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激光光凝技术和静脉瓣膜修复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9例分析

    作者:王春喜;韩丽娜;梁发启;张丽;刘鸿一;柴山

    目的总结股浅静脉瓣窦环包联合激光光凝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9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首先在股部做4 cm小切口,行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瓣窦环包),矫正静脉返流,同时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再由大隐静脉远端插入5F导管,光导纤维跟入,使用81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对下肢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及其浅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结果术后当天可自由活动,术后8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肢体活动自如,无皮肤灼伤,无皮下血肿和下肢水肿.随访6~20个月,平均14个月,超声检查大隐静脉和曲张浅静脉均已闭合、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均无返流,无复发或再通现象,局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明显减轻,下肢酸胀感减轻或消失.结论股浅静脉瓣窦环包联合激光光凝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行、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

  • 小腿交通静脉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临床表现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艳玲;谢晓燕;黄雪玲;匡铭;徐作峰;梁瑾瑜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小腿交通静脉超声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45例50条下肢的小腿交通静脉的数目、部位、内径及血流速度,并分别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交通静脉扩张的"数目、内径及血流速度"与患者临床表现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55、0.51,P值均<0.05.结论:随小腿扩张交通静脉数目增加、内径增宽、血流速度升高,临床表现加重.

  • 不同体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研究

    作者:文晓蓉;匡安仁;罗燕;彭玉兰

    目的:本研究应用彩超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卧位及站立位检查,通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超声参数的差异,确定彩超检查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佳检查体位.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试验组25例患者的39条患肢与正常组10例的12条健康下肢均采用卧位及站立位检查,大隐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用Valsalva运动诱导返流,腘静脉用挤压法诱导返流;对比观察不同体位每一下肢的返流时间、总返流时间、返流峰值流速、总的返流峰值速度、每一肢体总的返流节段数、静脉管径等参数.结果:正常组无论卧位及站立位所有节段返流时间<0.5s,无返流.病例组站立位与卧位下肢静脉返流节段数的比较,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卧位总返流时间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返流速度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正常组卧位及站立位GSV、CFV、SFV、POPV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检查两种体位均可采用,卧位检查医生操作更方便,而对于年老体弱、不能久站者,卧位检查则应为首选.

  • 永存静脉导管并门静脉分支发育不良1例

    作者:张国华;郑伟良

    病例男,5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乏力、纳差1年人院.检查: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胸部平片示:两肺充血明显,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6,右心缘饱满,心尖上翘,符合右心室增大表现.腹部CT示:肝脾体积略增大,门静脉主干存在,其末端球形膨大直径约2cm,并与下腔静脉呈哑铃状相连,未见门静脉分支显影,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见门静脉提前显影,肝脏外周部分见扭曲的血管,肝实质增强差,肝动脉增粗,肝静脉走行正常.MRI示:SE序列T1WI和T2WI见门静脉呈正常流空,其末端球形膨大,与下腔静脉间有哑铃状流空血管相连,分流直径约1cm;MRA显示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直接交通,门静脉末端呈盲端改变,肝脏外周部分见扭曲的流空血管,肝实质信号欠均匀.

  • 双体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关闭不全

    作者:吴立文;喻晓娜;富博;唐力;任卫东;吴迪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关闭不全(PDVI)是指深静脉瓣膜不能紧密关闭,造成深静脉血液返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为PDVI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伤、可定量的检查方法.

  • 下肢静脉剥脱术对节段性深静脉反流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张弘;杨植

    目的 探讨下肢浅静脉剥脱术后病人深静脉反流程度的变化.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有节段性深静脉反流的病人46例,对其共48条下肢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反流程度,应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42例病人随访2年,术后2年VCSS为1.95±1.78,低于术前(6.33±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后超声检查深静脉反流程度无改变肢体22条,改善14条,加重6条,手术前后深静脉反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CEAP分级的反流程度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结论 浅静脉剥脱术后能改善伴有深静脉反流病人的临床症状,对部分病人可改善深静脉反流程度,改善程度与CEAP分级不相关.

  • 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37例治疗经验

    作者:尹乐平;冯超;顾毅;刘彤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选择经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37条患肢行静脉瓣膜外成形术.结果 31条患肢随访6个月至2年,疗效良好者30条,轻度肿胀1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无返流.结论深静脉瓣膜外成形术方法简便,不需阻断、切开深静脉,只要操作正确,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首选术式.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附46例报告)

    作者:黎洪浩;曹海玲;陈建宇;张红卫;赖东明;王捷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6例(5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0例(24条患肢).所有病人均行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患肢),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5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0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5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临床应用体会(附1113例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戈小虎;李雪松;阿力马斯;牛伟亚

    目的通过对1139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分析,了解各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占的比例.方法 1993年3月至2001年1月,共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1113例共1139条肢体.结果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23条下肢(63.47%),其中双股静脉畸形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8条(3.34%);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09条(18.35%);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99条(17.47%);先天性无瓣膜症4条(0.35%);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4条(0.35%).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为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

    作者:左伟;刘润平;张伟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是外科常见病.常合并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我们对24例DVI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实施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作者:王深明

    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特别是下肢静脉疾病,如浅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先天性静脉疾患.静脉疾病发病率高于动脉疾病10倍,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例,据报告,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DVT,尸检中发现有下肢DVT者占72%.因此,重视静脉疾病的研究,制定静脉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深明;姚陈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病因主要有下肢静脉血流异常所导致的静脉高压以及静脉压升高后导致静脉系统出现的炎症级联反应.目前治疗CVI的药物多是以上述发病机制为靶点,在缓解症状、改善微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改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症状并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药物治疗的首要目标.

  • 循序减压压迫疗法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482例报告

    作者:罗英伟;杨昱;辛世杰

    [目的]探讨循序加压压迫疗法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本组482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人,除常规治疗外,根据CEAP分级,选择合适的循序减压压迫疗法,时间1.5~8年,观察临床经过.[结果]患者临床表现、肢体水肿情况、溃疡愈合情况均得到改善,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循序减压压迫疗法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掌握合适指征及使用方法,安全可靠.

  • 小腿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术前彩色超声检查及临床意义

    作者:于杰;贾杰;董雪飞

    小腿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的主要因素,外科治疗通常采用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本文作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条(12条下肢)功能不全的小腿交通支静脉进行术前检测,现报道如下.

  • 加压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作者:李星云;金永茂;李成福;朴龙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仅有下肢沉重感或难以描述的弥散性疼痛,也可出现下肢浅表静脉扩张或曲张、皮肤硬结、色素沉着等,甚至静脉性溃疡[1].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高于男性,并可因妊娠而加重.本病涉及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3个系统之一或整个下肢静脉网,可为原发性或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CVI的主要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下肢主干静脉高压及由此引起的皮肤微循环障碍.

  • 针药复合麻醉在下肢微创手术中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小平;粟文娟;王开强;杨新伟;单永华;张宇;王英;谢燕;王翘楚

    目的 评价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微创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针刺复合静脉麻醉(治疗组)与单纯静脉麻醉(对照组)方法,分别对180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微创手术,观察两组麻醉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不良反应以及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微创手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抗氧化防御系统酶SOD活性的降低有明显抑制作用.

  • 脉络舒通颗粒和喜辽妥乳膏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皮肤色素沉着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魏小龙;冯睿;赵志青;景在平

    背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disorder,CVD)常导致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改变,如不能获得有效治疗,可发展至皮肤溃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目的:评估脉络舒通颗粒和喜辽妥乳膏治疗下肢CVD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病例均为2010年8月至12月长海医院血管外科的门诊CVD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8例CVD色素沉着患者分为脉络舒通组(仅给予脉络舒通颗粒)、喜辽妥组(仅给予喜辽妥乳膏)和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脉络舒通颗粒和喜辽妥乳膏).疗程为28 d.主要结局指标:观察治疗前后CVD色素沉着区域的面积和平均灰度值的改变.结果:脉络舒通组33例,喜辽妥组34例,联合治疗组31例纳入统计分析.经治疗后3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面积均减小,平均灰度值均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色素沉着面积减小和平均灰度值降低程度较脉络舒通组和喜辽妥组更为明显(P<0.05),而脉络舒通组和喜辽妥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舒通颗粒和喜辽妥软膏对下肢CVD皮肤色素沉着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合用则效果更佳.

  • 彩超和B-flow技术评估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烨;陈苏宁;尚鸣异

    目的探讨彩超和B-flow技术在检测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下肢静脉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肢体反流0度10条,Ⅰ度22条,Ⅱ度26条,Ⅲ度17条,Ⅳ度10条,测量股总静脉直径、股浅静脉直径、反流时间、反流速度、平静呼吸速度、反流指数,同期行静脉造影.结果反流指数(除0度与Ⅰ、Ⅱ度外)两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反流时间:Ⅳ度、Ⅲ度分别与Ⅰ度、Ⅱ度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股浅静脉与股总静脉直径各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超声可准确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反流指数是评价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反流程度的可靠指标.

  • 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赖瑞青

    目的:探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患者的超声图像,术前利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检出交通支静脉,将其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以检验其准确率。结果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朝向体表的条状或网状血流,超声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47条,手术发现交通支静脉56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3.9%。结论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能准确诊断和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有助于术中寻找需结扎的交通支静脉。

  • 下肢静脉造影分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

    作者:卢一飞;张纪蔚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诊治的83例(89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例资料,静脉顺行造影了解下肢深、浅静脉和交通支瓣膜功能.结果: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9.55%(53/89),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64.04%(57/89),大隐静脉主干残留19.10%(17/89),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14.61%(13/89),静脉发育异常1.12%(1/89).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是深、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的共同临床表现,术前静脉造影可明确疾病性质,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避免术后复发.

187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