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乙型肝炎五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型肝炎五项指标的检验,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控制乙肝的发病率。方法:研究献血者中的2541例乙肝患者,并且对照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有1879例大三阳的患者,占总数的54.3%。结论:随着乙肝患者人数的增多,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还要加强乙肝的检测,从而不断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控制患病率,提高身体素质。
-
商洛市乙肝防控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乙肝防控措施与效果。方法:采取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监测、控制医源性感染、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结果:乙肝发病率由2004年237.82/10万下降到2012年66.06/10万,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构成由2006年11.18%下降到2012年1.67%,结论:商洛市乙肝综合防控措施是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
-
甘肃省清水县提高新生儿病毒性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对“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MOH/WHO)支持甘肃省清水县新生儿病毒性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08-2009年度项目”(以下简称“乙肝首针接种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随机抽取30个行政村,每村抽取7名儿童进行调查,2008年2月基践调查210人,2010年1月终期评估调查300人,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出生地点、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及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同时利用项目执行单位常规报表中的数据,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全县新生儿乙肝疫苗报告首针接种率、及时率,调查首针接种率、及时率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9.72、633.88、10.89、44.84,P<0.01;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56.76,P<0.01);儿童家长对乙肝防治和接种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值分别为30.37,P <0.01).结论:“乙肝首针接种项目”在甘肃省清水县通过两年的实施,已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项目 效果评价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HBsAg单阳性和 HBSAg伴HBeAg(包括(HBcAg阳性)双阳性孕妇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研究组小孩至12月龄时HBV感染率为4.56%,对照组小孩感染率为31.94%,(x2=19.96,P<0.01).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将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注射方法运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中,评定和分析对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文将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的60例孕妇(选自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纳入分析资料,按照孕妇是否愿意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予以分组,单纯乙肝疫苗注射方法用于对照组(30例),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注射方法用于试验组(30例),观察和研究两组新生儿及婴儿1岁时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计率、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总计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总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指标分析后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婴儿1岁时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婴儿1岁时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总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指标分析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注射方法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呈现临床应用价值.
-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接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60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婴幼儿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婴幼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不同时间接种婴幼儿HBsAb阳转率、接种后不同时间乙肝抗体滴度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婴幼儿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轻微吐奶、上臂三角肌局部红肿、上臂三角肌局部红肿硬结,没有经特殊处理,即消除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非常有利,并且能提高婴幼儿的抗乙肝病毒能力,保证接种的安全性.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剖析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本市医院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60例,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照组单用乙肝疫苗.观察两组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比较HBsAg阳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HBsAg阳性率为3.33%,明显比对照组的2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HBV-DNA阳性率为6.67%、抗-HBs阳性率为3.33%,均明显比对照组的30.0%、2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近期效果
目的:研究将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中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研究措施处理本次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分析的185名儿童涉及的数据信息,均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处理,依据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儿童表面抗体指标进行相关测定.结果:7岁儿童、6岁儿童的医院出生率、首针及时接种率、无应答率对比6个月至1岁儿童,P<0.05,统计学具备组间数据意义.结论:对于5岁及以下儿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中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疗效比较,但对于6至7岁儿童存在有限的预防作用,需要临床上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并且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力度.
-
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影响因素分析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可以通过乙肝疫苗的接种,使人体内产生乙肝抗体,防止乙肝病毒侵害免疫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作息、饮食习惯变得不规律,人体的抵抗力随之下降,更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从而引发疾病.然而由于成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高度自信以及日复一日的高作业量,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健康,这就导致乙肝在成人当中的发生率较高.虽然成人对自身的健康缺乏关注,但是他们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健康,所以一般新生儿都会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纵观各方面的情况,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
观察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某医院收治的210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妊娠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乙肝疫苗联合HBIg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乙肝疫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一周岁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率为3.62%,对照组HBV携带率为17.90%.结论:乙肝疫苗联合HBIg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几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办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中心接种乙肝疫苗的小儿5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总结统计出小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小儿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据统计,小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共35例,占6.72%.临床表现为局部红斑、疼痛、乏力、荨麻疹、硬结等.在对小儿乙肝疫苗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所有患儿不良反应均缓解消退.结论:小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都较高,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相对较轻,可自己痊愈或利用相应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缓解,为了对不良事件发生进行预防还需要积极做好疫苗的接种不良反应预案,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
-
简析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在接种乙肝疫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找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本中心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小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总结小儿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分布,找出应对措施.结果 50例小儿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为一般反应,经过干预后,小儿的不良反应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 在乙肝疫苗接种期间很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很有必要做好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的干预方案.
-
4771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楚雄市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预防免疫接种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ESA)对4771例来楚雄市中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及体检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4771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体检者中全阴2390例,占50.1%,抗-HBs 阳性人数为2210例,占46.3%。乙肝总感染人数为171例,总感染率为3.58%。其中大三阳者17例,占0.36%;小三阳者89例,占1.87%。结论检测乙肝两对半是预防、诊治和筛查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从检测人数和感染人数来看,该地区乙肝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人口乙肝感染率,但抗-HBs阳性率不到50%,应加强和推广该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
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接种乙肝疫苗小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并给出相对应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 ①本次100例小儿,在接种乙肝疫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24例(24.00%)、局部红斑21例(21.00%)、硬结40例(40.00%)、荨麻疹3例(3.00%)、疼痛10例(10.00%)、乏力2例(2.00%).②100例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均属于单日散发,当日肌注同批号、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其他小儿未引发不良反应;给予合理休息、安抚小儿、对症退热处理、局部清洁护理以及适当给予抗过敏方案治疗,上述不良反应均获得有效缓解消退.结论 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较多,有必要优化疫苗接种机制,加强疫苗相关公共卫生安全,保证疫苗的品质,进一步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
-
赤壁市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赤壁市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已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及其母亲,抽取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三系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及所生儿童纳入研究对象,综合判断接种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51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均未感染乙肝病毒,阻断率为100%.结论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在24小时内联合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
乙肝疫苗接种在控制儿童乙肝感染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对于儿童乙肝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288例,1个月后观察其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141例出现高免疫应答,115例出现低免疫应答,32例出现无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率为88.89%.2岁以下儿童的免疫应答率要高于2-4岁儿童,2-4岁儿童免疫应答率要高于4岁以上儿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感染乙肝,同时疫苗产生效果和儿童的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效果减弱,家长们应当尽早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
500例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市新生儿500例(其中男263例,女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新生儿中共有2例HBsAg呈阳性,阳性率为0.40%;471例新生儿HBsAb呈阳胜,阳转率为94.20%.不同性别新生儿HBsAb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成长至2周岁时anti-HBs阳性率为91.60%,成长至3周岁时anti-HBs阳性率为83.80%,两者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显著,乙肝疫苗接种能够实现较高的H BsAb阳转率,应提高及时接种率.
-
乙肝疫苗接种与HAART之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HAART(高效价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HBsAg、抗-HBs均为阴性的HIV感染组40例,启动HAART的HIV感染者27例纳入A组,未启动HAART的HIV感染者13例纳入B组.HIV感染者分别在0、1、6个月给予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ug/次,疗程结束后1个月内检测抗-HBs水平,高于10mlU/mL即为阳性,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A组与B组两组完成免疫接种后抗-HBs阳转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在接种疫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启动HAART后随着CD4+T淋巴细胞上升,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较未启动HAART者好.
关键词: HIV感染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6所医院出生并成功获得随访的儿童240例设为免疫组,并以同期出生的1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追踪随访,检测免疫组加强接种前后抗-HBs阳性率;同时检测1 a,3a,5a时两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及ATL异常率.结果 加强接种前总抗-HBs阳性率为55.00%,加强接种后总抗-HBs阳性率为70.8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3a保护率为79.20%,5a保护率为76.9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a,3a,5a时免疫组HBs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能明显增强儿童的免疫功能,加强免疫对于无免疫或弱免疫应答者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
广州市芳村学生HBsAg阳性率及乙肝疫苗接种调查
目的 了解辖区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多层抽取辖区域镇和农村中小学生1292名,进行I-msAg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中小学生I-msAg阳性率为10.15%.各年级差异有显著性(x2=56.859,P<0.005),农村高于城镇(X2=47.437.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认为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中小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和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感染有效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对降低乙肝感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