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TNF-α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王放;韩俊岭;韩莹;曲磊红

    [目的]研究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6例原发性病理性DGR和42例正常对照胃黏膜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结果]原发性病理性DGRTNF-α表达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p阳性亚组TNF-α表达指数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P<0.05).原发性病理性DGR组COX-2表达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之间COX-2表达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病理性DGR组TNF-α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705,P=0.000),COX-2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584,P=0.000).[结论]原发性病理性DGR胃黏膜TNF-α和COX-2表达增加,诱导胃黏膜细胞凋亡.Hp感染未加重原发性病理性DGR所致胃黏膜细胞凋亡反应.

  • 胃黏膜胆色素染色对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俊岭;姜东春;韩莹;杨艳红;任凤杰;曲磊红;郑岳;姚树坤

    目的 探讨胃黏膜胆色素染色对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病人和 4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胃黏膜胆色素染色后进行定量分析,应用便携式胆汁监测仪(Bilitec 2000)监测胃内24 h胆汁反流情况,以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作为评价胆汁反流程度的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病例组中胃窦、胃角和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窦和胃角部黏膜胆色素沉积显著高于胃体部(P<0.01);病例组中胃窦和胃角部黏膜胆色素沉积与胃窦和胃角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均呈正相关(r=0.521,P=0.000和r=0.468,P=0.002),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与胃体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无相关性(r=0.185,P=0.236);病例组中胃窦和胃角部黏膜胆色素沉积与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均呈正相关(r=0.458,P=0.002和r=0.334,P=0.028),胃体部黏膜胆色素沉积与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无相关性(r=0.092,P=0.556).结论 胃窦部黏膜胆色素染色能够反映胆汁反流程度,并与黏膜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有诊断价值,可用于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辅助诊断.

  • 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作者:韩俊岭;杨艳红;任凤杰;韩莹;谢长顺;郑岳;姚树坤

    目的:研究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胃黏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探讨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脱氧核椿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86例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和42例正常对照胃黏膜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组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之间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增强可能是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之一.Hp感染未加重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胃黏膜细胞凋亡和增殖反应.

  • 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检测胃肠传输时间和肛门直肠动力学特征的意义

    作者:马晓莹;吴振军;邓现培;宋卫青;许琳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患者胆汁反流程度与胃肠传输时间以及肛门直肠动力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原发性病理性DGR致病因素.方法 对58例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和2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胃肠传输时间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并计算DGR患者排便症状评分.结果 ① DGR组胃肠传输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较正常对照组延长[(40.62±10.11)h vs (26.57±8.54)h,P<0.05],钡条残留率较对照组高[(38.51±0.74)% vs (15.28±0.67)%,P<0.05];高反流组GITT较低反流组延长[(48.62±10.41)h vs (35.35±10.05)h,P<0.05],钡条存留率较低反流组高[(50.74±0.74)% vs (29.56±0.68)%,P<0.05];② DG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肛门直肠压力及感觉功能无显著性差异;③ DGR患者排便症状各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反流组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与高反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症状评分较高反流组无差异.结论 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存在下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