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fMRI的Top-down面孔加工神经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建刚;李玲

    面孔加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人们通过联系先验经验或利用虚幻想象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进而识别出不同面孔的过程就是脑功能研究中的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加工方式.研究面孔top-down加工机制对于进一步了解面孔加工机制,揭示面孔加工机制是否具有特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几年来面孔top-down加工相关的功能磁共振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其中包括基于功能磁共振信号强度计算的面孔感兴趣区分析;面孔top-down加工的全脑网络分析以及面孔top-down加工的因果模型分析.后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面孔加工的ERP研究

    作者:曾庆淦;罗一峰;黄添容;李兰英;钟晓东

    目的:探讨7-9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面孔加工时事件相关电位(Electrical event-relateds,E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9岁自闭症儿童(实验组)与普通儿童(对照组)各15名,以中国人中性面孔及常见物件为刺激材料,记录和比较两类儿童在面孔刺激下的脑电成分.结果:剔除无效数据后,有效被试:实验组12人、对照组14人,两组年龄和性别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自闭症组按键反应时间、面孔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按键反应F=9.26,P<0.05;面孔反应t=5.32,P<0.05).在面孔刺激因素下,自闭症组平均波峰明显小于对照组(t=4.62,P<0.05).在物件刺激因素下,两组平均波峰无显著差异(t=0.21,P>0.05).而两组的潜伏期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63,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面孔结构编码过程异常,对面孔的关注度比普通儿童低.本文证实了自闭症儿童知觉/认知缺陷的存在,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辨认基本情绪面孔早期加工阶段的异常特征

    作者:林琼希;吴桂花;张玲;王增建;潘宁;许才娟;静进;金宇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对基本情绪面孔的辨认能力以及在辨认基本情绪面孔的早期加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异常特征.方法 以中国人物静态表情图片为刺激材料,分析25名ASD儿童与2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普通儿童对4种基本情绪(害怕、高兴、生气和伤心)面孔的文字标签识别能力及脑电反应.结果 在总表情和害怕面孔的脑电反应中,对照组表现出大脑左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较右侧短(P<0.05),而ASD组对情绪面孔的N170反应未显示出对照组的这种差异;且在总表情、害怕和高兴面孔下,ASD组左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0.05),而在生气和害怕表情下也表现出右侧颞区的N170潜伏期长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 ASD儿童对基本情绪面孔在早期加工阶段的感知速度总体上偏慢,且对情绪面孔早期加工的偏侧化模式可能存在异常.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加工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作者:李咏梅;张雯;静进;梁亚勇;康庄;胡冰

    [目的]观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面孔加工任务中脑皮质激活特征.[方法]通过采用家具图片、中性表情面孔、恐惧表情面孔图片作为视觉刺激,对l4名学龄期ASD儿童和与之相匹配的7名正常对照(TD)儿童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分析ASD组儿童对中性面孔及恐惧面孔特异激活的脑区情况及与TD组儿童的差异.[结果]ASD组和TD组对家具图片均表现有双侧额下回激活增强,对中性面孔均表现有左侧额下回激活增强,但TD组对家具和中性面孔的激活脑区都更为广泛.中性面孔任务中,ASD组在右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沟盖、右侧额中回和右侧楔前叶等皮层区域的激活程度低于TD组(P<0.01).在恐惧面孔任务中,ASD组在左侧梭状回和左侧海马旁回等皮层的激活程度均低于TD组,而在左侧距状裂、左侧颞中回、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顶上回等皮层区域的激活程度高于TD组.[结论]ASD儿童面孔加工激活模式不同于非面孔物体,多个皮层及皮层下脑区功能异常可能与ASD的非典型面孔加工特征有关.

  • 面孔表情及注视方向对面孔加工特异性的影响——基于知觉负荷理论的视角

    作者:张凯莉;周霈;王沛

    知觉负荷理论认为, 当前任务知觉负荷的高低决定了选择性注意过程中的资源分配状况.面孔加工具有特异性, 不论知觉负荷的高低, 作为干扰刺激的面孔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工.不过面孔的表情和面孔的注视方向可能会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其中, 面孔的负性情绪相比正性和中性情绪, 较少受知觉负荷的影响;正性和中性情绪相比负性情绪, 更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面孔直视的注视方向不需要主观注意, 较少受知觉负荷的影响; 非直视的注视方向则容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今后可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种族、性别、年龄等范畴, 探讨不同知觉负荷条件对于这些面孔信息的影响.

  • 孤独症者面孔加工中眼部注视不足,是回避还是忽视?

    作者:荆伟;刘仔琴

    临床行为观察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较少注视他人眼部.近年的眼动研究发现,ASD个体面孔加工中的眼部注视不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与脑电技术相结合的眼动研究进一步发现ASD个体的面孔认知加工障碍与眼部注视不足存在关联.该障碍的潜在认知神经机制可能既源于原生性的杏仁核激活异常,也源于次生性的社会脑发展异常.然而,ASD个体的杏仁核是过度激活主动回避眼部还是激活不足被动忽视眼部尚无定论.今后研究者应横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研究层次,同时搜集眼动与神经生理数据,开展横向比较与纵向追踪相结合的相关研究.

  • 面孔空想性错视及其神经机制

    作者:王昊;杨志刚

    面孔空想性错视,是指在不存在面孔的物体或抽象图案上看到面孔,例如在月球表面看到面孔.它受到自下而上信息与自上而下加工的共同影响.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行为实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及脑成像技术对不同的空想性错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面孔空想性错视的产生取决于刺激是否包含类似面孔结构,内部面孔模板是否能与当前刺激匹配,以及有无面孔相关背景.同时也受到个体差异与情绪状态影响.脑成像研究发现,在发生空想性错视时,来自额叶区与枕叶视觉区的信息会在FFA进行整合.未来研究可以致力于探索面孔空想性错视中个体差异的行为与神经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的自上而下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面孔加工特点——眼动研究的元分析

    作者:郝艳斌;王福兴;谢和平;安婧;王玉鑫;刘华山

    以往研究将回避眼睛作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评估标准之一, 但是一些眼动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也回避注视嘴部.那么回避嘴部是否同样可以作为评估标准?本研究运用元分析, 分别将面孔核心区域中眼睛和嘴部的注视时间作为结果变量, 探讨自闭症谱系障碍者面孔加工的注视特点.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共有27篇眼动文献被纳入终的元分析, 其中眼睛注视时间生成43个独立效应量(1343人), 在嘴部注视时间生成36个独立效应量(1112人).结果发现, 自闭症谱系障碍组对眼睛的注视时间显著少于普通被试组(d =?0.75), 但是两组在嘴部注视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d = ?0.29).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年龄(d儿童 = ?0.89, d成人 =?0.04)、面孔方向(d正立 = ?0.79, d倒置 = 0.31)会影响被试对眼睛的注视时间; 年龄(d儿童 = 0.40, d成人 = ?0.56)、言语智商(d匹配 = 0.63, d不匹配 = ?0.62)和非言语智商的匹配性(d匹配 = 0.27, d不匹配 = ?0.51)、自闭症的严重程度(d高功能 = 0.43, d中低功能 = ?0.65)和任务方式(d自由浏览 = ?0.48, d辨别任务 = 0.90)则会影响被试对嘴部的注视时间.元分析结果表明嘴部注视不能作为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