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武警新兵人格、心境、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作者:陈红梅;郭旦峰;刘伟志;尚志蕾;杨欢欢;晁一民;王潇雅

    目的:探讨新兵人格、心境、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大五人格问卷(GBFS)、心境状态量表(POM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武警某部421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开放性、利他性和适应性4个维度和普通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心境状态中紧张、抑郁、疲劳和自尊感4个维度及情绪纷乱总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而愤怒维度低于常模组;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常模组;GHQ-12总分与大五人格中适应性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其它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GHQ-12总分与心境状态中消极性情绪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与积极性情绪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GHQ-12总分与状态-特质焦虑呈显著性正相关.心境和状态焦虑共同可解释心理健康31.7%的变异.结论:在入营初期,武警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总体较好,心理健康受到人格、心境、焦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保持良好情绪和适度焦虑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 海军某部新兵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志勇;陈春安

    为了解海军某部入伍新兵龋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10年12月对入伍新兵进行了龋病及诊治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选择海军某部2010年12月入伍的男性新兵895名,年龄18 ~20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在自然光下,使用口镜、镊子及探针,以视诊和探诊为主,对受检者全口牙按顺时针方向逐个进行检查记录.检查均由一名口腔专业副主任医师完成.

    关键词: 新兵 龋病 调查
  • 新兵体能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MRI研究

    作者:徐强;赵永东;陈柱鸿;陈海龙;周翠玲;杜滂;孙新平

    目的 研究新兵体能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特点,为减少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80名新兵于体能训练的第1、2、3月行右膝关节MRI扫描,观察各阶段膝关节的骨质(骨髓、骨皮质、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软组织及关节腔损伤情况.结果 不同训练阶段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及关节腔积液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阶段的检出率高.结论 新兵体能训练期间膝关节损伤率随训练量加大明显增加,第3阶段损伤率高,应该制订正确防护措施和科学的施训策略来减少其发生.

  • 新兵训练中胫骨疲劳性骨折的调查

    作者:吾木尔;杨炯;刘建;何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陆军某部2006年参加基础训练的新兵共600人,均为男性.所有训练科目及生活环境相同,训练计划由作训部门统一制定,各种原因所致未完整训练全程和中途调入者不列入调查对象.

    关键词: 疲劳骨折 胫骨 新兵
  • 新兵SCL-90测评结果分析与心理疏导对策研究

    作者:宋新国;乔富胜;苗丹民

    目的:评估新兵心理健康,分析心理教育与疏导对新兵的心理影响,提高新兵心理素质,为新时期军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把2005年入伍新兵3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新兵入伍1 wk内对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实施心理测评;对干预组实施以普及心理科学知识为目的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心理知识运用水平为目的的心理训练和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的心理咨询等心理教育与疏导措施,6 mo后再分别进行测评. 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无统计学差异;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4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低于干预前;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干预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效果明显,对照组新兵在实施心理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新兵 精神卫生 SCL-90
  • <中国简式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与新兵社会适应性评价

    作者:肖利军;苗丹民;王京生;罗正学;皇甫恩

    目的:探讨<中国简式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Chinese Abbreviated Form MMPI, 以下简称CAF-MMPI)与新兵社会适应性评价的关系. 方法:选用MMPI的4个效度量表和8个临床量表,经修订编CAF-MMPI,对782名新兵进行测试;自编<新兵社会适应性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对其社会适应性好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出适应不良组(n=36)和正常组(n=66),比较两组CAF-MMPI测验成绩. 结果:①同伴与上级<调查表>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②除Hy外,适应不良组各临床量表原始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包括F效度量表;③适应不良组各量表标准分(≥65)从高至低依次为F,Sc,Pt,Pd,Pa和Hs. 结论:应根据本研究结果,采用F,Sc,Pt和Pa测验量表修订出新的CAF-MMPI.

  •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作者:化前珍;李富军;孙长生;王波;徐玫;吴宝军

    目的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方法在基础训练开始时对416名新兵进行6项体能测试并按总分分为成绩高、中、低组,以初始3 km成绩分为3组,观察各组训练伤发生率. 结果总分成绩高、中、低组各组间在总伤率、过劳性损伤及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 km跑成绩好的组发生过劳性损伤较多,成绩差的组发生急性创伤性损伤较多. 结论针对不同体质的新兵,预防军训伤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 心理干预与其他教育对新兵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

    作者:张黎宁;周莉;翟雅莉;孔雪娟;贾冬悦;苗丹民

    目的: 比较心理干预,卫生常识,军政训练3种教育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300名新兵随机分成3组: 心理干预(A组n=100),卫生常识(B组n=100),军政训练(C组n=100),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3组新兵在接受不同教育模式前后(间隔3 mo)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和B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集训前后各因子分(除敌对)均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效果与B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有显著关异(P<0.01);B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5);A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 生活事件在新兵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症状关系模型中的作用

    作者:李红政;雷美英;刘练红;李雪荣;闫金方;李逸鸿;刘小兵;赵立琼

    目的: 探讨新兵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的作用模式. 方法: 采用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114名陆军新兵在集训结束时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通路分析. 结果: 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有显著性,β绝对值为0.09~0.48,4个变量可解释心理症状总方差的64.4%;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的直接影响有显著性(β=0.155, P<0.01),包括该交互作用在内的5个显著自变量可解释总方差的66.4%, R2的改变有显著性(FChange=13.43, P<0.01);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间接作用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和阴性应付方式,但它不直接通过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产生影响. 结论: 新兵的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均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影响心理症状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倾向、客观社会支持和阴性应付方式.

  • 综合心理行为训练对军事应激条件下新兵心理健康和血糖的影响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赵兰民;杨春;牛锋

    目的: 探讨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呼吸放松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心理行为训练,对军事应激条件下新兵心理健康和血糖的影响. 方法: 从某部抽取2个新兵集训连的126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4),综合心理行为训练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估,并分别测定5 km武装越野前后血糖的变化. 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偏执、SAS总分和SDS总分,以及应激后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各评定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后的躯体化、抑郁、偏执、SAS与SDS总分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应激后血糖显著高于应激前(P<0.01). 结论: 综合心理行为训练有助于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新兵对军事应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 独生子女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作者:栗文彬;王波;高红丽;徐德忠;骆军强;李辉

    目的: 了解基础训练前后独生子女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参加2002年度基础训练的617名新兵进行测试. 结果: ①基础训练后独生子女组新兵各因子分均低于训练前(P<0.01);②训练期间独生子女组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训练前SCL-90中居前15位的阳性项目主要分布于强迫(5项)、人际关系敏感(3项)和焦虑(2项)等因子. 训练后阳性项目主要分布于躯体化(5项)和强迫(4项)因子. 结论: 可针对训练前独生子女较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目的心理干预.

  • 功能绷带治疗软组织伤比较

    作者:王波;李富军;孙长生;李远贵;李良寿;张世忠;化前珍;刘芳娥;代先文

    目的观察"天年素"功能绷带对软组织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三盲对照试验. 驻陕某团参加1998/1999两个年度新兵基础训练中发生的软组织伤员123例,随机分为A绷带组(A组,n=62个部位)和B绷带组(n=65个部位),观察1 wk. 试验结束后厂家告知A绷带为非功能绷带,B绷带为"天年素"功能绷带. 结果 A,B两组较治疗前症状均明显好转,B组在消肿、止痛方面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 B组总有效率(77%)高于A组(58%,P<0.05). 结论功能绷带治疗软组织伤有明显效果,在消肿、止痛方面优于A绷带.

  •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预防的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作者:李富军;孙长生;王波;黄久仪;李良寿;徐玫;郝崇礼

    目的评价以控制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对军训伤预防的效果. 方法以驻兰州军区某市参加1999年度新兵基础训练的某全训步兵团为研究对象,随机决定3个连为干预分队,另外3个连为对照分队. 由两名专科医生每4 wk逐连筛检伤员,于开训前及结束时盲法测两分队部分新兵3 km,100 m、立定跳远、立定投弹、引体向上、俯卧撑6项成绩. 干预措施:开训后第1个月不安排5 km跑,跑步距离逐渐增加,从第2个月起每周5 km跑3次以下,间日进行;培训班排骨干;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上卫生课. 结果干预分队军训伤的累积发生率为21.1%,明显低于对照分队(30.7%,P<0.01);开训前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171±7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83,P<0.05),结束时训练成绩干预组总分(263±76)显著高于对照组(244±98,P<0.05),成绩变化比较,干预组成绩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以控制5 km跑为主的干预方案既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又能提高训练成绩.

  •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心理状况与训练伤的关系

    作者:李富军;孙长生;化前珍;王波;李良寿;李远贵;张世忠;黄久仪;郝崇礼

    目的了解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训练伤的关系. 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团参加基础训练的新兵进行分组,观察两组训练伤发生率.共调查632人,收回有效问卷627份(合格率99.21%). 结果基础训练前新兵在躯体化、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青年常模组(P<0.05).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的73名(非稳定组),占调查人数11.64%,训练伤发生率34.25%,而稳定组为22.02%,两组训练伤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新兵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

  • 武警新兵交往焦虑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高平青;程楠;郭丽英;解亚宁;赵静波;张明

    目的:研究某部武警新兵交往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评981名新兵的交往焦虑状况、人格、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并作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入伍新兵的交往焦虑平均分(42.93±7.35). 交往焦虑与神经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6,0.26,P<0.01);与内外向、积极应对、自尊、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3, -0.26,-0.15,-0.24,P<0.01). 进入以交往焦虑评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有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尊(R=0.58,R2=0.34,P<0.01). 结论:神经质、内外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自尊是影响交往焦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新兵 焦虑 影响因素
  • 新兵过劳性损伤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闫明晓;王波;王安辉;黄久仪;孙长生;李良寿

    0 引言过劳性损伤(overuse injuries, OUI)是新兵基础训练中常见的一类训练伤,严重影响战士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军事训练. 新兵入伍后,在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过程中,对部队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严格的纪律约束,紧张的连队生活一时难以适应,往往产生一些紧张、抑郁、恐惧、厌恶训练等情绪波动. 据研究,心理因素对症状的产生有明显作用,尤其对于OUI患者,这一部分人需要经常进行心理疏导[1]. 芬兰一项调查显示,发生应力性骨折(SF)的新兵在成就感、优势感及表现欲方面打分较低[2]. 本研究旨在查明我军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心理状况及其与训练伤发生的关系,为心理干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 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心;单学娴;丁强

    目的: 了解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部队选兵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武警某部2000年男性新兵805人,随访一年;按GJB1102-91、GJB1337-92和GJB2125-94对其体质、体能进行测量和评价.检出其中的93例病例,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武警新兵过劳性损伤的累积发生率为8.5人次/100人年,占军事训练伤的77.7%.过劳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个人感觉训练强度大、应激性生活事件、下肢损伤史、扁平足、训练无中间休息,保护因素为适宜的去脂体重.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OR值,分别为4.2、16.0、9.1、34.7、13.0和0.9.结论: 在选兵时应选择身体素质好和喜好运动的,剔除扁平足或有下肢损伤史者.在训练中,及时与战士沟通,避免应激性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适当休息,还要加强新兵的营养,以减少过劳性损伤的发生.

  • 新兵基础训练军训伤预防的主导措施

    作者:李富军;孙长生;王波;李良寿;郝崇礼

    目的 评价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训伤的预防措施. 方法  以驻陕某部新兵2个连为研究对象,随机决定一连为重点措施分队,重点措施为对5 km跑予以一定限制:开训后第一个月不安排5 km跑,跑步距离逐渐增加,从第二个月起每周5 km跑3次以下,间日进行;二连为综合措施分队,综合措施包括:①同重点措施;②培训班排骨干;③心理测试与心理疏导;④上卫生课(3次). 结果 综合措施分队军训伤的累积发生率为28.6%,明显高于重点措施分队11.6%,P<0.01,两组在正课军事训练科目和时数安排上相同,心理测试无明显差别. 综合措施分队与重点措施分队在落实限跑措施方面实际5 km跑累计数(145 km对105 km)和每周5 km跑超过4次的周数(4 wk对1 wk)均有较大差别.结论 5 km跑是致伤的主要因素. 预防军训伤的主导措施应是科学训练,加强训练组织与管理,其他措施只能做为辅助.

  • 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性研究

    作者:张军胜;吴凯;王家同;肖玮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新兵适应性间的关系.方法:2007-01,应用SCL-90量表对某部32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中国人(18~29岁)常模、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各因子得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的适应性受新兵的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收入水平及训练成绩影响.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整体适应性明显好于往年未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

  • 心理支持对新兵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权超;罗功林;陈星伟;杨阳;兰学文;金日飞

    目的:研究针对新兵的心理支持方法、措施,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 方法:从某部抽取400名新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改善生活环境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持,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军训伤发生率等指标,测试新兵心理适应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兵比较,情感状态、注意力/反应速度、手工操作敏捷度、感知-运动速度、视感知/记忆力等神经行为功能明显改善,心理应激强度、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降低,军训伤发生率显著下降. 结论:新兵入伍后及时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心理支持,是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降低心理应激水平的有效途径.

971 条记录 46/49 页 « 12...41424344454647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