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下注射VEGF基因与外科延迟对大鼠超范围轴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作者:张琰;毛军胜;王炳臣;张凯;石恩东;林咏杰;黄抗美;蔡锦方

    制作大鼠腹壁超范围轴型皮瓣模型,分别采用皮下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pcDNA4-VEGF165)和外科延迟后,计算各组的皮瓣成活率,平均微血管数目及内径,检测皮瓣VEGF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种方法改善皮瓣成活的效果.认为皮下注射pcDNA4-VEGF165和外科延迟均能有效改善大鼠超范围轴型皮瓣的成活,但其作用机制不同.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联合外科延迟法改善大鼠腹壁超范围轴型皮瓣成活的研究

    作者:张琰;毛军胜;王炳臣;张凯;石恩东;林咏杰;黄抗美;蔡锦方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外科延迟两种方法及其联合应用对大鼠腹壁超范围轴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400~450 g,制作大鼠以腹壁浅动脉为血管蒂的8 cm×8 cm超范围轴型皮瓣模型.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术时基因治疗组(B组)、术前基因治疗组(C组)、单纯延迟组(D组)、延迟同时基因治疗组(E组)和延迟后基因治疗组(F组).术后7 d,计算各组的皮瓣成活率;取皮瓣组织标本行HE染色,检测平均微血管密度及内径;取皮瓣组织标本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165的表达.结果 各实验组皮瓣成活率均显著高于A组 (P<0.05);实验组中,E组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05),余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密度:B、C、E、F组显著高于A、D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间以及A、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内径:D组显著大于E、F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和E、F组均显著大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组及D组有少量VEGF165沉积,染色深度明显浅于其他各组.B、C组和E、F组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内有棕褐色VEGF165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染色较深,部分沉积物呈带状围绕血管腔.各组实验动物角膜层均未见新生血管.结论 皮下注射pcDNA4-VEGF165和外科延迟均能有效改善大鼠皮瓣的成活,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而延迟的同时皮下注射VEGF基因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皮瓣成活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