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TCD观察

    作者:邵华强;井夫杰;张静

    目的: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TCD检查,观察两组患者TCD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益脑推拿组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较常规推拿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作者:井夫杰

    目的:观察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80例)和常规推拿组(80例),采用Borden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益脑推拿组、常规推拿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4.30±1.23 mm、3.55±1.82 mm,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3.0309,P<0.05).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作者:杨华娟;杨艳芳

    目的 探讨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70例.A组采用益脑推拿法,B采用常规推拿,疗程结束后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王楚怀等制定的颈椎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整体疗效、症状和功能综合评分以及体征改善程度等方面的评估.结果 A组显效率为72.9%,显著高于B组的48.6%(P<0.05);两组治疗后的症状和功能综合评分分别为28.64±1.45、26.85±2.11,比治疗前的14.03±1.93、13.97±1.85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及棘突移位的体征改善率为84.1%,明显高于B组的67.3%(P<0.05),但两组在椎间孔变窄和钩椎关节增生等方面的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脑推拿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和功能综合评分以及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棘突移位等方面较常规推拿法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井夫杰;张静

    目的:观察益脑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益脑推拿组(80例)和常规推拿组(8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血浆ET检测,观察两组患者血浆ET的变化.结果:常规推拿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略有下降(P>0.05),而益脑推拿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低血浆ET水平可能是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 井夫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作者:刘润峰;井夫杰

    井夫杰教授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的形成分骨性因素和非骨性因素,骨性因素主要是骨赘形成,颈椎失稳,小关节紊乱等压迫或牵拉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非骨性因素主要是软组织的炎症刺激,局部炎性物质的释放,刺激了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临证采用益脑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该法针推并重、标本兼治,注重头面、改善血流,筋骨并重、调节曲度,选穴精当、事半功倍,改变体位、操作安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益脑推拿法尤其适用于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化,动力平衡失调,颈椎椎节失稳,颈椎骨错缝引起的CSA.部分CSA患者如果存在某侧椎动脉整体纤细于对侧,或某侧椎动脉先天缺如等特殊改变的体征,则不是此手法治疗的佳适应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