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正宇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空肠饲服组和西药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清胰汤保留灌肠;空肠饲服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清胰汤空肠饲服;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和善得定皮下注射治疗,观察各组症状、体征,检测血、尿淀粉酶.结果:观察组与空肠饲服组、西药对照组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天数,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与西药善得定及清胰汤空肠饲服具有相似的疗效.

  •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运用对治疗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蔡金花

    总结了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作用的效果,认为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运用可有效减轻胰腺炎患者的腹痛、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有效抑制胰腺分泌,缓解胰腺炎症;同时,胃肠麻痹的症状得以缓解,能有效改善腹胀、胃肠内毒素积聚的现象.

  • 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尹志蓉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清胰汤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在入院后实施清胰汤保留灌肠,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腹痛初步缓解时间、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入院后经口进食时间及首次排大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率、死亡率等.结果 观察组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大幅度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痛初步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 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石梅

    总结了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腹痛情况、腹部体征及大便的次数、性质、肠蠕动变化,给予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等.认为对SAP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能提高SAP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清胰汤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胃肠动力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强;唐才喜;王湘英;冯斌;杨凯庆;贺明连;赵志坚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以及清胰汤对其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模型组),SAP模型+清胰汤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多点注射诱导,清胰汤治疗组造模后给予清胰汤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4 h采用双极银丝电极记录大鼠胃窦部消化间期复合肌电活动(IMC),随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清胰汤治疗组均表现为MTL浓度降低而VIP浓度升高(均P<0.05),但清胰汤治疗组MTL浓度降低与VIP浓度升高的程度低于模型组,且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也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与清胰汤治疗组IMC的周期及Ⅰ,Ⅱ相时间延长,而IMC Ⅲ相时间缩短,IMC Ⅲ相峰电位的振幅及频率降低(均P<0.05),但清胰汤治疗组IMC的各项指标改变不如模型组明显(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AP大鼠的IMC Ⅲ相时间与MTL浓度呈正相关(r=0.967,P<0.05),与VIP浓度及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负相关(r=-0.592,P<0.05; r=-0.736,P<0.05).结论:SAP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与胃肠激素紊乱有关,清胰汤可能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而改善胃肠动力.

  • 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影响

    作者:王湘英;张兴文;肖彦;李想;卢义展

    目的 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 h后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ET)浓度和大肠杆菌DNA含量(Ct值).结果 QYT组ET浓度、大肠杆菌DNA含量均低于AHNP组.结论 清胰汤可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细菌DNA表达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道的细菌、内毒素移位.

  • 西医疗法联合清胰汤有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作者:梁凌霄;邢金燕;孙运波

    目的 探讨传统中药和西医疗法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 观察和比较西医疗法(对照组)和传统中药清胰汤和西医疗法相结合(治疗组)总的临床疗效,腹痛减轻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ICU停留时间等临床指标;并检测和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比对照组的71.43%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更显着(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腹痛减轻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着改善(P<0.01),但血清IL-6,IL-10,TNF-α和hs-CRP下降在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显著(P<0.01);IL-6水平,TNF-α和hs-CRP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结论 传统中药与西医疗法结合表明治疗SAP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能够平衡炎症网络,这种结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兴文;王湘英;卢义展;肖彦;李想

    目的 探讨清胰汤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AHNP组、AHNP+清胰汤治疗(QYT)组和假手术(SO)组.AHNP组与QYT组大鼠建立AHNP模型,SO组大鼠仅开腹翻动胰腺.QYT组造模后进行清胰汤胃灌注,另两组生理盐水灌胃,24h后检测门静脉血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浓度,小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小肠黏膜电镜观察.结果 QYT组血DAO及ET浓度、小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均低于AHNP组,电镜结果好于AHNP组.结论 清胰汤可显著降低实验性AHNP大鼠门静脉血中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浓度,减少肠黏膜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HNP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 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毕旭东;赵晶;付晓光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清胰汤治疗组(Q组)及地塞米松联合清胰汤组(D+Q组),每组20只。每组按照不同时间点分为2、6、12和24 h 4个小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AP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生理盐水,D组经阴茎背静脉给予地塞米松,Q组鼻饲给予清胰汤,D+Q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清胰汤。用5%牛磺胆酸钠经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TNFa(肿瘤坏死因子a)、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和AMY(淀粉酶)水平,计算胰腺脏器系数并观察大体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SAP各组血清AMY、TNFa、IL-1、IL-6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病理评分明显增加,腹水量亦明显增加,镜下可见胰腺水肿、出血、炎细胞浸润、点片状坏死。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D组和Q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除2 h组外胰腺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胰腺病理评分减少(P〈0.01);血清AMY、TNFa、IL-1、IL-6明显下降。两组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差别。D+Q组与D组和Q组6、12和24 h小组相比血清AMY、TNFa、IL-1、IL-6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血清AMY、TNFa、IL-1、IL-6在SAP早期SIRS阶段明显升高,清胰汤和地塞米松对大鼠SAP早期SIRS均有治疗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

  • 减少误诊、重视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毕旭东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治疗原则、注意事项,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10年间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病例11例,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局.全组轻型8例,重型3例.全组11例均采用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治疗,其中5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清胰汤胃管内注入,每日1剂,早晚各1/2剂).结果 8例轻型7例采用保守治疗,1例因病情反复行剖宫产术,孕妇均治愈;3例重型中2例晚期妊娠保守治疗后病情加重,行剖宫产术,术后行胰腺引流术,1例孕32周,系胆源性胰腺炎,保守治疗好转,1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后于外院行引产术.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轻型胰腺炎虽然不是剖宫指征,但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话,应该终止妊娠;妊娠合并急性重型胰腺炎一般需尽早终止妊娠,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

    作者:沈承澜;王约青

    目的:研究清胰汤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8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 =12):假手术组(A 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B 组)、清胰汤治疗组(C 组)、善宁治疗组(D 组)。B、C、D 组用5%牛磺胆酸钠(1ml/kg)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制作大鼠 AP 模型。C 组大鼠于造模后即刻灌胃给药(1ml/100g),12h 后再次给药。D 组亦在造模后即刻腹部皮下注射给药(20μg/kg),12h 后再次给药。A、B 组只给予补充无菌生理盐水。术后24h 时测定血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取材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在 AP 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8均明显升高。清胰汤治疗后 AP 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8水平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清胰汤组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轻于模型组(P <0.05)。结论清胰汤可通过抑制 TNF-α、IL-8的释放,经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减轻急性胰腺炎的损害。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德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持续时间、血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淀粉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充分发挥标本兼治的原则,明显降低患者胰腺炎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 中药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世勋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药辅助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中药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借鉴.

  • 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华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清胰汤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丹参作为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丹参辅助治疗SDHVD并发肠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 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朱明辉

    目的:观察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3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辅以清胰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血浆胆固醇、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用药对疾病治疗更有效果.结论:清胰汤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建议使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

  • 清胰汤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崔颖蕾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胰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

  • 经鼻空肠管给予中药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作者:何仁辉;白宇鹏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鼻空肠管给予中药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Ⅰ组(22例)和Ⅱ组(2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Ⅰ组经胃管注入清胰汤煎剂,Ⅱ组经鼻空肠管注入清胰汤煎剂,观察2组患者腹痛缓解、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呕吐发生率,C反应蛋白(CPR)、血淀粉酶恢复时间,3天、7天、14天时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Ⅱ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GPR、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快于Ⅰ组(P< 0.001,P<0.01);Ⅱ组呕吐发生率为28.00% (7/25),明显低于Ⅰ组54.55% (12/22) (P<0.01);Ⅱ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01).治疗3天、7天时Ⅱ组APACHE-Ⅱ评分较Ⅰ组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14天时Ⅰ组与Ⅱ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注入中药清胰汤能更有效地控制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 清胰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作者:赵传印

    目的:观察清胰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清胰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各症状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胰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

  • 活血药合清胰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34例疗效观察

    作者:曾灏;林伟根;陈怀;颜昭南;王少丽;梁廷福

    目的:观察活血药合清胰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34例加服清胰汤(组成:柴胡、黄芩、胡黄连、赤芍、木香、延胡索、生大黄、丹参、川芎、甘草),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1疗程.结果:2组在治疗后3天、5天血、尿淀粉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从第7天开始至28天,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不排气、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34例,治愈率100%,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愈30例,治愈率88.2%.结论:活血药舍清胰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在降低患者血、尿淀粉酶及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演变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政;陈观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中西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361 条记录 13/19 页 « 12...10111213141516...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