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帝内经》洞字与所涉病证探讨

    作者:董石;姜苗

    《黄帝内经》中,“洞”字共出现14次,构成的洞心、心气内洞、洞泄、鼻洞、膈洞、洞6个医学词语,是病证名称.“洞”字汉代以前的含义,一是表示水流疾速,一是“炯”的误写或借字,表示灼热、烧心,无“孔窍”“中空”“空虚”义项.文章分析了6个病证词语的古今注释,据字义和医理做出了新的解释.

  • 乳腺癌仿根治术的腋窝处理

    作者:卢崇亮

    目的通过腋窝处理的改进,探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或减轻ALND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在ALND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并作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洞式探查.结果 ICBN保留率98.8%(92/93),术后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率 4.3%(4/93),随访2年3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SLNB检出率90.3%(84/93),准确性95.2%(80/84),假阴性率4.7%(4/84).假阴性4例中,有3例被洞式探查证实为跳跃式转移所致.SLNB的转移阳性率(35.7%,30/84)和阴性率(64.2%,54/84),与ALN的阳性率(38.7%,36/93)和阴性率(61.2%,57/9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SLNB可以取代ALND,对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作出准确判断.SLNB阴性患者将不再清扫腋窝.(2)洞式探查可修正SLNB的假阴性率,使其准确性进一步提高.(3)需ALND者,术中常规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PMPS的发生.

  • 乳癌洞式仿根治术

    作者:卢崇亮

    目的探索、设计乳癌根治新术式,并总结这种新术式(洞式仿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保留胸大小肌行乳癌根治术的同时,于紧靠胸锁关节处,沿胸大肌锁骨部和胸骨部肌间沟打开一小洞,直视下清扫腋尖组淋巴结及其周围脂肪;再经此洞与腋窝会师,消除胸小肌后可能残留淋巴结. 结果为Ⅰ~Ⅲ期乳癌病人施行此术90例,其中腋尖组淋巴结转移阳性者14例,占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的31.8%(14/44),占全组的15.6%(14/90).在随防的90例中,75例已随访1~6年.除1例死于术后远处转移外,其余89例至今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1例发生胸肌萎缩,效果及功能外观均满意. 结论乳癌洞式仿根治术,既达到腋淋巴结清扫彻底,又无胸神经损伤,术式设计比Patey氏术和Auchincloss氏术更为合理.腋尖组有转移者效果更显优越性.是治疗乳癌较好的一种新术式.

  • 气胸CT新征象——胸膜洞充气征

    作者:孙建华;曹和涛;成月;吴献华

    目的 分析气胸CT新征象——胸膜洞充气征的影像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及意义.方法 收集23例气胸伴胸膜洞充气征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MSCT的多平面重组(MPR)和CT仿真内窥镜(CTVE)表现.统计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3例气胸患者共发现胸膜洞充气征32个,其中,左侧17例,右侧6例(P =0.042),肺尖区21个(P=0.035),单发16例、多发7例(P=0.039).MPR主要呈胸膜面小缺口伴小气囊影突出于胸膜腔外,直径多<5 mm,多借含气小管与胸膜腔连通.充气囊主要呈类圆形、椭圆形、短柱状和曲棍球状.CTVE胸膜洞充气征内口表现为壁层胸膜面龛影,正面观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光底净,侧壁可呈波浪状.1例多发者一气囊壁再现缺口,显示“口中口”征象,2例极少量气胸仅见充气囊,无法观察其内口.结论 壁层胸膜面缺损伴气囊突出为胸膜洞充气征基本表现,胸膜腔高负压状态可能是诱因,气胸时胸腔正压是其充气扩张必要条件,发现胸膜洞充气征有助于诊断可疑的微或少量气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