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 Tcm-MIBI门控与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

    作者:刘雅洁;张铁利;朱红;刘宏;马桂兰;杨淑坤;王秀巧

    明确冠心病诊断和心肌存活状况对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测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56例患者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电路和非门电路静息态及硝酸甘油介入心肌断层显像,并作半定量分析,探讨该方法对诊断冠心病和估测心肌存活的价值.

  • 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磁频谱功率研究

    作者:赵兰慧;王德民;温金峰;冯毅刚

    目的:分析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磁频谱功率分布特征及额叶alpha波偏侧化特点,探究抑郁障碍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为脑磁图技术在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首次发病青少年(13~19岁)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列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并招募健康志愿者10名列为对照组;运用148通道全头型脑磁图系统采集两组静息态脑磁图信号,计算脑磁图各频道不同区域(左右两侧的中央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频谱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病例组左侧顶叶delta波频谱功率增强(P<0.05),右侧颞叶和右侧枕叶theta波频谱功率增强(P<0.01);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顶叶delta波频谱功率增强(P<0.05);额叶alpha波未发现显著的偏侧化特点(P>0.05).结论: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多个频段皮层激活异常,脑磁频谱慢波功率异常可能与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 听觉皮层网络老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朱新;黄志纯;刘斌;杨明;李晶;季慧

    目的:利用静息态MRI功能连接的方法观察两组不同年龄人群听觉皮层与脑的正相关的功能连接,观察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A、B组不同年龄正常受试者各30例[年龄分别为(25.23±3.89)、(56.52±3.48)岁]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数据采集,用功能连接的方法分别观察左右大脑听觉皮层与脑区不同的正相关功能连接脑图,并比较不同年龄间的差异.结果:A组受试者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主要包含双侧颞横回、颞上回、岛叶、前扣带回及辅助运动区.B组受试者分别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时,正激活的脑网络与A组类似,但是仍有差别,主要存在于岛叶、扣带回及辅助运动区.结论:不同年龄组以双侧AⅠ区为种子点的听觉系统的功能连接均主要局限于听觉系统之内,老化可对该网络产生影响.

  • 脑干梗死后低频振幅静息态 fM RI 的相关研究

    作者:郑勇强;刘冬柏;孟宪平;刘斌;姜岐涛;王旭;张金华;刘定华;朱祖福;蔡世明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探讨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变化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19例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9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者静息态fMRI数据。运用DPARSFA软件对数据进行后处理,运用低频振幅( ALFF)方法观察脑干梗死脑区活动情况,分析桥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的相关改变,运用Rest1.8软件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干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显著降低区域包括扣带回、两侧顶下小叶、两侧楔前叶、小脑及右侧海马, ALFF显著增高区域包括两侧额上回、中央前回(背侧额前叶)、左侧丘脑及尾状核。结论: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活动存在异常,背侧额前叶及丘脑活动升高,提示脑干梗死后脑功能网络的重构或代偿。

  • 多系统萎缩患者静息态下脑活动的局部一致性

    作者:姚群;祝东林;肖朝勇;石静萍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方法探讨不同亚型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MSA患者(MSA-C型28例及MSA-P型20例)和27例健康对照进行rs-fMRI扫描,比较3组间ReHo的差异,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统一的MSA评分量表(UMSARS)等评估临床症状,并分析MSA患者ReHo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相对于对照组,MSA-C组双侧楔前叶、左侧海马、左侧枕中回、小脑蚓部V~ⅥReHo增高,左侧小脑前/后叶ReHo减低;MSA-P组双侧丘脑、左侧尾状核、脑干、小脑蚓部V ReHo增高,左侧小脑前/后叶ReHo减低;相对于MSA-P组,MSA-C组左侧楔前叶、左侧海马、左侧颞中回ReHo增高,右侧枕中回ReHo减低.②MSA-C组双侧楔前叶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MSA-P组双侧丘脑与UMSARS-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静息态下MSA患者存在局部脑区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异常,这些脑区异常可能与MSA的病理机制有关.

  • 未经治疗的强迫障碍患者静息态磁共振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研究

    作者:马丽沙;徐曙;黄茹燕;肖朝勇;李宗鸿;胡君;李成林;刘文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未经治疗的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变化以及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OCD患者和31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8、DPARSF、REST等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两组间全脑ReHo的改变;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th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等评估临床症状,并分析OCD患者脑ReHo值与临床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OCD患者左侧前额叶的ReHo值显著升高,左侧颞枕部和双侧梭状回的ReHo值显著降低,以上脑区的ReHo改变均未发现与Y-BOCs量表的相关性.结论:未经治疗的OCD患者在静息态下存在局部脑区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异常,这些异常改变可能与OCD的病理机制有关.

  • 炎性肠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作者:郭会映;朱建国;张发明;李海歌;何雯雯;田俊;韩晖云

    目的 炎性肠病患者内脏痛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异常处理有关,文中旨在采用低频振荡振幅(ALFF)算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研究炎性肠病患者脑功能改变的特点. 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炎性肠病患者27例(病例组)和2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高分辨率结构像和rs-fMRI数据,通过ALFF分析方法对比2组患者脑功能活动的改变,观察病例组ALFF统计脑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内侧额回、右侧壳核、右侧岛叶、左中扣带回、双侧辅助运动区等区域ALFF值降低;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内侧前额叶等区域的ALFF值升高(P<0.05).病例组顶下小叶、楔前叶、左中扣带回ALFF值与血沉呈负相关(r=-0.537、-0.588、-0.588,P<0.05);亦与病程、CRP呈负相关(P<0.05).内侧额回ALFF值与CRP呈正相关(r=0.623,P=0.001). 结论 炎性肠病患者存在多个脑区ALFF值的异常,主要位于与内脏疼痛、情绪的处理相关脑区.

  • 基于静息态功能 MRI 低频振幅法的未用药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功能变化

    作者:江林;彭岚;张体江;廖大伟;王亚男;周全中;柏拉拉;田冲;李武超;王星宇;张国明;刘衡;朱克文

    目的:未用药特发性癫痫( drug-naive idiopathic epilepsy,DNIE)是患者常规磁共振未见异常显示,且未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一类癫痫。文中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低频振幅方法(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研究DNIE脑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以提高对特发性癫痫( idiopathic epilepsy,I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DNIE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用药特发性癫痫(drug idiopathic epilepsy,DIE)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与未用药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 3.0T Trio Tim MR采集静息态数据。对原始图像预处理后进行ALFF分析,对3组数据ALFF统计脑图进行统计,并分析ALFF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未用药组、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间的ALFF统计脑图存在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用药组ALFF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下回、右舌回及右楔状叶,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岛叶、左海马、右中脑、右额中回、左前扣带回、左扣带回中部及右顶下小叶。与用药组比较,未用药组ALFF增加的脑区位于左枕下回和双枕中回,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额下回、左岛叶、右颞上回及右额中回。未用药组右小脑后叶、左小脑扁桃体、右舌回、左眶回、左枕中回、左胼胝体、左尾状核、左额上回、左额内侧回、右楔前叶及左额中回的ALFF与病程呈正相关,右海马旁回、右颞上回、左颞上回及右中央后回的ALFF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DNIE患者存在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且与临床变量(病程)相关,可成为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新依据。

  • 静息态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在脑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作者:孙骁俊;袁建华;丁忠祥

    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肿瘤之一,通常需手术治疗,功能磁共振成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分为任务态(task-state,ts-fMR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rs-fMRI)。ts-fMRI可以有针对性观察肿瘤所在特定区域的脑功能情况,但操作复杂,重复性不够理想,而rs-fMRI因其操作简便,且可能更接近大脑的真实运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rs-fMRI)在脑肿瘤术中的应用及进展。

  •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贾玲红;金肖青

    静息态是指受试者闭眼、放松、静止不动,并避免任何有结构的思维活动的状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是一种能够无创地研究基线状态脑功能或自发神经元活动的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正常人及各种精神疾病的研究.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宏;林海西;梁艳;王维千;杜松妹;张晓燕;赵永忠;王常绿;王美豪;杨闯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多态性(5-HTTLPR)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静息态低频震荡振幅(ALFF)的影响.方法:对51例ADHD儿童(ADHD组)与37例正常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3.0T磁共振功能影像学检查,采用ALFF评估静息态脑功能;并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外周血5-HTTLPR.结果:ADHD组在左内上前额叶、右楔前叶、左楔前叶脑区ALF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TTLPR各基因亚型在左内上前额叶、左楔前叶脑区ALFF值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基因型ALFF值高于L/L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基因型ALFF值高于L/L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S基因型ALFF值与S/L基因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5-HTTLPR的L/L、S/L、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41.2%、54.9%)和S、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7%、59.3%)与正常对照组L/L、S/L、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37.8%、56.8%)和S、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4%、5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等位基因与ADHD静息态脑功能活动存在关联.

  • 酒精依赖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毛庆聪;宋迪

    目的 探讨酒精依赖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方法 选择24例酒精依赖患者(观察组)和22例不饮酒患者(对照组)进行调查,使用SIMENS ANANTOS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采用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ALFF)及Re Ho方法分析酒精依赖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改变.运用DPARSF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酒精依赖者前额叶、前扣带回、双侧岛叶、丘脑、楔前叶、左侧尾状核及部分颞、枕叶等脑区功能活动异常.结论 酒精依赖者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存在,且默认网络在小脑、楔前叶、颞叶等节点功能异常.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功能区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毛德旺;袁建华;丁忠祥;狄幸波;徐建国;郑劼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功能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非脑肿瘤病例在Siemens Trio 3.0T 磁共振仪上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resting-state fMRI,R-fMRI)),并对R-fMRI数据采用新的独立成分分析(Subject Order-Independent group ICA,SOI-GICA)处理.结果:33例中,已多能够提取19个RSFC网络(丘脑核团,突显加工网络,高级运动区,初级运动区,听觉,背侧注意网路,腹外侧运动皮层,初级视觉,高级视觉,小脑,高级视觉,双侧额颞网络(语言相关),默认网络后部,默认网络,默认网络后部,额顶网络,右侧额顶网络,工作记忆,左侧额顶网络).结论:R-fMRI能较稳定地提取出多个大脑功能网络,包括初级感知觉网络(运动、听觉、视觉网络)和高级认知功能网络(语言、注意、执行控制、工作记忆、默认网络),可为神经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炜;王前程;徐春生

    人脑是目前所知的完善、复杂的动态信息处理系统.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o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无辐射非介入性损伤的成像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研究[1].近年来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fMRI)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广泛应用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fMRI开拓了探索脑在静息态下工作机制和规律的新思路,丰富了MRI的研究手段和内涵,现将RfMRI的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敏;钱若兵

    静息态fMRI(resting-state fMRI)研究的是大脑在静息状态时的自发活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脑功能成像研究的常用工具.老年痴呆症、癫痫、精神分裂症以及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等疾病是静息态fMRI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静息态fMRI的原理及其计算和分析方法,并评估了静息态fMRI在临床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
  • fMRI技术在探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变化的研究

    作者:崔曼曼;王霁蕾;肖芳莉;吴川;任少毓;丁思勰;曹志慧;宋阳;王海宝;王烈成;王元银

    目的 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评估三叉神经痛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大脑自发性功能活动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组26例,健康对照组22例,受试者静息态下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利用DPARSF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两组人员的全脑平均低频振幅率(mfALFF)值.使用SPM12和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两组受试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男女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N患者组部分脑区mfALFF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是:左侧枕中回(BA18)、枕下回(BA19)、三角部额下回(BA47)、梭状回(BA37)、小脑脚1区、距状裂周围皮层、中央旁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BA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TN患者多个相关脑区的mfALFF值增高,提示患者在静息状态下,部分脑区的活动改变可能与疼痛的调节或感觉的整合有关.

  • 脑连接功能成像研究新进展

    作者:潘豪

    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而高效的网络系统,负责不同功能的脑区基于分离和集成的原则构成了这个网络,从而完成对内部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监控与响应.脑的结构组织所体现的功能特征主要表现在功能分区与功能整合上,不同功能脑区之间协调工作,构成一个脑的拓扑网络,称为脑连接(brain connectivity,BC)[1].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无创性脑成像技术在脑功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fMRI研究脑连接的基本原理和新进展.

  • 基于ReHo方法的针刺合谷穴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唐劲松;翁国盛;胡建平

    目的 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观察针刺合谷穴的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特性.方法 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采集针刺合谷穴前及拔针后5 min、25 min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数据,采用ReHo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后的全脑活动情况. 结果 针刺后ReHo值升高脑区主要有双前扣带回和双额内侧回,ReHo值下降脑区主要有双丘脑、左苍白球、右额下回等;随着针刺后时间延长,双前扣带回、双额上回ReHo值升高强度降低,ReHo值降低脑区明显增多. 结论 合谷穴功效与边缘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并涉及多个脑区协同整合;针刺合谷穴能对相关脑区产生持续性影响.

  • 基于低频振幅的吸烟成瘾者戒烟2周后脑功能活动变化的研究

    作者:袁航;王东翠;莫少锋;陈真诚;朱健铭

    探讨吸烟成瘾者戒烟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差异,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4名吸烟成瘾者戒烟前和戒烟后的静息态MRI数据,采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的方法来比较分析吸烟成瘾者在戒烟前和戒烟两周后的脑功能活动情况.与戒烟前相比,吸烟成瘾者戒烟两周后静息状态下的右侧楔前叶、右侧后扣带回、左侧缘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和左侧额中回的ALFF活动降低;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双侧楔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左侧中央旁小叶的ALFF活动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成瘾者在戒烟两周后额叶、边缘叶、顶叶和枕叶脑区的脑功能活动发生了改变,提示ALFF可作为监测或评价戒烟效果的潜在生理指标.

  • 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右额叶肿瘤患者的功能网络研究

    作者:孙金洋;陶玲;俞宙;宋建太

    我们基于格兰杰因果(Granger)分析,研究了右额叶肿瘤患者的静息态网络内部脑区的异常变化,从而探讨与右额叶肿瘤相关的病理机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集8例临床确诊右额叶肿瘤患者和8名正常志愿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数据,分别进行低频振荡振幅(ALFF)分析,将得到的额叶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ALFF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查看额叶肿瘤患者的激活区域,以激活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ROI之间的Granger残差系数,两组残差系数进行双样本T检验.右额叶肿瘤患者的补充运动区与楔前叶,背外侧额上回与眶内额上回之间的Granger残差系数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根据ALFF结果显示,在静息态下右额叶肿瘤患者的额叶功能活动降低,这与额叶肿瘤部分组织的失活有关,而左侧额叶功能活动增强,且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眶内额上回的因果关系发生明显的转变,可能与左侧额叶代偿作用有关.而补充运动区与楔前叶之间的信息流向发生变化,可能是默认网络对运动区的作用增强引起的.

317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