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9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春灵

    目的: 总结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59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 59例ITP患儿以年龄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多见(63%);其临床表现单一,均表现为皮肤密集针尖样出血点;发病前有感染和(或)预防接种史47例(80%);均有血小板减少,25×109/L以下34例,占58%;行血小板抗体检查40例,正常9例(22%),升高31例(78%),其中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升高23例(58%);微小病毒B19抗体阳性26例.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儿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较好.

  • BAFF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吕俊廷;梁海燕;姜朝晖

    目的 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水平.方法 研究53例初诊ITP患者,22例健康对照者.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BAFF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结果 ITP患者的血清BAFF水平为(1.93±0.52)μg/L,较对照组的(1.07±0.26)μg/L明显升高(P<0.05).以PAIg表达率≥5%为阳性阈值,将ITP患者分成阳性与阴性两组,两组的BAFF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AIg阳性组的BAFF水平与PAIg表达呈正相关(r=0.76,P<0.01);PAIg阴性组的BAFF水平与抗体表达无相关(r=0.26,P>0.05).结论 ITP患者血清中BAFF表达量增加,且与PAIg有良好的相关性.BAFF表达水平增强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BAFF可作为诊断ITP的良好指标.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价值

    作者:肖平;吴祖常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价值。方法 ITP初诊患者50例、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sITP)患者92例和健康对照组31例,应用FCM检测PAIgG、PAIgA及PAIgM的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确定佳诊断界值。结果 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M及PAIgA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sITP组和正常对照组( P<0.01);sITP组PAIgM和PAIg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AIgG、PAIgM和PAIgA对ITP的佳诊断界值分别为5%、7%和4%,PAIgM异常增高对诊断IT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73.2%,均高于PAIgG(60.0%、67.5%),PAIgA的特异性高(88.6%),但敏感性低(48.0%);PAIgG联合PAIgM检测敏感性(78.0%)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特异性(66.7%)低于单独检测。结论检测PAIg对ITP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AIgG联合PAIgM的诊断价值优于二者单独检测。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IL-4 IL-10及血小板相关抗体IgG IgM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作者:郑绍同;孙海平;杨晓春;唐朝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L-10水平,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患儿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ITP患儿血清中IL-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3,P<0.05),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r=-0.726,P<0.01).结论ITP患儿II-4水平升高,提示Th-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 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和骨髓巨核细胞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作者:刘瑞明;常洪贤;张慧;王磊;刘刚;苗庄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因血小板总数减少致凝血功能下降而引起牙龈和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等为特征的一类免疫综合症.

  • B10细胞及相关因子异常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

    作者:伍昌林;周雪敏;朱奕;党鑫堂;张爱根;李妙珊;邵超鹏

    目的 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新型调节性B细胞(B10)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患者B10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抗体的相关性,探讨B10在CIT免疫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CITP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10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用EU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与TGF-β1的水平,FCM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CITP患者外周血中CD19+B、CD5+CD19+B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而调节性B10的比例降低(t=5.52,P< 0.05),并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621,P<0.05),与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呈负相关性(r=-0.518,P<0.05);患者PBMC培养液上清IL-10、TGF-β1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10的比例变化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7,P<0.05),而与TGF-β1的变化无相关性(r=0.053,P0.05).结论 B10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下调参与CITP的免疫紊乱机制,这将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IPT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古健;陈焯文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ELISA法测定45例ITp患者及20例体检正常人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的水平,并分别进行ITP患者与正常人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FCM检测20例正常人血小板表面IgG、IgA和IgM的荧光百分率分别为(15.21±8.83)%,(4.89±7.48)%,(13.51±6.21)%;ITP患者血小板表面IgG、IgA和IgM荧光百分率分别为(53.21±18.92)%,(45.95±20.21)%,(22.18±15.77)%.结论 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对肯定ITP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流式细胞 术可快速、敏感、准确地测定PAIg,且明显优于ELISA法.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征;吕晓兰;欧超伟

    目的 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T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叶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纳入ITP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X流式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ITP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被试T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ITP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被试叶酸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治疗前CD3+、CD3+CD4+、CD4+/CD8+、叶酸水平降低,CD3+ CD8+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治疗前和对照组血小板抗体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D3+ CD4+、CD4+/CD8+水平降低,CD3+CD8+水平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中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IgG、IgM水平明显降低,叶酸水平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T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叶酸对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的准确度,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成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学检测分析

    作者:刘朔婕;陈志奇;韩璐

    目的 探讨成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免疫学检测特点.方法 对131例已经确诊为ITP的成人患者临床资料、免疫学检测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年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30×109/L 90例(68.7%),PLT>30×109/L 41例(31.3%),且以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增高87例(66.4%)为主,血小板相关抗体IgM和IgA增高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减低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测定值并未出现明显降低;出现少数抗核抗体、可提取核抗原阳性患者,但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TP患者免疫学指标的测定与统计分析对于完善发病机制、明确诊断、实施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血小板相关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早期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张雪;陈振萍;巩文玉

    目的: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早期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1例IT P患儿和2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PA‐IgG、PA‐IgM、PA‐IgA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对患儿早期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根据早期治疗效果,将ITP患儿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无效组。ITP患儿各组 PA‐IgG、PA‐IgM 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无效组PA‐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和有效组PA‐Ig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组和无效组(P<0.05),有效组PA‐IgG、PA‐IgM水平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无效组PA‐IgA水平高。完全反应组、有效组及无效组CD3+、CD3+/CD4+、CD3+/CD8+及CD19+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TP患儿各组CD16+/CD5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血液中PA‐Ig高水平表达及多种抗体混合高表达提示早期治疗效果欠佳,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提示IT P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这将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AIgG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刘红;彭贤贵;陈幸华;王庆余;孔佩艳;张曦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90 %患者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 IgG)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帮助.现将我院检测122例ITP患者的PA IgG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探讨

    作者:孙晓明;牛爱军;尹秋霞;薛炼;胡成进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2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39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PAIg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关系.结果 ITP患者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gG阳性的ITP患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均明显高于PAIgG阴性的患者(P<0.01;P<0.05).结论 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存在密切关系,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充血性脾大伴脾功能亢进患者不同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作者:李晓阳;马宏敏

    目的了解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及不同脾切除术后的改变,探索脾肿大、血小板、PA-IgG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4例脾肿大伴脾亢患者血清PA-IgG水平.结果脾肿大伴脾亢患者的PA-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而血小板值低,PA-IgG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747,P<0.05).脾次全切除和脾切除术后,PA-IgG水平下降,血小板上升,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消失.结论机体内可能存在PA-IgG与血小板的免疫调节机理,而脾脏可能与此有关.

  •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谢晓英;郭勇;向兵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研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难治性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3年2月,将22例难治性ITP患者按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先予甲泼尼龙及静脉免疫球蛋白滴注,血小板值迅速上升后联合使用2~3种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单药组先予甲泼尼龙及静脉免疫球蛋白滴注,血小板上升后接受1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维持治疗3~6个月,结束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AIG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显效6例,良效2例,进步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0例,良效2例,进步1例,无效7例,两组治疗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6,P=0.005).两组对象治疗后PAIG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PAIG水平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难治性ITP疗效较好,且能明显降低患者的PAIG水平.

  • 输血对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

    作者:李美玲;李龙

    目的:检测ITP患者血小板表面PAIg表达,研究输血治疗对PAIg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病例组选自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门诊及住院173例确诊为ITP的患者,按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使用FCM荧光免疫标记法,分别检测ITP患者及对照组血小板表面PAIgG、PAIgM、PAIgA的表达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非输血组PAIgG(2.96±8.31)%、PAIgM(2.27+1.78)%、PAIgA(4.48+3.88)%明显低于输血组,分别为(11.44+ 20.04)%,(9.72±15.24)%,(10.13±9.53)%,P<0.001.(2)非输血组血小板数目与PAIgM呈显著负相关,r=-0.457,P<0.05;与PAIgG、PAIgA无明显相关性,P>0.05.输血组血小板数目与PAIgG、PAIgM、PAIgA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1)输血后可使血小板抗体增高,且ITP患者输血后更易产生血小板抗体.(2)ITP患者PAIg与输血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 归脾丸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影响的研究

    作者:吴意红;彭剑虹;陈婉荷;叶颖;梁丹红

    目的 探讨归脾丸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归脾丸治疗组及西药治疗对照组各30例,应用酶联免疫竞争抑制试验(ELISA)定量测定每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AIgG 、PAIgA、PAIgM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3个月的治疗后再检测两组的PAIgG、PAIgA、PAIgM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AIgG 、PAIgA、PAIgM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归脾丸可能通过其组方中的多种药物的免疫抑制或调节作用来抑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而达到治疗目的.

  •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研究

    作者:戴芳;李建武;党妮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探讨解决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方法 对60例正常对照无偿献血员和87例反复输注血小板三次以上恶性肿瘤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分析输注次数与抗体检测阳性率关系,并比较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输注血小板疗效.结果 87例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28.74%,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次数与抗体检测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抗体阳性组患者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输注血小板后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45例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元林

    目的探究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需要反复输血患者45例,采用免疫检测法对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进行检测,分析输血次数以及输血过程中是否去除白细胞对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输血次数为3~5次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8.3%;输血次数为6~8次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9.1%;输血次数为9~11次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22.2%;输血次数在11次以上时,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38.5%。随着输血次数增加,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也明显增加,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去除白细胞组血小板相关抗体的阳性率为8.7%,未去除白细胞组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31.8%。两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0.05)。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组PTR发生率为88.9%,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组PTR发生率为16.7%,两组对比有显著的差异(<0.05)。结论减少输血次数,输血过程中应去除白细胞,可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保证临床疗效。

  • 血小板相关抗体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

    作者:徐淑芬;欧英贤;白海;王存邦;刘玲;吕桂玲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定量测定126例ITP患者PAIgG值,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观察巨核细胞成熟发育情况.结果:在PAIgG增高的ITP患者中,当PAIgG在110~600 ng/107PA范围时,巨核细胞数的增加与PAIgG值的增高呈正相关,PAIgG>600 ng/107PA时呈负相关,随着PAIgG值的增加,巨核细胞的成熟发育也受到明显阻碍 ,PAIgG值的增加与血小板数的减少呈负相关.结论:ITP患者的PAIgG与巨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巨核细胞成熟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作者:冯睿婷;李秀明;赵继智

    目的:进一步探究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率和荧光强度。结果经检测后,观察组患者荧光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血小板与巨核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102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