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比较梅毒血清学检验的不同检测方法

    作者:贺亚军

    目的:比较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诊断梅毒效用。方法:取204例确诊梅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08例全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以联袂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胶体金快速检测实验(SYP)、梅毒螺旋体凝集实验(trepon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进行检测。结果:TRUST 病例组与一期梅毒阳性率低于 SYP,SYP 低于 ELISA、TPPA、TPH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诊断三期、隐性梅毒阳性率低于 SYP、ELISA、TPPA、TPH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LISA、TPPA、TPHA 均可作为理想的梅毒血清检验方法,SYP 也可用于隐性梅毒诊断。

  •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对比分析

    作者:张建实;王珂;张学英;贾丽

    梅毒血清学检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实践中使用的方法较多,探讨各种试验方法在梅毒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确定适合临床的佳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运用ELISA、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血疑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T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 浅谈布氏菌病血清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季秋;张桂珍;李铁锋;张萌

    随着对布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布病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布病血清学诊断主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平板凝集试验(PAT)两种方法[1],自1986年以来对其实施了质量控制,以便对布病作出准确的实验室诊断.但SAT与PAT均属于半定量的血清学试验,其质量控制尚无直接可借鉴的方法.据近20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影响布病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山东省滨州地区1996~1999年布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刘恒泰;孙海洋;张志广

    为全面掌握滨州地区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动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布病的流行和发展,自1996年开始对全区从事畜牧及畜产品加工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主要来自于滨州地区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和滨州地区畜牧站1996~1999年调查资料.1.2 调查对象以密切接触畜牧及畜产品加工(饲养员、兽医、肉类加工人员、乳制品加工人员、皮毛加工人员)人员为调查对象.

  • 锦州市一起人间布氏菌病暴发调查

    作者:范凯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危害严重[1].2004年5月11~17日,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与地方病门诊先后接诊了11例持续发热患者,这些患者均来自于北镇市间阳镇闾一村,经中心化验室血清学检验11例患者,RBPT和SAT均阳性,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确诊为急性期布病.将疫情迅速上报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相关部门,确定为人间布病暴发.组织专业人员会同北镇市卫生防疫站分别于5月18日、20日到闾一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 2008年全国鼠疫检验结果及分析

    作者:王卓;邵奎东;张春华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鼠疫检验结果,供全国鼠疫省(区)的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查阅2008年全国24个省(市、区)鼠疫监测总结,按照省(市、区)和疫源地类型将其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全国用鼠疫细菌学方法检验各种动物102 499只,分离出鼠疫菌147株;检验媒介昆虫24 267组,分离出鼠疫菌43株.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血清131 437份,判定IHA阳性血清300份.用反相间接血凝(RIHA)方法检测各种动物材料6 048份,判定RIHA阳性材料89份.结论 2008年我国在旱獭疫源地的1个县发生2例人间鼠疫,动物鼠疫在7个省(区)46个县(市、旗)发生与流行;在12类疫源地中,除黄胸鼠疫源地和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外,其他10类疫源地动物鼠疫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

  • 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发展历程

    作者:吕景生;张春华;王忠惠;赵斌

    鼠疫血清学检验在鼠疫防治和研究中的作用仅次于细菌学检验,在不能获得鼠疫菌的情况下,它可为疫源调查、疫情监测、病人的诊断和追溯诊断等作出科学判断,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在较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现将吉林省鼠疫血清学诊断技术发展过程概述如下.

  • 四种方法检测鼠疫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宝建喜;张爱君;唐玉红

    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工作中,通常是以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并用,血清学检验方法虽然发展较快,灵敏度也较高,如IHA[1](间接红血球凝集试验),RIHA[2](反向血凝试验),ELIS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IP[4](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又如核酸探针[5]和PCR[6](聚合酶链反应)及鼠疫细菌学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这些方法虽然敏感、特异、又具有先进性,但这些方法只能做追溯性诊断或提供间接的诊断依据.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终判定及分型,必需是分离出鼠疫菌才是可靠的、直接的判定依据,因此,选择使用方法简便、检菌率高的培养基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用乳糖肉汤增菌[7,8]、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小白鼠接种试验、涂片显微镜检验四种方法进行了鼠疫菌的检测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与细菌学检验对比分析

    作者:张萌;王季秋;李晔

    目的 试验观察布病的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是否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方法 血清学检验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细菌学检验采用常规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 88例患者中有86例可被血清学诊断,2例为细菌学诊断;其中,有14例同时被血清学和细菌学诊断.结论 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无论血清抗体效价高或低,都有分离到布氏菌的可能.

  • 一起布氏菌病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作者:彭燕华;韩可正

    1999年6月,梅河口市花园乡东胜村暴发了一起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来势迅猛,人、畜间波及范围较广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1999年4月上旬,花园乡东胜村农民孙××(养羊户)发现其家一羊似有生病状态,随将其兄、妹夫、外甥叫到家中,与其子5人将病羊宰杀、剥皮、食肉.1个月后,孙××其兄(首发病例)自觉肌肉、关节疼痛,时有发烧,同时伴有乏力多汗等症状,初起对症用药症状减轻,后又反复发作,经多方诊治无效,于6月21日到梅河口市卫生防疫站就诊,血清学检查平板凝集反应呈1:0.02++,试管雍集反应呈1:200++,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布病.在对其进行个案调查处理中了解到与其共同宰杀、食用病羊肉的余下4人也有相似病症,经血清学检验,这4个也确诊为布病.在这5例布病患者中有2例是直接饲养病羊,余3例为参与宰杀、剥皮、食肉的接触者.

  • 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对比

    作者:王志峰

    目的:比较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布氏菌病患者(这54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综合检查得到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4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然后比较其检验的结果,总结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结果:对这54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4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74.07%.对这54例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37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68.5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均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 用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对比

    作者:陈莉

    目的:对比并分析用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例患儿进行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然后对其进行实验室综合检查,并将其进行实验室综合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所有检查结束后,对比用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结果:经实验室综合检查证实,用血清学检验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为60.00%(60/100),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为82.00%(82/100).与用血清学检验相比,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率较高.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效果对比

    作者:张瑞娟

    目的:探讨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41例患者均进行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并比较进行这两种检验得出的检出率。结果:对这41例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17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进行细菌学检验得出的检出率为41.5%。对这41例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显示,有25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进行血清学检验得出的检出率为61.0%。这41例布氏菌病患者进行这两种检验得出的检出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3.124, P=0.077)。结论:用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诊断布氏菌病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诊断。

  • 浅谈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价值

    作者:胡瑞利;谢加伟

    目的:探讨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部门收集的47例布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些患者分别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然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血清检验,有45例患者的血清布氏菌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95.74%.对本组患者进行细菌检验,有1 5例患者的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31.92%.使用血清检验法检查布氏菌感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使用细菌检验法检查布氏菌感染的阳性率,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血清检验法检查布氏菌感染的阳性率较高,用此方法对疑似布氏菌感染者进行诊断,可更好地避免漏诊情况的发生.此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

    作者:杨贤斌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氏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肠热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比较两组的检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2例,有效率高达96.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效3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更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学检验和全面生化反应在沙门氏菌杆检验中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的对比

    作者:刘佳

    目的 对布氏菌病患者血清学检验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布氏菌病的临床患者病例48例,分别对其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细菌学检验,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被血清检验诊断的患者有46例,有2例被细菌检验所诊断;在这48例患者中同时被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诊断的患者有8例.结论无法对两种检查结果之间的联系做出准确的判断,不管血清抗体效价的高还是低,均能将布氏菌进行分离.

  • 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邢文革;马嵘;郑怀竞

    目的:了解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状况,进一步加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为开展全国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提供相关材料.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评的单位寄发调查表,对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39家血站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血液中心12家、中心血站94家、县(区)血站21家、军队血站5家、中心血库7家.检验科血型血清学检验人员平均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6%、中级30.4%、初级63.4%、其它2.6%;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1.8%、大专42.5%、中专50.0%、其它2.4%.血站中开展ABO定型占100%、Rh(D)占97.8%、抗体筛查占64.0%、抗体鉴定占46.0%、交叉配血占84.9%、疑难血型鉴定占60.4%、Rh(-)患者配血占67.6%、白细胞血型占14.4%、血小板血型占16.5%、组织器官移植配型占10.1%、亲子鉴定占7.9%、新生儿溶血病检查占56.8%.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采用纸片、玻片、瓷片法占77.0%、试管法占77.7%、微量板法占38.8%、凝胶柱法占10.1%、抗球蛋白试验占68.3%、酶技术占42.4%、吸收放散试验占48.9%.结论:血站血型血清学检验在检验技术人员、检验项目开展、检验方法技术使用、检验仪器方面比较落后,应重视血型检验,加强血型检验的质量控制,保证输血安全.

  • 张家口市赤城县布鲁氏菌病爆发流行的调查

    作者:武林兰;郝智慧;吉富泉;乔生

    2002年12月张家口市赤城县大海陀乡高栅子村发生了一起发烧、出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疾病的流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张家口市地病所对该村布病爆发流行进行了调查与处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布氏菌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

    作者:张煜

    目的:比较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对布氏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布氏菌感染的88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布氏菌的检测效果.结果:88例布氏菌患者通过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测,其中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者46例,比例为52.3%,血清学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者57例,比例为64.8%,细菌学检测结果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技术能有效诊断布氏菌,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式.

  • 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联合运用价值分析

    作者:钟小芬;毛凌哲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血清学检验法联合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85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再选择同期外科收治的非梅毒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2个组的血清标本,比较3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运用对梅毒的检出价值。结果3种方法对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期梅毒及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TP-ELISA、RPR、TPPA 的敏感性分别为93.68%、82.46%、97.54%,特异性分别为99.33%、98.00%、100.00%,准确度分别为95.63%、87.82%、98.39%。不同方法联合运用后,可提高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其中以 TP-ELISA+ RPR+ TPPA 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度高,分别为98.95%和99.31%。结论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运用能够提高梅毒检出的准确率。在临床工作中可运用 TP-ELISA 方法对检验标本进行初筛,对于有疑问的血清标本可进一步联合运用 RPR 试验、TPPA 法进行复检,从而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尽量做到无误诊、漏诊。

123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