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真的是“冤有头债有主”吗?基于群体冲突的替代性报复

    作者:艾娟

    群际替代性报复是指群体内成员受到外群体成员的伤害后,内群体的其他成员对外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报复的现象.这种基于群体水平上的替代性报复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原本的侵犯者和受害者,而涉及到群体双方更大范围的其他人.替代性报复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产生和程度受到伤害感知、群体认同、外群体实体性、群体情绪以及内群观众效应的影响.内群体在实施替代性报复后也往往存在较为一致的“正面”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未来还需要继续在学术层面上整合和完善替代性报复的心理机制,探讨不同文化观念下替代性报复的特点,重要的是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替代性报复的策略.

  • 影响群体道歉有效性的因素

    作者:艾娟

    影响群体道歉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侵犯群体而言,有效的群体道歉需要在言语表达中包含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表达懊悔、做出承诺等内容,需要讲究群体道歉的行为策略,同时还应该关注道歉的内部动机对语言表达与行为方式的影响.对受害群体来讲,侵犯群体道歉的有效性在于道歉本身缓解了其愤怒情绪,满足了其自尊和期望等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受到他们对道歉真诚性知觉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群体道歉还会受到群际关系质量、冲突程度、文化信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继续尝试整合群体道歉的过程机制,丰富群体道歉有效性的考察指标,发挥道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 扩展群际接触:观点、机制与展望

    作者:艾娟

    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指的是如果个体得知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友谊关系,可以有效减少个体对外群体的偏见,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群际焦虑、知觉到的内群体/外群体准则、将他人纳入自我、自我表露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中起到中介作用,群体准则的知觉差异性、社会意识态度、内群成员的关系紧密性、与外群体的直接接触程度等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中起到调节作用.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的动机,比较不同类型群体的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探讨扩展群际接触效应更为长远的社会后果,整合间接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

  • 情境对共情的影响

    作者:陈武英;刘连启

    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现实生活中的共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情境的公开性或私密性、意义性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共情的产生或共情反应的强烈程度.共情对象在特定情境中与共情主体之间的群际关系、人际关系等也是重要的情境因素,共情主体对于和自己属于同一群体或拥有较亲密人际关系的他人更容易产生共情.情境对共情的影响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实现.有关情境对共情的影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情境因素的内涵上进行深入挖掘,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对情境影响共情的机制做更为细致、微观地解析,还可以从共情主体的视角明确个体差异如何调节了情境对共情的影响作用.

  • 元刻板印象及其对群际关系的作用

    作者:贺雯;孙亚文;罗俊龙

    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作为一种群际元知觉,元刻板印象的内容和效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际关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际关系的更加重要的变量.相对于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的激活更加复杂,激活的元刻板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效应.未来研究应关注元刻板印象作用于群际关系的心理机制,并进一步探讨通过元刻板印象改善群际关系的策略,开展针对于我国不同群体的本土化研究.

  • 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与作用机制

    作者:于海涛;杨金花;张雁军;金盛华

    心理想象可以引发与真实经历一样的情感和动机反应,仅仅想象某一情境就会产生与亲身经历一样的效果,这为群际接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想象接触作为群际接触的一种形式,有效弥补了直接接触的不足.群际焦虑、自我表露、外群体信任和想象情景的生动性中介了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的效应,而群体规模、群体认同、接触经历和知觉流畅性则调节了这种效应.未来研究需要具体化想象接触的过程、关注少数群体的想象接触、细化想象接触的时效性、整合群际接触理论.

  •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回顾与展望

    作者:杨晓莉;刘力;李琼;弯美娜

    社会群体的实体性是指群体被知觉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有意义实体的程度.它受到知觉者、社会情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实体性在群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认同、刻板印象,偏见和群际冲突.实体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绝对积极的或消极的群体特征,它主要取决于知觉者与群体的关系性质和其所处的情境.对中国研究者而言,如何让实体性大可能地发挥积极作用,以利于群体关系的和谐是未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加强中国文化背景下实体性与群际关系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也是未来可以关注的方向.

  • 观点采择: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作者: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