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琰;张庆斌;李洁

    目的:探讨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低灌注患者治疗中,颅内支架置入能否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与风险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显示IAS)的资料,分为支架组(行颅内支架置入术)、药物组,观察患者围手术期、随访期间主要终点事件。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大的并发症1例。平均随访11.2个月,12个月时对比NIHSS评分好转情况,支架组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后遗留后遗症,并发症发生率4.5%,12个月随访时NIHSS评分较术前增加3分,余21例平均NIHSS评分下降5.4分。药物治疗组患者12个月随访,脑卒中复发率10.5%,1例出院后4个月发生再次卒中,12个月时NIHSS评分增加4分,1例出院8个月后再次卒中,12个月时NIHSS评分增加5分,余17例12个月随访时平均NIHSS评分下降3.8分。结论对灌注低的症状性IAS患者,行颅内支架置入,患者可能获益更多。

  • 低灌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的研究

    作者:李敬诚;杨清武;杨红;张莉莉;方传勤;王景周;向静

    目的 评价颅内支架置入对低灌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能否获得更大的获益/风险比.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行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低灌注组)和B组(对照组),主要终点事件是围手术期与治疗靶血管相关大的并发症和复发性缺血性率中.用Kaplan-Meier生存概率估计患者无主要终点事件的1年期生存率.结果 手术成功率91%,(固)手术期大的并发痘2例[A组(8.3%,1/12),B组(9.1%,1/11)].对手术成功的21例患者平均随访11.2个月,A、B组均无复发性卒中发生.总之,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0%(2/21),A组8%(1/12),B组11%(1/9).1年期无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的生存概率在A、B组相同,Kaplan-Meier估计值0.92(SE 0.01)、0.89(SE 0.02),但复发性卒中主要发生在B组,提示具有低灌注特征的患者在颅内置入更能获益.结论 对灌注受损的患者行颅内支架置入可能获益更多.

  •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狭窄开通技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敬诚;杨清武;杨红;张莉莉;方传勤;王景周;向静

    目的 比较血管内药物溶栓与支架置入紧急开通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大血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经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共26例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并回顾性分析其医学资料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溶栓组(P组)15例和直接支架置入和(或)药物溶栓组(S组)11例,评估即刻反映溶通率指标(TIMI),即刻NIHSS、出院时及手术后3个月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对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忠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其中动脉内溶栓15例,支架置入11例.从发生症状到手术平均时间P组为190 159min,S组为210 143min(P=0.54).术后病变狭窄度P组为48.16%,S组为13.8%(P=0.00).术后TIMI≥2,P组为47%.S组为91%(P=0.00).出院时NIHsS≥4分,P组为27%S组为55%(P=0.01);相应术后3个月NIHSS≥4分,P组为47%,S组为80%(P=0.00).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率P组为13%,S组为9%(P=0.62).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的紧急血管开通治疗中,支架置入直接和(或)药物溶栓较单纯药物溶栓的血管开通率更高,近期临床效果更好,但研究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在这两种治疗间存在差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