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作者:石炳毅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近年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B淋巴细胞则是体液免疫的核心[1].B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确,有众多调控因子参与.目前认为,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诱导的效应机制包括补体依赖途径和非补体依赖途径的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炎症细胞的募集反应和补体依赖的吞噬作用.终的病理反应为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以及体液和细胞侵袭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导致组织损伤.

  •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T淋巴细胞激活效应的研究

    作者:张坤;余佩武;高朋芬;饶云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790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 反流性肾病患儿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纪泽泉;柳文鉴;殷光真;黄翠雯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反返流性肾病(R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应用单标和双标免疫荧光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测定12例R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膜抗原,从而分析RN患者T淋巴亚群及其活化情况.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正常组相仿,CD+8增高,CD+4/CD+8比值低于正常(P<0.01);T细胞CD+25表达高于正常,T细胞亚群活化表达CD+3CD+25、CD+4CD+25、CD+8CD+25分别较正常组高 (P<0.01);活性化抗原CD+69,CD+71均高于正常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CD+4/CD+8比值与CD+8、CD+25、CD+3、CD+25均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T细胞异常活化在R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功能紊乱与本病关系密切.

  • 昆明山海棠片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艳;郑永唐;何黎;万屏;农祥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标志CD69和CD25及细胞因子IL-4及IFN-γ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昆明山海棠溶液,MTT法检测刀豆蛋白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标志CD69及CD25;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4及IFN-γ.结果:昆明山海棠片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俞瑜;曾耀英;刘良;季煜华;肇静娴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D)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69、CD25及细胞因子IL-2及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分子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预先孵育1 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TRD对小鼠T细胞CD69、CD25表达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TRD对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TRD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CD25,同时TRD也能抑制IL-2及IFN-γmRNA的表达.结论:TRD对T细胞早期活化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 冻干同种异体骨的免疫原性评价及免疫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作者:李明东;奚廷斐;金丹;裴国献

    目的 探讨冻干同种异体骨材料的免疫原性,分析何种动物更适合做免疫相关实验研究. 方法 人淋巴细胞来源于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周静脉血,Balb/c、C57小鼠(各10只)的淋巴细胞为其脾脏所分离,新西兰兔(10只)的淋巴细胞为其外周静脉血所分离.人、BMb/c小鼠、C57小鼠、新西兰免的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分别分为六组:阳性对照组(植物血球凝集素/刀豆蛋白加淋巴细胞),阴性对照组(羟基磷灰石加淋巴细胞)、骨粉A组(冻干骨粉2.0 g/L加淋巴细胞)、骨粉B组(冻干骨粉1.0 g/L加淋巴细胞)、骨粉C组(冻干骨粉0.5 g/L加淋巴细胞)及空白组(单纯培养液加淋巴细胞),采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Alamarblue法进行细胞与材料共培养,72 h后酶标仪570、600 nm双波长下读取吸光度值,计算各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并将三种动物与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做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人、BMb/c小鼠骨粉A、B、C组淋巴细胞转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粉A、B、C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57小鼠及新西兰兔符组之间淋巴细胞转化率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b/c小鼠与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的相关系数为0.959,P=0.003,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C57小鼠与人的相父系数为0.527,P=0.283,新两兰兔与人的相关系数为0.866,P=0.026.结论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冻干同种异体骨粉的免疫原性对淋巴细胞的影响很低,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在以下三种动物中,Balb/c小鼠更适合做免疫原性相关的实验研究.

  • 重组人BAFF112-285的制备及活性分析

    作者:何凤田;郑英如;高会广;李蓉芬;郑汉其;吉青;江渝;陈敏;钟小林

    目的制备具有功能活性的重组人TNF家族的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胞外区112~285氨基酸残基段(rhBAFF112-285),为BAFF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人HL-60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人BAFF胞外区112~285氨基酸残基(BAFF112-285)的cDNA,行序列测定后,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rhBAFF112-285,Ni2+-NTA层析纯化,进而经3H-TdR掺入实验检测其免疫学活性.结果RT-PCR扩增得到了 525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编码人BAFF112-285的cDNA序列一致,该胞外区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水平达细菌总蛋白的45.7%,经纯化后纯度可达98.4%,活性检测证实其能明显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高效表达rhBAFF112-285,所获纯化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所获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 T淋巴细胞活化在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韩亚萍;李军;张永祥;严友德;吴玉英;刘艳;党旖旎;孔练花;邢益平

    目的 探讨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感染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对血液细胞、组织损伤和疾病发展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动态定量监测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CD69、HLA-DR、CD28和CTLA-4等表达水平,分析其细胞表面分子变化与血清酶学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的关系.结果 SFTS患者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HLA-DR在整个病程中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CD4+细胞表面CD28的表达在SFTSV感染早期明显减低,但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而T细胞表面CTLA-4的高表达则出现在感染后的中晚期.SFTS患者病程中,血清ALT、AST和LDH、CK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并伴随着T细胞表面CD69、HLA-DR等活化分子下调和CTLA-4表达水平上调而逐步恢复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低值出现在病程初期,伴随着T细胞表面CD69、HLA-DR等活化分子下调和CTLA-4表达增加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结论 T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可能是组织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而CTLA-4高表达,则可能是对机体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的一种负反馈调节,在SFSTV感染者的免疫应答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 大剂量维生素C对外周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薛美兰;张秀珍;马爱国;姜秀波;张金玉

    目的 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V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抗DNA氧化损伤能力以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共4组,分别给予含VC为0、2 000、5 000、10 000 mg/kg的饲料,实验期为8周.实验结束后无痛处死动物并取血,测定血浆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红细胞膜流动性、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计数彗星细胞测量DNA氧化损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血浆SOD活性明显增高(F=2.987,q=4.24,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F=4.176,q=4.23,P<0.05),红细胞膜流动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增高(F=2.278~2.763,q=3.67-3.84,P<0.05);C组的血浆VC含量明显升高(F=3.235,q=4.63,P<0.01),SOD和红细胞膜GSH-Px活性明显降低(F=2.987、3.478,q=3.68~4.13,P均<0.05),MDA含量明显增高(q=4.08,P<0.05).10 μmol/L H2O2诱发DNA损伤B组和C组较对照组均加重(F=4.137,q=3.94、4.25,P<0.05).结论 较高剂量VC(2 000 mg/kg)可明显增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损伤水平,改善红细胞膜流动性,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当VC剂量超过5 000 mg/kg时,反而会加重淋巴细胞的DNA氧化损伤.

49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