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联合免疫法检测消化道粪便隐血结果分析

    作者:马粤健;唐海蓉

    目的 运用免疫法分析粪便隐血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血红蛋白免疫法和转铁蛋白免疫法对69例消化道出血病人及30例健康人的粪便进行隐血检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3例,胃肿瘤病变14例,下消化道溃疡20例,大肠肿瘤病变12例. 结果 血红蛋白的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2%、71.4%、40.0%、66.7%;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8.O%、85.7%、50.O%、83.3%;两种方法同时联合检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均判断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7.0%、100%、65.0%、100%. 结论 粪便隐血检测仍是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筛检重要手段.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的联合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地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其恶性肿瘤病变的粪便隐血阳性检出率.

  • 转铁蛋白参与蚊虫抗药性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会娜;谭文彬

    蚊子是一种媒介生物,属于我国的四害之一,是医学界一种关键的预防和控制昆虫.蚊子能够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许多疾病.化学防治由于见效快,目前仍是重要防控方法之一,因而杀虫剂的使用在蚊虫控制上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长期、大量以及不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导致蚊虫的抗药性不断上升.本文综述了杀虫剂的种类及各种杀虫剂主要的作用机制,以及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昆虫产生抗药性机制主要为行为抗性、生理/生化抗性、靶标抗性等,结合抗药性机制在基因领域的研究,指出转铁蛋白在昆虫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不同蚊虫体内转铁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与抗药性产生有关,并归纳概述了转铁蛋白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改变与蚊虫抗药性的关系,转铁蛋白基因可作为蚊虫抗药性新的检测指标和治理基因靶标,为蚊虫抗药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血清胱抑素C及尿免疫球蛋白、尿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不同程度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安增梅;查克熙;冯继明;邱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免疫球蛋白(IgG)、尿转铁蛋白(TRF)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A组,37例),微量蛋白尿组(B组,39例),大量蛋白尿组(C组,34例),3组患者均检测血清CysC、尿IgG和尿TRF.结果 血清CysC、尿IgG和尿TRF在B组和C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血清Cys-C、尿IgG、尿TRF与尿mAlb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ysC、尿IgG、尿TRF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并且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检测尿微量蛋白对诊断肺炎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敏琪;李朝霞;陈文思

    目的 探讨检测尿微量蛋白在诊断肺炎患儿早期肾脏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测定50例肺炎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u)、尿胱抑素C(Cys-C)以及血肌酐(Ser)和血尿素(Bun)水平.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的尿mAlb、TRFU和尿Cys-C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和对照组,而Scr和Bun无显著变化,并且重症肺炎组前三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后两项指标.结论 检测肺炎患儿尿mAlb、TRFU和尿Cys-C能敏感地反映其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利于及早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作者:郑雪莲;李玉珍;朱刚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8例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结果 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明显(P<0.01),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次之(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 术后清方对肾结石术后患者转铁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源;王树声;陈志强;张策;向松涛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观察术后清方对患者转铁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术后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18例与术后清方组23例,分别予西医常规及西医常规加服术后清方治疗;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聚类分析PCNL术后证候分布规律,测量术前术后转铁蛋白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的转铁蛋白有显著差异.结论 PCNL术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为气阴两虚兼气滞和气阴两虚兼湿热型;术后清方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转铁蛋白变化.

  • 抵当口服液、镇肝息风汤、星蒌承气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

    作者:吴颢昕;林靓;刘韶华;何文彬;秦晓静;张喜芬

    目的探讨攻下逐瘀法、镇肝息风法、化痰通腑法治疗脑出血的免疫分子基础.方法采用Nath改良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以抵当口服液、镇肝息风汤、星蒌承气汤进行干预;采用湿重-干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受体(Tf-R).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Tf、Tf-R阳性细胞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各用药组脑组织含水量均较模型组降低.各用药组在手术后24h脑组织Tf阳性细胞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升高,48h与72h抵当口服液组脑组织Tf阳性细胞的表达均较模型组升高.各用药组手术后48h与72h脑组织中Tf-R阳性细胞的表达均较模型组高.结论抵当口服液促进Tf、Tf-R的表达可能是其消除炎症、减轻脑水肿从而防止脑细胞凋亡的较为重要的机制.

  • 不同基因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铁代谢指标分析

    作者:夏威夷;谭蓉;覃西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为地贫)患儿体内铁代谢状况。方法对218例地贫,57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以及7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血清铁蛋白(SF)进行检测。结果β地贫双重杂合子或纯合子β0组:SI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 TIBC、Tf水平则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α地贫组(静止型α地贫、标准型α地贫):SI、TI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T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病组:TIBC、T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监测地贫患儿铁负荷的指标,SI和TIBC优于Tf ;对于SI异常增高和TIBC明显降低的小细胞性贫血患儿,诊断为β0地贫的可能性大。

  •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检测尿液转铁蛋白和白蛋白

    作者:刘俊峰

    目的 建立一种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icellar Elee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快速检测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的方法.方法 详细考察并优化MEKC分离这两种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如缓冲溶液种类及浓度、pH、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结果 当缓冲溶液为5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ydroxymethyl,Tris)(pH 8.1)、10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分离电压为15 kV时,两种蛋白质在12 min内完成了很好的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检测TRF和Alb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L,检出限分别为1.22、1.05 mg/L,迁移时间重现性小于2.5%,面积的重现性小于5.4%.与放射免疫方法对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TRF:r=0.995;Alb:r=0.992).结论 MEKC检测尿液TRF和Alb是一种快速、灵敏度高、试剂和样品用量少的方法.

  • 肾脏功能不同程度损害时尿中几种微量蛋白与尿酶变化分析

    作者:朱国文;李熙建

    目的 探讨肾脏在不同程度损伤时有诊断价值和监控作用的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对84例不同肾脏功能损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尿蛋白定量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UT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当肾脏功能有不同程度损伤时,mAlb、UTf、α1-MG、β2-MG、NAG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加重,其变化较明显(P<0.01).结论 NAG、UTf、α1-MG、β2-MG、mAlb是肾脏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指标,其检测水平的变化在肾脏损伤程度中较灵敏,对病情的诊断和监控有较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的应用

    作者:秦桂娥;靳岩;侯晓娜

    目的 探讨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集本院体检正常者血清及尿标本500例,住院的485例糖尿病患者血清及尿标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转铁蛋白(Tf)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其血清及尿中的含量,计算SPI值.结果 测得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SPI平均值大于正常范围,经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SPI显著升高(P<0.005),与糖尿病肾功正常组的微量清蛋白(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SPI阳性检出率也比MA的阳性检出率高.结论 SPI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敏感指标,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尿转铁蛋白的检测意义

    作者:张国林;王希英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尿转铁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尿转铁蛋白,并与45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7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20例中毒后尿转铁蛋白逐渐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尿蛋白阳性.51例尿蛋白阴性中毒患者尿转铁蛋白增高20例,在中毒后第1、3、5、7天尿转铁蛋白中位数分别为108.2mg/molCr及213.6mg/mol Cr、90.3mg/mol Cr及62.6mg/mol Cr,均高于正常对照51.2mg/mol Cr,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中毒愈重,尿转铁蛋白增高愈明显.结论尿转铁蛋白检测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便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衰患者消化道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蒋癑;田薇薇;胡金川

    目的:研究便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后消化道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粪便标本分别采用血红蛋白法、转铁蛋白法检测便隐血。结果在慢性肾衰伴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2%和68.8%;在慢性肾衰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2.2%和88.9%;而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和92.6%。结论便血红蛋白与便转铁蛋白的联合检测可提高便隐血的阳性率,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消化道病变的早期检出率。

  • 尿特种蛋白定量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洪正

    目的:探讨尿液微量清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液微量清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并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蛋白定性试验,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微量清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尿蛋白阳性组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检测尿液微量清蛋白、转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 尿液对粪便隐血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高文红;吕晓丽;李岩;王琳;陈明明;李斌;张惠中

    目的:探讨粪便中混入尿液对粪便隐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30例经内窥镜检查无消化道出血的志愿者留取合格尿液、粪便及尿粪混合便标本,分别进行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f)免疫胶体金检测。结果30例合格尿液标本中,检出Tf(+)Hb(+)者7例、Tf(+)Hb(-)22例、Tf(-)Hb(-)1例;30例合格粪便标本均为 Tf(-)Hb(-);30例尿粪混合便标本中检出 Tf(+)Hb(+)7例、Tf(+)Hb(-)22例、Tf(-)Hb(-)1例。结论尿液混入粪便标本中会影响 Tf 和 Hb 的检测结果。

  • 尿MA、β2-MG、TRF、α1-MG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达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转铁蛋白(UTRF)、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采用免疫散色比浊法检测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101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肾损害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MA、Uβ2-MG、UTRF、Uα1-MG值,研究尿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MA、β2-MG、TRF、α1-MG值均异常.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组较2型糖尿病无合并肾损害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及2项检测尿MA、β2-MG、TRF、α1-MG阳性率较低,联合3项、4项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 检测尿MA、β2-MG、TRF、α1-MG是2型糖尿病肾损害敏感指标,联合3项、4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管青;张弘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α1巨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160例尿蛋白检测阴性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者晨尿标本进行mALB、α1MG、TRF、NAG检测及结果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mALB、α1MG、TRF、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测定(任何一项指标高于临界值判为联合测定阳性)阳性率与各单项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测定尿mALB、α1MG、TRF、NAG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

  • 探讨粪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丽梅;刘静;孙德华

    目的 探讨粪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肠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 同时检测150例健康者及150例肠癌患者粪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结果 150例健康者血红蛋白阳性率为1.3%.转铁蛋白阳性率为1.3%,二者同时检测阳性率为1.3%.150例肠癌患者血红蛋白阳性率为82.0%,转铁蛋白阳性率为80.7%,二者同时检测阳性率为93.3%.结论 同时检测粪便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能大大提高肠癌的检出率,可作为肠癌筛查试验,并对治疗效果能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以及尿微量清蛋白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

    作者:刘慧琳

    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视黄醇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机体各个部位的运输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其合成场所在肝脏,并且广泛分布在人体的体液当中.血清RBP的水平能够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的功能改变及程度,还可以对肝功能的早期损害进行检测和治疗.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短,在急性时相反应过程中变化速度较快,因而机体的营养状况的改变就可以通过RBP的检测来进行监测.

  •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农少云;黄华艺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直接反映了机体内转铁蛋白的代谢情况,与细胞的铁代谢有密切关系,在贫血症的鉴别诊断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其临床应用进展.

622 条记录 25/32 页 « 12...2223242526272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