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保华

    目的:分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44例患有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阿昔洛韦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阿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酯.67%.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加用阿昔洛韦联合病毒唑在临床上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有更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论CT、MRI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东超

    目的 对我院62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采用CT、MRI等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者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CT、MRI等方式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分析与诊断,比较两者的临床价值意义.结果 由CT和MRI的诊断结果显示,病毒性脑膜炎病灶多位于皮层、皮层下、脑室旁脑白质内、丘脑及基底节区,MRI 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或脑回样强化,CT平扫为低密度.在我科收治的62例患儿中,病灶区位于皮层的患儿21例,位于皮层下的患儿18例,位于脑室的患儿12例,位于丘脑的患儿7例,位于基底节区的患儿4例,均呈阳性表现.结论 通过采用CT、MRI进行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72例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贺宏斌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患儿7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共72例均治疗后痊愈,治愈率100%。但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可以有效安全、明显缩短病程,促进患儿早日痊愈。

  •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作者:张旋;赵贺玲;陈世霞;吴秀彩

    目的 分析综合性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儿并发症预后.

  • 脑脊液CK-BB ADA和IgM检测在小儿病毒性结核性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邵亚望;张熊;张孟孝

    目的 探讨脑脊液肌酸肌酶同功酶BB(CK-BB)、腺苷脱氨酶(ADA)和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小儿脑膜炎患者139例,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病脑组)43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45例和新型隐球菌型脑膜炎组(新脑组)41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利用罗氏MODULAR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结果 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CK-BB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A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脑组AD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和新脑组升高不显著.病脑、结脑和新脑组的脑脊液IgM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结脑和新脑组的CK-BB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脑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新脑组(t=21.03,P<0.01;t=23.17,P<0.01).结脑和新脑组的IgM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P均<0.01).结论 小儿脑脊液CK-BB、ADA和IgM水平可反映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状况,联合检测小儿脑脊液三项生物指标水平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鉴别诊断.

  • 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郭泽丽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8-2013-06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8例和观察组(阿昔洛韦组)38例,然后将2组中轻症与重症患儿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脑脊液NSE、PCT、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轻症与重症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血清、脑脊液NSE、PCT、IL-6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05)。结论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均相对较佳,对于改善神经功能及控制炎症均有积极作用。

  •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韦娟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病情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情况,分析其脑电图结果与患儿的病情、预后之间的关联性,评估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中临床价值.结果:小儿病情轻重程度经与脑电图表现异常程度基本呈现正相关.经积极治疗后,小儿轻中重的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3.15%、12%和49.58%,痊愈时间分别为平均7天、10天和18天,其后遗症发生率与痊愈时间亦成正比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程度与脑电图的异常变化呈正比例,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可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柯秋林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巴韦林组,38例)和观察组(阿昔洛韦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清、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清、脑脊液NSE、PCT、IL-6及MMP-9水平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疗效相对较佳,对于改善神经功能及控制炎症均有积极的作用,且患儿的免疫状态也呈现出持续改善的状态.

  • 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影响

    作者:南楠

    目的 分析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脑膜炎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1±0.8)d、(15.4±5.3)min、(7.1±1.6)d,均优于对照组(6.7±1.1)d、(25.3±6.9)min、(12.4±2.8)d.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 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作者:高艳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护理中发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3月诊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53例进行护理分析,患儿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护理中无死亡病例,其中痊愈21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痊愈时间,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