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补阳还五汤合针刺法治疗偏枯

    作者:王翠芬;宋桂叶

    偏枯者,半身不遂之谓也.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后世引申为泛指中风后遗症,系指卒中经救治后所留下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自1997年以来,予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研究进展

    作者:孙永康;刘彩芳;杨海燕;王新志

    目的 总结中医药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 笔者翻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将中风后肢体疼痛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结果 中医药领域对本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认识各有不同,其治疗方式亦多种多样.结论 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其中医药治疗方法也有很大提高与完善,为临床上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诊疗研究

    作者:于怀庆

    目的:分析中医诊疗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观察病情,并在了解病情后及时进行治疗,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如注射胰岛素、应用脑活素及巴曲酶等,同时采用中医诊疗方案辨证施治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89.58%,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中无1例复发脑血管病,对照组中有4例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中医诊疗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可推广应用。

  • 古病名"痱病"探源

    作者:金栋

    "痱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根据经旨之义,参以历代医家相关论述并结合现代医家的认识,经详加考证后认为,"痱病"是中风病之古称.其症状表现有偏枯(瘫)或全瘫而不知痛痒,神志障碍(神志昏糊、迷蒙或昏不识人)及言语障碍(口不能言或失语)等,是中风病之中脏腑症也.同时文章将"痱病"与"偏枯"给予鉴别.

  • 浅谈中医治疗偏枯

    作者:陈春艳;张长春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偏枯.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征候特征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偏枯治不及时,或病势转剧,可致昏迷,如昏迷时间较长,并发真心痛脉散涩,呼吸极度困难,肤冷自汗,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难治重症,预后多差.

    关键词: 中医 偏枯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新平;曹国辉;杨光福

    概述了近年来脑梗死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强调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优越性,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分时段辨证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及重要性,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 督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下肢功能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王岩红;董宝强;林星星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下肢功能.[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运动功能,主动性训练为主,上下肢关节屈伸控制与自主性运动、扩大手指伸展运动范围、上下肢负重、坐位起立动作、坐位、立位平衡、下肢关节分离运动、上下阶梯训练以及改善上肢、手协调及精细动作的训练,1次/周,4次/月.治疗组40例督灸:沿督脉循行自C7至S1涂擦鲜姜汁,灸粉(丁香、肉桂、麝香、沉香、干姜、斑蝥、桑枝、伸筋草、附子、桂枝、透骨草、海风藤、草乌,每份2.5g)均匀铺撤,覆桑皮纸、铺放姜泥,修整呈梯形,再置长条形艾炷,连灸3壮,1次/月;康复训练同对照组.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CSS、FMA、BSS、MBI、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CSS、FMA、BSS、MBI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督灸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下肢功能,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黄帝内经》偏枯考释

    作者:陈士玉;王彩霞

    中医对偏枯的认识是在不断论争中完善的.在《内经》中偏枯也称为偏风,后世也称为偏瘫或半身不遂等.《内经》中强调了偏枯具有神志清醒、肢体弛缓不用、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的症状特点.后世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麻木不仁和不知痛痒的症状,使中医对偏枯的论述更加完善.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偏枯
  • 《黄帝内经》中风名实考辨

    作者:刘光华;吴振起;赵明山

    <内经>言"中风",属于病因病机的概念,并非疾病的名称,仲景始以其立病名,对其症状的描述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中风"的表现相同.<内经>中偏枯、仆击、痱及薄厥、大厥中的部分证型则相当于仲景立名之"中风".

  •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

    作者:洪天一;韩一龙;梁超

    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伴有高致残率、死亡率。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安全、稳定且可长期应用,并对全身脏腑气血的亏虚、瘀阻有调节作用,对肢体的屈伸不利,运动失常有恢复作用。根据前人所载之方药,结合王老的治疗经验,对于缺血性卒中后遗症偏枯和脑鸣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治疗思想的总结。

  • 古代痿证名实考

    作者:王丽慧;周国琪

    梳理古代文献中痿证的概念,对照当今痿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者在概念上的差异.认为古代痿证具体含义主要分两层:一是广义的痿,指以功能衰退甚至不用为病机的疾病,如足痿、偏枯、脏痿、阳痿等;二是狭义的痿,指足痿.指出:广义的痿,范围明显广于今之痿病;狭义的痿,就发病部位而言较今之痿病范围偏小,就临床特点分析包含了今之痿病之外的硬瘫.古人对痿证的认识,对于当前痿病研究有参考价值.提示梳理古代痿证和今之痿病的异同,是合理继承前人遗产的首要前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