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4-二硝基氯苯在致敏试验中剂量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启富;刘琳;喻荣珍;褚芳;田泽敏

    2,4-二硝基氯苯是一种淡黄色或黄棕色针状结晶,有苦杏仁味,分子式为:C6H3CIH2O4.主要用于医药、农药、合成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原料.而在农药、消毒产品的毒理学试验时,2,4-二硝基氯苯主要用于在皮肤变态(致敏)反应毒性试验中,作为该方法可靠检查的阳性对照物.在此试验中,我们采用少量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解该阳性物后,再用水稀释,此方法简单,可获得较好的阳性结果.

  • 卷柏提取物对去势大鼠股骨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小兰;郑晓珂;魏悦;武慧敏;宁桃丽;朱艳琴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法对去势大鼠股骨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进行测定,观察卷柏提取物对去势大鼠股骨中HyP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摘除卵巢后1周开始ip卷柏总提物665 mg·kg-1,卷柏正丁醇部位85 mg·kg-1,卷柏水部位490 mg·kg-1,持续11周后处死,取其股骨,采用2,4-二硝基氯苯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卷柏提取物对去势大鼠股骨中HyP含量的影响.结果:HyP 0.125~2.00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精密度试验RSD<1%,24 h内稳定性试验RSD<5%.加样回收率均在90%~110%;卷柏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能增加去势大鼠股骨中HyP含量.结论:卷柏提取物能增加去势大鼠股骨中HyP含量,其中卷柏水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 中药灌肠Ⅰ号对小鼠结肠炎治疗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

    作者:刘萍;安晓霞;李燕;董波;孙淑华;莘旭妮;毛建平;崔玉芳

    目的:比较中药方灌肠I号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2,4-二硝基氯苯(DNCB)和乙酸(AA)复合法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寻UC发病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ASP组及灌肠Ⅰ号治疗组4组,用肠道积分法评定组织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T细胞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肠道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结肠长度明显较正常组缩短;模型组CD3+、CD4+细胞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经SASP和灌肠Ⅰ号灌肠治疗后,在肠道炎症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的同时,肠道组织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肠长度与正常组基本接近,且CD3+、CD4+细胞亚群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灌肠I号对DNCB-AA诱导的小鼠UC模型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可作为U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的较理想药物.

  • DNCB所致结肠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活性

    作者:余万桂;张恒文;胡承明;张道明;梅林

    目的:观察在实验性结肠炎过程中,小鼠体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8),小鼠先以DNCB涂腹液涂腹致敏,然后实验组以DNCB灌肠液灌肠,对照组以相应体积的乙醇灌肠.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和大便性状,并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动物状态进行评分.所有小鼠处死后观察大体形态改变,并自病变严重部位取组织标本,HE染色,镜下观察结肠的病理学改变.各组小鼠断头取血,分离出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1,TNF-α,IL-6,IL-4,IL-10的吸光度.结果:灌肠24 h后实验组小鼠腹泻百分率达59%,体质量明显减轻,死亡20%.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小鼠结肠无黏连,黏膜轻度充血,无溃疡形成,镜下组织结构可见,腺体排列基本整齐;实验组小鼠腺体数目减少,组织结构紊乱,黏膜糜烂,出血、坏死和大面积深层溃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3.82±2.77vs 1.25±1.65,P<0.05),组织病理学评分(2.47±1.33 vs0.38±0.72,P<0.05)显著升高;促炎细胞因子IL-1(112.9±8.3 ng/L vs 81.2±16.3 ng/L,P<0.01),TNF-a(137.9±36.7 vs 110.3±22.4 ng/L,P<0.05),IL-6(48.2±4.3ng/L vs 36.1±7.2 ng/L,P<0.01)活性亦显著升高,而抗炎细胞因子IL-4(96.7±16.5 ng/L vs 130.1±13.1 ng/L,P<0.01)和IL-10(107.3±31.2 ng/L vs 149.8±45.1 ng/L,P<0.01)活性显著降低.结论:DNCB诱导的结肠炎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有关.

  • 复合法诱发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和免疫学验证

    作者:安晓霞;崔玉芳;李燕;董波;孙淑华;莘旭妮;柳晓兰;毛建平;刘萍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和醋酸(AA)复合法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并验证其在炎性肠病(IBD)发病及治疗机制中的研究价值.方法:昆明种小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硫氮磺胺吡啶(SASP)及中药灌肠治疗4组,肠道积分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DAPI染色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指数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9+ T细胞及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 T细胞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免疫型小鼠结肠炎模型.模型组小鼠肠道病理学损伤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加重;特别是模型组CD4+CD29+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而CD3+、CD4+ T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经SASP和中药灌肠治疗后,肠道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免疫组织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且CD3+、CD4+ T细胞亚群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结论:DNCB+AA法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IBD动物模型,可成功用于炎性肠病发病及治疗机制的研究.

  • 条件性环磷酰胺抑制迟发过敏反应及其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梅林;李乐群;邓玉兰;孙长伟;丁桂凤;范少光

    目的观察在条件性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反应中小鼠耳廓重量和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LMIF)活性的变化,并分析条件性反应小鼠血清中是否产生了某种介导物质.方法以樟脑气味为条件刺激,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为非条件刺激,以2,4-二硝基氯苯(DNCB)作为致敏原诱发耳廓皮肤肿胀和同时诱发淋巴细胞释放LMIF.在条件性反应训练结束后,取耳称重并同时取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制备LMIF.以左/右耳重量之比和游出细胞光密度作为迟发过敏(DTH)反应的检测指标.结果 (1)DTH皮肤反应和以LMIF活性为指标的DTH反应在条件反应组均明显减弱,与不经过条件性训练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与非条件反应组相比则没有差异.(2)条件性反应组小鼠的血清在透析前能够抑制正常小鼠皮肤DTH反应,但经过透析处理后(阻滞相对分子质量10000)则不表现抑制DTH的作用.结论本工作建立了稳定的环磷酰胺条件性抑制DTH皮肤反应和LMIF活性的模型;并发现条件性反应小鼠血液中存在一种(类)小分子物质,介导了DTH的抑制效应.条件性抑制LMIF活性的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血清中这种介导物质的生化特性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检测手段.

  • 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丹;赵梓纲;焦泽龙;冯峥;李恒进

    目的 建立小鼠背部慢性湿疹模型.方法 用0.5%、1.0%和2.0%3个不同浓度的2,4-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比较不同浓度DNCB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的皮损炎症程度及组织病理切片炎症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小鼠背部皮损炎症程度及组织病理炎症细胞数量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5%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可建立慢性湿疹模型.

  • 控哮涂膜剂的皮肤致敏性实验研究

    作者:郭燕蓉;董琳;朱蔚;郑媛;赵庭珠;魏哲;茆建国

    目的 考察控哮涂膜剂对动物皮肤是否具有致敏性,为其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皮肤致敏性实验通过与2,4-二硝基氯苯对照,采用豚鼠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控哮涂膜剂对皮肤的致敏性.结果 控哮涂膜剂反复致敏后使用,未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本品局部用药后,对正常皮肤无致敏性.

  • 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

    作者:孟莉;向绍杰;刘小虎;贾冬;贾天柱

    目的 观察化胃舒颗粒对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造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化胃舒颗粒对该模型小鼠耳肿胀率、小鼠血清中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 化胃舒颗粒可明显加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的耳部肿胀,提高该模型小鼠血清中CD4+、CD8+的含量,增加CD4+/CD8+的比值.结论 化胃舒颗粒可使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强,具有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 对氯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沈洪艳;宋存义;甄芳芳;任洪强;徐九华

    目的 研究水体中对氯硝基苯(P-NCB)和2,4-二硝基氯苯(DNC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锦鲤鱼为试验生物.在预试验中,设5个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30、20、10、5 mg/L;设6个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2、1、0.7、0.5、0.3、0.1 mg/L,筛选出24 h 100%致死浓度(24 h LC100)和96h大耐受浓度(96h LCo).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在24h LC100和96h LCo之间,按等对数间距设5个染毒组,并设置2个平行样、空白对照组和助溶剂对照组(乙醇)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按照《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平均致死量法(寇氏法)计算P-NCB和DNCB的LC50。结果 预试验结果表明,P-NCB的24h LC100和96h LCo分别为40、5mg/L,DNCB的24h LC100和96h LC0分别为1.0、0.5mg/L。急性毒性试验中,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23.71、14.13、8.41、5 mg/L;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1.0、0.84、0.706、0.594、0.5 mg/L。在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助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鱼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各染毒组的鱼被投入试验液后均出现急速游动,向上跳跃,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40、23.71 mg/L P-NCB染毒组的鱼逐渐失去平衡,丧失游泳能力,后出现麻痹状态,侧卧于水面;1.0、0.84mg/L DNCB染毒组的鱼除有上述表现外,有的还出现竖立游行,身体抽搐等现象.14.13、8.41、5 mg/L P-NCB染毒组和0.706、0.594、0.5mg/L DNCB染毒组的鱼基本能适应环境,并可以正常游动.P-NCB对锦鲤鱼96 h LC50为22.13 mg/L,属于高毒物质;DNCB对锦鲤鱼96 h LC100为0.692 mg/L,属于剧毒物质,且两者的LC50均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P-NCB的毒性弱于DNCB,但其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却小于DNCB.因此,水质标准的制订应从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污水的排放标准及其处理水平、饮用水的处理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XLB(2,4-二硝基氯苯)与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作者:邹英华;邹敬伟;崔静杰

    目的评价XLB(2,4-二硝基氯苯)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与康妇特栓进行比较.方法将宫颈糜烂患者分为2组.A组(治疗组):采用自制XLB乙醇液治疗,观察疗效;B组(对照组):采用康妇特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XLB治疗宫颈糜烂总有效率为93.00%,明显高于康妇特栓的总有效率.结论治疗宫颈糜烂,XLB优于康妇特栓.

  • 2,4-二硝基氯苯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邹英华;邹敬伟;崔静杰

    目的:观察2,4-二硝基氯苯(XLB)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100例宫颈糜烂患者于月经干净后2~3 d开始用药,观察其疗效.结果:100例中,痊愈7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XLB治疗宫颈糜烂费用低,疗效好.

  • 复方α-酮酸片中氨基酸的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

    作者:刘迪;程伟青;严拯宇

    采用柱前衍生化法同时测定复方α-酮酸片中--L-醋赖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组氨酸、L-酪氮酸五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ODS柱,以流动相乙腈-水(1:1)和0.14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8.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nm.衍生化试剂为2,4-二硝基氯苯.五种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6%~100.9%,RSD小于1.1%.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2,4-二硝基氯苯及工人皮肤暴露剂量

    作者:李雪青;邢鸣鸾;高向景;张美辨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工作场所空气2,4-二硝基氯苯(CDNB)浓度及工人皮肤暴露剂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 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技术,采用DB-1701色谱柱和DB-5色谱柱分别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CDNB浓度和工人皮肤暴露剂量.结果 在0~2.00 μg/mL范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94和0.999 95,测定空气中CDNB浓度的低检出限为2.2×10-3 μg/mL,以采样体积24L计,低检出浓度为9.2×10-5 mg/m3,加标回收率为91.2%~ 95.5%,精密度RSD为3.9%~4.9%;测定皮肤暴露剂量的低检出限为1.3×10-3μg/mL,低检出浓度为5.2×10-5 mg/cm2,加标回收率为88.5%~92.3%,精密度RSD为1.8%~6.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相关性好、精密度高、特异性强,可为CDNB职业接触者外暴露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 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B对2,4-二硝基氯苯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作者:刘胜帅;王朋川;徐雨生;严长宝;何甜;沈咏梅;桑苗;万苹;巫秀美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B对2,4-二硝基氯苯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美沙拉嗪(Mesalazine)(400mg·kg-1)和Ento-B(200mg·kg-、100mg·kg-、50mg·kg-)药物治疗,通过测定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HS),检测血清IL-4、IL-10、TNF-α、MDA、SOD、NOS的表达水平来评价Ento-B对UC大鼠的作用.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nto-B各剂量组均能降低UC大鼠的CMDI(P< 0.05)、HS(P <0.05或P<0.01)的评分,显著升高UC大鼠血清IL-4、IL-10、SOD的表达(P<0.01),降低TNF-α、MDA、NOS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的病变程度.结论 Ento-B对DNCB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UC大鼠IL-4、IL-10、SOD和降低TNF-α、MDA、NOS的表达水平有关.

  • 通鼻胶囊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海玲;曲香芝;陈正爱;洪淳赞

    目的 观察通鼻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多种实验性炎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疗效.同时对该药物抗炎免疫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通鼻胶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使小鼠胸腺、肾上腺减重,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组胺及5-HT引起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小鼠对通鼻胶囊的大耐受量为人常用量的162倍以上.结论 通鼻胶囊有对抗急、慢性炎症作用;有对抗免疫性炎症并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鼻胶囊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抑制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的合成及释放,从而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前列腺素E2、激肽的形成或其致炎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的吞噬功能.

  • DNCB致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NO、TNFα的变化

    作者:余万桂;张恒文;张道明

    目的:以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a (TNFα)的关系. 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3.3%DNCB涂腹致敏,再以0.1%DNCB、0.2%DNCB、0.4%DNCB(对照组以60%乙醇)灌肠,1次/d,连续4d.观察疾病活动指数、结肠大体和镜下改变.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生物素链亲和素ELISA法测定血清NO和TNFα. 结果: 0.2%DNCB、0.4%DNCB 组与对照组相比,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NO、TNFα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DNCB能够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NO、TNFα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

    作者:田静;吕坚

    目的:测定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方法:采用 2,4-二硝基氯苯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晴-醋酸盐缓冲系统梯度洗脱,于360nm波长处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羟脯氨酸衍生物与其它氨基酸较好分离,并可准确定量.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分辨率高,尤其适用于临床肝纤维化患者肝穿刺后样本量极小的情况.

  • 2,4-二硝基氯苯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作者:骆春迎;黎源倩;邹晓莉;曾红燕;彭海燕;张思维;王习祥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和谷氨酰胺(glutamine, Gln)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方法]血清经三氯乙酸沉淀蛋白,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衍生其中的氨基酸后进行HPLC分离测定.[结果]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ml和0.054μg/ml,线性范围上限分别5g/ml和20g/ml,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标准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zations, RSDs)分别为2.2%和3.9%,样品测定的RSD分别为3.7%和4.7%,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4.2%~106.0%和80.6%~116.0%之闻.[结论]所建立的HPLE法灵敏、快速,2,4-二硝基氯苯的衍生产物稳定,适用于血清样品中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测定.

  • 低浓度DNCB诱发豚鼠亚临床接触性皮炎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李春联;王学民

    目的 研究低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豚鼠亚临床状态接触性皮炎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以0.2000%,0.1000%,0.0500%、0.025 0%和0.012 5%五种浓度的DNCB溶液连续8周对豚鼠进行暴露,赋形剂作为对照,观察皮肤反应、评分.结果 0.050 0%,0.100 0%和0.200 0%浓度组从第2周起相对于对照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皮肤反应,皮肤反应强度随暴露次数的增多、暴露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其中0.100 0%和0.200 0%浓度组出现评分>2分的皮肤反应,高于对照组(P<0.05),而0.050 0%浓度组出现评分小于2分的亚临床状态皮肤反应,也高于对照组(P<0.05).豚鼠皮肤反应强度与豚鼠暴露DNCB的累积剂量呈线性正相关(r=0.74,P<0.01).结论 低浓度DNCB可以诱发豚鼠亚临床接触性皮炎反应,反应强度随暴露浓度增高、暴露次数增多而增强;研究为变态反应型敏感性皮肤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