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李吉利;李孟;张群;徐鹏飞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体会.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大35 cm×15 cm,小30 cm×12 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足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 股前外侧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叶威;欧阳四新

    穿支皮瓣是修复重建外科中重要的进步之一,已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组织瓣供区有上百个,常用的也有好几十个.股前外侧皮瓣位于大腿前外侧,大多数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皮穿支或肌皮穿支供血的皮瓣,该皮瓣具有部位较隐蔽,解剖相对容易,可提供的组织量大,血管蒂长等优点.早提出股前外侧皮瓣概念并对其作出深入研究的是徐达传[1],同年宋业光也在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杂志上报道了以旋股外侧动脉肌间隔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随后徐达传在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杂志上对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报道.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缺损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作者:童立恬;刘翠月;陈少琴

    [目的]总结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局部晚期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病人18例,对该手术方法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7例皮瓣完全存活,血液循环良好,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急诊肝素水微循环灌注再通并血管重新吻合后皮瓣存活.18例病人均无术中压疮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人均皮瓣外形满意,血液循环良好,质地软,皮纹光泽正常,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18例病人均可经口进食半流食或普食.[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和全面的心理护理,术中严格的无菌技术、娴熟的手术配合,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皮瓣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胡仁娟;唐松英;葛敏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

  •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肢体组织缺损效果观察与护理

    作者:宋晓萱;王芝云;柯翠芬;林秋燕

    目的探讨总结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经验,把握皮瓣移植术后出现血运危险的临床特点,提高护理水平.方法观察156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的血运和血管危象及护理措施效果.结果 156例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为97%,皮瓣完全坏死5例,部分边缘坏死5例,皮瓣1/2及1/3坏死各1例,术后发生血运危象8例,经再次探查吻合或血管移植成功3例.结论皮瓣移植术经一系列护理措施和严密细致观察,发现问题,早期果断处理,是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创面的护理19例

    作者:于杰;张安梅;孙学勤

    自1996年以来我科选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创面19例,由于对皮瓣血运进行了定时、连续有效的动态观察,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宝云;孙广峰;王达利;魏在荣;唐修俊;金文虎;邓呈亮;胡鹏;昝钦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复杂缺损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患者的前臂、肘部、小腿、足跟部及足部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其皮肤缺损面积小为8 cm×6 cm,大为23 cm×12 cm,其中6例(伴有骨外露)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6例(伴有肌腱缺损)采用携带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Ⅰ期修复肌腱以及创面,皮瓣切取面积小为9 cm×7 cm,大为25 cm×14 cm.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10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1例移植皮瓣的边缘有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第2天发生动脉危象,经及时手术探查吻合血管后恢复皮瓣血运,皮瓣成活良好;6例伴有肌腱缺损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具有切取方便、供区功能损伤小、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等优点,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复杂性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供区闭合方式探讨

    作者:龚飞宇;魏在荣;金文虎;李海;邓呈亮;孙广峰;吴必华;聂开瑜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供区创面的闭合方式,以减少供区并发症.方法 闭合创面方式包括:皮下潜行分离后直接拉拢缝合、皮下潜行分离后植皮修复、带蒂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转移修复以及带蒂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缺损部位包括前臂及手背5例、小腿5例和足部8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0 cm×9.0 cm ~ 10.0 cm×29.0 cm.斜支穿支皮瓣切取范围5.0cm×11.0 cm ~ 11.0 cm×33.5 cm.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1~6个月,皮瓣、皮片均完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植皮患者残留1.5 cm瘢痕,直接缝合和穿支皮瓣修复者供区术后为线状瘢痕.髋膝关节活动自如,行走未见肌力减退.供瓣区留下不同程度感觉障碍区,植皮和穿支皮瓣修复者供区感觉麻木较明显,供区直接缝合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穿支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可降低皮瓣感觉障碍,对于面积较大供区可采用邻近区域穿支皮瓣修复,以达到佳外观.

  •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动脉定位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周虹;谭谦;刘闪;吴杰;郑东风;周宏礽;王德伟

    目的 探讨运用多普勒声波血流探测仪在股前外侧皮瓣(ALT)术前穿支动脉定位方法的改进,检测ABC法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 参考ABC法对50例(100侧)健康成年志愿者双侧股前外侧区进行多普勒体表探测,记录探及的所有体表声波点坐标,运用统计学及数学方法分别分析声波点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与穿支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将总结的规律运用于5例临床接受ALT皮瓣手术患者,验证其临床价值,同时了解多普勒探测的准确性.结果 所有穿支点的总体分布接近于y轴(即髂-髌线)附近,以外侧1.0cm范围内分布多,平均位于外侧约0.5cm处,穿支B与A、C之间的垂直距离平均在4.0cm左右(4.2cm);在髂-髌线中点水平及中点下方约4.0cm水平上穿支分布为密集.本组临床患者探测准确率40%(6/15),错误率20%(3/15),探测误差平均1.34cm,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穿支B与A、C之间的垂直距离接近上述多普勒探测研究结果.本组患者BMI与穿支体表分布规律及探测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差.结论 ABC法用于我国人群时应修改为:以髂-髌线中点外侧0.5cm处为B点,B点远、近端各4.0cm处分别为A点和C点;设计皮瓣时,无论多普勒探测结果如何,都应保证B点周围3.0cm范围及B点至其下方4.0cm之间区域被包括在皮瓣切取范围内.

  •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软组织缺损后股部供区功能的观察

    作者:曾学文;李朝阳;何锐;余萍;宋朝晖

    目的 探析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供区功能的影响,以及供区肌力与感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下肢软组织缺损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直接缝合(A组),29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植皮修复(B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根据改良Lovett分级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供区肌力与感觉恢复因素,并对其性别、年龄、皮瓣大小、皮瓣类型、修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组患者的植皮坏死发生率分别为0、17.24%(5/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92%(7/37)和34.48%(10/2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评估,对肌力良好组与肌力较差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瓣大小、皮瓣类型及修复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区感觉良好组与感觉较差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瓣类型及修复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良好组中,皮瓣面积≤60 cm2的占78.18%(43/55),高于感觉较差组(36.36%,4/1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走行相对桓定,变异较小,切取范围较大,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供区;术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控制皮瓣大小,减少股外侧肌支损伤,并结合实际情况修复供区,有利于术后供区功能的恢复,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筋膜上股前外侧皮瓣微创制备法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应用研究

    作者:王菲;李宁;蒋灿华;郭峰;陈新群;苏彤

    目的 探讨筋膜上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微创制备法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共制备219例ALTF用于原发口腔鳞癌术后的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其中72例采用筋膜下制备法(筋膜下组),147例采用筋膜上制备法(筋膜上组).比较两组的皮瓣制备时间、供区并发症(感染、血肿、切口裂开)和受区并发症(感染、血肿、口腔颈部瘘、皮瓣坏死)情况以及术后供区和受区的效果[从下肢瘢痕、下肢皮肤麻木、下肢皮肤触痛、下肢肌力以及口腔功能恢复(进食及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筋膜上组的皮瓣制备时间较筋膜下组长(P<0.05).两组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筋膜上组供区切口裂开率较筋膜下法组低(P<0.05);其他供区和受区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别.筋膜上组患者术后下肢皮肤感觉异常者明显少于筋膜下组;术后1个月筋膜上组下肢肌力明显好于筋膜下组,但在术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别.筋膜上组下肢瘢痕满意度显著好于筋膜下组,而两组术后语音和进食效果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筋膜上ALTF微创制备法对供区组织损伤更小,供区术后并发症更少,也更加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值得推广.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史维新;丘奕军;王玉召;赵涛;张岩峰

    足部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常伴随有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的裸露及损伤,损伤的面积大且局部血供差,易造成严重感染.由于足部位于下肢的远端,损伤后使用小腿逆行皮瓣修复具有一定限制[1].2008年12月-2013年5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术后皮瓣成活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8~53(35.6±9.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机器轧伤4例,重物砸伤3例;其中新鲜创面8例,陈旧创面5例.缺损面积为18 cm ×30 cm~ 10 cm ×22 cm,均伴有肌腱、血管和骨质外露.

  •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肌间隙积液4例

    作者:童梓德;郑建华

    病例1,男,74岁.左舌溃疡伴疼痛2年半.检查见左舌龈沟对应37、38处见一约2 cm ×0.5 cm不规则溃疡,基底较硬,浸润约0.5 cm,界限较清,触痛(+),表面见白色假膜覆盖,右下颌下可及3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0.3 cm左右,表面光滑,质软,活动,无压痛.舌部溃疡活检病理回报:鳞状细胞癌,中分化.临床诊断:左舌鳞状细胞癌.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

    作者:孙长伏;尚德浩;谭学新

    在东北地区首次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行口底舌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重建获得成功,本文对皮瓣的制备要点、与其他皮瓣应用进行比较,提出该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优良皮瓣.

  • 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修复效果研究

    作者:卢林凤

    目的 :研究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门诊部接受口腔颌面治疗的患者30例,均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进行口腔修复,对其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后,有27例患者皮瓣完全存活,治愈率为79.62%;有1例患者皮瓣出现坏死,进行2次手术将皮瓣摘除,待恢复后在进一步进行治疗.无效率为10.75%;有2例患者在治疗后皮瓣并未有明显的愈合和好转迹象,在术后12-72小时内出现了静脉血管危象,二次手术干预后有明显好转,有效率为9.63%.结论 :经过临床比较发现,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治疗口腔颌面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皮瓣修复的观察

    作者:张军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45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分别采用前臂皮瓣、腓骨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为I期愈合,组织瓣生长良好,供区恢复好,无功能障碍,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皮瓣均为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可选用的皮瓣,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背阔肌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小腿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傅东升;赵君海;陈璇;吕小川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皮瓣( FLDP)与股前外侧皮瓣( ALTP)修复老年小腿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软组织缺损者32例,分为ALTP组和FLDP组。术后随访12个月,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两组术后1、6、15 d的血管充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6个月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个月显示ALTP组优于FLDP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效果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情况评分结果显示 ALTP组优于 FLDP组( 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小腿软组织损伤修复中,建议选择ALTP修复,既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

  • 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探析

    作者:李涛;雷荣昌;黎钢

    目的:探讨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1例患者均使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皮瓣的成活率、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的情况及其对手术满意度的评分。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皮瓣成活的患者有20例,其成活率为95.24%。这21例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无明显的语言障碍及吞咽障碍。这21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评分平均为92.31±3.34分。结论:使用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效果好,其皮瓣的成活率高,其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关钦强;黄烁;尤文华

    目的:探讨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质地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疗效满意。

  •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猛;贺西京

    目的 探索研究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方式修复胫骨外露的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06~2015-01间收治的41例胫骨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方式修复术进行治疗,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有3例患者在术后5~7d发生感染,换药处理7d左右愈合;所有皮瓣均有效成活,创面均顺利愈合.供区切口顺利愈合,植皮成活.实施为期6个月随访,患肢皮瓣外形较好,色泽正常、质地优良.骨折均有效愈合.患者部分植皮区感觉功能减弱,但均未影响患肢功能有效恢复.结论 针对胫骨外露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明显优于背阔肌游离皮瓣和旋肩胛皮瓣,可以尽快愈合,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400 条记录 4/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