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重视对血管亚临床病变的控制

    作者:孙宁玲

    心血管病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及吸烟等,通常通过损害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反映血管亚临床病变的指标主要为动脉弹性异常并常见于如下几个方面:(1)动脉的扩张性降低;(2)动脉壁增厚及硬度增加;(3)动脉顺应性下降;(4)动脉内的斑块形成等.脉压增大常提示动脉弹性明显减退,而内皮功能不良常反映早、中期的动脉弹性异常.因此早期检测动脉的结构及功能异常对于预测血管的亚临床及临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分析

    作者:马志毅;孙宁玲

    目的分析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与外周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28例无高血压病患者采用美国FDA批准的PULSEMETRIC动脉功能测定仪(型号DynaPulse200M)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记录肱动脉脉搏图并计算系统血管顺应性、阻力,肱动脉顺应性、扩张性、阻力,分析高血压伴及不伴冠状动脉病变者的动脉弹性的特点.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中严重冠病变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者,而动脉顺应性(缓冲功能)明显低于非高血压者.(2)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弹性有随冠脉病变加重而下降的趋势,但仅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时出现有意义的变化.(3)女性高血压病合并≥2支冠脉病变者肱动脉顺应性、扩张性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肱动脉阻力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单支病变患者.(4)女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者肱动脉顺应性、系统血管顺应性明显低于狭窄程度≤75%者;而男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者肱动脉阻力明显高于狭窄程度≤75%者.结论无创方法测得的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功能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其中男性以动脉阻力参数变化为主,而女性以动脉缓冲功能爱损为主.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鲁雁;孙宁玲;常玲;刘喜荣

    目的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动脉弹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200例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进行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根据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和升高两组.分别应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Complior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动脉弹性相关指标: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cf).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C1、C2、PWVcf组间差异比较.结果(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组C1、C2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WVcf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龄分层后发现,<60岁组患者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组C1显著低于正常组,PWVcf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组C1、C2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单纯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中尿白蛋白/肌酐升高组C1、C2均低于正常组,PWVcf均高于正常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升高与其动脉功能有关,尿白蛋白排泄率高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动脉弹性功能异常.

  • 老年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佳月;赵玉生;吴海云;李晓英;刘丽;王琳;陈瑞

    各种危险因素所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归因于两种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等结构改变和动脉弹性等功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弹性减退发生机制不完全相同,对预后的影响也不同.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动脉内膜病变,范围局限,引起传输功能紊乱和外周脏器和组织灌注障碍.动脉弹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大动脉缓冲功能障碍,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动脉管壁中层物质和胶原含量增加,弹力层断裂,伴有中层纤维化和钙化.探讨动脉结构与动脉功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综合反映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造成的损害,并在较短时期内显示治疗的效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更换提供依据.

  • 烟酒对心脏冠状动脉及心肌氧化系统的影响分析

    作者:马雷

    在我国,尤其东北地区人饮酒量大、吸烟人数多,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20%~30%与吸烟饮酒有关,因此探讨烟、酒精对心脏冠状动脉弹性和硬化程度和心肌氧化应激系统的影响分析同时吸烟和饮酒对冠脉和心肌氧化-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和机制。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及其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陈莉;王涌;王怡

    对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的成像原理、动脉硬化分析参数及其公式、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运动训练与人体血管弹性

    作者:朱蔚莉;郑陆;杜艳艳

    动脉弹性(elasticity)是指动脉容积随压力变化的比值.动脉弹性下降时,僵硬度(stiffness)增加.多种因素如老龄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等,都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动脉僵硬度增加是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独立危险因子[1].

  • 阿托伐他汀对改善冠心病合并有或无糖尿患者动脉弹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彦昂;楚艳贞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有无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阿托伐他汀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123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服药组(A1组)82例和未服药组(A2组)41例。服药组中43例合并糖尿病(B1组),39例未合并(C1组) ;未服药组中22例合并糖尿病(B2组),19例未合并(C2组)。未服药组给予常规治疗,服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6个月后分别进行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测试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结果治疗后服药组合并或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 baPWV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对于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则能显著改善动脉血管弹性(P<0.01)。而对于未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均未能显示对动脉血管弹性改善作用(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动脉血管弹性,并且能显著改善没有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动脉血管弹性。

  •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观察

    作者:时淑芳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2例)。3组患者均进行规律运动,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及动脉弹性(baPWV)。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0周后的baPWV水平与基线值比较均降低,但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弹性力学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李博;刘峻松;王晶;张殷;许婧;刘先霞;徐勇;智光

    目的: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水平与颈动脉血管弹性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冠心病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根据颈动脉斑块是否形成分为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另选取无冠心病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GGT水平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对所有受试者行颈动脉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tor imaging,VVI)检查,测量并记录颈动脉各节段大径向运动速度(Vs)、大切向应变(Smax)、大切向应变率(SRmax),取各节段平均值,比较3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弹性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血清GGT水平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斑块组各节段平均Vs、Smax、SRmax低于非斑块组、对照组(P<0.05),非斑块组各节段平均Vs、Smax、SRmax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各节段平均Vs、Smax呈负相关,(rVs=-0.683、rSmax=-0.47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颈动脉血管弹性力学变化呈负相关。血清GGT水平联合颈动脉VVI检测对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病变程度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 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片对动脉弹性及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作者:程瑞雪;郭沛彩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 以35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连续用药2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动脉弹性、左心室肥大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明显上升;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为主,未影响疗程.结论 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阿托伐他汀片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延缓甚至逆转左心室肥大,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动脉弹性的变化及相关关系

    作者:滕伟;惠学志

    目的 测定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探讨其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C1、C2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进行测定.结果 hs-CRP与C1、C2呈负相关(r=-0.341,r=-0.462,P<0.05),C1与C2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 hs-CRP与动脉弹性呈负相关,提示血管慢性炎症参与动脉弹性下降过程,检测C1、C2能早期发现动脉弹性功能减退.

  • 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中运用血脂康治疗对改善血压与动脉弹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72例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病例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观察组36例施加血脂康治疗,研究两组对象的临床用药结局。结果施治前,两组的SBP、DBP和IMT指标值基本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两组各项血压及动脉弹性指标均有程度不等的改善,且观察组的平均值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口服血脂康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动脉弹性,适合加强推广。

  • 运动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的分析

    作者:王雁;朱利月;任爱华

    目的 对于静息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运动血压异常升高者,分析以动脉弹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为代表的靶器官病变情况,并简要评价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根据运动平板试验,以运动峰值收缩压≥200 mm Hg为诊断标准,分为运动高血压组[n=48,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64.7±7.1)岁]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53,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61.0±6.4)岁],用心-踝血管指数(CAVI)作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指标,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心踝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并分析2组间降压及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①与运动中血压反应正常组相比,出现运动高血压患者中,肥胖、吸烟史、高HbA1c、高LDL、合并脑卒中比例明显增多,服用他汀药物比例减少(P<0.05).②运动高血压组患者CAV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显著大于运动血压正常组[(10.61±0.78)m/s vs.(9.03±0.91)m/s,P<0.05;(3.98±1.11) mg/mmol vs.(2.30±0.53)mg/mmol,P<0.05];③运动高血压组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联合使用比例(33.3% vs.39.6%)低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血压异常升高的患者其靶器官病变更显著,CCB与ACEI/ARB的联合使用对运动血压的控制作用较强.

  • 瞬时波强技术对糖调节受损者胫前动脉弹性变化分析

    作者:陈正雷;王全江;张煜华;张波涛;夏若豪;宋洁

    目的 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胫前动脉的弹性变化及意义.方法 根据空腹血糖值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值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血糖正常组),B组(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C组(糖尿病前期组),分别测定各组下肢胫前动脉WI的以下指标: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增大系数(AI)、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负向面积(NA).结果 与A组对比,C组的β、Eρ 、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β、Eρ、AI、PWVβ、NA和C组的AI、NA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胫前动脉已出现弹性减低,WI技术对糖调节受损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 动脉弹性功能性影像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文倩;成官迅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动脉硬化又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逐年上升并日趋年轻化.如果能尽早检测早期动脉硬化发生,就可以通过药物或者饮食使动脉硬化的发生产生逆转,所以动脉硬化的早期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动脉硬化发生的早期即内皮功能失调期,动脉弹性会有所降低,动脉弹性又称动脉顺应性,是动脉舒张功能的表现,它取决于动脉管腔直径的大小、管腔硬度及可扩张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的状况.

  • 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弹性的关系

    作者:刘宏;孙刚

    血管内皮层是菲薄的扁平形细胞汇合而成的,它覆盖在所有血管的内表面.20世纪70年代以前,内皮层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相对无活性的细胞层.然而在过去的20年内,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内皮功能的显著作用,包括凝血、纤溶、动脉功能和血管生长的作用.除上述共性外,内皮细胞还有宿主器官特有的作用,如在心脏的心肌功能抑制,在肺脏的气体交换,在肝脾的吞噬作用等.

  • 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作者:王淑霞

    目的 探讨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CCB+ACEI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为94.43%,对照组的总有效为87.5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降压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小动脉弹性,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和左室肥厚的关系以及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的疗效

    作者:罗晓波;伍建红;李正初;王建坤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正常血清胆红素水平内不同胆红素水平与动脉弹性及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的疗效.方法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79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利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动脉弹性,利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按照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79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组,A组,48例;高血清胆红素水平组,B组,31例.患者连续服用氨氯地平36个月,比较两组动脉弹性和LVMI的变化.结果 79例患者血清TBil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A、B两组TBil分别为(7.8±1.8)μmol/L和(14.3±1.7)μmol/L,两组TBil比较,(P<0.01).服用氨氯地平8周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且保持平稳.A组治疗前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C2逐渐增加,A组在治疗24个月时即出现显著改善,两组均在治疗3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治疗前A组LVMI高于B组,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为两组LVMI逐渐降低,A组治疗前与治疗36个月后比较,P<0.05,B组治疗前后LVMI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血管损伤呈反相关.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恢复受损的动脉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功能,减轻LVH.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德祥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7例.所有入选者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92例,PWV<0.9 m/s)和观察组(155例,PWV≥0.9 m/s).两组患者均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情况及各种因素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异各项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血压变异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24h收缩压-标准差、空腹血糖、晨峰血压是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变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可加重靶器官损害.

295 条记录 4/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