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脏基质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焕星;王文文

    目的 观察小鼠肺脏基质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分化和功能及免疫耐受的影响.方法 建立肺脏基质细胞/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作为对照组,体系中加入VEGF抗体作为实验组(VEGF抗体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脏基质细胞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CCK-8法检测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VEGF抗体组树突状细胞表型CD86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通过下调CD86的表达参与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

  • 雌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李广永;吴海峰;余洋;吕志勇;师宏斌;李培军;陈福宝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尿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机制. 方法 雌性大鼠分娩后立即行阴道扩张4h,1周后行卵巢摘除构建压力性尿失禁大鼠模型.卵巢切除1个月后分别行清醒下和麻醉下尿流动力学检查.尿道组织取材后进一步行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查. 结果 (1)模型组有85%的大鼠出现压力性尿失禁.(2)模型组尿道组织肌肉含量减少,同时横纹肌出现碎裂,肌纤维排列紊乱.(3)假手术组大鼠横纹肌层弹力纤维与肌纤维连接紧密,纤维连续,而尿失禁大鼠弹力纤维与肌纤维分离,出现碎裂.(4)模型组尿道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和血管数目下降. 结论 雌性压力性尿失禁大鼠尿道的肌肉和弹力纤维出现破坏,VEGF可能是尿道组织形态学改变的重要原因.

  • 贝伐单抗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彤;卢颖毅;李明顺;戴虹

    目的 建立氪激光引导的棕色挪威大鼠(BN)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观察3周内CNV的生长情况,对贝伐单抗治疗试验性CNV的疗效做初步探讨.方法 对4组48只BN大鼠单眼进行氪激光光凝,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周后,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证实有CNV形成,药物治疗组玻璃体腔内注射1 μl贝伐单抗(25 μg/1 μl),对照组则在光凝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平衡盐溶液1 μl.注射后1、2、3周行FFA检查,造影早期计算CNV面积.在上述各时间点各处死大鼠6只,摘除眼球,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对FⅧ-Rag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在EN大鼠CNV动物模型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1 μl贝伐单抗(25 μg/1 μl)后,1、2、3周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CNV面积及荧光渗漏明显降低(P<0.01),FⅧ-Rag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其中给贝伐单抗后第2周新生血管面积为(0.920±0.634)mm2,FⅧ-Rag蛋白表达量为35.57±10.52,对照组分别为(2.489±0.590)mm2和175.37±25.20,表明CNV的形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可以抑制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的形成和发展.

  • 丰富环境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低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敏;章军建;沈军;刘溪

    目的 观察丰富环境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3组,分别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2VO) 14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丰富环境组(2VO+ EE) 14只,假手术组(SHAM)12只.采用Morris水迷宫、目标识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2VO组大鼠在训练的第3、4和5天找到平台的时间多于SHAM组(P<0.05),而2VO+ EE组大鼠在第4和5天找到平台的时间显著少于2VO组(P<0.05);2VO组大鼠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显著低于SHAM组(P<0.05),而2VO+ EE组大鼠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显著多于2VO组(P<0.05).物体再认试验结果显示:2VO术减少大鼠新物体的优先指数(P<0.05),但是丰富环境干预能改善2VO大鼠优先指数(P<0.05).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2VO大鼠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与2VO组相比,丰富环境可以增加2VO大鼠的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2VO组海马CA1区HIF-1α的表达较SHAM组表达高(P<0.05).结论 丰富环境可以减轻慢性脑低灌注所导致的空间和非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HIF-1α和其下游基因VEGF可能参与丰富环境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作用.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孔朝红;刘煜敏;朱江;周绍霞;李芹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慢性脑缺血双侧颈动脉结扎(2-V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手术组,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术后6周G-CSF组经颈外静脉注射G-CSF(10 mg/L,1 ml· kg-1·d-1),PBS组给予PBS(1 ml/kg),每间隔24 h干预1次,共3次,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侧颈外静脉,不干预.术后8周行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同时通过观察缺血区细胞增生情况、激光共聚焦三维血管成像、缺血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形态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等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 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训练第2天至第5天大鼠逃避潜伏期G-CSF组明显短于PBS组(均P<0.05);第1象限游泳时间G-CSF组明显长于PBS组(P<0.05).缺血脑组织内的BrdU阳性细胞数G-CSF组(27.7±4.76)个/视野,明显高于PBS对照组(10.4±3.7)个/视野(P=0.030).脑血管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G-CSF组与PBS组比较,毛细血管直径明显变小[(2.90±0.20) μm与(3.45±0.26)μm,P=0.020],同源组织缺血边界地区的分支点数目显著增加[(207.82±10.73)个/0.002mm3与(162.10±9.31)个/0.002 mm3,P=0.005],微血管总面积显著增加[(86498±2896)μm2/0.002mm3与(73976±3826)μm2/0.002mm3,P=0.003].凋亡检测结果显示,G-CSF组细胞凋亡数目(32.10±6.70)个/视野,较PBS组(56.30±11.20)个/视野明显减少(F=11.89,P=0.043).电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G-CSF组大鼠的细胞间隙炎性水肿明显减轻;G-CSF组大鼠血浆VEGF水平(58.81±6.61) ng/L,较PBS组(20.81±4.35) ng/L增加(P=0.025).结论 G-CSF可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VEGF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有关,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移对6-羟多巴胺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田有勇;孙圣刚;王家宁;汤翠菊;王岚;冯媛;陈小武;张振涛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腺病毒载体携带VEGF165基因(Ad-VEGF165)感染PC12细胞,并设腺病毒携带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Ad-LacZ)感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组作对照,基因转移成功后,用6-OHDA处理细胞,另设正常对照(不加6-OHDA).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细胞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分泌功能. 结果 Ad-VEGF165感染组细胞吸光度A570(0.31±0.07),高于Ad-LacZ感染组(0.15±0.07)和PBS处理组(0.13±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0.55±0.10),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d-VEGF组细胞胞浆平均荧光强度(86.75±21.62)高于Ad-LacZ组(51.53±17.49)及PBS组(54.19±15.82),但低于正常对照组(110.39±24.21),分别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d-VEGF感染组细胞培养液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也高于Ad-LacZ感染组和PBS处理组. 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转移对6-OHDA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基因转染兔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对球囊损伤后颈动脉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朱丽华;江洪;陈静;赵冬冬;简小丽

    目的 探讨经静脉输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兔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对球囊损伤后的颈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pcDNA3.1-VEGF165重组质粒转染细胞,检测VEGF的表达,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备用.建立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在损伤后即刻经耳源静脉进行细胞移植,分为基因转染组、未转染组和缓冲液PBS对照组;24 h后重复输注相应的细胞或PBS.HE染色检测颈动脉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祆测BrdU标记的细胞.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细胞经质粒转染后能够持续表达VEGF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比较,平均内膜厚度[(46.8±15.9)μm和(84.9±9.5)μm,P<0.01)]、中膜厚度[(144.1±30.2)μm和(162.2±21.5)μm,P<0.05)]、管腔狭窄率[(7.2±2.6)%和(30.1±10.6)%,P<0.01]均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内膜厚度(183.7±22.9)μm、中膜厚度(206.4±29.7)μm、管腔狭窄率(59.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静脉输注VEGF基因转染骨髓来源的内皮细胞能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颈动脉再狭窄.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峻;孙明;周宏研;林锦潮;何兆初;区碧如

    目的 通过观察高脂血症大鼠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及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脂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脂变化及NO、VEGF、VCAM-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VCAM-1表达较强且范围较广,黏附于内皮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组血NO2-/NO3-水平为(29.6±7.2)μmol/L,与正常对照组(38.0±9.9)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血NO2-/NO3-水平为(37.4±9.5)μmol/L,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VEGF较高脂血症组明显增高(P<0.05);血NO2-/NO3-与VEGF呈正相关(r=0.644,P<0.05).血清NO浓度与VCAM-1表达强度及范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6、-0.684,均为P<0.05).结论 NO、VCAM-1参与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的损害;辛伐他汀对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能是通过提高NO水平、减少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及促进VEGF的分泌而实现的.

  • 沙立度胺抑制缺氧所致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的机制初探

    作者:陈慧敏;戈之铮;刘文忠;陆红;徐春红;房静远;萧树东

    目的 探讨沙立度胺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患者手术切除的肠段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病变肠段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体外缺氧条件下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随机分为6组,同步化后用不同浓度沙立度胺(40、60、80、100μ/ml)刺激72 h.ELISA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病变肠段血管扩张、扭曲,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ELISA检测表明,缺氧培养条件下细胞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状态[(1199.3±61.4)ng/L比(864.7±41.2)ng/L,P<0.05];沙立度胺可有效抑制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VEGF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亦提示沙立度胺能明显抑制缺氧状态下VEGF 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沙立度胺可抑制缺氧状态下VEGF的上游调节因子HIF-1α的表达,且这一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初步体外研究表明,沙立度胺通过抑制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IF-1α及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是其有效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机制之一.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腺癌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凤娟;康春生;崔小伟;宋小妹;刘建;张庆瑜

    目的 研究胃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4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9、VEGF和PCN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其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MMP-9、VEGF和PCNA分别在胃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中检出的阳性率为:MMP-9,82.2%(37/45)、64.4%(29/45)、30.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VEGF,73.3%(33/45)、62.2%(28/45)、30.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CNA,84.4%(38/45)、71.1%(32/45)、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9、VEGF和PCNA分别在高、中、低分化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MMP-9,70.0%(7/10)、80.0%(8/10)、88.0%(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VEGF,50.0%(5/10)、60.0%(6/10)、88.0%(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NA,60.0%(6/10)、90.0%(9/10)、92.0%(2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等级相关分析表明MMP-9、VEGF和PCNA呈两两正相关(P<0.05).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是胃腺癌中各种蛋白表达的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MMP-9、VEGF和PCNA蛋白参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成为临床上评价预后的指标.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2578C/A)和(+936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作者:俞俐琴;夏盛隆;郑波;郭茂东;林心心;林秀清;姜利佳;丁然;蒋益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2578C/A)和(+936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UC患者373例和健康对照者503例,采用微测序技术检测VEGF基因(-2578C/A)和(+936C/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经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重度UC患者中VEGF(+ 936C/T)的突变等位基因T和基因型CT+TT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4%比19.3%,OR=0.487,95% CI 0.248~0.954,P=0.036;18.8%比33.8%,OR=0.452,95% CI 0.214 ~0.955,P=0.037).并且重度UC患者中该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T和基因型CT+TT频率亦明显低于轻中度患者(10.4%比20.5%,OR=0.452,95% CI0.229 ~0.894,P=0.022;18.8%比36.9%,OR=0.394,95% CI 0.185~0.842,P=O.016).但VEGF(-2578C/A)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CA+ AA频率在UC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与U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亦无关(P均>0.05).结论 VEGF(+ 936C/T)位点基因突变能影响UC疾病严重程度;而VEGF(-2578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无关.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何文芳;王喆;蔡军;池洪杰;杨新春

    目的 评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0至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胸痛待查患者108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组7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检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应用Endo-PAT2000测得的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评估患者外周动脉张力.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VEGF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VEGF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男性、甘油三酯(TG)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02.1±55.7)ng/L比(80.9±38.1)ng/L,P<0.05,RHI明显低于对照组(1.53 ±0.27比1.65±0.3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EGF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β=38.03,P<0.01)、Gensini评分(p=0.5l,P<0.01)及RHI(3=-69.30,P=0.03)显著相关.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VEGF水平显著增高,且VEGF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Gensini评分及RHI相关.提示VEGF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生化指标

  • Ad-hVEGF165通过调控一氧化氮系统逆转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赵莉莉;毛用敏;张莹;师莹;宋衍秋

    目的 探讨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VEGF165)对经同型半胱氨酸(Hcy)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Hcy(0、0.05和1.00 mmol/L)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RL-1730 24 h后,分别加入Hcy、空载体重组腺病毒Ad-Track和Ad-hVEGF165作用48 h(分为9组,包括空白组、Hcy0.05组、Hcy1.00组、Ad-Track组、Hcy0.05+ Ad-Track组、Hcy1.00+Ad-Track组、Ad-hVEGF165组、Hcy0.05+ Ad-hVEGF165组、Hcy1.00+ Ad-hVEGF165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二者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Hcy0.05组和Hcy0.05+Ad-hVEGF165组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分别低于空白组和Ad-hVEGF165组(P均<0.05).Hcy0.05组、Hcy1.00组与空白组相比,Hcy0.05+Ad-Track组、Hcy1.00+ Ad-Track组与Ad-Track组相比,Hcy0.05+Ad-hVEGF165组、Hcy1.00+Ad-hVEGF165组与Ad-hVEGF165组相比,细胞内的DDAH2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低(P均<0.05).Ad-hVEGF165组与空白组、Ad-Track组相比,Hcy0.05+Ad-hVEGF165组与Hcy0.05组、Hcy0.05+Ad-Track组相比,Hcy1.00+ Ad-hVEGF165组与Hcy1.00组、Hcy1.00+ Ad-Track组相比,DDAH2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高(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损伤内皮细胞后DDAH2与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不相关(r值分别为0.057和0.449,P均>0.05);在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下,DDAH2与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均不相关(r值分别为0.284和0.432,P均>0.05).结论 Ad-hVEGF165调控一氧化氮系统功能,是其逆转Hcy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 治疗性血管新生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滕;周为民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治疗性血管新生自提出以来,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细胞疗法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中将对近年来治疗性血管性新生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详细阐述.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穿膜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峻;李建军;杨军;杨勇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穿膜蛋白(delta like 1 homolog,DLK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为骨肉瘤侵袭和转移调控机制的研究打基础。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 streptavidin perosidase,SP )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骨肉瘤患者(实验组)组织中的VEGF和DLK1的表达水平,同时设30例良性的骨软骨瘤作为阴性对照组。结合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随访资料对 VEGF 和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及骨肉瘤细胞中 VEGF 和 DLK1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2%和66.7%,骨软骨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都为0,且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VEGF在不同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及Enneking分期( I~II A期、II B~III期)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和Enneking外科分期的升高,VEGF的阳性表达率也呈增强趋势;DLK1在不同病理分级的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DLK1阳性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VEGF与DLK1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 r=0.8957,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转移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r=0.6782、r=0.7643,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8462、r=0.8758,P<0.05)。结论 VEGF与DLK1在骨肉瘤细胞中均高度表达;VEGF和DLK1表达阳性者骨肉瘤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差;VEGF和DLK1表达阳性是骨肉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二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上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门静脉高压症内脏高动力循环

    作者:周全博;张岷;陈炜;秦骏;徐庆;周鸿;罗蒙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内脏血管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内脏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临床检测肝硬化PHT患者脾脏动脉内VEGF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动物实验观察正常组(N组)7只大鼠和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组(PHT组)7只大鼠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portal vein blood flow velocity,PBV)、门静脉血流量(portal vein blood flow,PBF)和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P)以及离体肠系膜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反应性变化.通过SU5416选择性抑制VEGF通路后,对比离体肠系膜微动脉收缩反应性的变化以及肠系膜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化程度的变化.细胞实验中通过原代培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实验,验证VEGF对eNOS活化的影响.结果 ①肝硬化PHT患者脾动脉VEGF表达明显升高.②动物实验中门静脉直径在N组和PH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T组PBV和PBF明显低于N组,SU5416对PHT组PBV及PBF无明显改善作用.③PHT组PP水平明显高于N组,SU5416对PHT组PP无明显降低作用.④PHT组肠系膜微动脉对NE的反应性明显降低,EC50值明显增大,SU5416能部分改善这种低反应性.⑤PHT组肠系膜动脉VEGF、VEGFR-2、eNOS和p-eNOS的蛋白表达较N组明显上调,SU5416能明显降低VEGFR-2与表达和eNOS的活化.⑥体外实验证实,VEGF可促进eNOS的活化.结论 肝硬化PHT内脏动脉中过度生成的VEGF部分通过促进eNOS表达和活化的方式降低内脏动脉对NE的反应性,参与内脏高动力循环的形成.

  • 类风湿关节炎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严瀚;刘恩志;周汉城;钟波夫;LU Hu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内皮血管生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检查MIF在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加入MIF或PBS溶液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MEC-1),CCK8法观察细胞的生长差异,磷脂酰丝氨酸凋亡试剂盒(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中MIF及VEGF的表达差异.结果 MIF在5例RA组织中均阳性表达; 加入MIF的细胞株增殖显著较加PBS溶液的快(F=216.93,P<0.01),细胞株的凋亡被MIF显著抑制(凋亡率从21.37%降为7.01%(t=13.88,P<0.01);处于分裂相的细胞数目较加入PBS的细胞株多(G2期+S期细胞比例从37.89%升为54.05%,t=5.42,P<0.01),在加入MIF的细胞株中VEGF的表达4.62倍高于加入PBS的细胞株(t=7.34,P<0.01).结论 MIF在RA滑膜组织中表达,并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而促进RA滑膜血管生成而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MIF或许是治疗RA进展的药物靶点,有望通过抑制RA患者中MIF的表达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作者:李冬松;蔡波;刘建国;王苹;齐欣;冯卫;杨晨;李叔强

    目的 探讨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外诱导脂肪干细胞(ADSCs)分化成骨的转录活化机制.方法 脂肪干细胞来自大白鼠腹股沟处脂肪,脂肪内干细胞的分离根据JM Gimblel所描述的方法获取,培养鉴定后以BMP-2修饰组作为阳性对照组,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 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分析在不同诱导条件下Cbfa1和Osterix表达的差异.结果 BMP-2重组蛋白组的Cbfa1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VEGF诱导组(P<0.01),两者联合应用未见Cbfa1基因转录增强;在以VEGF为诱导因子的ADSCs组,Osterix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BMP-2组(P<0.01),与Cbfa1基因转录模式不同,VEGF联合BMP-2共同诱导ADSCs成骨分化组,Osterix基因的mRNA水平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通过Cbfa1和Osterix在ADSC成骨分化的不同时间的表达差异,本研究认为在ADSCs诱导成骨分化过程中,Cbfa1启动和激活Osterix转录,仍是主要的信号传导途径.VEGF具有一定的诱导ADSCs成骨分化能力,但其作用主要是非依赖性Cbfal通路调控的Osterix表达.

  •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韩玉湘;欧珊珊;肖笑雨;姚景余;杨禄坤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肝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SD大鼠分为IR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8只。IRI组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大鼠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分支,缺血45 min,再恢复灌注6 h;Sham组仅暴露肝门,不阻断肝血流。观察两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检测血清ALT、AST水平,测定肝组织HIF-1α、VEGF的蛋白含量。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光镜下可见IRI组大鼠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炎症细胞浸润,肝窦扩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点状坏死;Sham组肝组织形态正常。IRI组血清ALT、AST分别为(1007±130)、(1307±72)U/L,较Sham组的(59±4)、(81±3)U/L明显升高(t=20.700,48.448;P<0.05)。IRI组肝组织HIF-1α、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7±0.10、1.86±0.05,较Sham组的0.60±0.22、0.83±0.06明显增加(t=13.623,35.563;P<0.05)。结论 IRI早期大鼠肝组织HIF-1α和VEGF表达明显增加,可能起到减轻机体IRI的作用。

  • 血清CD44V6、VEGF在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莫湘琼;牛斌;卜巨源;吕宝军;侯冰宗

    目的探讨血清CD44V6和VEGF在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CL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320~360 g,20周龄,按不重复抽样法分为CLM组(54只)和对照组(18只).CLM组中二甲基肼连续皮下注射诱导成功建立大鼠CLM动物模型.分别于第13、17、21周处死CLM组和对照组动物,记录肝转移瘤大小及数量.采用ELISA动态检测不同时期的CD44V6和VEGF的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结直肠肿瘤和肝转移肿瘤标本的病理类型.观察两组大鼠实验过程中的情况;比较两组大鼠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CD44V6、VEGF水平;观察CLM组大鼠血清CD44V6和VEGF阳性表达情况.两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随着实验时间延长,CLM组肝转移瘤结节数逐渐增多,转移瘤结节直径逐渐增加(F=22.78,33.86;P<0.05).对照组大鼠的结直肠和肝脏均未发现肿瘤和息肉.随着实验时间延长,CLM组血清CD44V6和VEGF水平逐渐升高(F=12.35,18.26;P<0.05).CLM组13、17、21周血清CD44V6和17、21周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15±5)、(19±6)、(36±4)μg/L和(106±6)、(195±2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11±4)、(12±3)μg/L和(76±18)、(75±18)ng/L(t=2.12,2.50,2.96和2.38,3.49;P<0.05).随着实验时间延长,CLM组血清CD44V6、VEGF阳性率逐渐升高;两个指标联合检测时,其中任意一项为阳性的百分率高于任意单项的检测结果;实验21周时,两者阳性率达100%.结论随着病情的进展,CLM大鼠血清CD44V6和VEGF水平逐渐升高.联合检测血清CD44V6和VEGF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CLM.

930 条记录 6/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