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氯乙烯对人正常肝细胞组蛋白质甲基化修饰影响的研究

    作者:邓荣霞;任晓虎;阮嘉雯;郑剑;钟佳成;卢维雪;邹晓青;刘建军

    目的 筛选三氯乙烯(TCE)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组蛋白异常甲基化修饰,并探讨其在三氯乙烯致肝细胞毒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以0、8.0 mmol/L的TCE处理L-02细胞24 h,采用酸法提取组蛋白,通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鉴定和定量分析组蛋白差异甲基化修饰水平,以Western blot验证组蛋白H3K79二甲基化(H3K79 me2)及H3K79三甲基化(H3K79 me3)修饰水平,检测相对表达量.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DNA损伤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与H2AX的磷酸化修饰(?H2A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TCE处理L-02细胞24 h后,质谱鉴定出28个肽段的36个表达有差异的组蛋白甲基化位点;L-02细胞经0、8.0 mmol/L TCE处理后,组蛋白H3K79 me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0.70±0.09(t=15.01,P=0.015);组蛋白H3K79 me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5、0.74±0.07(t=16.69,P=0.018);DNA损伤的Olive尾距值分别为1.46±0.28、3.12±0.68(t=15.22,P=0.018);蛋白p5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24±0.04(t=18.71,P=0.012);?H2AX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3、1.56±0.11(t=8.32,P=0.045).结论 TCE引起L-02细胞组蛋白中H3K79 me2与H3K79 me3修饰水平发生变化,并且诱导DNA损伤,提示TCE可能通过DNA损伤导致H3K79 me2和H3K79 me3甲基化修饰的变化.

  • 表观遗传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作者:李晓军;奚海燕

    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其涉及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调控等.研究表观遗传因素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为0.5% ~ 1.0%,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在RA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其中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异常是造成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和RA发生的主要表观遗传学机制,这些表观遗传变化可能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赖氨酸乙酰转移酶2B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立强;徐昌武;夏豪

    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动脉粥样硬化(AS)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在内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在A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赖氨酸乙酰转移酶2B,又称为p300/CBP相关因子(p300/CBP-associated factor)即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相关因子,是一种转录辅激活子且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活性,通过乙酰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与细胞分化、凋亡、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3].有研究表明p300/CBP相关因子作为一种具有HAT活性的转录辅激活子,在AS病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 体外试验诱导白血病细胞p15INK4B基因重新表达

    作者:任立敏;杜红玲;朱强;石永进;陈华;武淑兰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嘧啶(CdR)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丁酸钠(SB)联合诱导白血病细胞p15INK4B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G1a和2例原代培养白血病细胞为研究对象;限制性内切酶联合PCR技术检测p15INK4B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15INK4B mRNA的表达;Western 免疫印迹法检测p15INK4B蛋白的表达.结果受检细胞p15INK4B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完全或部分缺失;CdR和SB可单独诱导p15INK4B mRNA及蛋白表达,且有剂量依赖性;低浓度CdR(0.5 μmol/L)联合SB(0.5 mmol/L)显著诱导p15INK4B表达,其作用高于单用高浓度CdR(1 μmol/L)或高浓度SB(1 mmol/L).结论 CdR和SB可诱导甲基化失活的白血病细胞p15INK4B 基因重新表达,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 Claudin-7基因敲除诱导小鼠肠道炎症及其致癌机制的研究

    作者:丁磊;高宏;陈奕至;黄静;朱煜冰;孔璐;昌红;彭吉润

    目的 初步探讨Claudin-7(Cln-7)基因敲除诱导小鼠肠道炎症及其致癌的机制.方法 Cln-7基因敲除组小鼠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出生4d后被处死并观察其肠道黏膜病理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NF-κB p65、P-p65、P-IκBα、磷酸化组蛋白H3和环氧合酶-2在小鼠肠道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肠道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3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及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Cln-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ln-7基因敲除小鼠在出生4d左右即出现明显脱水、且停止生长,并在出生后7d左右死亡.Cln-7基因敲除小鼠肠道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增殖现象;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NF-κB p65、P-p65、P-IκBα、磷酸化组蛋白H3、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小鼠均显著升高(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小肠分别为(24.45 ±0.12)比(0.35 ±0.42),t=8.468,P =0.001;(34.26±0.10)比(1.63±0.05),t=8.673,P =0.001;(12.35±0.02)比(1.37 ±0.01),t =4.743,P=0.025.大肠分别为(31.25 ±0.15)比(1.56 ±0.02),t=5.436,P =0.005;(21.75 ±0.11)比(1.97 ±0.02),t=4.217,P =0.025;(18.25±0.09)比(1.66±0.01),t=4.217,P=0.02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n-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且与大肠癌分化程度(x2 =12.421,P=0.001)和有无肝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2=9.462,P=0.001;x2=9.875,P=0.001).结论 敲除Cln-7基因可通过激活NF-κB等通路诱导肠道炎症,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Cln-7基因可能是潜在的抑癌基因.

  •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管晓翔;陈龙邦

    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变化以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这种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而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称为表观转录调控,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基因表观转录调控的重要机制.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重塑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蛋白乙酰化主要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ases, HATs) 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 催化完成,HATs 通过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乙酰化,激活基因转录,而HDACs 使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基因转录.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HATs和HDACs之间的动态平衡控制着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的失衡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近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组蛋白大部分呈低乙酰化状态.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调控机制设计开发抗肿瘤药物成为研究热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增强细胞内组蛋白乙酰化状态,从而改变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用靶点是整个基因组而不是单个基因,所以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肝癌细胞γH2AX水平与电离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周萍;于琳;赫淑倩;孙青

    目的:探讨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于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方法:以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肝癌细胞系HepG2.215,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中表达γH2AX的细胞分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中γH2AX灶点数,MTT比色法检测放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活性.结果:肿瘤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γH2AX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随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增高;γH2AX的表达水平与细胞死亡率呈正相关(r2=0.984,P<0.05),即γH2AX的表达越高,细胞的死亡率越高.结论:γH2AX表达水平预测肝癌细胞对于放射线治疗的敏感性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亲代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对子代htr3a组蛋白修饰和酒精觅药行为的影响

    作者:徐亚辉;王传升;刘铁桥;郝伟;张瑞岭

    目的 了解亲代酒精暴露诱导的组蛋白修饰改变是否遗传给子代,探讨亲代酒精暴露对子代的酒精觅药行为影响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 24只雄性和24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予以酒精或生理盐水处理15 d,后戒断15 d,两两配对成4个组,繁殖后取其子代分为2组:子代非酒精暴露组(48只),子代酒精暴露组(48只).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评价子代的酒精觅药行为.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检测亲代和子代慢性酒精暴露的Wistar大鼠前额叶皮质(PFC) htr3a mRNA水平和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情况.结果 (1)子代非酒精暴露组:亲代酒精处理组的子代htr3a mRNA水平、htr3a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比亲代生理盐水处理组的子代升高(F=31.496,P<0.001;F=10.333,P<0.001).(2)子代酒精暴露组:亲代酒精处理组的子代CPP分值比亲代生理盐水处理组的子代升高(F =11.436,P<0.001);其htr3a mRNA水平、htr3a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比亲代生理盐水处理组的子代升高(F=26.105,P<0.001;F=3.740,P<0.05).结论 亲代慢性酒精暴露引起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可稳定地遗传给子代,亲代慢性酒精暴露可能通过增加子代htr3a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乙酰化增强子代的酒精觅药行为.

  • 丁酸钠对噪声性聋的保护及基底膜乙酰化组蛋白H2B的影响

    作者:杨登化;龚树生;谢静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噪声性聋豚鼠内耳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听力的保护效果.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噪声组和噪声+丁酸钠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3个组豚鼠噪声前听力,噪声组及噪声+丁酸钠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小时)暴露,于暴露后14天行ABR检测.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噪声损伤后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ABR结果提示噪声+丁酸钠组在4、8、16与32 kHz ABR阈移较噪声组显著减少(P<0.01).免疫荧光染色提示在噪声性聋豚鼠动物基底膜内外毛细胞、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明显下调,使用丁酸钠后,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噪声组显著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给予丁酸钠干预后,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明显增加,条带灰度H2B-AcK5/β-actin比值在对照组(0.6257±0.0280),噪声组(0.3067±0.1172),噪声+丁酸钠组(0.5010±0.1706),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可导致内耳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丁酸钠通过促进内耳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进而对噪声性聋起一定保护作用.

  • 腺相关病毒介导自杀基因系统对头颈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效应

    作者:刘玉和;赵恩民;肖水芳

    目的 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Ⅰ型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联合羟甲基无环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HSV-tk/GCV)对头颈肿瘤细胞系的敏感性,以及组蛋白脱羧酶抑制剂FR901228对AAV-HSV-tk/GCV系统头颈肿瘤细胞系的体外杀伤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AAV各血清型转染三种头颈肿瘤细胞系(黑色素瘤细胞系B-16,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和人上颌窦癌细胞系NKO-1),检测荧光表达强度.进一步应用AAV携载HSV-tk/GCV系统感染细胞系,以及与FR901228联合应用,XTT法检测肿瘤杀伤效应.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tk基因的含量及其表达.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血清型AAV对三种细胞系转染率有显著差异.AAV1型对B-16,AAV2型对HEp-2以及AAV3型对NKO-1转导效率高.AAV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三种细胞系均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FR901228增加了细胞内tk基因的含量及其表达,同时明显提高了肿瘤杀伤效应,其LD50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头颈肿瘤的细胞系对AAV介导的HSV-tk/GCV系统均高度敏感,联合FR901228增强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可望成为头颈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 喉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缺失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关系

    作者:杨静;季文樾;曲亚荣;何丽霞;赵旭东;金明珠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表达水平与基因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关系.方法 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分析50例喉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H3-K4甲基化、H3-K9乙酰化、DNA甲基化和RASSF1A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喉癌组织中,基因RASSF1A的DNA甲基化率达62%,而对照组无DNA甲基化,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81,P<0.05).DNA甲基化率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病理类型和有无淋巴转移均不相关(P值均>0.05).甲基化对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要高于非甲基化组(t=-3.108,P<0.01).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H3-K9甲基化与DNA甲基化正相关(r=0.816,P<0.05),而H3-K4甲基化与DNA甲基化负相关(r=-0.837,P<0.05),H3-K9乙酰化与DNA甲基化无相关性(r=-0.383,P>0.05).结论 喉癌抑癌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组蛋白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亦起重要的作用.

  • 眼科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华;何世坤

    表观遗传学是近些年兴起的一门遗传学研究的新分支.表观遗传现象不是通过改变核酸的序列来影响基因的表达,而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节等方式对基因的功能与表型进行调控;这种调控受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个体.表观遗传现象涉及生命发育、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以及众多复杂的病理现象,如炎症、衰老、肿瘤发生等.一些复杂性眼病的发生,如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复发、青光眼、色素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病可能与表观遗传学因素有密切关联,大力开展眼科表观遗传学研究可能为研究这些眼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应重视眼科表观遗传学的研究

    作者:何世坤;李晓华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类疾病均由表观遗传学异常与基因改变共同引起.表观遗传学调节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调控.表观遗传学已成为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其研究重点包括表观遗传学对全基因组水平上发育、衰老、再生及肿瘤发生的影响,以及表观遗传学与复杂疾病发病的关联.很多眼病的发生是多种环境因素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观遗传学机制介导环境因素对眼部多种基因的效应,以及对终疾病发生的影响,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复杂眼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就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表观遗传学与眼科一些复杂病的关联作一简述.

  • 松果菊苷对刀豆蛋白A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外组蛋白的影响

    作者:雷箴;温韬

    目的 研究松果菊苷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细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野生型C57BL/6(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ConA染毒组(n=8)和松果菊苷+ConA组(n=8).ConA染毒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ConA(30mg/kg)诱导急性肝损伤,松果菊苷+ConA组小鼠先给予松果菊苷(50mg/kg)连续灌胃3d,然后再给予ConA染毒;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计算各组小鼠的生存率,HE染色观察肝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外组蛋白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芯片系统测定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nA染毒组小鼠肝损伤严重,病理学观察可见大量肝细胞凋亡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细胞外组蛋白和细胞因子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ConA染毒组比较,松果菊苷+ConA组生存小鼠明显增多,肝损伤程度亦减轻;细胞外组蛋白、IL-1β、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松果菊苷能明显减轻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细胞外组蛋白及肝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 利用原代肝细胞模型检测细胞内磷酸化组蛋白H2AX表达筛选遗传毒物的方法验证

    作者:孟涛;苗盼盼;纪玉青;牛勇;宾萍;戴宇飞;郑玉新

    目的:验证以原代小鼠肝细胞为受试细胞,以细胞内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改变为检测指标的体外检测化学物遗传毒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获取小鼠肝细胞,并运用三明治法体外培养肝细胞。选择4种已知的遗传毒物平阳霉素、苯并芘、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及2种非遗传毒物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作为受试物,用受试物0~40μmol·L-1处理原代培养肝细胞0~24 h, 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筛选上述4种遗传毒物均获得阳性结果,2种非遗传毒物均呈阴性反应。直接遗传毒物平阳霉素和氧化苯乙烯作用3 h,间接遗传毒物苯并芘和苯乙烯作用6 h时,γH2AX表达量高(P<0.01)。4种遗传毒物处理组在适时间点(直接遗传毒物:3 h;间接遗传毒物:6 h)及适作用浓度(10μmol·L-1)诱发细胞γH2AX的表达水平依次为25.7,18.4,12.4和14.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DMSO溶剂对照组的18,12,8和10倍(P<0.01),且γH2AX的表达水平与遗传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非遗传毒物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处理组与DMSO溶剂和空白对照组相比,γH2AX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利用原代肝细胞模型检测γH2AX表达水平可在无S9的情况下有效区分遗传毒物与非遗传毒物和直接遗传毒性与间接遗传毒性。γH2AX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遗传毒物与非遗传毒物的有效参考指标。

  • 曲古菌素A对人肺癌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春亭;孟玫

    目的 通过应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调节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的表达,观察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对抑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应用MTT比色法观察TSA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以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A549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p21WAF1/CI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SA处理后A549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24 h时对照组和各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2%±1.1%、18.5%±2.3%、28.9%±3.6%、39.4%±3.7%、45.6%±2.7%,P<0.05;48 h时分别为8.1%±2.3%、26.9%±4.2%、35.6%±3.8%、56.5%±6.1%、69.8%±5.3%,P<0.05;72 h时分别为10.5%±1.3%、28.4%±3.2%、50.5%±5.8%、70.5%±6.9%、78.6%±4.5%,P<0.05),细胞阻滞于G1期(对照组和各处理组细胞G1期分布:56.5%±8.1%、70.5%±6.7%、78.6%±4.6%、82.4%±3.7%、85.6%±7.5%,P<0.05),P21WAF1/CIP1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对照组和各处理组RT-PCR吸光度分别为0.09、0.17、0.20、0.27、0.35,P<0.05).同时TSA处理A549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TSA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诱导P21WAF1/CIP1基因表达.

  • 高迁移率组蛋白1中和抗体在失血性休克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华楠;李燕;孙美艳;赵晓勇;吴明营

    目的 探讨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中和抗体在出血性休克导致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KM小鼠的失血性休克模型,将KM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失血性休克模型组、HMGB1中和抗体治疗组(各组n=8).并比较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HMGB1的浓度.取小鼠的心肌组织固定,做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as/FasL系统及HMGB1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实验检测 Bax蛋白、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Caspase-3蛋白的RNA水平的变化,免疫印迹实验观察心肌中HMGB1、Bax、Bcl-2与Caspase-3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失血性休克/复苏造成明显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凋亡,明显增加了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升高了促凋亡因子的mRNA水平的升高,HMGB1中和抗体干预后显著减轻了失血性休克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凋亡[α-HMGB1干预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4.5±1.3) 比(8.9±1.9)],减轻了炎症反应[α-HMGB1干预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IL-1β:(127.7±21.2)比(164.3±30.2);IL-6:(226.7±33.4) 比(402.5±59.5);TNF-α:(100.6±10.7) 比(146.5±15.4)],调节了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的变化[α-HMGB1干预组与失血性休克组比较,Bcl-2:(0.25±0.02 )比(0.19±0.02;) Bax:( 0.38±0.04) 比(0.50±0.03);Caspase-3:(0.38±0.04)比(0.56±0.04)].结论 HMGB1中和抗体保护了失血性休克/复苏导致的小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 蛋白质乙酰化与精子DNA稳定性和精子活力

    作者:张蓓;崔毓桂

    表观遗传学参与调节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其中组蛋白及非组蛋白乙酰化对生精细胞染色质结构重建以及精子活力起关键作用。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连接蛋白(CREB)的结合蛋白(CREB-binding protein,CBP)和p300是两个乙酰化酶,能使核心组蛋白发生乙酰化,其乙酰化作用能被乙酰化酶抑制剂(INHAT)所抑制。睾丸特异的布罗莫结构域(BRDT)蛋白为保守的核蛋白,能够识别乙酰化和非乙酰化的组蛋白。在精子发生早期,BRDT调节基因转录;在精子形成阶段,BRDT识别高度乙酰化组蛋白,接着组蛋白被鱼精蛋白替代,从而使精子形成致密的染色质。非组蛋白α微管蛋白(α-Tubulin)去乙酰化则降低精子活力,在少弱精患者精子中乙酰化α微管蛋白(acetylatedα-tubulin,Ac-α-Tu)明显下降。

  • SET蛋白对精母细胞株(GC-2spd)增殖和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

    作者:张蓓;朱倩;许波群;徐文丹;杨晓玉;高超;高莉;刘嘉茵;崔毓桂

    目的:观察SET蛋白对GC-2 spd精母细胞株增殖和组蛋白乙酰化的影响,探讨SET蛋白调节精子形成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GC-2 spd细胞,通过精母细胞标志物乳酸脱氢酶C(LDHC)和睾丸特异激酶1(TESK1)鉴定.琼脂糖珠免疫共沉淀试剂盒检测SET蛋白与组蛋白H4的结合.分别转染空载腺病毒(AdH1-siRNA/NS,对照组)和SET干涉腺病毒(AdH1-siRNA/SET,干涉组),比较细胞增殖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GC-2spd细胞中SET蛋白的表达;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d 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显示精母细胞株GC-2 spd阳性表达LDHC和TESK1;SET蛋白表达于GC-2细胞的胞核和胞质中,免疫共沉淀提示SET蛋白与组蛋白H4结合.转染SET干涉腺病毒后,核内和胞质中SE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干涉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明显增高(P<0.05);但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和去乙酰化酶(HDACs)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母细胞核内和胞浆中均表达SET蛋白;SET蛋白降调,则抑制GC-2spd细胞增殖.SET蛋白可能通过与组蛋白H4相互作用调节其乙酰化,参与调节精子形成.

  • 氢醌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影响

    作者:洪莉莉;俞康;颜情贤;徐希;施益芬;葛杭萍

    目的 观察氢醌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力、HDAC1和HDAC2mRNA表达水平影响,以及加入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SA)作用10h,HDAC活力、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采集正常人骨髓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分0h对照组、氢醌3h组、氢醌6h组、氢醌12h组、氢醌24 h组、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氢醌10h组,收集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核蛋白和RNA,应用去HDAC试剂盒检测酶活力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氢醌3、6、12h组HDAC酶活力分别为0h对照组的1.31、1.53、1.14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除了氢醌24 h组,氢醌3、6、12h组HDAC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h对照组的1.173、1.901、2.34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氢醌3h组和氢醌24 h组HDAC2 mRNA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6h组和氢醌12h组的HDAC2mRNA表达量分别为0h对照组的1.426、1.76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Q与TSA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10h结果显示,与氢醌10h组比较,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的HDAC活力降低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氢醌+曲古抑菌素10 h组的HDAC活力升高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HQ与TSA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10 h,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比氢醌10 h组的HDAC1mRNA表达水平下降26.9%,HDAC2 mRNA表达水平下降19.3%,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10 h组及氢醌+曲古抑菌素10h组的HDAC2 mRNA和HDAC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氢醌作用骨髓单个核细胞,HDAC活力,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增加;HDAC抑制剂TSA可以降低氢醌引起的HDAC活力以及HDAC1和HDAC2 mRNA表达水平;提示氢醌引起的骨髓损伤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改变有关.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