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复尔康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作者:刘明华;肖顺汉;何兵;冯文宇;章卓;李蓉;李茂;任美萍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的血药浓度,利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维A酸注射液比较其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段变波长测定,0~23min为252 nm,23~40min为35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及维A酸注射液在家兔体内均符合开放二室动力学模型特征.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的t1/2 α=10.61 min,t1/2 β=99.44 min,K10=0.02 min-1 ,AUC=257.14 μg·min·ml-1,CL=0.02 mg·kg-1·min-1;维A酸注射液的t1/2 α=8.61 min,t1/2 β=54.05 min,K10=0.03 min-1,AUC=174.86 μg·min·ml-1,CL=0.03 mg·kg-1·min-1;复尔康注射液中甘草酸铵的t1/2 α=5.50 min,t1/2 β=129.06 min,K10=0.02 min-1,AUC=28611.23 μg·min·mL-1,CL=0.01 mg·kg-1·min-1.结论:HPLC简便、快速、精确,可同时检测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

  • 口服转移因子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

    作者:邢燕;邹宇;赵玲一;唐清体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胶囊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 mg,bid;并外搽0.1%维A酸乳膏,每日1次.对照组予肌注聚肌胞2 mg,qd;外搽阿昔洛韦软膏,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转移因子胶囊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安全、有效.

  • 维A酸隐形泡囊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的研究

    作者:卢进;杨红;牟家婉;魏大鹏;吴琼;李雪;程亚西;莫生宁

    目的 制备维A酸隐形泡囊并考察其理化、体外生物学性质.方法 考察隐形泡囊的形态和粒径分布,经凝胶色谱分离,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维A酸的含量,计算包封率,测定冻干品的载药量;以普通泡囊的结果作为对照,考察巨噬细胞摄取率和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维A酸泡囊和隐形泡囊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3、41 μm,包封率分别为91.4%、93.10%,载药量分别为3.15%、2.82%.隐形泡囊规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26%以上;隐形泡囊与原药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相同.结论 所制维A酸隐形泡囊的包封率高、操作方法简便;隐形泡囊既可保持较高抗癌活性,又能规避吞噬.

  • HPLC测定异维A酸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唐杨;黄俊;陈竹;程辉跃;李德静

    采用HPLC法测定异维A酸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采用NUCLEOSIL 100-3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770∶225∶5),柱温25℃,检测波长355 nm.异维A酸与维A酸及其他强制降解产物的分离度良好;异维A酸、维A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55×10-4 ~21.82 μg·mL-1(r =0.9999)、0.0171 ~22.76 μg·mL-1(r =0.9996),检出限分别为5.4×10-3、0.11 ng,定量限分别为0.011、0.34 ng;维A酸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8%、98.96%、98.81%.所用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异维A酸软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克林霉素软膏中克林霉素和维A酸的含量及稳定性考察

    作者:袁耀佐;钱文;张玫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克林霉紊软膏中克林霉素和维A酸含量的HPLC方法,并考察软膏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Waters Nova-Pak C18(3.9mm×250mm,4.6μm)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5mol/L KH2PO4,用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20μ1;维A酸的主要降解产物异维A酸测定波长为340nm,其它测定条件与维A酸含量测定相同,按维A酸与异维A酸两者面积归-化结果计算异维A酸的量;软膏的稳定性考察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推荐的条件.结果 克林霉素和维A酸的色谱峰均能与其它杂质峰较好的分离.克林霉素在0.2119~3.4704mg/ml的浓度范围,维A酸在0.007181~0.2298mg/ml的浓度范围内均呈线性.克林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4%(n=9);维A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4%(n=9).维A酸与异维A酸的检测限均为0.002μg/ml,定量限均为0.005μg/ml.异维A酸相对维A酸的校正因子为0.9.加速稳定性试验6个月和长期稳定性12个月考察结果表明,软膏中克林霉紊稳定,维A酸对热不稳定,且易氧化.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同时测定软膏中的克林霉素和维A酸含量;复方盐酸克林霉素软膏应于凉暗处密闭保存,软膏灌装时应充分充氮除氧.

  • 窄谱中波紫外线和/或阿维A对角质形成细胞异维A酸受体α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素菊;郑焱;彭振辉;王国荣;周少娜;李晓莉

    目的 研究阿维A和/或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异维A酸受体α(RX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7~10-6mol/L阿维A和/或50~100 mJ/cm2NB-UVB处理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后,继续培养12 h,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角质形成细胞RXRα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50~100mJ/cm2 NB-UVB单独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可抑制RXRαmRNA的表达;10-7~10-6mol/L阿维A单独处理后,RXRαmRNA的表达无明显降低,二者联合作用时,对RXRα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NB-UVB单独作用可明显抑制RXRα mRNA的表达,阿维A单独处理对RXR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二者联合作用时对RXRα mRNA的表达存在协同抑制作用.

  • 维A酸诱导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凋亡的受体机制研究

    作者:牛新武;冯捷;彭振辉;马惠群;刘超;袁景奕

    目的研究维A酸诱导人类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凋亡的受体机制.方法通过Bax/Bcl-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TUNEL法、Annexin V/PI染色以及活性Caspase-3检测3种维A酸(9-cis-RA、at-RA and 13-cis-RA)、维A酸A受体(RAR)激动剂TTNPB和维A酸X受体(RXR)激动剂Ma对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维A酸和TTNPB均不同程度的上调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Annexin V/PI和TUNEL检测结果均显示维A酸和TTNPB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同对照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Caspase-3分析显示,除了Ma外,所有试剂均不同程度的上调Caspase-3的表达,以TTNPB的作用强(P<0.05).结论维A酸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涉及到Caspase-3途径.维A酸诱导A375细胞凋亡与RAR的激活可能有关,而与RXR的激活无关.

    关键词: 维A酸 受体 凋亡
  • HPLC测定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

    作者:李蓉;肖顺汉;冯文宇;李茂;任美萍;刘明华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维A酸对照品溶液比较其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250min×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维A酸对照品溶液在家兔体内均符合开放二室动力学模型特征.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的t1/α=10.61min,t1/2β=99.44min,K10=0.022min-1,AUC=257.15μg·min·ml-1,CL=0.022mg·kg-1·min-1;维A酸对照品溶液的t1/2α=8.61min,t1/2β=54.06min,K10=0.033min-1,AUC=174.87μg·min·ml-1,CL=0.032mg·kg-1·min-1.结论:与维A酸对照品溶液相比,复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的消除速率减慢,生物利用度增加,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

  • 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面部扁平疣200例疗效分析

    作者:陈启文;路永红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肽胶囊在治疗扁平疣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给予维A酸外用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其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6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8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扁平疣有明显疗效,且优越于单纯使用维A酸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维A酸乳膏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谢雪冰

    目的 观察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84例Ⅰ~Ⅲ级(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0.025%维A酸乳膏5%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外用;对照组84例则采用0.025%维A酸乳膏外用;两组内服药物相同,连用4周,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58,P<0.01).讨论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应用,针对痤疮发病的多环节起作用,疗效满意.

  • 贯防治疣汤配合维A酸霜治疗扁平疣86例疗效观察

    作者:潘秋华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手背等部位,常呈慢性经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自1997年9月~2004年7月,采用自拟贯防汤口服配合0.025%维A酸霜外用治疗扁平疣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复方熊果苷制剂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平;郭静;丁黎;张伟;郝雁杰;贾惠临

    目的 研究复方熊果苷制剂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为其治疗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熊果苷、曲酸、维A酸、维生素E、地塞米松及氢醌6种成分制成不同组合的乳膏,制作棕黄色豚鼠经UVB 照射诱导皮肤色素沉着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Schmorl、Imokawa 等方法染色,观察外用复方制剂后黑素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结果 不同组合的复方制剂均使多巴阳性的黑素细胞及含黑素颗粒的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熊果苷3号、4号与阳性对照组3%氢醌外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熊果苷制剂对UVB诱导的色素沉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丹参酮联合维A酸软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国雄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维A酸软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83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外用维A酸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治愈22例,痊愈率为52.4%,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愈7例,痊愈率为17.1%,总有效率为63.4%,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观察组出现8例皮肤千操、红斑、瘙痒,对照组13例,均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丹参酮联合维A酸软膏是治疗痤疮的一种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丹参酮 维A酸 痤疮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观察

    作者:徐圣经;丁克云;赵志国;孙彩虹;张彩萍;杜素萍

    目的:探讨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1次/周,共3周;对照组:30例,外擦1%喷昔洛韦乳膏,2次/d,同时外用0.1%维A酸霜,每晚1次.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96.43%、89.29%,对照组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63.34%、3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2.00%,对照组复发率36.3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是目前比较安全、高效的治疗扁平疣的方法.

  •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分析

    作者:张合立;籍红;王文格;刘晓涛;张勇枚;郑玲玲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黄褐斑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每晚涂抹0.1%维A酸乳膏,治疗组每晚将0.1%糠酸莫米松乳膏和0.1%维A酸乳膏按1∶1均匀混合并涂抹于患处,观察时间12周.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86%和84.6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46%和17.95%,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明显比维A酸单用好,并且两者联合应用显著降低了维A酸的副作用.

  • 红蓝混合光联合倒模治疗痤疮效果分析

    作者:秦晓蕾;陈知英;余珍;杨帆

    目的:探讨红蓝混合光联合倒模治疗不同级别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9例痤疮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Ⅱ、Ⅲ、Ⅳ三级,每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Ⅱ级患者治疗组采用红蓝混合光联合倒模及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外用药物治疗;Ⅲ、Ⅳ级患者治疗组采用红蓝混合光联合倒模及异维A酸治疗,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两组均使用相同的外用药物.1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第12周进行随访,三级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94.4%、8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3.1%、68.8%.结论:红蓝混合光联合倒模治疗中重度痤疮较常规药物起效快,疗程缩短,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 多西环素及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赖劲东;杨娟

    目的:探讨比较口服多西环素、外用维A酸霜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酒渣鼻患者共60名,随机分为三组:口服多西环素治疗组、外用维A酸霜治疗组及两者联合治疗组,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炎症损害数目、红斑评分、毛细血管扩张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另外两组(P<0.05),而多西环素组与维A酸组的疗效相当(P>0.05),三组中仅发生5例短暂轻微的副作用.结论:多西环素和维A酸外用制剂治疗酒渣鼻均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发生的副作用轻微且短暂,两者联合应用的疗效更为显著,但均无改善毛细血管扩张症状的作用.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日晒斑疗效观察与分析

    作者:王建军;吴景东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日晒斑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维A酸治疗;治疗组:30例,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日晒斑,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多中心研究

    作者:郝飞;谢红付;郑敏;金德惠;杜华;钟华;陈翔;吕中法;宋亚丽;邓军

    目的:比较0.1%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扁平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应用0.1%维A酸乳膏和喷昔洛韦乳膏为治疗组,0.1%维A酸乳膏和不含喷昔洛韦的基质乳膏为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选择靶皮损和全部皮损,并记录治疗前后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入组240例,完成试验225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8.5±32.2、33.9±30.2和70.2±37.1,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5.5%和28.6%,总有效率为74.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9.3±26.2、32.9±39.1和49.8±40.0,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7.7%和25.7%,总有效率为43.4%.治疗组在治疗后6周基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可协同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效果.

  • 光子治疗寻常性痤疮45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欢欢;姜日花;蒋忠民;高微;贾玉玺

    目的 观察Clear TouchTM丝柔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Clear TouchTM丝柔光子痤疮治疗仪治疗,3次/周,对照组予以0.025%维A酸乳膏局部外涂,2次/d,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lear TouchTM丝柔痤疮光子治疗仪治疗痤疮疗效显著、方便快捷,副反应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光子 痤疮 维A酸
222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