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激光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怀湘;李建明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EFFC)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先行IPL治疗,1周后行CO2点阵激光治疗,两者交替,治疗间隔均为4周,IPL共治疗5次,CO2点阵激光共治疗4次.观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完成后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痊愈4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1.25%.16例患者治疗后均无水泡、感染、疤痕形成、色素沉着.结论:IPL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EFFC安全有效,是一种较佳的联合治疗方法.

  •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何春峰;朱德凤;王辉军;郭娅;李娟;杜华

    目的 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Er.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ris faciei et colli,EFF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EFFC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29例,采用不同浓度的AHAs联合IPL治疗,IPL治疗波长540 nm,每月1次;AHAs治疗,每3周1次,共4次.B组患者28例,仅给予IPL治疗,疗程同A组.分别于治疗第2、4次后评价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在第2次和第4次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86.2%;B组总有效率依次为46.4%、60.7%.两组患者2次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次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组5例;B组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无一例复发.结论 IPL联合AHAs治疗EFFC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减少治疗次数,降低治疗费用.

  • 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效果观察

    作者:刘量

    目的 探讨多次使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是否可以获得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 年10 月~ 2012 年8 月期间接受强脉冲光治疗的75 例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结果 75 例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在1 ~ 8 之间,平均(2.00±0.93)次.其中15 例接受3 次治疗后获得痊愈,55 例在接受第1 次治疗后情况好转,35 例接受2 次治疗效果显效,只有5 例患者由于反复治疗仍然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放弃治疗.在治疗时仅有5 例患者引发暂时性轻度色素沉着情况,在1 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75 例患者都没有形成瘢痕.结论强脉冲光形式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具有非常理想的安全性,疗效优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疗效评价

    作者:屈慧明;王娜;张衍国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强脉冲光治疗15例患者,波长560~585 nm,脉宽20~40 ms,能量密度18~23 J/cm2,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3~8次。结果:痊愈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后15例患者均无疤痕形成。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安全有效。

  • 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竞;刘斌;王艳春;王延婷;马睿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560nm强脉冲光对11例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患者进行治疗.560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20~27J/cm2;治疗1~8次,每间隔4周治疗1次,于治疗结束后第4周时复诊并判定疗效.结果 基愈2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63.64%.治疗后出现暂时性轻度色素沉着1例,均无瘢痕形成.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损伤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