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眶颊沟老化特征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柠泽;张尧;王志军;邱伟;苏晓玮;贾华锋;石恒

    目的 通过对眶颊联合区域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13具(26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其中男9具(18侧),女4具(8侧),年龄22~78岁.应用显微手术器械在10倍的解剖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眼周,重点解剖下睑眶部和眶外侧,了解并描述各区的解剖学层次,解剖显露眶外侧增厚区,认真记录眶外侧增厚区解剖学位置并照相保存.结果 (1)眶外侧区层次:皮肤层、皮下脂肪层、眼轮匝肌层、眶外侧增厚区、颞中筋膜层、骨膜层.(2)眶外侧增厚区:起于眶外侧缘向外侧走行在颞中筋膜表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距外眦角25.24~37.20 mm.眶外侧增厚区与颞中筋膜紧密粘连区也成三角形,顶点距外眦角(9.28±0.45) mm.向内侧走行在眼轮匝肌下眶隔表面,分为上、下睑部,下睑部成横V形,V上臂与睑板前筋膜粘连,距外眦角21.69~37.21 mm.下臂与眶下缘粘连,距外眦角垂线(13.55±0.52) mm.V顶点距外眦角垂线(11.35±0.27) mm.结论 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主要原因是皮下脂肪层和颞中筋膜层的脂肪萎缩所致.

  • 眶颊沟的解剖及眶颊沟畸形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尧;杨柠泽;王志军

    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提高,对眶下缘沟槽样畸形的关注逐渐增多.其中眶颊沟可以使面部看起来疲惫、衰老[1],而手术和非手术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运用,可以使患者意识到眶周区域的轮廓缺陷[2].眶颊沟命名比较混乱,近年来的国内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相关或相近的名称,如有称之为睑颊沟、下眶缘沟、泪槽、泪沟、鼻泪沟、眶鼻沟、鼻颧沟、眶下沟、半月弧凹陷、眶下缘凹陷等.而单独研究眶颊沟的报道甚少,大多都是研究睑袋及泪槽方面的报道,顺带一点关于眶颊沟的内容,但眶颊沟的位置现已被逐渐认识.目前,国内外均较为认可的是以瞳孔中线为界,在眶下缘4mm处的凹陷[3],内侧为泪槽,外侧则为眶颊沟[4].下眶区的眶隔脂肪假性疝出、皮肤松弛、变薄、皱纹及日光老化均会导致并加重眶颊沟的畸形.眶颊沟畸形多见于年老人群,但较泪槽畸形出现较晚[5].其治疗主要以手术及注射方法来矫正.其解剖结构及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较多争议.因此,笔者现对眶颊沟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眶颊沟 韧带 解剖 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