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王伟;芮景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是一种非常罕见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ARMM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单纯常规病理学检查不易诊断ARMM,免疫组化联合S-100蛋白、HMB45、Vimentin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目前,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而ARMM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因此外科手术切除仍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作者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ARMM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该病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其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诊治有所助益.

  •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唐涛;关剑;王刚;肖兰;王莉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13例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 本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口脱出肿物、肛门坠胀和肛周疼痛.临床误诊率为100%.肿物距肛缘1~4 cm,肉眼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溃疡型及平坦型,镜下形态多样,以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为主,11例检见黑色素颗粒.结论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临床误诊率高,病理活检难以准确分型,S-100、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且特异性高,特别是对于无色素者.

  •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直肠类癌1例

    作者:魏娉;路三军;桂红武;尹峰;孙丽娟;孙健

    患者男性,6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伴便后出血,便血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曾按内痔治疗,未见缓解.门诊行肠镜检查,于直肠近齿状线见一息肉样隆起,大小1.5 cm×2.0 cm×0.6 cm,褐色,表面不平伴有糜烂及新鲜出血.入院后,直肠指诊:于膝胸位5点位置可触及肿物,3.0 cm×2.0 cm大小,下缘距肛缘3 cm,指套可见染血.

  • 肛管直肠癌会阴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陈小岚;黄志恒;徐敏;郑凯;刘民生;唐远志;王成友

    目的探讨Miles术会阴切除术(perineal resection, PR)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69例APR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PR相关的并发症如下:PR所致大出血15例,包括骶前静脉大出血7例,侧韧带、前列腺、阴道后壁出血分别为4、2、2例,除1例死亡外14例经再次手术止血成功.切破肠壁32例,其中切破肿瘤24例,切破非肿瘤段肠壁8例,予局部抗肿瘤药物浸泡治疗.输尿管损伤4例,后尿道损伤5例,经Ⅰ期或Ⅱ期修补术后治愈.会阴切口积液、积血、感染或裂开68例,予局部换药,Ⅱ期缝合治愈.会阴疝3例,经盆底腹膜重建治愈.局部复发27例,予再次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 结论为减少PR的并发症,应重视切口合理设计,熟悉盆底会阴解剖,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防止粗暴手术,正确的止血方法,改进盆底会阴缝合及引流技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6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裴炜;周海涛;陈佳楠;刘骞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2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发病时已发现远处转移,其中3例行姑息性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1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WLE);其余60例患者中,46例行APR术(其中1例加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4例行WLE术(其中1例加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6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月(4~139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35.3%和18.4%。行手术治疗的60例无远处转移患者中,行APR术和WLE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6和24.3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9.7%和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切缘阳性(P=0.024)、淋巴结转移(P=0.018)和临床分期(P=0.003)与预后相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是独立预后因素(RR =16.614,95%CI:1.165~236.847,P=0.038)。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手术方式(APR或WLE)对预后并无明显影响。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4例治疗与预后分析

    作者:邹振玉;刘海亮;孙培鸣;宁宁;李松岩;杜晓辉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4例ARMM患者中,26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APR),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WLE);术后行辅助治疗者20例,其中化疗14例,放疗2例,中医中药治疗4例,免疫治疗16例.术后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6.3%、39.6%和20.6%,1、3和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0.6%、30.8%和12.8%.APR和WLE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26)和5/8,行和未行术后免疫治疗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16)和27.8%(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体分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与术后总体生存有关,淋巴结转移、术后免疫治疗和辅助治疗与术后无病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和临床分期是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而术后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未获证实(均P>0.05).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免疫治疗是提高ARMM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 Miles会阴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作者:陈小岚;詹勇强;黄志恒;郑凯;徐敏;刘民生;盛光;唐远志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癌会阴切除术 (PR)的技术改进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126例按常规进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APR,常规手术组 )和 153例按技术改进方法 (技术改进组 )进行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手术组术中、术后大出血 12例 (9.5% ),技术改进组 3例 (2.0% ).常规手术组术中切破肠壁 27例 (21.4% ),切破肿瘤 19例 (15.1% ),输尿管损伤 4例 (3.2% ),前列腺损伤 11例 (8.7% ),后尿道损伤 5例 (4.0% );技术改进组术中切破肠壁 7例 (4.6% ),切破肿瘤 5例 (3.3% ),无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 4例 (2.6% ),无后尿道损伤.常规手术组死亡 1例;技术改进组无死亡者.常规手术组会阴切口延迟愈合 49例 (38.9% ),局部复发 16例 (12.7% );技术改进组会阴切口延迟愈合 22例 (14.4% ),局部复发 11例 (7.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结论 PR技术改进可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 自体结肠平滑肌片在腹膜外结肠造口的应用

    作者:刘琴远;胡阶林;俞冠东;胡饶;朱共元;张东铭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肠管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在Miles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6年5月至2003年9月间36例肛管直肠癌行自体游离肠管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36个月,5例肠造口水肿,1例造口狭窄,未见移植平滑肌片感染坏死及其他并发症.15例行测压检查,造口处静息压平均为(35.5±7.1)mmHg.27例患者有排便感,粪便节制率为75%(27/36).结论自体游离肠管平滑肌片腹膜外结肠造口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和排便节制功能好的优点.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富强;谭改民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避免误诊误治,从而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4年2月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所有病理标本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临床误诊痔疮3例、息肉1例,肿瘤2例.肿物镜下形态主要表现实性片状或腺泡状结构,瘤细胞呈上皮样或梭形形态,导致误诊为肛管直肠低分化腺癌有4例,1例考虑为低分化鳞癌;总体病理误诊率达83.3%.随后免疫组化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S-100、Melan-A、HMB-45均为阳性.随访患者6例,例1至例5分别于30、42、26、46、52个月后死亡,例6患者术后拒绝化疗,28个月后死亡.结论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罕见,且组织形态多变,容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随访发现,肿物大者、浸润深度、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及不接受化疗和生物治疗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晚期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生物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但不甚明显.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崇树;赵国刚;魏寿江;夏羿凡

    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MAR)的临床特征,探讨诊治要点和减少误诊误治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76~199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MAR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6例有不同程度便血,大便习惯改变,骶尾部及肛周疼痛等直肠肛门症状,1例为肛门部慢性溃疡,1例表现为腹股沟包块;术前均误诊为血栓痔,陈旧性肛裂,肛瘘等常见肛直肠疾病.结论必须提高对MAR的认识水平,了解不同类型MAR的临床特征,才能正确诊治,减少误诊误治.

  • 以治未病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校;邓光锐;王赤华;高爱菊;李灿华;杨志明;杨蕾;吴晓兰;汪艳明

    为探索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肛管直肠癌早期医学干预的可行性,应用自行设计的肛管直肠癌治未病技术方案,针对社区人群进行生活习惯调查、体质辨识、症候分析等治未病技术操作,结合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直肠镜检等方法,判断高危人群并进行中医医学干预.结果显示,2000名社区人群,饮食习惯不良者613人,有慢性肠道疾病史者36人;体质判定有偏颇体质者66.95%(1339例);偏颇体质者42.49% (569)表现为湿热蕴结;全组检出直肠息肉(腺瘤)11例,直肠炎症及溃疡5例,发现早期直肠癌2例.开出治未病处方1 321份,转临床治疗18例.结果表明,运用中医治未病体系,能有效地确定肛管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及时发现早期癌变,指导进行防病调理养生,调整偏颇体质,远离患病危险因素,遏制肛管直肠癌的进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