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门头沟区1997~2004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测

    作者:向鹏;周天娥;谢利英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全国约50.00%~70.00%的人群感染过HBV,其中11.50%~15.00%为HBsAg携带者[1].

  • 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作者:孙琳;范苏芸;周洁

    目的了解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较好的仅占17.39%,一般的占49.11%,较差的占33.50%;卫生行为较好的占29.73%,一般的占34.87%,较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 贺州市2007-2008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

    作者:霍志斌

    目的 了解贺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及HBeAg阳性情况,旨在有效地控制乙型肝炎流行.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贺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HBeAg检验.结果 2007-2008年共检验15 676名从业人员,共检出HBsAg阳性1311人,阳性检出率为8.36%.检出HBeAg阳性359人,占总枪验人数的2.29%.结论 应加强对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及管理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意识,使其自我防护能力得到提高,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 崇明县2006-2007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作者:陈小培;黄佳音;施琴

    目的 了解崇明地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携带状况,更好地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取受检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HBeAg的检测.结果 崇明县2006-2007年参加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共有13106人,HBsAg阳性491人,阳性率为3.75%.HBsA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3.94%和3.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3.33%和4.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对健康人群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加强从业人员岗前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

  • 北京市2886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秀颖;赵芳红;范娜娜

    目的 分析北京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公共卫生从业相关素养调查问卷》及《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2 886名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健康证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x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基本医疗素养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医疗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为3.2%,在健康素养6类问题中水平低.2型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管理服务(11.3%)、肝脏相关知识(11.6%)、孕期检查次数(17.7%)、药品标签知识(24.3%)以及孕产妇保健卡的建立(25.0%)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基本医疗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职业对基本医疗素养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上网方便的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较高;但未发现地域、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对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的作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扩大信息获取渠道;针对重点人群和主要问题,采取适宜的、可及性强的干预和健康知识传播措施.

  • 秦皇岛市2009至2010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乔敬芳;张海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凡从事食品、公共场所、饮水、化妆品等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检查合格者,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后,持有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为了解秦皇岛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情况,更好地为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秦皇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化妆品、生活饮用水等4种行业的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了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梅毒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和公共卫生的疾病患病情况检查,报告如下.

  • 单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袁艳丽;李伟;杨绪良

    目的:调查单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结果:共检测3468人,检出HBsAg阳性43人,阳性率1.24%.HBsAg阳性率与性别之间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

  • 梅州市2012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肝、戊肝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张媚媚;沈广良;曾锐

    目的 了解2012年梅州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谷丙转氨酶、甲肝和戊肝感染状况,寻找谷丙转氨酶与甲肝、戊肝相关性,建立从业人员体检档案,为甲肝、戊肝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IFCC速率法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超过正常范围(0~40 U/L)的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AV-IgM和HEV-IgM.结果 2012年ALT检测10 522名,ALT值异常者835名,异常率为7.94%,甲肝IgM检测835份,阳性2份,阳性率为0.24%,占全年体检人数的0.019%,戊肝IgM检测835份,阳性3份,阳性率为0.36%,占全年体检人数的0.029%.结论 ALT异常率高,甲肝、戊肝阳性率低,ALT与甲肝、戊肝关系为非正相关关系,应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肝、戊肝的检测工作,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向辉;李爱莲;蔡卫红;谢春霖

    目的了解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点及HBsAg阳性与HBeAg和ALT(谷丙转氨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95-2002年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HBeAg检测和ALT测量.结果1995-2002年共检测568 193人份,其中HBsAg阳性人数为55 151人份,HBeAg阳性人数为18 940人份,ALT异常人数为878人份.1995-2002年HBsAg检出率分别为9.81%、10.97%、11.58%、11.98%、9.36%、8.46%、9.21%和7.69%.1995-2002年HBeAg检出率分别为3.51%、3.95%、3.93%、3.63%、2.93%、3.06%、3.48%和2.48%.ALT1995-2002年异常人数检出率分别为0.25%、0.23%、0.27%、0.30%、0.10%、0.07%、0.06%、0.06%.结论本辖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明显,HBeAg检出率和ALT异常人数检出率较低且每年相对稳定.建议健全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

  •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保健KAP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孙琳;范苏芸;周洁

    目的了解深圳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5 280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高的仅占17.39%,中的占49.11%,低的占33.50%;卫生行为好的占29.73%,中的占34.87%,差的占35.40%.结论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均不理想.因此,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行为干预是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 被动吸烟者健康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蒋欣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者健康干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白下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吸烟状况调查,并对其中191名被动吸烟者进行有关吸烟有害的认知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被动吸烟率为42.4%,其中女性达57.2%.191名被动吸烟者中每天接触烟雾1 h以上的占73.82%,干预后下降到65.45%;被动吸烟人群的"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增加.结论:被动吸烟干预效果较明显.干预后,有18.85%的被动吸烟者,不再被动吸烟.

  •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分析

    作者:邓艳华

    目的:了解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情况。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对新建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集肛拭子标本共计3032例,进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按照GB4789.6—2003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用荧光PCR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3032例标本中,共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2株,检出率为3.96‰,其中食品从业人员1694例检出11株,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38例检出1株;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99‰;志贺菌2株,检出率0.66‰,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沙门菌、志贺菌的检出率。检出的12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有7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其中1株携带毒力基因ipaH;5株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其中2株携带毒力基因,分别为eae和bfp。结论在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项目中增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预防和控制腹泻病病原及食源性食物中毒等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