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P50的影响

    作者:杨贵刚;谭云龙;杨甫德;李娟;陈松;张进国;王安文;张荣珍;冯薇;王志仁;张五芳;周东丰

    目的:探讨口服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首发36例,复发28例),采用可变剂量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8周后,采用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进行P50检测,同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选取与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90例,测查P50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首发患者病程明显短于复发患者,但两者P50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②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首发与复发合为患者组)基线期P50抑制率比值(S2/S1)升高[(36.0±32.0)% vs.(55.5±48.4)%](非正态分布)、S1波幅降低[(3.4±1.6)mV vs.(2.7±1.6)mV]、S1 与S2波幅差(S1-S2)减小[(2.2±1.6)ms vs.(1.3±1.3)ms],(P<0.05),其余P50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患者组治疗前后的P50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在基线期患者组P50抑制率(S2/S1)与PANSS阴性量表分呈正相关(r=0.43,P=0.001);治疗8周后此相关性消失.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稳定的内表型,与病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培酮难以改善这种缺陷.

  • 品管圈活动在恢复精神科康复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杨惠青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恢复精神科康复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0例本院精神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利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 SSFPI)、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利用精神病理阴性症状量表( SANS)来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病理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精神病理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理症状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科康复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心理状态。

  •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记忆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微波;陈巧珍;尹厚民;郑磊磊;俞少华;陈一萍;李惠春

    目的:探讨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的变异情况以及与记忆功能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Cz(中央点)、Pz(顶叶点)电极位置的P300检测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测定,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结果:①患者组Cz、Pz点的P300潜伏期分别为( 390.6±47.6) ms和(393.3±50.1)ms,均较对照组延长(P<0.01),波幅分别为(7.7±3.4)μV和(8.5±3.9) μV,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0.01);②患者组记忆商数(88.1±10.0)分及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受损明显(P<0.05~0.01);③患者组Cz、Pz点的P300潜伏期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WMS的记忆商数和再认、再生、触摸、背数因子分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P<0.05~0.01).结论: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存在记忆功能障碍,P300与WMS结合能够比较客观综合地评估疾病的认知功能.P300潜伏期的延长可能与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损害和记忆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相关.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临床基础及精神病理症状研究进展

    作者:王翔南;周玲娟

    自知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是精神检查的重要组成部份.自知力丧失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在诊断、鉴别诊断,疗效预测、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国内外对自知力的研究日益重视,但至今仍有许多争议.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临床基础、精神病理症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 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作者:郑元欣

    目的:分析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97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00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人数占比84.07%,明显低于对照组9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和未特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占比为89.85%,明显高于对照组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占比为1.94%、2.99%,明显低于对照组82.3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与非流浪住院精神病患者在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躯体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在治疗上需要加强针对性.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忠;严心淳;许建君;潘惠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及治疗药物类型的关系.方法 检测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37.6%,且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总体或根据性别分组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性别、症状特点及用药情况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异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