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研究

    作者:黄依玲;冯洁;赖茂祥

    目的:研究两面针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6种菌株的抗菌活性,为评价两面针叶抗菌活性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对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菌株进行低抑菌浓度和低杀菌浓度测定。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其中的4个菌株有抑菌活性,它们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院副溶血性弧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正丁醇部位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好,其低杀菌浓度(MBC)和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水层对副溶血性弧菌抗菌活性强;其MBC和MIC分别为750μg/mL和375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层对白色念珠菌、副溶血性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考虑综合应用两面针叶在抗菌活性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 不同采收期两面针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Vilaysack Mackhaphonh(阿优);冯洁;李进英;杨斌

    目的 研究两面针叶不同采收期挥发油性的化学成分,为两面针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面针叶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不同采收期两面针叶挥发性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均为萜类化合物,其中,橙花叔醇含量高,7,8,9,10月份时分别为9.92%,19.59%,13.57%和11.13%;其次为0-杜松醇,7,8,9,10月份时分别为8.86%,10.62%,16.59%和9.97%;再次为棕榈酸,7,8,9,10月份时分别为13.07%,12.22%,8.25%和7.55%.结论 主要成分在不同采收期尽管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别,此研究为确定两面针叶的合理采收期及为两面针植物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韦锦斌;周劲帆;冯洁;赖茂祥;阿优

    目的 研究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药理活性,为两面针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实验考察小鼠镇痛作用,应用小鼠足跖肿胀、耳廓肿胀及棉球肉芽肿胀实验综合评价两面针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除热板法水部位低剂量的镇痛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1)外,各剂量的两面针叶粗提取物和不同提取部位均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P< 0.05,P<0.01).正丁醇部位在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胀、足跖肿胀等3个抗炎实验和热板法镇痛实验中均显示强的药理活性,而乙酸乙酯部位在扭体法镇痛试验中活性强.结论 两面针叶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其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主要的有效部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