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芷散偏汤治疗偏头痛150例

    作者:田河水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1995年5月~2001年4月笔者采用自拟柴芷散偏汤治疗偏头痛1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依据《现代疼痛学》国际头痛学会和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选择病例。……

  •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举验

    作者:马东

    偏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作止无常,或左或右,遇风易触发或加重,经久不愈,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征,故属于中医"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居高巅之位,惟风邪可到,审证求因,可知偏头痛多由风邪所致,这也正是古今医家习用风药治疗头痛的依据之所在.正如<医宗必读·头痛>所云:"头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风药者何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但是,清代医家陈士铎阐述偏头痛病因病机颇有创新之处,他重视"郁气不宣"在偏头痛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时主张"解其肝胆之郁气".肝胆郁气得以舒展,则风邪亦无处可藏.所创制的散偏汤(白芍、川芎、郁李仁、柴胡、白芥子、香附、甘草、白芷),因疗效显著亦广为后世医家采用.

  • 中医药治疗偏头痛进展

    作者: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本病反复发作,适延难愈,因而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痛苦。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近几年来的文献综述如下。

  • 全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书贤;卞艳君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肝经风火上扰是发病的病理基础,邪阻窍络是病理关键,病发部位在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是治疗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中药汤剂--全蝎止痛汤。临床研究表明,全蝎止痛汤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血虚阳亢挟瘀型)4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爽;赵建军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笔者以正天丸治疗偏头痛(血虚阳亢挟瘀型)4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

    作者:于志洋;马欣宇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均服用自拟方加减.结果:30例中,治愈2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

  • 芎芷羌葛汤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崔杰强;丁红梅

    目的:观察芎芷羌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明确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芎芷羌葛汤,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羌葛汤是防治偏头痛的有效中药方剂.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智兰;孙建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偏头痛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1.8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前后偏头痛患者血中IL-1β浓度明显降低.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偏头痛病人头痛发作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全天麻滴丸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8例

    作者:张阳;王健

    目的:评价全天麻滴丸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全天麻滴丸为试验组,全天麻胶囊为对照组,观察头痛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头痛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全天麻滴丸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型)在改善头痛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与全天麻胶囊相当.

  •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李乐军;杨崇河;李玉梅;杨赞;顾进;杜青;李祥永;乔本玉;姜山

    目的 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川芎、白芷、赤芍、白芍、延胡索、夏枯草等,1剂/d),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次,每晚1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诱发电位(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电图改变有关.

  •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作者:吴林;李鹏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病因病机复杂,症见多端,但不外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多因风、寒、湿、痰、瘀以及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受损,复感外邪而诱使发病,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甚至气机逆乱,湿邪流注,痰浊内蕴,瘀血阻络,寒凝气滞,脑脉失养,气机不畅而发为头痛.

  • 杜氏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102例

    作者:林健祥;曾素娥;李永健

    杜氏加味散偏汤是全国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在散偏汤基础上加减而成[1],主治因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疗效甚佳.笔者学习杜雨茂教授经验,在2005年3月~2008年12月以杜氏加味散偏汤治疗偏头痛,屡获良效,现报告如下.

  • 散偏方为主辨证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作者:路煜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散偏方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养血疏肝、祛痰逐瘀的中药复方散偏方为主辨证治疗;对照组31例,服用尼莫地平片20mg,每日3次,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97%,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复方散偏方辨证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波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黄芪等)加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25例予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较好.

  • 疏肝化瘀法治验举隅

    作者:范冀湘

    瘀血产生阻滞的病机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而肝的疏泄失常是主要病机之一,其病机改变有肝郁气滞之血瘀、肝郁化火动血之血瘀、肝血失调之血瘀等不同,笔者在临床辨证施治时,遵异病同治之原则,抓住肝郁致瘀病机之关键,化瘀从疏肝入手治疗,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 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作者:陈鸿雁;董晗;张静;赵建军

    偏头痛发病之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端,或风寒外袭,或下虚上实,或肠胃失司,致经气冲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作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痰郁,虚者多因气虚髓亏,终皆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临证以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肾亏虚4型为常见.治疗以祛邪与补虚为主,但总以缓急止痛为原则.临证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自拟方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或治以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今后应在结合国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兼顾中医特色,使中医的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统一.

  • 川菊止痛胶囊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顺;蔡玉颖;唐惠兰;卢金荣

    目的:观察川菊止痛胶囊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探讨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川菊止痛胶囊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川菊止痛胶囊高剂量组的镇痛作用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川菊止痛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全血和血浆黏度.结论:川菊止痛胶囊具有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 平肝通络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TXA2、PGI2的影响

    作者:周慎;杨维华;卜献春;刘祖贻

    目的:观察平肝通络颗粒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TXA2、PGI2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甲组用平肝通络颗粒+安慰剂治疗,乙组用晕痛定片+安慰剂(批号为993023)治疗.结果:两组偏头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3.3%,肝风血瘀证总有效率为80.0%、61.6%,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能改善血小板聚集状态(P<0.01),但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甲组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的血清TXA2(P<0.01),提高血清PGI2(P<0.01),降低TXA2/PGI2比值(P<0.01),而乙组只降低血清TXA2(P<0.05).结论:平肝通络颗粒与晕痛定片均有良好的治疗偏头痛肝风血瘀证作用,调节血小板TXA2、PGI2等生化因素是其作用机制之一,且平肝通络颗粒的作用更强.

  • 活血祛瘀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四飞;虢周科;徐淑屏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45例偏头痛患者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改变.结果:活血祛瘀法治疗偏头痛的全愈率为35.0%,总有效率为95.6%;治疗后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1),TCD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改善.结论:活血祛瘀法可显著改善偏头痛症状,其机理可有与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血浆β-内啡肽水平有关.

  • 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顺;蔡玉颖;周振坤;胡丙成

    目的:观察川菊止痛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口服川菊止痛胶囊和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前后血浆ET进行测定,并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川菊止痛胶囊可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P<0.01),其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菊止痛胶囊能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可用于防治偏头痛.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