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宁毅;肖进;陈发明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影响.方法8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拔除右上颌磨牙,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拔牙后4周末、实验2组拔牙后8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颞肌、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2组双侧颞下颌关节、颞肌及咀嚼肌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髁状突及关节盘均有破坏,咀嚼肌有炎性变化.结论偏侧咀嚼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

  • 偏侧咀嚼对大鼠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孙海花;陈发明;李宁毅;周明;吴力克;刘民;马才顺

    目的观察大鼠偏侧咀嚼引起的咀嚼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方法80只大白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拔除右侧上颌后牙.分别于4、8周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大白鼠处死,对其双侧颞肌、嚼肌的组织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4周后实验组双侧咀嚼肌肌原纤维均有不同程度的紊乱,Z线变形,部分线粒体有肿胀和局部溶解现象;8周后咀嚼肌上述细胞与组织损害加重.结论偏侧咀嚼可以造成咀嚼肌组织和细胞损伤,终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肌电图在偏侧咀嚼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柳;邹德荣;江澜;张旻

    目的 使用肌电仪研究偏侧咀嚼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名女性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0名右侧咀嚼和对照组10名正常咀嚼者,引导她们分别在牙间交错位(ICP)进行牙列轻接触和大咬合,用肌电图仪记录下嚼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信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咬合时,实验组的右嚼肌的肌电电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侧咀嚼的患者有侧嚼肌的活动较双侧咀嚼者明显减少.

  • 安徽省某市2011-2013年高三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筛查分析

    作者:潘树矿;方梅

    目的:调查蚌埠地区高三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D)发病情况,分析引发疾病的有关原因。方法2011-2013高考体检中,连续三年对蚌埠地区4650名高三学生进行颞下颌关节体检。结果男生患病率为19.79%,女生患病率26.49%,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精神紧张、不良习惯者TMD患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TMD在高三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及不良习惯关系密切。

  • 偏侧咀嚼习惯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詹华勇;梁甲兴;王碧娟

    目的探讨偏侧咀嚼习惯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州地区626例偏侧咀嚼儿童采取成组比较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龋齿、居住县城或乡镇是偏侧咀嚼习惯的危险因素,残根残冠数目越多其危险性越大;独生子女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改善就医条件、积极防止龋齿是预防偏侧咀嚼习惯发生的主要措施.

  • 偏侧咀嚼与颞颌关节病的初步探讨

    作者:黄宏平

    咀嚼运动的类型受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的影响,一般常见的咀嚼运动的形式为双侧咀嚼和单侧咀嚼.前者多数个体属于此类,后者仅用一侧咀嚼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与颞下颌关节病(TMD)的关系[1、2].现将临床上长期单侧咀嚼与TMD的病因作一探讨.

  • 偏侧咀嚼对正畸牙移动影响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林斌;梁甲兴;林立

    目的 建立偏侧咀嚼对正畸牙移动影响研究中的动物模型,为其后的系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拔除实验组大鼠右下颌所有磨牙,使右上颌第一磨牙丧失咬合接触.同时,在大鼠双侧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间放置5mm镍钛拉簧,初始力值为50g,近中移动磨牙,于0、3、7、10、14d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于第14天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代偿性咀嚼增强侧牙移动速率小于对照正常咀嚼状态(P<0.05);失咬合侧牙移动速率明显大于正常咀嚼状态(P<0.05),牙移动均符合正畸性牙移动的一般规律.代偿性咀嚼增强侧牙周组织的变化与对照组相似,而失咬合侧牙周组织出现萎缩破坏倾向,符合咀嚼力不同对牙周组织变化的一般规律.结论 用镍钛拉簧加力装置,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拔牙法,可建立科学、简单、可靠的偏侧咀嚼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偏侧咀嚼的关系

    作者:杨刚岭;张建美;孟海峰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好发于青壮年[1],偏侧咀嚼是其原因之一.

  • 偏侧咀嚼对大鼠咬肌线粒体的影响

    作者:王晓飞;丁婷婷;刘钊;汲平;林雪芬;祁东;冯丹丹

    目的 探讨偏侧咀嚼对大鼠咬肌线粒体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用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并计算线粒体损伤指数;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Ca2+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 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损伤指数评分均低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4周组评分低.除8周组以外实验组拔牙侧Ca2+含量均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4周组Ca2+含量升高为明显.实验组拔牙侧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程度均大于实验组非拔牙侧和对照组(P<0.05),6周组达到高.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与线粒体损伤程度呈负线性相关(r=-0.74,P<0.05).结论 高含量Ca2+激活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相关信号通路,引起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偏侧咀嚼致咬肌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之一.

  • 单侧咀嚼大鼠颞颌关节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延秀;李晓光;魏淑明

    将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1、2、3组及相应的对照1、2、3组,每组5只.实验组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制作单侧咀嚼模型.取各组颞下颌关节组织(TMJ)SABC法制作切片;分别于第4、10、16周光镜观察拍片,并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实验结果各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TMJ单位面积内CGRP阳性纤维面积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均<0.05),实验3组CGRP阳性纤维面积低于实验1、2组.各实验组非咀嚼侧单位面积内CGRP阳性纤维面积明显高于咀嚼侧(P均<0.01).认为CGRP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在单侧咀嚼条件下,两侧颞颌关节病理变化程度不同.

  • (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作者:李晓光;于肖鹏;赵峰;靳松;李岱荣;闫利勇;王延秀

    对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A、B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并在第3、9周停止磨除牙冠,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牙合)关系.对照A、B组未作任何处理.4组饲养条件相同.在磨除牙冠后10周末、16周末进行肌电图检测.认为早期(牙合)重建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肌电图的损害.

  • 锥形束CT对偏侧咀嚼患者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的研究

    作者:卡德尔牙·艾来提;迪丽努尔·阿吉;齐鲁;龚忠诚;戴永刚;帕热克江·帕塔尔;比沙拉·叶尔努尔;热西丹·阿不都热衣木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测量颞下颌关节间隙,探讨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间隙的影响.方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0例,其中有左侧咀嚼习惯15例(左侧咀嚼组),右侧咀嚼习惯15例(右侧咀嚼组),锥形束CT扫描重建获得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然后选取经髁突横轴外l/3矢状层面测量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并与符合试验设计的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左侧咀嚼组左、右侧关节前间隙[(2.95±0.53)、(2.78±0.67)mm]、上间隙[(3.02±0.56)、(3.00±0.47) mm]大于对照组[(1.79±0.46)、(2.24±0.69) mm;(2.39±0.51)、(2.21±0.8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咀嚼组左、右侧关节前间隙[(2.68±0.56)、(2.75±0.51) mm]、上间隙[(3.20±0.95)、(3.23±0.83) m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咀嚼组与右侧咀嚼组左、右侧关节前、上、后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侧咀嚼可使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增宽,双侧髁突位置向下向后移位.

  • 牙齿经常咬到舌头是何因

    作者:

    口腔专家认为:牙齿和舌头是天天在一起、彼此互相配合不能分割的好伙伴,但还是有"打架"的时候,据估计95%以上的人都经历过.其实,偶尔咬一咬还挺"提神"的,但要是经常咬,舌头可受不了.咬到舌头一般可理解为吃东西时不小心引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经常咬舌头肯定不正常,要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口腔的角度分析,出现咬舌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装有义齿,出现了咬合问题,有疼痛病史,偏侧咀嚼;牙齿疼痛、口腔里有溃疡,有意识避开疼痛区域等.

  • 偏侧咀嚼对张闭口运动的影响

    作者:贾玲;王云;汪萌芽

    目的:分析偏侧咀嚼患者在大张闭口运动中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通过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检测技术,比较偏侧咀嚼和正常咀嚼人群在大张口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偏侧咀嚼组在大张口运动时开闭口轨迹多数分离,开口型与与双侧咀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偏侧咀嚼组张闭口运动时垂直向和矢状向位移显著低于双侧咀嚼组(P<0.01).结论:大张闭口运动中偏侧咀嚼组开口型多数偏向工作侧,50%的人群开闭口轨迹分离,开口度减小,说明长期偏侧咀嚼会导致张闭口运动轨迹的异常.

  • 哥特式弓描记法判断无牙颌患者偏侧咀嚼的初步研究

    作者:师晓蕊;徐军;史作慧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偏侧咀嚼的临床判定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患者的义齿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对30例无牙颌患者进行哥特式弓描记及叩齿点的测量,使用三维精密平移台测量哥特式弓描记图像顶点、边缘运动各终点及叩齿点坐标,建立坐标系,计算肌力闭合道终点(MCP)相对于正中关系位(CRP)水平方向上的偏移量d、不对称指数AI(角度)、AI(幅度)以及AI(偏离),所得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无牙颌患者中2例(6.67%)MCP与CRP为同一位置,8例(26.67%)MCP与CRP在水平方向上协调,20例(66.67%)MCP与CRP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不协调,小偏离量为0.340 mm,大偏离量可达到2.640 mm.20例MCP与CRP不协调的无牙颌患者中,14例患者的d值方向至少与AI(角度)、AI(幅度)、AI(偏离)中的1个指标方向相一致.结论:哥特式弓描记法作为判断无牙颌患者有无偏侧咀嚼的方法,有一定可信度,但其具体判定指标还需进一步研究,必要时应结合患者病史、心理状态等因素综合分析.

  • 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光;杨光;王延秀;周宝琴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末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进行光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

  • (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光;于肖鹏;王延秀;刘太生;高德安;高静;张丽

    目的:研究(牙合)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影响.方法: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所有动物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实验1组第3周、实验2组第9周停止磨除牙冠,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牙合关系.对照组不停止磨除牙冠,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10周末、实验2组磨除牙冠后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切片检查,结果与对照组对照.结果:实验1组双侧TMJ基本恢复正常,实验2组双侧TMJ结构有受损病理变化.对照1、2组双侧TMJ均出现受损的病理变化.结论:早期牙合重建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TMJ的损害.

  • 偏侧咀嚼大鼠髁突组织学及嚼肌超微结构的研究

    作者:黄洋;陈远萍;倪雪岩;姜秋;何钟勤

    目的:观察偏侧咀嚼对大鼠髁突形态及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4周龄大鼠,造成偏侧咀嚼模型.8周后处死动物,取两侧髁突软骨和嚼肌,分别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髁突软骨的形态和嚼肌的超微结构.结果:偏侧咀嚼大鼠两侧髁突软骨增殖层、过渡层变薄,且非咀嚼侧重于咀嚼侧;咀嚼侧嚼肌肌膜不清,线粒体排列紊乱,非咀嚼侧线粒体肿胀,两侧嚼肌线粒体都出现空泡化.结论:偏侧咀嚼可以引起双侧髁突软骨细胞的损伤,并影响两侧嚼肌的代谢,使双侧嚼肌受到损伤.

    关键词: 偏侧咀嚼 髁突 嚼肌
  • 偏侧咀嚼患者下颌磨牙区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敏;杨再波;占江鄂;高桂林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患者正畸治疗中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2006~2012年来我科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具有偏侧咀嚼习惯,同时因正畸治疗需要在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种植体支抗控制的病例146例,男48例,女98例,年龄18~25岁,平均21.6岁.观察咀嚼侧和非咀嚼侧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选择病例中半年内发生种植体支抗松动者23例,共25枚种植体,其中咀嚼侧6枚,非咀嚼侧19枚,咀嚼侧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4例,非咀嚼侧38例,对双侧局部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侧种植体支抗脱落率、周围炎发生率及骨密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偏侧咀嚼患者非咀嚼侧种植体稳定性较差,可能与局部口腔卫生不良及骨密度相对较低有关.

  • 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光;李腾宇;石娜;王延秀;肖长杰;倪春晓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间断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对照组未做处理,饲养条件相同.实验1组磨除牙冠后4周末、实验2、3组磨除牙冠后10、16周末处死动物,取其双侧TMJ切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1、2、3组双侧颞下颌关节滑膜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偏侧咀嚼可引起颞下颌关节滑膜损伤,VEGF参与了其病理过程.

83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