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50吸入锰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陈斯琦;宋世震;叶方立

    锰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吸入锰可绕过血脑屏障直接经嗅觉通路进入脑内嗅球和嗅皮质.与锰的消化道吸收相比较,吸入锰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致血锰清除率减慢而易向脑内转运.新生儿、老年人、肝胆疾病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是吸入锰神经毒性潜在的敏感亚群,更易发生锰的脑内转运并产生脑损伤.

  • 脑锰与铁代谢

    作者:傅雪;姜岳明;胡万达;Zheng Wei

    锰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蓄积,过量蓄积不仅会导致锰中毒而出现类帕金森症状,还会影响脑内其它金属元素的摄取、转运和分布,尤其是脑铁代谢.脑铁代谢异常可能参与锰中毒的发生发展,两者互相作用.本文就脑锰与铁代谢的关系作一综述.

  • 063 锰干扰铁代谢致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

    作者:卢玲

    许多研究提示金属锰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二者的神经毒性作用均与铁代谢平衡有关,铁代谢紊乱、铁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自由基生成很可能是锰中毒和帕金森病极为重要的发病因素。

  • 锰致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罗英;范奇元;许洁

    目的 锰是一种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的微量金属.然而积累过多的锰可能引起大脑功能退化紊乱,其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为锰中毒.本文从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对内质网应激等方面综述锰致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神经毒性 机制
  • 锰、锆与铅、锂诱发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蛛;龙盛京;周劲帆

    锰是高等动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它是酶的激活因子和多种金属酶的组成成分,缺锰可引起多种疾病.有报道肉类、乳制品、蔬菜、谷物和坚果一般含1~3 μg/g鲜重的锆[1],这说明人和动物与锆的关系相当密切.铅是一种人体非必需的有毒的微量元素.长期低浓度接触则可发生慢性中毒.锂不是生命的必需元素,但锂盐可作为药物治疗精神病、消化道疾病等.因此含锂药物摄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曾研究过锰、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大鼠基金资助:广西区教育厅基金资助

  • 褪黑素激活Nrf2和HO-1对锰诱导纹状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徐冬辉;邓宇;李乐慧;魏衍刚;徐斌;刘巍

    目的 探讨Nrf2和HO-1在锰所致纹状体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及褪黑素(MT)对其的影响.方法 小鼠82只,均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低MnC12组、中MnCl2组、高MnC12组、MT对照组和MT+高MnCl2组.第5、6组提前皮下注射(sc)给予5 mg/kg MT,2h后,第2、3、4和6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12.5、25、50和50 mg/kg MnC12,连续2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比色法检测GSH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rf2和HO-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和HO-1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各MnC12组中ROS含量、MDA含量、Nrf2和HO-1的阳性表达及其蛋白水平均增加,GSH含量下降.而MT对照组中仅Nrf2和HO-1表达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与高MnCl2组相比,在MT+高MnCl2组ROS和MDA含量均明显下降,GSH含量、Nrf2和HO-1阳性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结论 褪黑素可拮抗锰所致的小鼠纹状体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Nrf2和HO-1有关.

  • 牛磺酸和维生素C对锰致大鼠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作者:徐冬辉;徐斌;贺安宁;贾克

    目的 探讨牛磺酸(Tau)和维生素C(Vit-C)对锰致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为阐明锰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纯染锰组、Tau和Vit-C干预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9.685 mg/kg MnCl2溶液.腹腔注射后2h,对照组和单纯染锰组大鼠隔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Tau干预组隔日皮下注射125.15 mg/kg Tau,Vit-C干预组隔日皮下注射704.52 mg/kg Vit-C.每周染锰5次,1次/d,染毒4周.共计染锰20次,Tau和Vit-C干预各10次.测定肝、脑和肾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 DA)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锰组大鼠肝脏、脑和肾组织MDA含量增加,肝肾组织GSH含量降低.脑组织GSH含量和GSH-Px活力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Tau干预组大鼠与单纯染锰组相比,肝脏、脑和肾组织MDA含量下降,GSH含量增加.脑和肾组织GSH-Px活力增高,脑组织SOD活力增高.Vit-C干预组大鼠与单纯染锰组相比,大鼠肝脏MDA含量有下降趋势,脑和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虽然大鼠肝脏、脑和肾组织GSH含量增加,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仅肝组织GSH-Px活力明显增加.结论 锰可使大鼠产生氧化损伤,Tau和Vit-C对锰致大鼠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 锰对大鼠前列腺的毒性作用

    作者:马刚;王立祥;魏欣冰;曾季平

    大量动物实验证明锰(Mn)对机体存在毒性.但由于人群暴露资料的不完全,Mn对前列腺的毒性仍有待研究.2000年1月1日,我国颁布新的汽油标准,改用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MMT)替代四乙基铅作为新的汽油防爆添加剂,使人群,尤其是交通警察、炼油厂工人、加油站职工和繁华马路附近居民等通过大气接触Mn的机会大大增加[1].因此对Mn的前列腺毒性进行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对维护男性正常生殖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本实验中利用亚慢性低剂量氯化锰口饲SD大鼠为模型来研究Mn对前列腺的毒性作用.

  • 锰对小鼠脑和肝脏脂质过氧化及其钙、铁、锌的影响

    作者:荆俊杰;陆晓菁;陈敏;谢吉民

    随着当今锰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使用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替代四乙基铅作为汽油的抗爆剂后,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到了环境中,但对于锰的毒性作用机制至今仍众说纷纭 [1].为进一步探讨锰对脑、肝脏的毒作用机制,本实验以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组织病理学探讨评价锰对小鼠的毒性,并进一步分析这2个器官脂质过氧化物值(LPO)与锰、钙、锌和铁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锰对脑和肝脏损害机制,为锰中毒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 锰对大鼠心肌细胞活性氧的影响

    作者:杨惠娟;顾玲;严明;郑筱祥

    锰是生物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体内许多生化反应.但是锰也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和职业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井和钢铁制造业[1].近年来有机锰(MMT)作为汽油添加剂的使用会造成过量的锰排放到空气当中,使得对锰毒性的研究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2-4].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锰能够导致类似于帕金森综合症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病变[5],还可引起职业性哮喘等疾病[6].

  • 不同价态锰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张淑华;韩春华;褚金花;吴萍;李国君

    锰是动植物营养所必需,也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实验证明,锰与机体的若干重要物质代谢有密切关系,适量的锰可增强蛋白质代谢,影响糖代谢中若干酶的作用.但是过量锰暴露可以导致锰毒性反应,且低价锰的毒性高于高价锰.有研究结果表明锰对神经系统和肝脏具有较大的毒性,可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的改变等[1,2],但不同价态的锰对机体的毒作用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通过测定肝及脑组织中MDA含量及全血SOD活性等指标,初步探讨不同价态的锰对机体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Mn2+和Mn3+对大鼠肝细胞膜的毒性作用

    作者:黄沛力;王晖;张淑华;褚金花;张曼;肖阳;李国君

    锰(manganese,Mn)作为正常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众多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职业危害因素和环境污染物之一[1].研究发现,锰除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外,主要经过肝细胞进入胆汁排泄.

  • 锰对不同年龄大鼠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淑华;褚金花;耿荣;闫淑莲;吴萍;李国君

    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然而长期过量接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综合征[1].帕金森病以选择性的黑质纹状体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和多巴胺含量下降为特征.本实验初步探讨锰对大鼠多巴胺含量影响的毒性特征.

  • 对氨基水杨酸钠对锰致大鼠基底核神经元损伤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黄艳妮;李少军;蒙浩洋;唐方萍;区仕燕;姜岳明

    目的 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对体外染锰致大鼠原代基底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至第8天的基底核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锰(L-、M-、H-Mn)组、PAS-Na(PAS)对照组、低、中、高剂量PAS-Na(L-、M-、H-PAS)干预组.对照组神经元给予培养液培养24 h;染锰组神经元暴露于MnCl2·4H2O100、200和400 μmoL/L培养液培养24 h;PAS对照组神经元给予含PAS-Na50、500和5000 μmol/L培养液培养24 h.L-、M-、H-PAS干预组神经元分别暴露于MnCl2·4H2O 100、200和400 μmol/L培养液培养24 h,接着弃掉原培养液,再分别给予含PAS-Na50、500和5000 μmol/L的培养液培养24 h.其余组培养液培养24 h.然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测定DNA损伤,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染锰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降低,彗星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增高,MDA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AS干预使暴露于L-Mn组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彗星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降低,MDA含量减少;M-PAS干预使暴露于M-Mn组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彗星尾部DNA百分率、Olive尾距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染锰对大鼠原代基底核神经元损伤明显,PAS-Na对锰致基底核神经元毒性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 锰毒性不同病程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张鹏;敬海明;刘建中;刘君丽;董一文;赵超英;蔡丽;郑珊;杜宏举

    目的 采用氯化锰染毒建立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染锰30 d组、染锰90 d组与染锰90 d后再恢复30 d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染锰组按6 mg(Mn)/kg·BW每日腹腔注射氯化锰溶液,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试验结束后进行体重、脏体比、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Mn、Fe、Mg等离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的测定与分析以及肝脏、肾脏与睾丸等的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结果 各染毒组大鼠的体重以及食物利用率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血清中Mn含量及Mn/Fe比值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各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核变性坏死以及睾丸曲细精管部分管腔内精子数减少,初级精母细胞空胞样变性等,且随染锰时间延长有加重的趋势,但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病变有恢复迹象;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各时间点染毒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脑组织中TH-阳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均减少,并且随着染锰时间的延长减少程度加重,脱离锰暴露后(90 d染毒+30 d恢复)损伤不可恢复.结论 根据以上各指标综合判断,本次研究所建立的锰毒性不同病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为今后锰毒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基础.

    关键词: 毒性 动物模型
  • 对氨基水杨酸钠对锰致大鼠肝抗氧化酶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作者:莫玉焕;唐方萍;潘红波;袁宗祥;李少军;蒙浩洋;区仕燕;姜岳明

    目的 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对锰致大鼠肝微粒体、线粒体抗氧化酶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锰组.染锰组腹腔注射(ip)MnCl2·4H2O 15 mg/kg,对照组ip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每周5d,连续6周.随后,将染锰组按体重随机分为染锰、低、中、高剂量PAS-Na治疗(L、M、H-PAS)组.L、M、H-PAS组大鼠分别背部皮下注射(sc) PAS-Na 100、200和300 mg/kg,对照组、染锰组背部sc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每周4d,连续4周.测定肝线粒体、微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染锰组肝线粒体SOD和GSH-Px、微粒体SOD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锰组肝脏系数增大,肝脏汇管区出现炎性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肝小叶内出现点状坏死,甚至部分灶性坏死,部分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与染锰组比较,M-PAS组点状坏死灶明显减少,L、H-PAS组点状坏死灶也有所减少.结论 染锰可使大鼠肝脏汇管区出现炎性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肝小叶点状坏死,甚至部分灶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PAS-Na治疗可使其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

  • 锰对不同月龄大鼠脑黑质纹状体线粒体DNA"4834"缺失的影响

    作者:褚金花;张淑华;耿荣;吴惠慧;吴萍;邓一夫;徐群渊;Wei Zheng;李国君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约16 kb,占细胞总DNA的0.1%~0.5%,负责编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中4种复合酶的13个亚基.人的mtDNA长度约为16 569 bp[1],大鼠的mtDNA约为16 300 bp[2].mtDNA4977缺失在mtDNA的突变中为常见,又叫"常见缺失(common deletion,CD)",是一段在mtDNA 13 447~13 459和8 470~8 482[3]核苷酸位点的顺式重复序列.与人类常见的mtDNA4977缺失相对应,大鼠比较常见的mtDNA缺失是mtDNA4834缺失;它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的功能.本实验应用PCR方法对不同月龄大鼠mtDNA4834缺失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观察锰的影响.

  • 对氨基水杨酸钠对体外染锰大鼠基底核神经元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少军;黄明立;李勇;黄双;莫玉焕;陈静雯;袁宗祥;罗海兰;区仕燕

    目的 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对体外染锰致大鼠基底核原代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和甘氨酸(Gly)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培养至第8天的基底核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染锰组、低、中、高剂量PAS-Na(L-、M-、H-PAS)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L-、M-、H-PAS对照组神经元给予培养液培养24 h;染锰组、L-、M-、H-PAS干预组神经元暴露于含MnCl2 ·4H2O 50μmol/L培养液培养24 h.随后弃掉原培养液.L-、M-、H-PAS对照组、干预组分别给予含PAS-Na50、150、450 μmol/L的培养液培养24 h,其余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24 h.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细胞内外Glu、Gln、Gly及GABA含量.结果 染锰组神经元Glu、Gln含量比对照组低,GABA、Gly含量比对照组高;与染锰组比较,L-、M-、H-PAS干预组Gly和L-PAS干预组GABA含量降低,L-、H-PAS干预组Gln和H-PAS干预组Glu含量增高(P<0.05).染锰组神经元外Glu、Gln含量比对照组低,Gly含量比对照组高;L-、M-、H-PAS干预组Gly含量比染锰组低,M-PAS干预组Glu和M-、H-PAS干预组Gln含量高于染锰组(P<0.05).结论 体外染锰引起大鼠原代基底核神经元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异常,PAS-Na对锰致神经元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毒性影响有干预作用.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作为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标志的人群研究

    作者:朱方争;付娟玲;张振明;郭松超;姚碧云;姜岳明;周宗灿

    目的 探讨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作为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标志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已脱离锰接触的锰中毒病人18名作为中毒脱离接触组,选取锰作业工人73名作为锰接触组,选取无职业性锰接触人群63名作为对照组,对锰作业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监测,对中毒脱离接触组、接触组及对照组人群进行一般健康状况及神经系统检查,并对接触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核心组合测试(NCBT),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呼吸控制率、ATP生成、线粒体膜电位),并对接触组神经行为指标与线粒体功能失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锰作业现场中拌粉机旁及其二层投料口粉尘浓度严重超标,高达16.3和38.0 mg/m3,分别超标1.63和3.8倍(卫生标准为10 mg/m3,TJ36-79),其中Mn02浓度为0.84和1.51 mg/m3,超标4.2和7.6倍(卫生标准为0.2 mg/m3,TJ36-79);一般健康状况及神经检查发现,中毒脱离接触组和接触组均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中毒脱离接触组中有震颤及共济运动失调等锥体外系损害体征,接触组未见锥体外系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接触组与对照组NCBT神经行为功能检测发现,接触组易出现疲倦感,简单反应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数字跨度、视觉记忆和目标追踪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组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指标RCR、ATP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毒脱离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接触组简单反应时、数字跨度与线粒体功能指标改变具有相关性(P <0.05或P<0.01).结论 锰接触可导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对于锰接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失调可作为潜在的锰神经毒性早期效应生物标志.

  • Label free方法研究大鼠脑脊液中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组

    作者:敬海明;张拓;杨帆;刘君丽;董一文;赵超英;马玲;刘建中;张鹏;郑珊;李红;张思玉;魏开华;李国君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查临床可介入性生物样本脑脊液中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谱,为今后深入的毒性机制研究和病程相关生物标志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运用非标记( label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比较成年大鼠经腹腔注射暴露于氯化锰(以锰计,6 mg Mn/kg BW)1个月(亚急性)、3个月(亚慢性)及3个月加30 d恢复期后与其相应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大鼠的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根据蛋白质的基因本体( gene ontology,GO)注释对所鉴定蛋白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鉴定到173个蛋白质,经差异性比较与重复蛋白剔除后获得123个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其中,染锰后55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68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根据差异性,123个差异表达蛋白可分为4个层次,分别为表达升高(4个),表达下降(2个),仅在对照组鉴定到(66个),仅在染毒组鉴定到(51个).对123个差异蛋白按其GO注释分别进行细胞组件、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分类后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来自于细胞核、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以结合功能为主,少数参与代谢、应对刺激等生物学过程,半数以上的生物学过程未知.结论 由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多数都是由脉络丛组织合成分泌的,因此上述脑脊液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组不仅可以作为锰神经毒性作用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而且还为锰致脉络丛(血-脑脊液屏障的组织基础)上皮细胞毒性损伤作用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实验基础.

659 条记录 1/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