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合异种骨的相关研究和进展

    作者:张磊

    骨移植是骨科临床常用的方法,其中异体骨移植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复合异种骨的成骨活性物质、植骨材料及骨移植抗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了以组织工程的方式将植骨材料和具有定向分化能力的骨髓干细胞进行复合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异种骨移植的成功率.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对骨髓干细胞迁移分化的影响

    作者:祁金锋;韩明子

    骨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向多种组织细胞横向分化,是细胞移植的好种子之一.体内外许多试验证实,某些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移植细胞的微环境,进而影响骨髓干细胞的动员、迁移及分化.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属于趋化因子中CXC亚家族,特异性引起表达CXCR4的骨髓干细胞趋化反应,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对骨髓干细胞动员、迁移及分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 心复康含药血清对骨髓干细胞转录和分泌SDF-1α的影响

    作者:阚伯红;王一婧;胡先同;高青;范英昌;何颖娜;赵孔银

    目的 研究心复康含药血清对骨髓干细胞(BMSCs)中间质源性细胞因子α(SDF-1α)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和扩增BMSCs,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以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检测含药血清作用后BMSCs中SDF-1α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心复康含药血清作用72 h后,SDF-1α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约为对照组的200倍(P<0.05);SDF-1α蛋白分泌量增加近1倍(P<0.05),其中实验组为(277.561 1±15.651 8)pg/ml,对照组(153.107 1±14.765 1)pg/ml.结论 全骨髓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BMSCs,含药血清可明显促进SDF-1αmRNA的表达及其蛋白分泌.

  • 体外PLGA三维支架上诱导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分化

    作者:宋一民;蔺晨;李晓斌;穆冰;赵玉沛

    目的 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三维支架在骨髓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在平面和PLGA三维支架上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对2组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功能检测,对照组为小鼠胰岛细胞.结果 2组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均呈双硫腙(DTZ)染色阳性,胰岛素、C肽双染阳性,胰高血糖素阳性和生长抑素阳性;在高糖刺激下,PLGA三维支架组的胰岛素分泌量较平面组显著提高(P<0.01).电镜提示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具有类似β细胞的超微结构且与支架有良好的相容性.结论 PLGA三维支架有益于提高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功能,且与胰岛样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冯敏;孙荣青;马爱群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大鼠四肢骨髓,用细胞分离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MSCs,并将MSCs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将传2代MSCs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进行标记.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取乳鼠心尖部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并与标记的MSCs混合培养,光镜下观察其动态变化,并于第3日行免疫组化染色,第5日行电镜观察.结果 原代和传代的MSCs增殖迅速,其阳性率达(90.34±2.31)%,与平行对照组[(4.07±1.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肌细胞混合后,光镜下观察MSCs形态出现明显的变化,第3日BrdU标记阳性的MSCs胞质中肌动蛋白(actin)表达阳性.电镜下观察原始细胞内出现了不规则的肌小节样结构.结论 心肌细胞与MSCs的接触可有效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缺血大鼠骨髓干细胞分布及脑保护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建生;刘敬霞;刘轲;王丁超;任伟宏;张新峰;田玉收

    目的 研究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CSF)对骨髓干细胞(BMSCs)在脑缺血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的分布变化及抗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0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48只)、rG-CSF组(48只),后两组再分为术后2、3、7、14 d亚组,每个亚组12只.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rG-CSF组于术前3 d和术后2 d皮下注射rG-CSF 10μ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术后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取腹主动脉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D34+细胞计数;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CD34+细胞表达.结果 ①制模后2 d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即显著降低,随后逐渐升高;rG-CSF组术后7 d和14 d神经功能评分(分)较模型组显著增高(7 d:11.86±0.69比10.53±0.76,14 d:13.38±0.52比12.38±0.52,均P<0.01).②制模后2 dSb周血WBC和CD34+细胞计数即显著增加,3 d达峰值,7 d和14 d降低;除14 d CD34+细胞计数外,rG-CSF组其余时间点WBC和CD34+细胞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WBC(×109/L)2 d:11.75±1.76比8.07±1.27,3 d:13.07±1.70比10.88±1.78,7 d:8.63±1.36比5.58±1.57,14 d:6.98±0.98比4.87±0.92;CD34+细胞计数(个/μl)2 d:8.83±2.14比3.17±0.75,3 d:13.50±1.87比5.00±1.55,7 d:5.33±1.21比2.33±1.21,P<0.05或P<0.013.③制模后2 d大鼠脑组织CD34+细胞表达即明显增强,7 d达峰值,14 d降低;rG-CSF组各时间点CD34+表达[吸光度(A)值]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2 d:43.21±4.41比22.04±2.95,3 d:45.79±1.76比25.69±2.44,7 d:52.09±2.86比33.04±2.62,14 d:29.73±1.99比16.91±2.95,均P<0.01).④rG-CSF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以14 d改善明显.结论 脑缺血可引起BMSCs进入外周血及向脑组织归巢,其在外周血和脑组织的变化呈先增多再减少的特点,分别于缺血后3 d和7 d达峰值;rG-CSF可使进入外周血和脑组织的BMSCs明显增加.BMSCs动员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且随动员后时间的延长呈增强趋势.

  • 动员骨髓干细胞再生梗死心肌的治疗进展

    作者:杜建平;刘克强

    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心肌发生坏死.虽然新近的研究显示,心梗后有很少量心肌细胞发生分裂增生,但不能完整修复心肌组织[1].因此心梗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瘢痕组织增生,心肌结构重建,后导致心功能衰竭.

  • 介入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宏文;邓小军;邓梨平;谢卫华;刘旭云;段诗姣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衰竭患者无菌抽取骨髓150 ~ 200 ml,参照Wollert报道方法分离纯化MSCs,然后经肝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并观察同期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2周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与术前[(26.65±5.30) g/L]比较术后4周血清白蛋白为(30.91±4.00) g/L(t =3.07,P<O.05).至12周升至(32.00±6.18) g/L(t =3.02,P<0.01);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总胆红素[(39.94±21.15)mmol/L与(125.01±150.05) mmol/L,t =2.63,P<0.05];总胆汁酸[(41.63±33.91) μnol/L与(78.00±59.80) μmol/L,t =2.53,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酶指标术后4周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4.71±1.59)s与(21.40±6.07)s(t =5.01,P<0.01)和(2.64±0.61) g/L(1.66±0.94) g/L(t =4.17,P<0.01).术后1周食欲、体力改善分别为90.67%和88.5%;第2周16例患者(63.5%)肝病面容好转,有1例蜘蛛痣明显减少;术后12周的总生存率为77.44%,其中移植2周后死亡及失访者共3例,死因为慢性肝衰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DIC或肝肾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细胞移植并发症.结论 自体M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改善明显,生存质量提高,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现状和机遇

    作者:杨勇;王玮;黄从新

    缺血性心脏疾病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首位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成熟个体的心脏缺乏足够的干细胞、前体细胞或储备细胞来修复受损伤的心肌细胞,长期持续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终进展为心力衰竭.骨髓干细胞具有向心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能分泌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及生长因子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及功能,在促进心肌再生及功能改善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同时具有取材方便,不存在排斥反应,移植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的热点.

  • 复方丹参滴丸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曲丽霞;朱巧;张雷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DDP)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大鼠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AMI大鼠均分为模型组、MSCs移植组、CDDP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梗死区多点注射法进行MSCs移植,CDDP干预组每日喂服CDDP 1次,每次1 ml,连用30 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在图像分析系统上进行Ⅰ、Ⅲ型胶原的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MSCs移植组及CDDP干预组Ⅰ、Ⅱ型胶原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其中CDDP干预组较MSCs移植组阳性表达减少更为明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MSCs移植组及CDDP干预组Ⅰ、Ⅲ胶原积分吸光度(A)值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Ⅰ型胶原:5 394.0和3 189.1比25 687.3;Ⅲ型胶原:14 025.0和3 984.4比37 239.0,P均<0.05),其中CDDP干预组下降幅度虽大,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DP可延缓MSCs移植后AMI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左室重构进展的作用.

  • 高糖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及胰岛素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淑芳;李裕明;陈璐璐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对骨髓干细胞(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分8组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表面标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VEGFR-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检测并鉴定内皮细胞.结果 相同胰岛素浓度下,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FLK-1阳性细胞计数和百分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糖浓度下,15 mU/L胰岛素可显著提高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与0 mU/L胰岛素相比,FLK-1阳性细胞计数和百分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 mU/L胰岛素不能进一步提高EPCs数量.结论 高糖呈量效性抑制BMSCs向内皮细胞的分化,胰岛素可促进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可改善高糖对BMSCs分化的抑制作用.

  •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园;刘绍武;张洪军;吴爽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主要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运突然中断而造成的结果.另一种是非创伤性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脱位、过度饮酒、慢性肝病、长期服用激素、高脂血症、放射病、痛风、特发性缺血性坏死等等.美国每年新增1.5 万~2 万例,占髋关节置换患者总数的5%~10%,而且70%累计双侧髋关节.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日本、韩国,ONFH 发生率更高,是韩国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主要病因.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及其占髋关节置换患者比例远在美国之上,与韩国接近[1].

  • 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直接穿刺肝内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病理改变

    作者:吴海军;肖恩华;尚全良;李艳辉;罗伟;袁友红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经直接穿刺移植到急性肝损伤兔肝的病理改变.方法 由雄性白兔的股骨和胫骨骨髓中提取BMSCs后分离、培养及传代3周,然后直接肝脏注射移植到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同种雄性兔急性肝损伤模型内.实验组(n=24)为直接肝脏内注射5 mL BMSCs(约2×107个/mL);对照组(n=34)为直接肝脏内注射5mLD-hanks液.BMSCs移植后1、2、4周分别处死2组实验兔,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脏坏死程度.参照评分标准,2位组织病理学专业人员采用双盲法对各实验动物的肝脏组织标本进行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肝脏坏死程度减轻、肝细胞再生显著:2组组织学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BMSCs直接穿刺移植到D-Gal诱导的兔严重急性肝损伤的肝脏后可显著减轻肝脏坏死程度并刺激肝细胞再生,进而发挥强大的抗坏死作用.

  •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作者:华声瑜;李广斌;范英昌;张发艳;杜云;郭茂娟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观察其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无菌分离骨髓干细胞;将36只同种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细胞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分四点注射BMSCs细胞悬液,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周边注射等容积BMSCs完全培养液.通过心肌组织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血中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观察BMSCs移植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细胞移植组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中CK、LDH、MDA水平,提高血中SOD水平.[结论]BMSCs移植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 骨髓干细胞改善心功能的旁分泌机制

    作者:李晓红;陈翀;李玉明

    据2006年美国AHA新调查显示,冠心病高居死亡率首位,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干细胞的研究给心肌梗死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

  • 激光、基因、骨髓干细胞治疗冠心病

    作者:屈正;张兆光

    尽管现代冠状动脉外科技术和冠脉内介入(PCI)治疗技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手段已有效地遏制了冠心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但对于纤细的或弥漫性冠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探寻的焦点.近十余年来,不断涌现出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LR)、血管生长因子基因治疗、骨髓干细胞心肌再生与血运重建等手段.

  • 恩替卡韦治疗骨髓干细胞移植乙肝肝硬化患者HBV血清检测的水平变化

    作者:苏毅;杨方万;李传腾;侯丽;刘丽娟;刘霞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治疗72周后血清HBsAg、HBeAg及HBV DNA定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同时,进行BMSCs移植,在治疗前及治疗中(12,24,48及72周)收集血清,用PCR法进行HBV DNA检测,以COBAXE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系统进行血清HBsAg、HBeAg定量检测.分析恩替卡韦治疗BMSCs移植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HBsAg、HBeAg及HBV DNA定量值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2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HBeAg及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HBeAg与HBV DNA定量值持续下降,血清HBsAg与HBeAg定量值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487,P<0.01);HBsAg与HBV DNA定量值变化也呈负相关关系(R=-0.358,P<0.01).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BMSCs移植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eAg与HBV DNA定量值呈显著相关性,HBsAg定量变化与HBeAg及HBV DNA定量变化呈负相关.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常规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崇;张晋霞;曹青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不同病因所致的骨髓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障碍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病征.临床上分为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通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通过血常规参数的分析,对区分急性再障与慢性再障,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例

    作者:李伟娟;项岫秀;俞芳;张慧芹;肖红珍;刘秀玲;刘阁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其中85%以上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以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血管搭桥和介入等,疗效均不理想.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快的技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这一技术也逐渐被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TateishiYuyama等首次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成功.2003年3月北京宣武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取得了相似的结果.2005年1~5月我们为3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肢均得以保存,现报告如下.

  • 干细胞在肾脏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李静;樊均明

    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stem cell)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将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干细胞疗法(stem cell therapy)成为组织胚胎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并在治疗白血病、糖尿病、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829 条记录 8/42 页 « 12...567891011...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