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医嘱用药缺陷分析

    作者:陆俊杰

    目的 加强药学服务,提升临床高效、安全、合理用药质量.方法 每月随机抽查该院全部科室的出院病历共3 600份,对各类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住院医嘱用药缺陷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当、无指征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案不合理、配伍禁忌或配伍不当等.结论 该院医嘱用药存在诸多缺陷,各级管理部门需高度重视,医院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健全制度,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考核力度,医师与药师也需加强学习与交流,共同搞好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 喉罩在气管切开术中的运用

    作者:章利财;邱利权;李强;卢彬;缪冬梅

    目的:观察喉罩用于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P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成人颅脑损伤术后需行PT患者38例,分为喉罩组(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行PT前置入支气管镜3 min(T1)、PT时(T2)、PT完成后3 min(T3)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分级患者数,通气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行PT期间各时点PaO2均有下降,PaCO2均有上升,但ETT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LM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内结构可视化程度, LMA组良好率为73.7%(14/19),明显高于ETT组的42.0%(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T组中3例发生气管导管滑脱,1例气管后壁划伤,重新ETT行PT,而LMA组中仅1例置入喉罩失败,行ETT后顺利完成手术。LMA组行PT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TT相比,LMA在气管内结构的可视化程度及避免因气管导管滑脱发生缺氧危险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清晰的视野不仅降低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 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体会

    作者:吴迪;卢彬;郭飞;余璇

    目的 探讨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采用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HR)、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析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呼吸频率(RR)、SpO2 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操作过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率为100%,给药前后及术中SBP、DBP、HR、RR、SpO2无明显变化,全组无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结论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选择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麻醉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呼吸机故障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郦珍芳;张剑影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降低呼吸机故障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呼吸机质量管理小组,对呼吸机的操作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呼吸机人为故障发生率[12.0%(6/50)]和管路故障发生率[8.0%(4/50)]明显低于实施前[66.0%(33/50)、44.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施后关键失效模式的RPN值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MEA评估呼吸机使用的风险并改进管理制度与流程,可以降低呼吸机的使用失效,保障患者安全。

  • 肠道门诊老年患者护理中的风险防范

    作者:缪桂芝;金向英;彩芬

    通过分析肠道门诊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作者认为主要的风险包括患者家庭住址和电话不清或错误、易跌倒、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易引发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病史交代不完整、静脉滴注或药物反应、与非肠道疾病的鉴别不清等,针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以减少老年患者在肠道门诊的风险隐患.

  • 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

    作者:陈庆捷;曹艳

    目的 探讨内镜下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风险及护理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5 280例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及麻醉护理措施持续改进.结果该组患者发生窒息2例,苏醒延迟6例,血氧饱和度低于90% 87例,低血压11例,躁动16例,恶心、呕吐21例,以上症状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麻醉前的风险评估及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可预防和控制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麻醉风险.

  • 探讨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作者:潘水秀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神经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风险监控.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神经外科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护理水平,防范了护理风险.结论 临床工作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神经外科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作者:徐玲玲;莫霖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40例(观察组),并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12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应对措施后,观察组风险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儿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同时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护理水平,能进一步降低护理风险,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 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伶俐

    目的:研究产后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提高产后的管理水平。方法从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通过改进和创新,转变管理思想和理念,做好产前检查和健康宣教,开展孕妇学校,加大风险护理培训和教育,改进管理模式,提高风险意识,加大业务管理和人力投入,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等进行评估并制订应急方案和策略,完善应急预案。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有效地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轻助产人员的负担,提高出血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护理的水平和质量,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作者:戴晓萍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65.0%(39/60);观察组患者投诉率5.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13.3%(8/60);观察组患者意外发生率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意外发生率21.7%(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使用风险管理能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人员被患者投诉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头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风险与对策

    作者:唐明凤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28例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使用Mayfield 手术头架中出现头架松脱、头钉刺穿颅骨、头皮划伤、刺破血管及上头架时颅内动脉瘤破裂等问题,进而探讨使用头架的方法与技巧,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手术中头架使用不当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 精神科护理安全不利因素分析

    作者:黎惠珍;祝玉珍;李万贵

    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病患者顺利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保障.对影响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行探讨,制订和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可避免安全事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发生.

  • 精神疾病患者出诊护理风险及对策

    作者:沈雪梅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出诊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 结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际情况,总结综合医院急诊科对精神疾病患者急诊出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出诊存在潜在的风险.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各项综合素质、反应能力的培训是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主要策略.

  • 高压氧治疗老年患者的风险管理

    作者:蒋春华

    总结老年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风险管理措施,使患者治疗期间满意,避免相关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医患纠纷.

  • 消化内科定科护士临床带教风险防范体会

    作者:邓璇

    目的 做好消化内科定科护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使定科护士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减少风险,培养新一代的高素质接班人,满足临床需要.方法 重视入科教育,制订合适的带教计划和带教方法,及时发现定科护士的问题及各种风险,及时解决并防范,培养定科护士的各种能力.结果 通过带教,定科护士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更快地适应临床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论 加强定科护士的岗前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及职业意识,能尽快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各种风险的防范,能使护生很快进入护士的职业角色中.

  • 达比加群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作者:彭超

    心房颤动(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年来华法林作用因治疗窗窄,较高的出血风险,极大地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新型抗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因其在减少血栓栓塞及大出血方面的优势,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现就达比加群酯的药理机制、预防AF相关性脑卒中相关临床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1背 景多年来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研究显示,非瓣膜性A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治疗组的5.6倍,瓣膜性A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治疗组的17.6倍[1].而国内研究显示,AF患者的脑卒中患病率为24.8%[2].AF相关性脑卒中不仅致残率、死亡率高、预后差,而且显著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因此预防AF患者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

  • 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效果研究

    作者:郑忠毓;邓建南;贺昌华

    目的 探讨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个体938例.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319例,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或)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的高危个体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并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n=162)与对照组(n=157).对比2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脑卒中发病率.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采取对应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 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李晓

    目的探讨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万州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两组营养改善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3例(27.08%),观察组4例(8.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营养风险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营养改善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74例用药错误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罗蔼;陆新容;徐飞华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用药错误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74例护士用药错误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回顾性总结护士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做好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的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结果由系统原因导致发生用药错误61例,占82.43%,是用药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个人原因导致发生用药错误13例,占17.57%。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用药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改善用药错误的系统原因方面因素是保障临床安全用药的根本,改正个人原因方面因素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用药意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

  • 重庆市合川区26家医疗机构患者跌倒调查及防范机制研究

    作者:蒋永红;徐志会;郑颖;丁福

    目的了解合川区医疗机构患者跌倒情况,获得区域性患者跌倒发生基线,为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跌倒措施落实评价奠定基础。方法自制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合川区所辖26家医疗机构(二级综合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21家、专科医院2家)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患者跌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6家医疗机构均有患者跌倒发生,其中93.85%为老年患者,所有跌倒均造成患者躯体不同程度损伤。3家二级医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20.77%。23家其他医院患者平均跌倒发生率为79.23%。医疗机构级别、护士人数、是否进行跌倒培训、是否对跌倒高危人员采取措施、防跌倒参与团队建立是影响医疗机构患者跌倒发生的因素。结论医疗机构在住院患者跌倒防范从树立安全意识,加大人员配,重视对患者跌倒防范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措施落实,建立防跌倒团队,降低事件发生改善跌倒现状。

132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