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z作用下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吴斌;谢宝生;薛月英;路盛强;由广兴;刘兴华

    目的探讨能否用QT间期来预测飞行员对+Gz应激的反应情况.方法 37名空军飞行员在人用离心机上经受峰值为4G的正向加速度作用,根据被试者对+Gz应激反应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反应良好组,n=18)、B组(反应亢进组,n=14)和C组(反应抑制组,n=1).实验结束后测量+Gz作用前、中、后心电图的QT间期和RR间期,并对能够测量出QT间期的33人(89.2%)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z作用中QT间期和RR间期明显缩短,QT间期对RR间期的敏感性明显增加(与+Gz作用前比,P<0.001);A组与B组相比,+Gz作用中QT间期对RR间期的敏感性差异显著(P<0.001);用+Gz作用中的QT间期和RR间期建立的判别方程有效,其总的判别正确率为81.8%.结论 +Gz作用下QT间期的改变与自主神经均衡性的变化有关;用心电图的QT间期和RR间期通过判别方程可以预测飞行员对+Gz应激的反应情况,本研究提出的指标和方法有可能在G-LOC预警系统中得到应用.

  •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艳玲;张理义;陈春霞;姚高峰

    目的 探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究入伍后新兵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危因子,为新兵精神疾病筛查工作提供客观工具.方法 选择新兵共83 3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线索调查,心理访谈,以及《中国精神病与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三级检诊明确临床诊断,将确诊患精神疾病的新兵共256例作为病例组,另从健康新兵中分层抽取2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和临床诊断检出率的一致性.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军人心理健康量表8个因子(X1-X8)对新兵精神疾病的筛查效果.结果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复检的敏感度为87.89%,特异度为95.94%.判别函数为:对照组Y=-1.913+0.097 X1+0.176 X2-0.488 X3+0.519 X4-0.042 X5+0.456 X6+0.282 X7+0.156 X8.病例组Y=-6.099+0.324 X1+0.036 X2-0.672 X3+0.844 X4-0.275 X5+0.105 X6+0.537 X7+0.735 X8.总体判别符合率为89.5%,其中病例组符合率为7996,对照组符合率为100%,总误判率为10.5%.CMMHS中的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健康新兵入伍后新发精神疾病的高危因了子.结论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筛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其检测结果与CCMD-3临床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中国军人精神疾病的筛查工具.

  •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的判别分析研究

    作者:张理义;魏红辉;汪广剑;陈方斌;孙剑;李宁;高志勤

    目的 探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入伍士兵精神疾病的预测作用.方法 搜集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新兵和健康新兵各115例,采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用判别分析法建立判别函数.分析除掩饰因子以外,量表中其他11个因子,包括家族和既往史(X1)、成长经历(X2)、个性内向(X3)、应激源(X4)、心理防御不良(X5)、社会支持(X6)、精神病性(X7)、抑郁(X8)、躁狂(X9)、神经症(X10)及人格偏移(X11)对新兵精神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量表总分以及家族和既往史、个性内向、应激源、心理防御、社会支持、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人格偏移、掩饰等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长经历因子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强迫引入法,将精神疾病预测量表中除掩饰因子以外的11个因子作为白变量,得到Fisher线性判别式函数:病例组=-7.014-0.278X1+1.556X2+1.563X3+0.878X4+0.183X5-0.845X-0.562X7-0.353X8+1.246X9-0.505X10+1.029X11;对照组=-2.971+0.056X1+2.194X2+0.707X3+0.592X4-0.086X5-0.888X6-0.133X7-0.360X8+0.654x9-0.467X10 +0.308X11.判别函数对患精神疾病新兵及健康新兵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76.5%和100.0%,总体判别符合率为88.3%,总误判率为11.7%.结论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新入伍士兵精神疾病的预测符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的判别分析研究

    作者:杨声;吴侔天;张长久;谢敏豪;邓静;杨志勇;方子龙;郭建军

    目的:建立新的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判别函数,提高EPO血液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法:人体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24名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重组EPO和安慰剂.实验阶段分为注射前(1周)、注射期(4周)和停药期(4周)3个阶段.每名受试者在整个人体实验的3个阶段中共采集血样18次.用Advia120血液分析仪检测24名受试者的红细胞压积(HCT %)、网织红细胞压积(RetHCT)、巨红细胞百分数(Macro%);血清EPO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应用人体实验数据中注射期的数据构造判别函数,判别能力用Wilks'Lambda法进行检验;对所建立的判别函数进行回代检验,并对短期使用EPO的效果进行判别,将其结果与第一代判别函数(On_Model)进行比较.结果:两个新的判别函数为:Z_on(男性)=0.988Ln(EPO)+0.253Ln(sTfR)-0.032Ln(Macro%+0.1)+0.547HCT+0.319RetHCT,界值为3.2;Z_on(女性)=0.862Ln(EPO)-0.067Ln(sTfR)+0.103Ln(Macro%+0.1)+0.311HCT+0.439RetHct,界值为2.5.判别力经Wilks' Lambda统计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Z_on判定男性和女性各有1例假阴性,而采用On_Model则男性有3例假阴性,女性有8例假阴性.在使用1次和Z次EPO后用Z_on能全部进行正确判别,但使用On_Model均有假阴性发生.结论:新的判别函数Z_on对使用EPO的误判率低于第一代判别函数On_Model,并对短期注射EPO的判别效果高于On_Model.

  • 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肠外浸润判别函数的研究

    作者:孙灿辉;冯仕庭;宋敏;彭振鹏;范淼;谢红波;孟悛非;李子平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直肠癌肠外浸润的判别函数,以期提高结直肠癌肠外浸润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4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49个肿块,术前行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每个肿块取1~2个层面,共96个层面.根据病理结果将96个层面分为肠外浸润组和非肠外浸润组,将2组动态增强后各时间点(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 s)肿块CT值与肿块处肠外5 mm范围内组织的CT值的差值进行判别分析,求出结直肠癌肠外浸润的判别函数.将CT形态学判别肠外浸润的结果和求出的判别函数判别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应用方差分析比较2组各时间点CT值差值的差异性.结果 肠外浸润组CT值差值范围为(43.6±27.8)~(52.3±30.8)HU,非肠外浸润组CT值差值范围为(100.4±20.3)~(116.2±21.4)HU.其中肠外浸润组20 s和40 s时的CT值差值分别为(43.6±27.8)和(50.9±27.8)HU;非肠外浸润组20 s和40 s时的CT值差值分别为(102.0 ±16.9)和(116.2±21.4)HU.2组各时间点CT值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78,P<0.01).经判别分析,得到判别函数(D)=-3.450+0.023X1+0.017X2-0.001X12-0.001X22+0.002X1×X2,其中X1表示20 s CT值差值,X2表示40 s CT值差值.根据结直肠癌CT形态学表现正确判断69个层面,误判27个层面,其中20个层面非肠外浸润误判为肠外浸润,诊断肠外浸润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64.3%,准确性为71.9%.应用判别函数正确判断85个层面,误判11个层面,其中5个层面非肠外浸润误判为肠外浸润,诊断肠外浸润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91.1%,准确性为88.5%.结论 结直肠癌肠外浸润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的判别函数可以提高肠外浸润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 抗核抗体与补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冰;冯斐斐;杨新周;聂广金;张鹏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和补体C3、C4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52例SLE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用散射比浊法检测C3、C4.结果 52例SLE患者的ANA阳性率为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值(x±s)分别为(0.74±0.34)、(0.18±0.09),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指标问相关关系为:C3与C4呈正相关关系.C4与ANA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与ANA未呈现相关关系.判别分析得到的分类方程式为病例组:Y1=-43.858+7.316×性别+0.425×年龄+14.701×C3+57.190 × CA+10.125×ANA;对照组:Y2=-36.500+9.520×性别+0.397×年龄+19.694×C3+44.672×C4+4.893×ANA;利用上述分类函数方程式.对病例和对照进行判断,判断SLE患者的符合率为88.5%,判断正常对照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检测ANA、C3、CA对SLE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C4的意义大,在诊断SLE的实验室检测中是必不可少的3个指标.

  •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麦冬药材产地

    作者:余国梅;王苹;张延莹;梁斌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鉴别麦冬药材产地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4个产地126批麦冬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图,采用判别分析法通过优化光谱预处理条件和主成分数,建立药材鉴别模型.结果 建立的模型鉴别准确率达到98.4%.结论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准确、快速鉴别麦冬产地.

  • 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不同来源、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多糖的组成和含量

    作者:周桂芬;吕圭源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不同种植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并根据含量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 铁皮石斛药材用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用3.0 mol·L<'-1>盐酸水解,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测定单糖衍生物;并利用SPSS16.0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 铁皮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不同生长年限、9个种植基地的13批铁皮石斛样品甘露糖的含量范围为19.65%~34.27%,均符合药典标准;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甘露糖含量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的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13批样品按生长年限聚成3类;并建立了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100%.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 判别铁皮石斛的生长年限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Procrusts重叠以及多元统计应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颅面分类的研究

    作者:那宾;许天民;林久祥

    目的:使用Procrusts标准化以及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方法对安氏Ⅱ类错(牙合)颅面形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使用形态测量以及多元统计对错(牙合)进行分类的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1997~2000年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894名,通过影像测量及小平方和重叠法(PS)进行聚类分析以及亚型划分,并利用判别分析判别聚类分析准确性,建立判别方程,为今后新样本的分类和治疗后样本颅面形态的变化研究打下基础.结果:将样本头颅侧位片进行Procrusts标准化后,使用聚类分析将其分出11个具有各自形态特征的类型,建立3个判别方程,交互验证准确率为80.17%.结论:PS重叠法用于形态学分类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对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对于不同类别,判别的准确率有所不同;判别方程的建立为今后新样本以及治疗后样本分型的研究打下基础.

  • 普通坐标和procrusts重叠标准化坐标对安氏Ⅰ类错(牙合)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的对比研究

    作者:韩冰;许天民;林久祥

    目的:根据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的普通坐标和procrusts重叠标准化坐标,分别对其进行亚类分析,比较采用两种坐标对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类的区别及其在错(牙合)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997至2000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946例,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治疗前的X线头颅侧位片标定并取得普通坐标,然后采用procrusts重叠标准化,分别应用以上两种坐标将这些头颅侧位片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 (1)安氏Ⅰ类错(牙合)治疗前X线头颅侧位片根据其普通坐标可分为21个亚类(分类A),总判别准确率和交叉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2.7%和68.4%;而采用标准化坐标可分为20个亚类(分类B),总判别准确率和交叉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7.8%和71.9%.(2)以分类A的分类结果来判别样本的标准化坐标,总判别准确率和交叉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9.8%和49.7 %;而以分类B的分类结果来判别样本的普通坐标,两判别率分别为78.5%和60.2 %.(3)分类A中,部分组之间形态类似,其差异主要是源于年龄差异;而在分类B中,不存在这样的分组.(4)分类A中,大样本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15.9%,样本数大于40的亚类有8个;而在分类B中,大样本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74.7%,样本数大于40的亚类仅有2个.(5)两种分类方法都可以对新样本进行亚类判别,但是分类B 需要对所有样本重新标准化,重新聚类;而分类A应用相对简单.结论:两种坐标的分类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坐标标准化后明显有使分类集中的趋势,并可以去除部分年龄因素对分类的影响,但对新样本进行分类判别时过程复杂.因此,如果在临床中需要快速诊断新病例的分类时,普通坐标应用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注意年龄因素对分类的影响.

  • 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理类型的判别分析

    作者:王爱红;王明全;周小燕

    目的 建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部良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贝叶斯判别模型.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238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实验室检查资料.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13例非小细胞肺癌、65例小细胞肺癌和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为了验证函数模型的判别价值,利用相应的指标数据回代预测分组.结果 肺部良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五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别函数对于肺部良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正确率分别为93.33%、65.49%和64.62%.结论 贝叶斯判别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的判别函数鉴别诊断模型可简便、快速、有效地对肺部良性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进行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 对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作者:姜莎莎;王慧欣;杨彩云;杨学芳;邵芳;李耿;王亚娟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不同炎性指标在本病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收治19例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受累关节为髋关节8例,膝关节7例,肩关节4例。其中13例患儿伴有发热,9例患儿早期未存在患病关节的红肿、触痛、皮温升高及肢体活动受限等典型表现。首次就诊时,化脓性关节炎患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比例分别为(63.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化脓性关节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沉升高比例分别为(100%、100%、41.6%),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沉升高比例低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9例患儿X线检查均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所有患儿入院后予静脉抗生素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的16例中,除1例因合并髋关节病理性脱位关节活动不良外,其余患儿患肢发育及运动未发现异常。结论对于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应提高认识,如得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 运用心理测量指标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

    作者:杨月珍;王尔贵;沈兴华

    目的探讨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的简易、可靠方法.方法对参加海上实习的90名学员进行心理问卷测量,经单因素分析,选出13个变量引入判别分析,得出分类判别函数,对样品进行回顾性回代,观察预测效果.结果对实际发生晕船与用分类判别函数进行预测晕船的结果列配对为:实际发生晕船且预测发生晕船者为29人,实际未发生晕船而预测发生晕船者为12人,实际发生晕船而预测不发生晕船者7人,实际未发生晕船且预测不发生晕船者42人,该方法预测符合率为78.88%,灵敏度为80.56%,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运用心理测量指标筛检晕船发病易感人群不失为一种简易、可靠的筛检方法.

  •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红参药材

    作者:王钢力;聂黎行;张继;梁锡猛;徐纪民;林瑞超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鉴别红参及其伪品.方法 收集300份中国红参及多种红参伪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近红外光谱法可正确鉴别红参与其伪品.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红参类药材的鉴别.

  •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成分数据分析在中药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陈佳佳;李爱平;张晓琴;秦雪梅;李胜家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时常常需要对谱峰面积进行归一化,而归一化后数据的相对比例与原始谱图中峰面积的相对比例相同,因此归一化后数据能反映谱峰面积的相对信息.选取每个样本对应的谱峰面积归一化后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成分数据是仅含有相对信息的非负向量,故归一化后的数据可以被考虑为是成分数据.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成分数据分析可研究中药评价中各组样本的均一性、寻找影响不同组分类的特征代谢物、对给定的新样本进行判别分析.黄芪质量评价的实例分析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在羊蹄类生药分类中的应用

    作者:刘荔荔;原源;陈万生;张汉明;吴玉田

    目的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部分羊蹄类生药进行鉴别,为生药鉴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方法 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可以有效地对部分羊蹄类生药进行鉴别,所得分类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羊蹄类生药的快速准确鉴别.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液学改变

    作者:郑召民;卢旭华;董天华;张树桧;刘尚礼

    目的测定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femoral head,NONFH)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变化,筛选敏感分子标记物用于早期诊断和筛选高危人群.方法研究对象共分三组:(1)NONFH早期组(塌陷前期)30例,(2)NONFH晚期组(塌陷后期)30例,(3)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对象均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蛋白C(PC)、D-二聚体(D-Dimer)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结果(1)NONFH早、晚期组血小板GMP-140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PC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D-Dimer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l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骨坏死情况越严重,各项指标上升或降低的趋势越明显,而且各项指标早、晚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2)经判别分析,筛选出Pal、D-Dimer、PC三个指标,建立NONFH早期、晚期和正常对照三类判别函数式.NONFH早期:Y1=-26.396 6+41.491 6X10+0.0512X4+4.139 0 X1;NONFH晚期:Y2=-66.756 6+82.131 5X10+0.108 2X4+2.723 3X1;正常对照组:Y3=-26.7049+20.5695X10+0.032 7X4+6.190 0X1.回代判对率97.78%.结论(1)NONFH患者各期均存在高凝和低纤溶状态.(2)PAI、D-Dimer、PC为NONFH患者的血液学敏感指标.

  • 国人髋臼性别判别分析

    作者:贺智;潘曦东;周蔚;张跃明;丁士海

    目的:建立国人髋臼测量的性别判别分析函数.方法:选用由长春及通辽地区出土的成套成人髋骨175副(男91、女84)对其髋臼进行测量,并计算出3个指数值.结果:应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了7个判别函数式,其判别符合率,男性分别为93.41%、91.21%、92.31%,女性均为80.95%;各个因素中髋臼前后径贡献率高为56.925%.结论:对髋臼的性别差异只有通过判别函数式来进行判别,才具有使用价值.

  • 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判别方法

    作者:王鹏;王振国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中药衔接的桥梁,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持以中医药经典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多学科技术和方法,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将其科学内涵用现代科技语言表达出来,是中药现代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为此,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于2007年设立了"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本着"系统工程、有限目标、总体把握、重点突破"的原则,正式启动了以寒热药性为核心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工作.

  • 动态心电图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心肌缺血的探讨

    作者:许祥林;崔敏;李小薇;杨春丽;杨兴艳;郭玲

    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 AECG)是诊断心肌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均以ST一过性压低作为心肌缺血的主要判断方法.但由于假阳性的存在,降低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发生时常伴有其他一些心电图异常改变,如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 QTd)及心率(hear rate, HR)等.将多项AECG所观察到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能有助于减少假阳性的发生,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应用逐步判别分析对此作初步探讨.

274 条记录 4/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