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下垂:首选补中益气丸

    作者:刘华一

    胃下垂可出现多种表现胃下垂是指直立位时胄的大弯抵达盆腔,而小弯弧线的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位置.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严重下垂者可伴有胃肠动力低下的表现,如上腹部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

  • 针药并用治疗胃下垂2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凤云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胃角隅或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胃下极位于髂嵴连线下6cm以上,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甚满意,笔者运用药物配合针刺治疗胃下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青少年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分析——腰椎过度承载及腰骶部骨与关节形态变异在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党礌;陈仲强;刘晓光;郭昭庆;齐强;李危石;韦峰;刘忠军

    目的:对青少年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腰骶部骨与关节结构形态变异在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骨科在2006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76例连续的20岁以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回顾所有患者的病史、统计患者的身高、体重及BMI并将其与文献中报道的同年龄组正常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体重及BMI进行比较.从所有病例中选出只累及L4/5或L5/S1的病例共63例,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腰骶结合部骨与关节结构形态,即腰椎正位X线片上髂嵴连线高度、L5横突长度及移行椎畸形情况,分析其与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身高及体重均显著性地高于同年龄组正常青少年的平均值.髂嵴连线高度正常或过高(33例)、L5横突长度过长(44例)、无移行椎或有腰椎骶化畸形(44例)的患者发生L4/5间盘突出的几率分别为97.0% (32/33)、70.5%(31/44)和68.2%(30/44);反之,髂嵴连线高度低(30例)、L5横突长度正常(19例)、有骶椎腰化畸形(19例)的患者出现L5/S1间盘突出的几率分别为86.7%(26/30)、73.7%(14/19)和68.4%(13/19).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患者身高过高和/或体重超重有关;腰骶结合部的发育变异对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发生的节段有显著影响.

  • 补中益气汤配合穴位埋线艾熏治疗胃下垂30例疗效观察

    作者:罗启明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

  • 成人髂嵴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定位L3,4棘突间隙或L4棘突的准确性

    作者:金炳植;黄学洙

    目的 评价成人髂嵴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定位L3,4棘突间隙或L4棘突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184例,年龄24 ~ 82岁,体重50~ 80 kg,取屈髋屈膝左侧卧位,标记髂嵴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在C型臂机下确认标记处所在脊柱的位置.C型臂机下标记处位于L3,4棘突间隙或L4棘突为定位准确,记录定位不准确的发生情况.结果 髂嵴连线位于L2,3棘突间隙至L5棘突水平,男性较女性向头侧移位(P<0.05),定位不准确率18%.结论 成人髂嵴连线与脊柱相交处作为确定L3,4棘突间隙或L4棘突的定位标志,不能确保所选位置的准确性,需要慎重.

    关键词: 髂骨 脊柱 髂嵴连线
  • 补中益气丸可治疗胃下垂

    作者:蔡杰

    胃下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下缘下降到盆腔以及胃小弯弧线的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症.此病患者多为体形消瘦、身材修长及体质衰弱的老年人、多产妇和进行过腹部手术的人.一般情况下,轻度胃下垂的患者在平日里并无明显症状,重度胃下垂的患者会经常出现腹部不适、饱胀、恶心、呃逆、嗳气、饭后腹胀、腹部下坠、腰酸、厌食、便秘等症状.一些长期胃下垂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在餐后、长期站立或进行体力劳动时加重.此外,胃部下垂还会导致患者胃内容物的排空速度减慢,从而可使患者发生胃内潴留或继发性胃炎等病症.那么,用哪种方法可以治疗胃下垂呢?

  • 传统和保守体表标志定位法用于剖宫产腰麻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鹏;杨笛;庄菁;魏新川

    目的:为了减少脊髓损伤风险,利用超声技术评价传统和保守体表标志定位法,定位产妇腰穿间隙时出现L2-L3及以上间隙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152例足月产妇分为两组:传统和保守体表标志定位组.产妇右侧卧位下,根据两种不同体表标志法定位拟腰穿间隙,再利用超声技术评估拟穿刺间隙的实际棘突间隙,记录拟穿刺间隙出现L2-L3及以上间隙的例数.同时记录穿刺次数、穿刺异感、硬膜外和静脉给药次数和剂量、改全麻数量、术后头痛以及术后下肢感觉或者运动异常的例数.结果:传统定位组所选择的拟穿刺间隙中25例(34.2%)实际位于L2-L3及以上间隙;保守定位组中13例(17.8%)实际位于L2-L3及以上间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反映穿刺难度、腰麻麻醉效果和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诊产妇髂嵴高点连线与脊柱的相交点为棘突间隙时,选择此间隙为腰麻穿刺点;相交点为棘突时,选择下一位椎间隙为穿刺点——保守体表标志定位法,能够显著减少腰穿L2-L.及以上间隙的发生率.

  • 髂嵴连线和肋架下缘连线在椎体或椎间隙中定位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李珏;张雯君;王寿平;张晓亚;彭书崚

    目的 探讨髂嵴连线和肋架下缘连线作为定位椎体或椎间隙的可行性。方法216例正常成人,其中男98例,女118例,年龄18~94岁。均行胸腰骶椎立位X片和MR SE序列矢状位片,测定脊髓圆锥、髂嵴连线和肋架下缘对应的脊椎位置,并利用Reimanm方法进行量化,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脊髓圆锥、髂嵴连线和肋架下缘连线对应的脊椎位置分别为L1下三分之一(29.72±2.032)、L4~5(16.11±1.192)和L2~3(24.69±1.909),且后两者男女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肋架下缘对应的脊椎位置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立位时,髂嵴连线对应的脊椎位置绝大部分为L4~5或L4,肋架下缘对应脊椎位置集中分布于L2~3,两者均能用于定位椎间隙的序数;两者结合定位可更好的减少操作风险。

  • 胃下垂,饭前散步饭后躺

    作者:李军祥

    很多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特别是晚饭后,天气凉爽,在空气好的院子里走走是不错的锻炼方式.但如果是胃下垂患者,这个习惯恐怕就要稍微改一改了.人在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下,称为胃下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为保持体型进行错误的减肥、进食不规律,是导致20岁左右女青年患胃下垂的主要原因.预防胃下垂,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胃下垂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养胃及康复锻炼非常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