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与全院 PACS网络融洽的 X刀系统改造

    作者:李桂祥;任俐;王放;张德昌

    本文介绍了医院在实施全规模PACS系统时,接入X刀系统的实施方案和对X刀系统的改造步骤.

    关键词: PACS系统 X刀 改造
  • 后装治疗与X刀的现状及其临床比较

    作者:余辉;徐海荣;闫微

    目前后装技术与 X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各有所长,在某些肿瘤治疗中,两者联合应用的疗效比常规治疗好.随着体部定位技术和 X刀的发展, X刀分为传统 X刀和微型 X刀,其中微型 X刀具有传统 X刀和后装技术的优势,前景看好,在临床应用中疗效肯定.本文就后装治疗与 X刀的现状及其临床比较进行讨论.

  • γ刀、X刀和粒子刀三种放射治疗技术的比较

    作者:王贵勤

    γ刀、X刀和粒子刀系三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肿瘤等治疗,本文主要对γ刀、X刀及粒子刀三种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性价比做一比较,其中包括设备价格、安装操作难易程度、放射生物效应、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等,为临床医生选择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γ刀 X刀 粒子刀
  • X刀的质量控制

    作者:钟青松

    X刀是在不做开颅手术的情况下对颅内病灶采用一次性大剂量窄射束照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的,稍有不慎,就会给医院和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X刀治疗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立体定向、计划设计、治疗实施三个方面简述X刀治疗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X刀 质量控制
  • X刀系统等中心的验证和调整方法

    作者:杨绍洲

    X刀治疗时要求加速器等中心的误差在1mm以内,等中心校验是X刀治疗质量保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等中心验证和调整的方法,特别强调在实际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X刀 等中心 质量保证
  • 体部X刀无框架定位技术

    作者:杨震;崔宏建

    本文介绍了一种体部X刀无框架定位新技术,只需在病人身上粘贴标识球,省略了传统的框架系统,精度高,操作简便.

  • X刀系统扫描定标架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陈超敏;周凌宏;霍伟文

    本文介绍了JX-100型X刀系统的CT/MRI的扫描定标架和DSA血管造影定标架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这种X刀扫描定标架具有图像伪影小,刚度大、重量轻,使用方便的优点.临床应用表明定标架设计合理,定位准确,性能可靠.

  • 三维计划治疗中等剂量线绘制的改进

    作者:李光明;李树祥;吕庆文;江贵平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做链码法的等剂量线绘制的改进算法,该方法与传统的网格法相比,无需求解直线之间的交点和两点间的距离,大大地简化了计算量,同时该算法还能遍历所有可能的等剂量点,不会出现网格法中搜索死循环现象,有效地探索出了多个环形等剂量线.

  • 一种检验X刀手术治疗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超敏;周凌宏;霍伟文

    为确保X刀手术治疗的安全和有效,靶点坐标的计算准确和靶点的机械定位准确是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检验X刀系统靶点计算和机械定位准确性的有效方法,弥补了传统的Win-ston-Lutz实验方法的不足,为国内各大医院加强X刀手术治疗质量保证提供有效手段和参考.

  • γ刀、X刀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秀珍

    1引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gery,SRS)或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一门新的医疗技术.它应用CT、MRI、DSA、PET等影像立体定位和扫描技术,把患者多层序列图像、光盘、磁带等直接数字化图像信息进行传输,经A/D转换器,进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作虚拟人体3D快速图像重建和高精度立体可视化显示(3D volume rendering,visualization),精确确定病灶空间坐标,并采用数学物理--剂量优化模式和生物学优化模式,优化设计医用高能X(γ)线束,非共面多弧或多个固定野(bcam)立体聚焦照射计划,评估优化其空间剂量分布,确保将大剂量X(γ)射线,单次或分次限制性地适形照射到所设定的头颈、体部靶区病灶上,使该靶区体积内无论良性或恶性的病灶都受到了足够剂量的照射或不可逆损毁,同时又能保证靶体积边缘之外所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呈锐减性分布,从而达到治疗肿瘤而对靶体积周围的正常组织影响很小的目的.照射时,由于靶区外组织因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及,从而在其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界面,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用γ射线时称为γ刀,用X射线时称为X刀;但它并不是将病变切除,而是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1,2]

    关键词: γ刀 X刀 发展趋势
  • 经眶-额下入路手术联合术后X刀治疗大型垂体腺瘤

    作者:徐培坤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腺瘤的根治方法与手术安全性. 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4月我院对14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采用一侧眶-额下入路手术,尽可能充分地切除肿瘤,至少做到将肿瘤的鞍上部分完全切除.术后1.5~3.5个月内X刀进一步治疗鞍内残瘤. 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鞍内残留10例,无一例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8例残瘤术后行X刀治疗,未出现视力损害和垂体功能减退.X刀补充治疗的8例随访5~26个月,平均14.8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 结论眶-额下入路手术操作方便,利于充分切除肿瘤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加行X-刀治疗可能控制肿瘤复发.

  • X刀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来兴;周晓平;胡小吾;刘建民;姜秀峰;曹依群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X刀治疗52例颅内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治疗周边剂量10Gy~20Gy,平均13Gy.随访方法为临床检查和头颅CT增强扫描检查. 结果治疗后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1例(1.9%),局灶性癫痫发作2例(3.8%);影像学显示无症状性瘤周水肿较术前明显12例(23.1%).影像学随访40例(76.9%),时间3月~92月,平均23月,肿瘤体积缩小18例(45.0%),无变化22例(55.0%). 结论 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X刀 脑膜瘤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32P囊内注射治疗囊性脑转移瘤

    作者:李珠明;崔玉琴;刘和平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32P囊内注射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研究设3个组:A组25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32P囊内注射治疗;B组21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X刀治疗;C组26例,单纯采用X刀治疗.结果 A组、B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66.7%和7.7%,A组和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χ2=24.163,P=0.000).1年、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52.0%、16.0%,B组为42.8%、14.3%,C组为19.2%、0,A组和B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组(χ2=6.116,P=0.047).A组1例患者出现癫痫小发作,B组2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患者出现脑水肿,C组3例患者出现脑水肿.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联合32P囊内注射治疗囊性脑转移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脑转移瘤的X 刀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柳宪华;于效良;华庆云;林野;胡殿雷;庄会林;孙光远;滕志丹

    目的:探讨X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X刀治疗的30例脑转移瘤患者(41个病灶),脑转移瘤直径(2.07±1.7)cm,平均剂量22 Gy,肿瘤中心剂量(28±8)Gy,边缘剂量(16±4)Gy。比较分析手术加全脑放射治疗26例,直径(3.07±0.7)cm,平均放疗剂量46 Gy。结果:X刀治疗组1年生存率53%,手术加全脑放疗组43%,1年后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3%和75%,1年后因神经系统疾患死亡率分别为39%和41%。结论: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侵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中小体积脑转移瘤的治疗。

  • 脑胶质瘤的X刀治疗--附36例报告

    作者:郝传国;张希祥;李春英;高丽华;朱风英;朱兰英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脑胶质瘤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自1997年3月~1999年7月利用JX-100 X刀系统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CT扫描3 mm层厚,将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单次或分次治疗.全组36例获得6~30个月的随访,中位18个月.结果:34例生存期超过6个月占94.4%,6例超过30个月占16.7%.22例CT或MRI复查病灶明显缩小占61.1%.3例病灶消失占8.3%.3例病灶增大占8.3%.4例无明显变化占11.1%;26例症状减轻,3例症状消失,3例症状重,4例死亡.结论:X刀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是肯定的,它适合颅内各类胶质瘤的治疗.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德志;蒲萍;李光辉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腹腔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X刀对82例腹腔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病灶大直径≤3 cm者,4~6 Gy/次,隔日一次,6~8次;取肿瘤中心点剂量为100%,剂量归一,80%~90%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病灶直径在3~5 cm者,3~4 Gy/次,隔日一次,8~10次;病灶大直径≥5 cm者,2~3 Gy/次,隔日或每日一次,15~20次.结果 82例患者经X刀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分别为84.2%(69/82)、86.6%(71/82)和75.6%(62/82);6个月时病灶缩小明显,12个月以后病灶出现再增大.8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8%(49/82)、39.0%(32/82)和25.6%(21/82).生存期长短与原发病变有关.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有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小,可作为腹腔转移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 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芦东徽;郝文胜;费振乐;张羽

    目的 观察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X刀立体定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5例符合条件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刀治疗组38例,应用X刀立体定向放疗,剂量4~6 Gy/次,每日或隔日1次,共治疗8~10次,使GTV边缘剂量达45~55 Gy.常规放疗组37例,常规分割放疗,每次1.8~2.0 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照射剂量60~65 Gy.结果 X刀组总有效率(CR+PR)为86.8%,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的62.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X刀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和35.0%;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8.3%、27.8%和16.7%,两组间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与常规放疗相比,X刀立体定向放疗可以在较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同时,提高肿瘤照射区的放射剂量,从而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癫痫的X刀治疗

    作者:韦鹏翔;艾泉山;陈旭;夏吉勇;陈炳桓

    目的探讨X刀治疗继发性癫痫(SEp)和原发性颞叶癫痫(ITLEp)的方法.方法使用24 h EEG、CT、MRI对继发性癫痫灶定位,应用X刀损毁致痫灶治疗SEp 40例;毁损剂量20~30Gv.应用X刀毁损杏仁核治疗ITLEp病人30例;毁损剂量140Gy;准直仪7~10 mm;采用140 Gy一次和分两次毁损治疗(每次间隔24h).结果40例SEp病人和30例ITLEp病人X刀治疗后4~24个月随访:50例病人癫痫发作完全停止(SEp 32例,ITLEp 18例);20例病人发作减少50%以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X刀毁损SEp致痫灶及杏仁核,可安全有效地治疗SEp和ITLEp.

  • X刀分次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韦鹏翔;陈旭;艾泉山;夏吉勇;杨炯达;陈炳桓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的X刀分次治疗方法,为PD找出一条可行的无创治疗途径.方法 16例难治性PD病人,采用X刀140 Gy分2次损毁丘脑腹外侧核中间部(VIM)治疗;8例病人采用165 Gy分3次损毁VIM核治疗;每次间隔24 h.结果 X刀治疗后3~24个月随访,24例病人消除或改善了震颤症状;僵直或运动减少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神经生理学检查无显著改善.结论 X刀分次损毁VIM核,可安全、无创治疗PD;震颤症状改善显著.

  • 局部晚期胰头癌3D-CRT、X刀和γ刀治疗计划剂量学对比

    作者:尹立杰;丁田贵;彭兆祥;顾广海

    目的 比较分析3D-CRT、X刀和OUR-QGD型体部γ刀(简称γ刀)技术在局部晚期胰头癌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数据,为临床选择放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30例局部晚期胰头癌患者,每例设计3D-CRT、X刀和γ刀三种治疗计划.X刀和γ刀处方剂量设定400 cGy/次,3D-CRT处方剂量200 cGy/次,包绕90%PTV.根据LQ模型进行生物等效剂量换算.比较三种计划的PTV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通过DVH图计算靶区剂量和周围危机器官剂量.结果 靶区剂量:γ刀高,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低.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指数:3D-CRT计划好,X刀计划次之,γ刀计划差.危机器官剂量:γ刀低,X刀计划次之,3D-CRT计划高.结论 根据物理剂量学数据,γ刀技术可显著提高靶区剂量,更好保护周围正常组织.3D-CRT技术靶区适形度好、剂量均匀性好,但正常组织剂量较大,X刀技术介于两者之间.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