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处理分析

    作者:姚玮;祁国奇;刘苏;赵宏;陈子英;刘林力

    目的 探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G)围术期处理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欲行OPCABG的合并中、重度OSAS 的患者30例,分为处理组(12例)和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预后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内皮素-1(ET-1)水平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处理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理组患者的血清ICAM-1、VCAM-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两组患者的心房纤颤、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静脉桥病变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患者术后血清ICAM-1、VCAM-1、ET-1水平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OSAS患者行OPCABG,围术期处理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和手术预后;但不能降低术后房颤、MACE和静脉桥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 自体血回输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新艳;王昆鹏;马虹;王国柱;谷天祥

    观察106例非体外循环冠咏搭桥手术(OPCAB)患者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此项技术对于OPCA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可广泛应用.

  • 两种麻醉方法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东春;李丹;张树凡;董英伟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性、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A+ HT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GA+ HTEA组,手术前一天于T2~T3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确定麻醉平面在T1~T4后诱导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和硬膜外泵入0.33%罗派卡因+1.33%利多卡因维持麻醉.GA组,常规诱导插管,术中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分别于进入手术室后5 min、诱导后3 min、插管后3 min、切皮即刻、劈胸骨即刻和手术结束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及拔管即刻,拔管后6h,12 h,24h的疼痛评分.结果 GA+ HTEA组与GA组比较术中血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诱导、插管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明显降低;GA+ HTE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GA+ HTEA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GA组.结论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相对于单纯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循环影响不明显,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镇痛效果好.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实施目标导向容量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宝义;郭海;叶建荣;王江;郑宏

    目的 探讨基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Violeo/微截流(FloTrac)技术在实施目标导向的容量治疗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81例行择期实施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搏变异度(SVV)结合TEE组41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及ICU 24 h采用目标导向容量治疗,即在SVV、TEE等指标下进行个体化容量治疗;对照组根据传统容量治疗方法.比较围术期及术后3d统计液体补充的种类和量、出血量,乳酸含量,氧含量、住院时间、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手术结束时实验组患者血清乳酸含量[(0.28 ±0.03)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21 ±0.12) mmol/L,P<0.05].实验组患者总输液量[(2 912±632) ml和(3 641±723) ml]、晶体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543±331) ml和(2 334±323) ml],而胶体使用量则明显多于对照组[(1012±221) ml和(797±249) ml,P<0.05].实验组患者围术期住院时间分别为(17 ±4)和(27±7) d(P<0.05),ICU停留时间分别为(38±13)h和(54±22) h(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实施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期间,目标导向容量治疗可明显减少各类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缩短住院时间,其容量的治疗效应优于常规容量治疗方法.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病人术后监护期临床路径 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王莉娟

    目的:探讨分析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后患者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监护期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术后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等比较,实验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在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各项临床指标都显著改善,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自体血液回收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练敏;李献凤;贲世军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是近年来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术式,由于多数患者术中出血量大而需输注大量异体血,利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则可减少异体血的使用,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5月对12例OPCAB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整体化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谢东玮;王丽霞

    目的 探讨运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方法,使患者安心、安全的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方法 对50名手术患者运用一系例整体护理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 对50名手术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通过术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术中细致严谨的手术配合以及术后健康教育,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 整体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简称OPCAB)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率.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病人术后监护期临床路径 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王莉娟

    目的:探讨分析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后患者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监护期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术后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等比较,实验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在监护期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各项临床指标都显著改善,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