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核达;刘林;黄飞;左俊水;杨宗宇;李森田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组45例(切开复位组)和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46例(改良组).切开复位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67岁,平均46.0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8例,道路交通伤17例.改良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3~68岁,平均46.1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29例,道路交通17例.分析统计治疗后的临床优良率,患者的住院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跟骨长度、宽度及高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的62.22%(2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25.17±7.62)mL vs.(69.25±10.54)mL、(5.42±1.03)d vs.(10.57±2.69)d、(6.04±1.21)d vs.(12.19±3.68)d],而手术时间和费用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分别为[(95.24±20.58)min vs.(60.12±15.23)min、(1.09±0.03)万元vs.(0.68±0.0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跟骨长度及高度明显升高,而跟骨宽度显著下降,同时改良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切开复位组的17.78%(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