4+T细胞的小鼠能有效控制重组痘苗病毒的复制和播散。 CD4+T细胞的剔除显著降低了体液免疫应答和CD4+T细胞免疫应答,对CD8+T细胞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

  • 幽门螺杆菌抗原特异性 CD4+T 细胞体外扩增及其在 Th 表位筛选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晓阳;郭学青;李宁一;陈立;吴超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并在Th表位筛选中初步应用。方法从H.pylori感染阳性患者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重组黏附素抗原(HpaA)进行体外刺激,分别摸索不同血清培养基、抗原刺激浓度、培养时间等体外扩增条件,并通过细胞内因子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paA特异性CD4+T细胞产生IFN-γ应答水平,从而建立H.pylori感染者抗原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方法。同时,结合合成重叠肽技术,对抗原HpaA中可能的Th表位进行初步筛查。结果在含人AB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的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扩增效率优于含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 HpaA抗原初刺激浓度为0.2μmol/L时,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比例高;在抗原刺激浓度0.2μmol/L条件下,细胞培养9 d时出现特异性CD4+T细胞应答,且在第15天时达到高峰值;以不同肽段对特异性CD4+T细胞的IFN-γ应答水平检测分析中显示:针对本研究H.pylori感染个体,HpaA抗原中可能存在一个优势应答的Th细胞表位(HpaA220-237)。结论在人AB血清的1640培养基,0.2μmol/L为抗原刺激浓度,连续15 d扩增等培养条件下,在体外成功扩增出H.pylori抗原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可用于H.pylori抗原中Th表位的筛选和鉴定,为表位疫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 IL-27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

    作者:毛巧霞;吴洪坤;周莉

    IL-27是IL-6/IL-12家族的细胞因子,由(EBI3)2和p28共同构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在T细胞中通过活化Jak1、STAT-1、STAT-3、STAT-4和STAT-5进行信号传导,并通过诱导T细胞增殖及IFN-λ的分泌参与炎症反应[1].本研究拟以IL-27对CD4+T细胞的免疫增殖功能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慢性乙肝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液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花嵘;陈复兴;张咏梅;周忠海;王尚静

    目的 探讨创伤后早期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解放军第九七医院住院的61例成年男性创伤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者.②伤后已输血者.③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近期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病史者.④正在或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者.以损伤严重度评分≥16分为严重损伤标准,将患者分成轻伤组和重伤组两组.17例健康成人男性血样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入院当时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细胞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TNF-α、INF-γ、IL-1、IL-4、IL-6及IL-12水平,并计算Th1/Th2型细胞因子比值.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伤组与轻伤组患者血液中CD3+T细胞含量均降低,重伤组CD4+T细胞含量明显降低;INF-γ在重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IL-1在两组中均降低;INF-γ/IL-6重伤组明显低于轻伤组,而轻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严重创伤后早期患者血液中CD3+、CD4+T细胞明显下降,伴随有多种细胞因子的明显降低;严重创伤早期存在向Th2型细胞因子偏移的趋势.因此,严重创伤后应早期动态监测患者血液中免疫细胞的变化.

456 条记录 2/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