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作者:张明哲;孙昭胜;郭洪;刘兵;杜乃易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中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改变情况及其与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的功能连接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23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选择感兴趣区并作功能连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CC功能连接图与假设的默认网络完全匹配(P<0.05).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和PCC呈显著正连接的区域比正常对照组和PCC显著正连接的区域明显减少(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默认状态网络系统存在,但范围减小,颅脑损伤性昏迷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与健康对照相比多个脑区与PCC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

  • 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患者较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的静息态fMRI的变化

    作者:王伟;黄志纯;朱新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患者及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静息态fMRI的差异。方法选取右侧突发性聋两年后的慢性期患者12例(慢性期组)及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患者12例(急性期组),分别行静息态fMRI数据采集,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ALFF值改变的脑区。结果静息状态下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两侧楔前叶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性耳聋急性期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小脑脑区ALFF值较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矫正)。结论:右侧突发性聋慢性期组患者较右侧突发性聋急性期组患者存在静息态下脑功能区自发活动异常。

  • 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郭斌;曲姗姗;黄泳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广泛运用于抑郁症研究的一项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对脑组织进行实时功能显影.静息态时大脑存在着有序的脑活动,通过对此活动的监测,能够为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等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依据.

  •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静息态默认模式网络研究

    作者:张勇;任毅;李匡时;谭中建;邹忆怀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特征性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1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将得到的功能影像数据应用 SPM5等软件进行处理后,选择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计算各脑区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度。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颞叶和顶下小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度减低。结论静息态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存在多个特定脑区功能连接度减低的特征性变化,支持无先兆偏头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为从脑功能层面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静息态fMRI低频振荡振幅研究

    作者:付彩红;李匡时;刘宏伟;张勇;任毅;谭中建;宁艳哲;邹忆怀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域低频振荡振幅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分别采集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3例),以及与偏头痛患者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6名)静息态的全脑功能图像和数据,通过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对比分析偏头痛患者和正常受试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的低频振荡振幅值差异。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偏头痛患者低频振荡振幅值显著增强的脑区为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颞极、右侧颞上回颞极、右侧颞中回、罗兰迪克岛盖、右侧岛叶(P<0.05),其中右侧岛叶、右侧前额叶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相对集中。结论静息态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功能活动异常增强的特征性变化,为从脑功能层面探讨偏头痛的神经机制特点提供数据支持。

  • 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白银霞;杨帆;孙晶晶;敖登格日勒;华京京;于东升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分析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影像改变.方法 采集患者组78名,正常对照组32名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静息态下脑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正常对照,患者组局部一致性(ReHo)及低频振幅(ALFF)均有若干脑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静息态fMRI异常.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作者:吴佳;张进禄;叶德荣

    功能磁共振成像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在活体中间接检测神经活动的神经成像方式.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视觉、听觉以及记忆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包括通过任务或刺激模式下特定的实验设计,定位与这些认知过程相关的活动皮层区、发现某些疾病与功能丧失的联系,以及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功能连接的探讨.本文还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 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黄成众;赵京英;江桦;王大会;闫镔

    目的:对静息状态网络的研究方法、初步的研究成果等作以介绍,并结合静息状态网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介绍静息状态脑网络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0-01/2006-12与静息状态网络相关的文献,检索词"resting state,functionalconnectivit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5-01/2006-12有关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静息,功能连接,阿尔茨海默病",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静息状态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原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静息状态脑网络和功能连接的研究.②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3篇有关静息状态网络方面的研究,排除23篇重复性研究,30篇符合要求.资料综合: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脑处于无任务的静息状态时,仍然存在着某种功能活动.这些现象表明大脑在静息状态时可能存在有组织的网络.这有助于对人脑高级意识和某些认知疾病的研究,因此,有关这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论:对静息状态网络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还很有限,对这个网络所支持的精确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伍建林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增多,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CT和普通MRI检查常表现为临床症状重与影像学表现轻或阴性等非匹配现象,从而发生误诊和误治等问题.目前,弥散张量成像(DT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较成熟地应用于大多数脑疾病诊断中,fMRI可更加敏感、早期和准确地评估与诊断TBI,这将在临床的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与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焦虑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张翠宏;孙晓培;张炳蔚

    焦虑障碍是神经精神科的常见疾病,神经解剖学假说认为以杏仁核为中心的大脑恐惧环路异常导致了焦虑障碍的发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能够无创地检测个体在安静状态下的脑部活动,从功能分化和功能整合的角度探讨人脑局部及环路活动.近年来静息态磁共振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焦虑障碍的研究中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从神经功能解剖的角度深入了人们对焦虑障碍发生的理解.本文就此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焦虑障碍发病机制的探索及诊疗评价提供客观证据,实现其临床应用转化.

  •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局部一致性

    作者:闵珺;周旭欣;王卫东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静息态脑活动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特点.方法 分别对根据临床诊断的10例aMCI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利用脑功能网络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比较aMC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静息态下大脑活动差异.结果 aMCI患者ReHo分析显示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内侧皮层和顶叶部分区域的ReHo均显著增高.a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枕叶、舌回、楔前叶等区域的ReHo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下回)、左颞上回、中央前回(额叶)、右侧丘脑、左侧梭状回等区域的ReHo增高.结论 静息状态下,aMCI患者可能存在着局部脑区功能异常,这种异常与认知功能减退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 静息态fMRI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局部一致性研究

    作者:周玉梅;孙佳蕾

    静息态的fMRI成像(resting-state fMRI,rs-fMRI)是发展为迅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无特定任务的情况下,在受试者不做系统地思考或尽量不思考问题的状态下进行的磁共振扫描.静息态fMRI信号的低频振荡与自发的神经元活动关系密切,具有比较明确的生理意义与病理意义;并且适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1,2],是神经科学领域和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 不同针刺疗法镇痛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的变化及针刺镇痛机制的异同性

    作者:郭涛;肖胜;储伟;李明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疗法镇痛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的变化及针刺镇痛机制的异同性。方法:选取本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分为传统体针组16例和平衡针组14例。传统体针组针对大肠俞、天应穴,配穴关元俞穴直刺停留,平衡针组对腰痛穴短暂针刺不停留。治疗结束30 min后通过fMRI扫描,并使用SPM5软件处理得ReHo图像。结果:两组ReHo值相同( P<0.03)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等12个脑区。平衡针组ReHo值显著上升( P<0.03)的脑区主要有右侧下顶叶等5个脑区,显著下降(P<0.03)的脑区主要有左侧中央后回等5个脑区。结论:传统体针与平衡针两种针刺疗法均通过镇痛中枢调节患者痛觉,本实验对两种疗法选穴和针法的差异造成了二者信息传入机制及镇痛效果的不同。

  • 患抑郁症成瘾者静息态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作者:赵巍;王学廉;常崇旺;杨兰英;高国栋

    目的:探讨静息态下患抑郁症的成癌者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者脑功能的进一步变化.方法:25例符合阿片类物质成癍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抑郁症成癌者与20例非抑郁症成瘾者对照完成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比较抑郁症成瘾者相对于非抑郁症成瘾者的脑区功能变化.结果:与非抑郁症对照组比较,患抑郁症成癌者双侧前额中部,双侧扣带回,楔前叶脑功能减低(P<0.05).结论:静息态下患抑郁症成瘾者特定脑区功能进一步减低,这可能在成瘟者患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抑郁症静息态功能MRI的研究进展

    作者:韦淑宝;苏琴基;姚大澎;宋妍;郭文斌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人脑功能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广泛运用于抑郁症的研究,能够为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评估疗效等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常用方法及其在抑郁症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MRI脑局部一致性的改变

    作者:孙洪言;刘海花;顾苗苗;王蕾;张渊

    目的 利用静息态MRI技术去探索首发抑郁症患者特异脑区的脑功能改变.方法 对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0例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MRI检查,使用静息态MRI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比较抑郁症组与对照组ReHo值,发现特异性增高或减低的脑区.结果 抑郁症组对比对照组,ReHo增高的脑区有小脑后叶、颞下回、枕中回、舌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额上回、顶叶等;ReHo降低的脑区有边缘叶、海马旁回、壳核、丘脑、豆状核、额下回、额中回、楔前叶、扣带回等.结论 静息态MRI的ReHo分析方法可能发现抑郁症异常的脑区,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帮助.

  • 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诚;王高华;王惠玲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为常见的病种之一,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一直以来都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静息态功能影像学研究,对于抑郁症发病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对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 RI)研究的概况和进展进行综述。

  • 偏头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兰晓川;李福锁;杨志;李治勇;刘涛;李琪根;张扬;雷瑞;黎海涛;禹智波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文献报道中国的发病率高于9.3%,并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1],临床表现通常为单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发作前后常有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的伴随症状.偏头痛的反复发作,可以增加脑血管和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发展,在全身各系统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对偏头痛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但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描述其脑功能状态的研究较为少见,而后者不需执行任务或给予外界刺激,且能够更可靠地反映大脑的能量代谢状态,通过分析静息态下偏头痛患者大脑神经元的自发活动特征,分析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变化特征,从而为认识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主要回顾几种静息态fMRI研究偏头痛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新成果.

  • 静息状态下强迫症突显网络内部异常的功能连接

    作者:吕丹;李平;王立红;陈云辉;王玉花;赵阿勐;李成冲;闫凤武;宋运娜;王文林;张亮堂

    目的 探讨静息状态下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突显网络内部功能连接特点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例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和20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被试进行静息态的MRI扫描,利用DPABI分析软件,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分析强迫症患者静息态突显网络的特点;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强迫症突显网络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强迫症患者突显网络内部左侧眶额回的功能连接减弱[(0.08±0.09)比(0.27±0.07);t=-7.80, P<0.001,高斯随机场理论矫正].结论 静息状态下强迫症患者突显网络内部存在异常的功能连接.

  • 静息态fMR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李笛;刘玥;彭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多见的睡眠结构紊乱性疾病.睡眠过程中重复呼吸暂停或低通气,致使夜间的窒息和觉醒,反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构造的片段化,造成白天嗜睡,是可以影响全身各器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为OSAS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途径.基于静息态fMRI技术,理解静息状态下,OSAS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异常与否,为探索OSAS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317 条记录 7/16 页 « 12...45678910...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