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关节髌骨内外侧接触压力测定及研究

    作者:安江东;谭小义;夏亚一;郭敏;王栓科;姜金;张海鸿;耿喜林

    目的::测定正常膝关节在不同屈膝角度下髌骨内外侧压力。方法:取6具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将薄膜压敏片固定在髌骨内外侧面上,当膝关节屈曲30°、60°、90°、120°时,测量髌骨内外侧压力。结果:通过比较各屈膝角度下髌骨内外侧压力发现,膝关节屈曲0°~90°时,髌骨内外侧压力明显增大;但在屈膝90°~120°时,髌骨内外侧压力明显减小。结论:屈膝≤90°时,髌骨内外侧压力逐渐增大;而在90°<屈膝≤120°时,髌骨内外侧压力逐渐减小;无论在任何屈膝角度下,髌骨外侧压力均大于内侧压力。

  • 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消融压力分析

    作者:单亮;唐闽;陈柯萍;张澍

    目的:研究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室性早搏(PVC)导管消融时的组织接触压力,并对RVOT常见解剖部位的消融压力进行分析.方法:46例RVOT-PVC患者用压力感知导管进行消融治疗,根据RVOT消融靶点分为间隔组和游离壁组,分析这两组的有效消融压力和压力分布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43例RVOT-PVC患者(间隔组和游离壁组分别有20例和23例)未复发,共134个有效消融点,平均消融压力为(12.0±7.5)g,间隔组和游离壁组的有效消融点平均消融压力[(13.0±9.4)g vs(11.0±4.4)g]以及压力适中区(5~15 g)有效消融点比例(39%vs 74%)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间隔组和游离壁组的有效消融点消融压力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1.5%和40.9%(P<0.01).随着消融压力增加,电压和阻抗也相应增加.结论:RVOT-PVC消融放电中的平均有效压力为(12.0±7.5)g.RVOT常见消融部位的压力大小和分布趋势显著不同,游离壁RVOT-PVC应采用适中且稳定的压力进行消融.

  • 压力感应导管(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软件技术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远林;张文勇;刘剑雄;胡咏梅

    目的 评价压力感应导管(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软件技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28例,按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术中使用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技术,65例)和对照组(术中使用普通盐水灌注TC消融导管63例).记录环肺静脉不同区域导管与心房壁的接触压力大小、逐点消融每点消融时间、肺静脉单圈隔离率、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和术中并发症以及1年复发率.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术中肺静脉前庭隔离率均达100%.研究组肺静脉前庭单圈隔离率72.3%、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3.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12个月随访房颤复发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1例并发症,研究组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对照组术后发生动静脉瘘,但这2例并发症与导管消融操作无关.结论 SmartTouchTM导管联合Visitag技术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肺静脉前庭的单圈隔离率,降低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率.

  • CLINITRON Ⅱ气动悬浮烧伤治疗床故障检修

    作者:李信政;古庆恩;上官林峰

    CLINITRON Ⅱ气动悬浮床是目前较先进的患者支托设备,这种悬浮系统的特点是:空气流上升时将微球悬浮,微球层的形状像沸腾的牛奶一样.它和患者的接触压力减小到很低的程度,不至于妨碍皮肤和肌肉的毛细管血流,完全避免褥疮溃疡的产生.因为滤单在流体上是自由滑动的,所以不存在组织机械性擦伤的摩擦,避免现有创伤的恶化和感染,有助于快速愈合.

  • 构建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有限元模型及力学分析

    作者:刘骞;王万春;姚长海

    背景: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使关节承受力学过载并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然而其诱发骨关节炎的相关力学机制仍不清楚。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内力学环境,进一步了解其病理力学特点。
      方法:采用正常髋关节CT数据,利用Mimics和Hypermesh软件准确构建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 软件中,模拟坐下、起立时的力学加载条件,对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的软骨接触力学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基于CT数据准确构建了包含关节软骨的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坐下、起立加载过程中,正常髋关节在大屈髋位时峰值接触压力分别为4.43,4.59 MPa;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分别为14.96,14.86 MPa,髋臼缘前上方出现过高压力和应力集中。提示髋臼软骨过高的接触压力可能是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导致骨关节炎的力学机制。

  • 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及生物力学变化

    作者:张元民;王国栋;张玉革;赵晓伟;王雷;李炳亮;孔颖

    背景:生物力学实验有助于阐明为何半月板切除后会导致进行性的软骨病变.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原因复杂,包括生物学、力学以及结构通路等.目的:研究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胫股关节接触面积、压力及半月板应变的变化.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的混合品种的狗后肢膝关节标本,序贯进行以下半月板切除操作,采取百分比来计算每一样本半月板切除的范围:①内30%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②内75%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③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用双轴液压伺服生物材料测试实验机(MTS 858)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统计学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结论:半月板组织切除越多,内侧和外侧胫股关节接触面积下降越明显,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后,内侧接触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之后,外侧接触面积显著减少.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75%和全切之后,内侧间室的接触压力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侧半月板后角完全切除后外侧间室接触压力显著降低(P<0.05).因为半月板组织的切除,其相应的应变下降,但是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半月板切除多少决定术后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功能;对于半月板撕裂,尤其是“红区”损伤,应尽量选择半月板缝合术,减少半月板切除范围,以避免或者延缓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 操作鼠标时鼠标和腕部接触压力的TekScan测量

    作者:张绪树;郭媛;安美文;张明

    目的 研究不同鼠标操作时鼠标和腕部与桌面之间接触压力分布特征,探讨操作鼠标时桌面对鼠标和腕部的影响,获得导致手及腕部肌肉骨骼不适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使用激光扫描仪和TekScan压力测量系统,测量不同鼠标操作时鼠标和腕部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结果 测量得到了鼠标和腕部与桌面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和接触力随时闯的变化关系以及接触压力峰值.在单击左、右键和滚动中键时鼠标的接触压力峰值分别为62.87、33.83、74.66 kPa,而腕部为击键过程的小值,分别为23.25、11.02、16.26 kPa.结论 在操作鼠标过程中,由于大、小鱼际以及腕部的尺侧和桡侧区域一直受到持续的压力作用,重复持续的鼠标操作会导致腕管综合症等肌肉骨骼不适症的发生.

  • 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接触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骞;王万春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关节软骨接触力学的变化.方法 建立正常髋关节及不同α角的Cam型FAI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行走、坐下、起立等日常活动下的关节软骨接触压力和应力.结果 完整步态周期加载过程中,不同α角的Cam型FAI软骨接触压力分布与正常髋关节接近,无高接触压力和Von Mises应力集中区域;坐下、起立加载过程中,Cam型FAI软骨接触压力均大于正常髋关节,且随α角的增加而增大,其接触区域主要位于髋臼缘前上方,局部出现过高压力和Von Mises应力集中.结论 Cam型FAI软骨接触力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运动方式,关节软骨过高的接触压力和Von Mises应力,可能是其引起软骨退变并终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力学原因.

  • 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边缘接触效应

    作者:程倩;田波;王元培;赵三星;陈晓明;王凤才

    目的 研究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不同行走姿态下的接触力学行为,特别是大幅度运动可能导致的边缘接触效应.方法 建立球面共型接触的髋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髋臼相对股骨头的倾斜状态和对股骨头施加恒定竖直方向载荷相结合,等效模拟分析人工髋关节不同行走姿态下的接触状态.结果 髋臼相对股骨头倾角在小于约60°范围内增加时,其对应的大接触压力呈下降趋势,接触面积有所增大;当倾角超过80°范围时,关节接触区域因靠近髋臼边缘,大接触压力位置由初始接触点向髋臼倾斜方向移动了约6°~9°的位置,用以满足压力分布合力与外载荷的平衡,接触压力和分布范围有所增加.结论 髋臼相对股骨头较大倾斜状态极易引起不同的边缘接触现象,置换人体髋关节产生的边缘接触问题需要引起临床外科和关节制造上的重视.

  • (扌衮)法接触压力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邱桂春;李义凯;吴雄;周楠

    目的:测定(扌衮)法不同时间段的接触压力,为临床教学研究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应用压力传感器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术者进行(扌衮)法操作时不同时间段的接触压力.结果:在外展和内收部位,(扌衮)法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系数相近.在外展和内收的转折点仍保持较大的作用力.结论:该术者(扌衮)法操作时作用力均匀,手法准确,该试验方法对于纠正临床初学者的手法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扌衮)法 接触压力
  • 关节面接触压力动态测量方法的改进

    作者:高庆涛;王长田

    关节面接触压力的动态测量是关节生物力学教学和研究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以往对关节面接触压力的测量只能应用压敏片,根据压敏片的颜色变化,判断接触压力的大小.这种测量方法,只能测量在特定姿势、特定负重状态下的接触压力,在教学中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关节面接触压力的大小,更不能观察关节面接触压力的动态变化曲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关节面接触压力的动态测量系统,并应用于关节生物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胫骨外侧髁骨折塌陷对关节轴线及接触压力的影响

    作者:白波;F.Kummer;D.Sala;K.J.Koval;P.Wolinsky

    目的:研究在胫骨外侧髁骨折中关节面塌陷和外侧半月板切除对膝关节轴线、接触面积及压力的影响.方法:6个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胫骨外侧髁劈裂骨折模型,通过使用支撑垫片制成关节面塌陷0、1、2、4和6 mm.膝关节在屈膝0°,负荷500N和屈膝30°,负荷350 N.通过数码相机记录关节轴线的变化;而关节内外间隙的压力和压力扩散则由F-Scan感应器记录.每个标本在保留和切除外侧半月板下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关节面塌陷高度的增加,膝关节外翻角度、外侧间隙的平均和大的接触压力逐渐增加,而接触面积则逐渐减少.在屈膝0°,关节面塌陷6 mm时,外翻角度平均增加7.6°,平均接触压力和大接触压力分别增加208%和97%;而接触面积则减少33%.在同一关节面塌陷高度,切除半月板平均增加38%的外翻角度和外侧间隙45%的接触压力;而接触面积则减少2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胫骨外髁劈裂骨折中,减少关节面的塌陷十分重要,特别是在需切除半月板的时候.

  • 办公室人员的“职业病”

    作者:窦婷婷

    什么是肌肉骨骼疾患肌肉骨骼疾患是由于工作中重复用力、快速移动、大力度、接触压力、异常姿势所引起的慢性肌肉、肌腱、骨骼及神经损伤,好发部位有下背、肩、颈、手、腕、上背等.常见的是下背疾患,其次是颈、肩疾患.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为15%~20%,办公室职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40%以上.与体力活动相比,电脑操作具有静态作业、重复性操作、作业姿势固定等特点.长时间操作鼠标、键盘,身体的肌肉骨骼系统(包括手腕、肩、臂、背、腰等)承受大量的动、静负荷,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会引发下背痛、肩颈痛、腕管综合征等肌肉骨骼疾患.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