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紫金锭软膏外用治疗血栓浅表性静脉炎100例

    作者:孙庆莲

    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应用紫金锭软膏治疗血栓浅表性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发病部位均为下肢单纯静脉曲张并发症.外伤、继发性静脉曲张或药物刺激所致静脉炎不在本观察范围.年龄25~70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初次发病54例,复发者28例,再发者18例.

  • 简论明清江南地域医学兴盛的专业条件

    作者:冯丽梅;薛芳芸;周蓉

    明清江南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域医学局面,医学文化中心的南移、金元医学的繁荣与流派纷呈、丹溪学派广泛传播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 《丹溪治法心要》腰痛篇浅析

    作者:史晓;杨雯

    《丹溪治法心要》[1]又名《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元代朱丹溪述,明代高叔原校正。共8卷,涉及内、外、妇、儿多科。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论及前贤之未明,是丹溪学派内容比较全面的代表作之一。近日研读《丹溪治法心要》,书中腰痛章节论述精辟、贴近临床,但尚需进一步发挥使之更符合现代临床应用,并整理如下。

  • 地域因素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形成影响探析

    作者:冯丹丹;朱杭溢;傅晓骏

    中医历来重视区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朱丹溪是医药中心南移的标志性人物,弟子及私淑者众多,形成丹溪学派,其中以江浙赣皖等江南地区为主,其学说较多体现了南方医家临床实践成果.文章通过地域因素与疾病发病、临床用药养阴理论形成等方面的相关性,就地域因素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做一探析.

  • 丹溪学派中风病诊治规律文献研究

    作者:高维;郭蓉娟;王建伟;王嘉麟;朱晓晨;李阳;刘向哲;王建华

    目的 挖掘丹溪学派治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及诊治规律. 方法 以《中华医典》为文献来源,纳入朱丹溪及其嫡传弟子、私淑弟子等著作中内服方剂治疗中风病的医案,建立中医症状及方药信息条文数据库,分别统计中医症状、药物及药物种类频数,并对药物与药物及症状与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医家7位,著作1 1部,有效记录101条.涉及中医症状共计57种,总频数363,出现频数前3位的症状分别为半身不遂(40)、口舌喝斜(35)、痰涎(29);中药171味,用药总频数1235,使用频数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66)、当归(49)、茯苓(46);使用药物共22种,使用频数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为解表药(231)、补气药(188)、清热药(127).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白芍-当归、白芍-甘草、陈皮-甘草为常用药对,情志不畅-白术、发热-茯苓、肥胖-陈皮为常见症-药关系.结论 气血亏虚、痰热郁滞是丹溪学派对中风病的基本认识,其中气虚、痰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证治疗以脾胃为基础,同时注重情志致病.

  • 明代丹溪学派考

    作者:刘玉玮

    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他创立滋阴说,以养阴派彪炳于世;临床上长于杂病,以“四伤学说”作为辨证理论。丹溪医学思想独树一帜,对明代的学术与临床影响为卓著,崇尚丹溪之学并投其门下者众多。考其源流,嫡传的丹溪学派如戴思恭、王履、刘纯等,不仅完整地继承了丹溪医学思想,又成为其学术经验的传人。私淑的丹溪学派在明代为鼎盛期,众多私淑者与丹溪学术经验互相发明,且有补阐。其他兼取丹溪学术的医家多能运用丹溪之学,与其医学理论融汇贯通。明代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明代 丹溪学派
  • 《戴原礼医论》文献引证的探讨

    作者:陈汉雄

    在丹溪学派的形成中,有众多弟子的推树,而戴原礼倡导和鼓吹的作用更为重要.后世称丹溪为"杂病大家",则全赖戴氏校补之<金匮钩玄>得以流传之故.

    关键词: 丹溪学派 杂病
  • 后世三大学派对河间学派继承与发展的探讨?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后世三大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病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河间学派刘完素创立的“火热论”学术思想。正是在这种薪火相传和融汇新知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医自身的跨越发展,不仅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鼎足而立的局面,而且为明清温病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四库全书提要》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 历代学术流派蕴涵体质学思绪评析

    作者:熊玲

    通过分析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探讨其中所蕴涵地中医体质学思想,说明中医体质学说作为深入研究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体系的新的切入点,可使对各家学说的更加深刻.

  • “丹溪学派”医学文化内涵探析

    作者:江凌圳;盛增秀;王英

    “丹溪学派”作为一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七百多年,具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容.从家学、师传、理医转变、人脉环境及师承关系五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发掘丹溪学派的医学文化内涵.

  • 丹溪学派探要(下)

    作者:盛增秀

    2.4湿热观:中医有关湿热病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我国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就对湿热病的发病及证候有明确的记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是把筋肉拘痿的原因归咎湿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指出了湿热是黄瘅胕肿的主要病因,其发病与时令节气有很大的关系.朱丹溪秉承了《内经》的旨意,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确是对《内经》湿热病因说的重大发展,这自然与朱氏生活于东南沿海一带,地处卑湿,气候温热,以致湿热病广泛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湿热为病,朱氏认为可涉及外感、内伤诸多病证,如《丹溪心法》认为痢的病因,"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吞酸的病因,指出"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对黄疸病因,尝谓:"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赤白浊的病因,认为"浊主湿热,有痰、有虚."还强调指出:"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其发病关乎"湿热".

  • 丹溪学派探要(上)

    作者:盛增秀

    元代浙籍医家朱丹溪,是养阴学派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其学术成就卓著,影响深远.本文从四大方面对该学派作了探讨:一是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主要从宋元时期程朱理学、《和剂局方》所产生的流弊、地区方域和金元时期医学界百家争鸣学派纷呈等四点对丹溪学说的影响加以论述;二是丹溪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指出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湿热观和治未病思想是该学派的核心和主旨性的学术观点,并着力予以阐发;三是简介了丹溪学派的主要人物;四是丹溪学派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从丹溪学说在海内外广泛应用和传播的角度,着重评介该学派对国内新安医学,以及日本汉医和朝鲜传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该文内容精要、重点突出、研讨深刻,对传承和弘扬丹溪学派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读《格致余论》后的几点思考

    作者:柏芸芸

    朱震亨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丹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格致余论>中的医学思想,拿到现代来思考,仍很有指导意义.笔者从注重清淡饮食和养胃气,"治病求本"的本质,师古人法而不泥于古人方三方面来论述其医学思想.

  • 丹溪学派及学术思想评述

    作者:胡素敏

    朱丹溪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其弟子众多,通过师徒授受,学派流传,学风行全国,历有三百年而不衰.本文试从丹溪学派形成的时代背景、学派特点及丹溪医学哲学思想进行评述.以冀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丹溪学术思想.

    关键词: 丹溪学派 丹溪学说
  • 丹溪学派形成及其影响

    作者:杜松;张玉辉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曾师从刘完素的二传弟子罗知悌,旁参张从正、李东垣两家,为金元四大家中晚出者,滋阴派创始人.丹溪成名后,弟子众多,通过师徒授受,学派流传,风行全国,历有三百年而不衰,形成了丹溪学说和丹溪学派,其学说思想卓然可观,对明代医家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探讨丹溪学派的形成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中医流派对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的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