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野战手术车的展开与救治实施

    作者:王闽丽;罗小蕾

    军事斗争卫勤保障,是当前部队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批量伤员手术的第一线.应根据病情缓急,合理安排手术,迅速,准确实施各项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应确保救治场面紧张、有序、忙而不乱[1].因此认真探讨野战手术车的救治模式,大限度地争取抢救尽可能多的伤员,减少伤残,保障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艳萍;唐应丽;范晓燕;柴爽爽;胡旭红;关怀敏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ACS患者756例,2009年1月-2010年9月就诊109例(实施前组)按传统模式实施救治,2010年10月-2014年2月就诊647例(实施后组)按一体化模式进行救治,比较2组分诊时间、急诊与导管室交接时间、导管室与病区交接转运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组分诊时间[(17.90±3.66)min]、急诊与导管室交接时间[(8.14±2.36)min]、导管室与病区交接转运时间[(8.75±2.77)min]较实施前组[(27.42±6.67)、(11.45±2.37)、(10.76±2.38)min]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96.45%)较实施前组(93.58%)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体化救治模式可缩短ACS患者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批量患者的救治模式在亚硝酸盐中毒中的应用

    作者:张旋;夏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事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需要多部门统一指挥,高度协作采取措施.急诊部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急救中心在2012-08-23,成功救治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12例,并有力配合上报、卫生督察、媒体采访等,在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到救治及时,组织管理合理,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现报道如下.

  • 多发伤救治模式探讨

    作者:王彦伟;侯志勇

    目的 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与日俱增,多发伤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多发伤病人发生突然、伤情复杂、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故多发伤的急救是各医院医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其救治模式的探讨也在不断进行着.本文将对多发伤的分科分诊救治模式、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及我院的以创伤急救中心为主导的救治模式做一个简单分析.

  • 新型模式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635例分析

    作者:赵继培;陈景元;贺世明;赵振伟;王学廉;陆将;高国栋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方法,评价新型救治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新型救治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5例,以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救治的5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开颅手术次数、住院时间,评价该新型治疗模式的有效性.结果 新型模式组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传统模式明显缩短(P<0.01),特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死亡率及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开颅手术率明显低于传统模式组(P<0.01).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可提高特重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缩短重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研究现况

    作者:王劭晟;丁巍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达医院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作为质量控制标准,但是达标情况均不理想.改变传统的救治模式,开设绿色通道是救治患者有效的办法.

  • 重症胸腹联合伤18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叶国强;周忠;梁晓虎

    目的 总结重症胸腹联合伤诊断及治疗特点. 方法 回顾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TCI)1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1例,分析不同类别TCI损伤及不同临床症状与手术方式,根据受伤机制和临床诊断进行诊治,注意有无膈肌损伤. 结果治愈17例,死亡1例. 结论 胸腹联合伤,伤情危重,死亡率高.仔细查体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基础.迅速有效地纠正休克及保证呼吸、循环的功能,对抢救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应尽快手术.

  • 基层部队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模式探讨

    作者:张嘉越;赵东海;冷津立;岑延增;李松明;蒙善靖

    对基层部队178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不同的院前时间、急诊手术的地点、救治方式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由基层负责现场抢救,并在基层实施急救手术,抢救中心负责前援及后续治疗的救治模式,符合基层部队严重多发伤救治特点的要求.

  • 多科协作创伤救治模式探索

    作者:白建忠;吴宗明;李一凡;梁朝革

    目的 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 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618例,成功率98.05%.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多科协作模式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创伤中心的设立、成套的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人员培养及由创伤中心医师组织多科协作的实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与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急诊突发事件成批伤救治模式分析

    作者:董兰;席淑华;刘冬

    目的 整体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援能力,确保成批伤患者救治质量.提供高效快捷的救治模式,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翻阅急诊预检处成批伤员登记记录本,对2013年3月~2015年12月处理的8批82例伤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批82例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无漏诊,误诊,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医护密切配合及时有效的组织管理是救治成批伤患者成功的前提,娴熟技能,规范程序化的救治模式是救治成批伤的必要因素.

  • 重症胸腹联合伤的救治分析

    作者:刘祥安

    重症胸腹联合伤的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非常高,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13例重症腹联合伤病例,重点从救治的程序,麻醉的选择,手术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了一套救治这类特急特重的救治模式.

31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