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裕萍

    目的:对头位梗阻性难产的临床治疗状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64例头位梗阻性难产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剖宫产分娩)和治疗组(阴道分娩)。通过相关标准,对64例产妇的产程异常、头位梗阻性难产的构成要素、产妇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产程异常、头位梗阻性难产的构成要素、产妇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4项指标中,两组患者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情况比对照组的情况优越。结论:对于头位梗阻性难产的治疗,通过对胎头下降及产程进展的观察,可促使病症的早期治疗和处理,同时对阴道助产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分娩 难产 头位 梗阻性
  • 头位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素清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时机,既可挽救高危孕妇的生命,同时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头位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科分娩产妇共2 352例.其中头位分娩2 236例,占95%;臀位113例,占4.8%;横位3例,占0.12%.

    关键词: 剖宫产 头位
  • 头位脐带绕颈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

    作者:吕文杰

    为正确认识头位妊娠脐带绕颈,降低剖宫产率,对本院产科近一年多收治的头位脐带绕颈患者的特点、分娩结局作了统计与分析,指导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康.

    关键词: 脐带绕颈 头位 分娩
  • 孕期体重指数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作者:何晓红;刘慧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与头位难产的关系.方法;将267例单活胎、头先露、孕足月(37~42周)、母身高≥150 cm之初产妇按BMI=0.17~0.24为正常组、BMI<0.17为低重组、BMI>0.24为超重组,比较3组孕妇头位难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时宫缩乏力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增加的情况.结果:超重组头位难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时宫缩乏力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增加显著高于低重组和正常组(P<0.05,P<0.01).结论:BMI与头位难产呈正相关,孕期控制体重及合理营养有助于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率.

  • 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用不同体位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符爱贞

    目的:探讨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采用不同体位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 ~12月待产的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15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用高臀卧位待产.比较两组孕妇待产舒适度,第一、二、三产程时间,羊水流出量,失血量,新生儿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失眠及相关自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第一、二产程时间及羊水流出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吸入综合征及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和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应在常规胎心及产程的监测下,嘱其选择自觉舒适的体位,并鼓励其多采取坐、站、蹲、走等姿势,同时协助其经常改变体位,以增加孕妇舒适度,减少羊水流出量,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110例

    作者:张桂萍

    目的:观察分娩活跃期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11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等处理,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枕后位、枕横位,施行经阴道徒手旋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联合手法.结果:110例经手法旋转后,84例成功自娩,转位成功率为76.36%,其中26例转位失败者14例行胎头吸引术,8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结束分娩,转位失败率为23.64%.新生儿体重≤3 500 g者,手法转位成功率高,达87.50%;新生儿体重>3 500 g者,手法转位成功率为46.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法复位可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为枕前位,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发生率.

  • 头位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可行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黄秀桃

    目的 观察分析头位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其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头位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产妇70例(A组)和未发生脐带绕颈产妇50例(B组),比较两组产妇的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羊水性状,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两组胎儿在宫内窘迫、新生儿羊水Ⅰ度和Ⅱ度污染,以及轻度窒息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A组患者新生儿的重度窒息情况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对于脐带绕颈的产妇,应该在试产时加强监测,并对宫内状况进行评估,以采取正确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消除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减少新生儿窒息及羊水污染的发生.

  • 头位胎膜早破产妇在临产的不同时机下床进行活动的效果对比

    作者:余小兰

    目的:探讨让头位胎膜早破产妇在临产的不同时机下床进行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头位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产妇胎先露的程度为坐骨棘上两横指以下、不能上推胎头(排除脐带先露的情况)时,让其下床进行活动.让对照组产妇在胎先露的程度为坐骨棘平面时,让其下床进行活动.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导尿的情况及各个产程持续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中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所占的比例及进行导尿的产妇所占的比例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产妇,其第一产程持续的时间及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让头位胎膜早破产妇在胎先露的程度为坐骨棘上两横指以下、不能上推胎头时下床进行活动能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减少其导尿的发生率,缩短其产程.

    关键词: 头位 胎膜早破 产妇
  • 360例胎头吸引产临床分析

    作者:习凤英

    目的分析了解影响胎头吸引术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360例胎头吸引产的临床资料.结果胎头吸引手术成功与胎头位、矢状缝大小、产瘤大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排除不利因素,时提高胎头吸引产手术成功率,减少母婴损伤,降低新生儿残废率有重要意义.

  • 低位产钳助产术120例临床体会

    作者:张晶

    目的 探讨低位(出口)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普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00年元月~2008年12月间采用低位产钳助产术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位产钳施术率大幅度下降.结论 施行助产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胎头位置不正、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等,重视阴道助产术成功运用低位产钳可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头位脐带脱垂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小英

    目的 探讨头位脐带脱垂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其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21例头位脐带脱垂的临床情况.结果 胎死宫内5例,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新生儿重度窒息6例,新生儿无异常3例.结论 头位脐带脱垂对围生儿危害极大,预防的关键在于对胎头高浮者的产检宣教和破膜时的及时监护和处理.临床处理主要根据胎儿的存活及宫口开大的情况尽快结束分娩.

  • 头位胎膜早破259例临床分析

    作者:代俊芝;韩淑霞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其发生率高,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联系,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现将我院259例头位胎膜早破分析报道如下.

  •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28例分析

    作者:杨冬梅;闫立萍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我院确诊脐带绕颈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28例.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观察,报告如下.

  • 3种气管插管头位上气道CT三维图像的比较分析

    作者:魏薇;黄施伟;裘毅敏;陈莲华;李士通

    目的 对3种不同头位的上气道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从经典三轴线理论和气管插管的立体空间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为优化气管插管头位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1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在平卧位、后仰位、嗅物位下分别行上气道CT平扫,并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在CT影像上标记口轴(the axis of the mouth,MA)、咽轴(thepharyngealaxis,PA)、喉轴(the laryngeal axis,LA)的轴线位置并测量口-咽轴(M-P)、口-喉轴(M-L)、喉-咽轴(L-P)之间的交角.标记通过寰椎平面的直线(A),通过枕骨下缘平面的直线(O),测量A-O线相交的锐角.根据CT图像重建上气道三维模型,选取口腔和口咽腔区域,计算口腔和口咽腔体积(Vo和Vp).结果 3种体位下口-咽-喉三轴线交角总和(L-P+ M-P+ M-L)在平卧位>后仰位>嗅物位;喉-咽轴交角在平卧位≈嗅物位<后仰位;口-咽轴交角在嗅物位<后仰位<平卧位;口-喉轴交角在后仰位<嗅物位<平卧位.A-O角在嗅物位≈后仰位<平卧位.口和口咽腔体积均在平卧位<嗅物位<后仰位,其中嗅物位约为平卧位的1.57倍;后仰位约为平卧位的2倍.结论 嗅物位时口-咽-喉三轴线接近于重叠,有利于喉镜显露声门;后仰位时口和口咽腔体积大,有更多的气管插管操作空间.

  • 中耳炎手术中头部位置改变对可弯曲喉罩通气效果的影响

    作者:冉国;徐睿;伍金红;贾继娥;李文献

    目的:评价可弯曲喉罩在中耳炎手术患者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择期行中耳炎手术的患者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全麻诱导后,选择合适型号的喉罩,采用经典手指引导法置入 LMA,然后进行机械通气。分别在头颈正中位和侧旋位后记录漏气压、套囊压以及15 cm H 2 O压力控制下的呼出潮气量,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体位变换前后咽部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73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置入可弯曲喉罩。与头颈正中位比较,侧旋位后的潮气量明显下降(P <0.05),但可以满足临床机械通气要求。头颈正中位和侧旋位时的套囊压、漏气压及纤支镜下咽部解剖结构显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弯曲喉罩可以安全应用于中耳炎手术患者。

  • 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宏祥;王中;吴瑜;余念祖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的体表投影及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为经侧裂入路手术提供空间量化参考数据.方法:在30侧(15例)用甲醛溶液固定的湿性成人头颅标本上,用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分别从左右翼点入路开颅,在标本上确定坐标轴,测量M1分叉部在此坐标系投影的数值.观测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和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并测量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果:M1分叉部投影左侧x值为(26.56±3.03) mm,y值为(46.71 ±4.24) mm;右侧x值为(27.03±2.92) mm,y值为(45.48±4.20) mm.在以x=25.0 mm、y =45.0 mm为圆心,10 mm为半径画成圆的范围内共有M1分叉部的投影27侧,占90.00%.尸头向对侧旋转30.时,M1分叉部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旋转60.时左侧4例、右侧5例M1分叉部位于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其余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下方.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左侧为(14.60±2.27)mm,右侧为(15.03±2.36)mm.结论:M1段真正分叉总在岛阈的高处,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关系和头位密切相关.

  • 乳牙期正常(牙合)儿童牙弓两侧的肌肉压力

    作者:阮文华;郭琦;谷志远;陆源;苏吉梅;董月芳;夏冰

    目的:测量正常乳牙肌肉压力值,探讨牙弓两侧的肌动力平衡及其与颌面形态的关系.方法:利用建立的乳牙肌肉压力微机实时测量系统,测量30名正常乳牙儿童NHP的静息及吞咽状态时的肌肉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息状态时,肌肉压力在0~1.47 g/cm2之间,唇颊侧大于舌侧,男性大于女性,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吞咽状态时,肌肉压力在9.60~20.13 g/cm2之间,舌侧明显大于唇侧,男性上前牙唇侧肌肉压力明显大于女性,其间差异有显著性.从静息状态到吞咽状态,唇、舌侧的肌肉压力均显著升高,舌侧尤为明显.结论:牙弓两侧的肌肉压力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是产生特定颌面形态的内在原因之一.

  • 头位分娩第二产程隐性脐带脱垂1例急救护理体会

    作者:毛佳慧;朱瑛;周林华

    报告1例头位分娩第二产程隐性脐带脱垂的观察与急救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是重点加强产程观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并积极采取正确果断的急救护理;产时密切配合阴道手术产;产褥期对产妇做好预防感染加强会阴护理及高危新生儿的观察,对家属宣教并取得配合.

  • 晚期妊娠头位胎膜早破86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莉莉;刘月华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头位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河东区妇产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6例晚期妊娠头位胎膜早破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86例胎膜未破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科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难产率较对照组高(45.3% vs 20.9%,P<0.01);胎膜早破的发生与狭窄骨盆、巨大儿及胎位异常有关.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对胎膜早破者应积极处理,加强临床观察,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头位 难产
  • 头位脐带脱垂的临床探讨

    作者:程瑶;赖华

    目的 分析脐带脱垂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产程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产儿预后,探讨防治要点. 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2月发生头位脐带脱垂2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6例脐带脱垂中显件脱垂11例,隐性脱垂15例;剖宫产13例,产钳产2例,自然分娩11例;新生儿窒息6例,其中2例重度窒息放弃抢救而死亡. 结论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争分夺秒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62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