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调经汤治疗月经先期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毕连宝;于笑艳

    目的:观察自拟调经汤治疗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调经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经汤治疗肝郁血热型月经先期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曾介绥经方治疗闭经验案举隅

    作者:曾劲松

    曾介绥,湖南省新化县著名老中医,擅长妇科疑难杂症,尤在经方汤剂运用颇具心得,治疗妇女闭经、血瘀证与不孕症,立竿见影.温经汤-冲任失调,养血祛瘀、温经散寒,在寒温结合的基础上补泻兼施.黑丹栀逍遥散-肝郁血热,闭经长达5月,心躁烦热,平素月经正常,经前乳房发胀,究其原因,为瘀血阻滞,气血不畅,肝郁化热,丹栀逍遥散结合养血调经及疏肝清热作用.少腹逐瘀汤-宫寒夹瘀,月事不下、宫寒不孕,理应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兼顾脾胃,少腹逐瘀汤乃清王清任所创,集温经逐瘀、种子安胎为一方,世人只知其为祛瘀之剂.八味肾气丸-肝肾不足,月经初潮伊始就闭经、子宫偏小,月经衍期,诸如此类病症均“先予后夺”,即先补后泻,肾气丸加补益肝肾淫羊藿、何首乌、巴戟天、菟丝子,药后即矢气频多,乃肾气渐复之征.

  • 宣郁通经汤化裁治疗肝郁血热型痛经48例

    作者:徐玲;焦锟

    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导师夏阳主任运用宣郁通经汤化裁治疗肝郁血热型痛经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48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并经必要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年龄14~40岁;已婚20例.未婚28例;病程短6个月,长15年.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热型痤疮50例

    作者:曹娟;陶金柱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其病情顽固难愈,失治误治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瘢痕,好发于面、胸、背等富含皮质腺的部位,初起时是小丘疹和脓疱,能挤出粉渣样物,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疤痕、色素沉着.导师夏阳教授在临床中擅用丹栀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血热型痤疮,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十味柴黄合剂对女性肝郁血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代能捷;肖柳;杨全伟

    目的:探讨十味柴黄合剂治疗女性肝郁血热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女性肝郁血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十味柴黄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西环素片联合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及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1.4%及85.8%;对照组分别为34.3%及80.0%,治疗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十味柴黄合剂有效率与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柴胡益肝汤治疗肝郁血热型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杨

    目的:旨在观察柴胡益肝汤治疗肝郁血热型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受试对象分为试验组100例,给予柴胡益肝汤,水煎至400ml,早晚各温服200ml,日1剂;对照组100例,给予护肝片口服,每次4片,1日3次。将患者的症状、肝功做治疗前后和组间疗效观察。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达8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结论:本研究针对于这一证型做了临床研究,总结出柴胡益肝汤的组方,以疏肝理气,清热活血为治疗原则。

  • 吕雄教授应用自拟消痤饮治疗寻常性痤疮经验

    作者:张杰文;黄艳丽

    吕雄教授以气血结合脏腑辨证, 认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血热, 提出治疗痤疮除凉血外, 还需疏肝, 自拟消痤饮治疗痤疮,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崩漏证治举隅

    作者:马俊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一种疑难重症.临床分为阴虚血热、肝郁血热、脾气亏虚、肾阳虚弱、肝肾亏损、血瘀证六型.治疗分别采用益肾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舒肝清热、止血调经,补脾益气、养血固冲,温肾固冲、止血调经,滋肾和肝、固摄冲任,活血化瘀、止血固冲之法,收效满意.

  • 功能性子宫出血证治体会

    作者:刘玲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祖国医学"崩漏"的范畴.崩与漏是指妇女在行经期间,出现不规则的流血,其量多,势如泉涌的谓之"崩",血少如屋漏水者谓之漏.崩和漏在发病过程中,常常可以相互转化.济生方云:"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所以临床上崩与漏常相并称.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多与妇女青春期,或雌激素旺盛、情绪激动、经期受凉受热以及其它有关.中医认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常,冲任不固所致.以肝气郁结、肝郁血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型进行治疗,常常获得很好疗效,其体会如下.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37例

    作者:袁迎君;蓝岚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血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3例肝郁血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组37例和西药组36例.中药组口服丹栀逍遥散加减,西药组口服达英-35(Diane-35),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停药后第1、6个月经周期正常率、卵巢大小、卵泡数及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 (1)停药1个周期后中药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为54.05%,西药组为58.33%,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6个周期后中药组月经周期正常率为43.24%,西药组为19.44%,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2)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双侧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双侧卵巢体积较治疗前仍明显缩小(P<0.05),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卵泡数均明减少(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卵泡数仍明显减少(P<0.05),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3)停药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血清LH、LH/FSH、T均下降(P<0.05),E2 、FSH、PRL无明显变化(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中药组血清LH、LH/FSH、T仍较治疗前下降(P<0.05),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可有效治疗肝郁血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且远期疗效肯定.

  • 丹栀逍遥散对肝郁血热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ER、PR、C-erbB-2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颖;高晓俐;杨东艳;丛萍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对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与C-erbB-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02/2016-09陕西省中医医院收治的63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诊断归属为肝郁血热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达那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4个月为观察期.观察两组患者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ER、PR、C-erbB-2基因的表达.结果:经过4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为87.50%、81.25%、均高于对照组的77.42%、70.97%;而观察组的C-erbB-2阳性表达率(43.75%)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R、PR、C-erbB-2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①E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40、月经量少、疾病Ⅰ期有关;②PR阳性表达与月经量少、异位囊肿包块有关;③C-erbB-2阳性表达与月经量少、疾病Ⅲ~Ⅳ期、异位囊肿包块有关.结论: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能够影响ER、PR及C-erbB-2的表达变化,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临床指导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